当飞机落地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第一次日本行结束了。这次日本行程5日,也没有刻意去打卡什么景点,很多计划也是临时起意,充满了随意性,不过回头看看也算一次有意义的经历。本次行程从岩手县花卷入境,中间再飞大阪,最后从大阪出境返回。
漫长的计划
其实这次的日本行程很早就开始有想法了,疫情前就有些想刷个多年签的。疫情开放后又开始提上日程,上一年年初在携程的签证页看到又有限制目的地的三年签(行程中需要在东北几个县住一晚),虽然价格比疫情前涨了不少,还是下单了。准备材料,递交上去,下签倒也是挺顺利的。后来也是预定了几个春秋航空的小众目的地特价机票。不过一直没能把日本国内的行程串起来,所以忍痛又退订了一些一时贪图便宜预定的机票。后来发现日本三年签有个不成文规定,就是下签后三个月内要登录日本(就因为这个规定,后来行程机票买好后,又花冤枉钱销签再办了一次签证,没敢赌这个规定)。在年底的12月份看到有上海花卷的单程促销机票,就下单买了。上海和花卷疫情后是没有定期航班,东航只是在过年期间开通了一个月的旅游航班,我买到的刚好是最后一天的航班。买了这一单后,接下来的行程安排算是正式提上日程安排了。
最终成行
买完去程,后面就是考虑回程了,虽然上海和日本间通航城市比较多,考虑到前后行程衔接便利性还有价格因素,选择了大阪飞上海。不过从花卷怎么去大阪着实费了番心思。按照国内旅游的习惯,肯定是通过火车来衔接了,查了下日本那边新干线的价格,实在是下不了手,远不如飞机性价比高了。富士梦幻航空在花卷倒是有几条航线,价格也还可以。从花卷可以直飞名古屋、大阪、神户。这家Fuji Dream airline航空公司是日本本土的比较小众的航空公司,官网有提供一些比较优惠的会员票。为了注册会员,还根据要求取了一个片假名。不过官网预定机票的时候在最后支付阶段被卡住了,因为只支持信用卡在线支付,换了好几张信用卡都不能正常支付,也是烦人的很。后来想想估计是要求日本本土发行的的信用卡吧,行程中在花卷机场的柜台也是和人家工作人员沟通了一番,对方也是觉得比较奇怪,不能理解为什么支付不了,只能无力吐槽人家官网的支付手段太少。
后来又发现日本航空和全日空航空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特价机票,可以在官网的专门入口预定。几经周折后发现在那个不走地的猪上也可以搜索到这样的特殊机票,只要在购票的时候输入入境日本的机票信息即可以,还是挺方便的,就预定了从花卷直飞大阪的机票。
机票订完后,就开始考虑酒店住宿了。总行程在日本有四晚住宿,先考虑花卷的住宿,可供选择真不多,而且评分好一些的酒店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些温泉酒店价格完全是超出想象,看来日本旅游市场的火热也是把一些酒店的价格给炒上去了。国外很多酒店对入住人数和儿童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在按照两大一小搜索预定酒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推荐预定两间一晚的情况,为此只能在不同的预定平台和酒店官网上搜索比较,寻找优惠的选项。最终定了两晚东横INN北上站新干线口【1 Chome-3-4 Kawagishi, Kitakami】,这家在北上市,离火车站很近。其实本来是想定旁边的另一家北上康福特因酒店(Comfort Hotel),不过这家预定时已经没有两大一小的房型了只能放弃,担心按照两人预定到时候入住时会要求补差价反而得不偿失。当时在Trip上也是通过客服和酒店沟通过,奈何沟通效率不理想,远不如直接沟通来的方便。大阪的酒店就预定在大阪心斋桥康福特酒店【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东心斋桥1丁目15-15】,使用choices的积分预定了两晚。
因为之前办的三年签因为三个月内未出行,为了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就联系携程办理销签再申请,多花了不少冤枉钱,时间也是卡得很紧,直到出行前两天才拿到签证,也是够紧张的。
在上班旁边的银行兑换了4万日元的现钞,在三井住友海上保险买了包含医疗和意外的旅游险,在移动买了日本漫游流量包,之前也在网上买了境外电话卡到时候在机场领取。另外备了个小本子,写着机票酒店等基本信息,还有就是一些衔接的交通信息,后来到了日本发现还是挺有用的,毕竟和当地人交流的时候有些地名脑子里一下子还记不起来,拿着本子说就方便多了。不过攻略也没怎么详细查找,就准备去那边走走看看,来个随心所遇了,免得陷入打卡奔波。
第一天
出发前一晚,收拾整理还是到了晚上12点才洗漱休息。第二天也是早早闹钟就醒了,因为还有行李托运,过海关,怕时间太紧张。打车到机场还好人不算多,毕竟这个时间也是寒假的尾巴了,算是错峰了。值机、托运、安检、过海关,一切都挺顺利的。候机的时候发现同机的人还挺多的,有一个日本的回国旅行团,后来在当地机场还看到赴中国旅行团的宣传册,说的就是这个旅行团。也有不少国内乘客过去是滑雪和泡温泉的,后来在机场出关的时候温泉酒店都有专车来接的。
登机也算准时,就是这个时刻点排队的飞机比较多,等了半个多小时才上跑道滑行起飞。机上发的午餐食,也就填填肚子罢了。快要落地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白雪皑皑的日本东北景观了,荒山野林间杂一些居民区,少了高楼大厦现代都市的热闹,多了一份难得的清净。飞机低空时,因为山区气流不稳,颠簸失重了好几次,飞机上乘客惊得一阵一阵的。飞机最终晃晃悠悠落地的时候,都是舒了一口气。
落地下机,排队过海关。因为之前已经在网站上入境申报过了,倒是省了填写报表的麻烦。平均一个人也就几分钟,还算可以,行李检查过后就算是正式入境了。机场大厅里面还安排了欢迎的人,也有懂中文的志愿者,还是挺方便的,买好了去火车站的巴士票,儿童都是半价的。火车站说是花卷机场站,其实和机场还是有些距离,不如国内一些机场火车枢纽设计在一起。当然这样的枢纽设计在一起,除非是一起建设的,要不然建设有先有后的话,成本就要增加不少了,日本技术设施设计建设上很多都是体现出这样的经济性,这一点在后面的几天行程里面也是深有体会。当然从心里觉得,国内那种大操大办的城市建设,着实是有很大的资金浪费,脱离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财政红利后,日本这种从经济实用角度的城市建设思维方式也是大势所趋。
说是火车站,小的和中国的公交终点站差不多,没有工作人员,完全是无人值守,简陋的车站厅里面也没几个人。花了一些时间也算摸清楚了墙上时刻表怎么看了,有个自己机器,可以取一个乘车证明,就是一张小纸头,出站的时候结算车费用。我们看好乘车方向上车后,碰到一个售票员,和人家简单交流了下,总算是买了到北上市的车票(其实火车上没买也没关系,到站后把乘车证明给出战的工作人员,还可以付钱的,主要是避免在某些无人的车站下车,到时候就补不了票了,虽然也没人查车票,全凭自觉)。火车也就几节车厢,座位靠两边车厢,车厢乘客都很安静,只有火车行驶的声音。火车速度也就和开车速度差不了多少,车窗外的异国风景还是看得很新奇的,前几天下的大雪很多地方还是覆盖得严严实实。车厢里座位下面暖气开得很足,都有些感觉热了。
没多久就到了北上站,下车在出站口把票给工作人员直接检票出站了。在站厅的便利店买了一些吃的,支付宝是可以直接刷的,留意了下国内支付宝识别的是反正的QR码,在日本这边识别的是上面的条形码。之前下飞机的时候,已经试过了不管是国外的卡还是国内的手机卡漫游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下载的google地图也能正常使用。之前查过说是我的红米NOTE13R是直接支持google三件套的,果然是个意外之喜。导航找到了穿越车站的通道,我们之前预定的酒店就在车站的另一边出口几步呢。东横INN北上站新干线口的大楼算是周边比较高的一栋建筑了,远远就能看到的,很方便找。酒店边上就是个租车店,可惜我没有日本的驾照,要不然倒是可以体验一番。走过一个路口就是个大的便利店,火车站前的停车场上会有出租车或者巴士车。说实话,对于酒店位置的便捷性还是挺满意的,貌似东横INN都是靠近火车站的。
酒店办理入住的时候,和前台小哥好一番交流。因为签证办的是三年限制目的地的,有要求提供东北三省的住宿证明供回国后销签用,因此特意叮嘱了小哥。小哥也挺业务熟练的,直接拿出一张证明纸,不过告诉我说要在结账离店的时候才能给我。前台小哥还热情推荐办理会员卡,看了费用还可以,就办了一张,以后也算多个选择吧。酒店的一次性用具直接在大堂统一自取,这还是挺合适的,旅客可以按需取用,避免了旅客的浪费,毕竟很多旅客会自行携带一些用具的。到了房间里看下来,还是可以的,房间也没想象中那么小,毕竟还是个两张床的,小冰箱、保险柜等都有,小小的卫生间还放下了一张浴缸,空间利用的够紧凑的。船头墙上按了个小突出木板,也就够放部手机,留着手机充电的USB口,这个设计还是挺贴心的。卫生间是墙隔断的,和国内的玻璃隔断喜好不一样。门后面的防盗扣多了个弹簧按压的配件,这边房间也没有插卡取电的插槽,估计还是依赖于住客节约用电的习惯,不知道有无其他不知道的技术手段或什么的来限制住客离开房间不关电器。晚上刷牙的时候注意到台盆下水的地方有个过滤网,这下再也不担心一次性牙膏掉下去堵塞了(虽然我从来没这样掉下去过,不过每次住店使用的时候多有这种担心呢)。酒店电视机打开的画面就有WIFI的密码,这个设计让每次开了一个新设备的时候都要把电视机画面调到初始界面才能看到密码,囧。观察下来,这边的房间设计的确是很注意各方面的细节,总体来说,也还是挺适应的。
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就准备出去吃完饭了,跟着导航走了一家,竟然没有开门。后来就在路口找了家小馆子,挺实惠的,点了两份面,一份饭,面900日元一份,饭300日元,不过饭的确量比面少不少。面里面各种料挺多的,口感也可以,就是咸的厉害,感觉嘴巴抹了一层盐似的,狂喝水才可以。也和店主通过谷歌翻译吐槽了下,店主说日本人吃东西是比中国人咸的多的。小店里面暖气打得很足,出来后,虽然到处积雪,也没感觉怎么冷。街道上路灯稀稀疏疏的,两边的店家也是昏昏暗暗的,不如国内城市那样,到处亮堂。沿着道路走了一会儿就碰到一家神社——诹访神社。规模还不小,里面只有昏昏几盏等亮着,晚上走在里面还有些神秘得。旅途后面看到日本到处是神社,有些规模小的就是一块碑什么的,当时也觉得这就是个普通的神社吧,后来才知道这个还算是日本有名有姓的大神社呢。
一路走回酒店,也发现日本街道上都没有公厕的,也没有垃圾桶,估计也是为了节省城市管理开支吧。洗手间只能去便利店或是一些公共事业机构。后来有次问人家借用洗手间的时候说了个“restroom”,人家说没有,说了“toilet”人家反应过来有了。
北上——横手
第二天起床去酒店一楼大厅吃早餐,不知道是不是太晚了的缘故,也没几个人。早餐和国内酒店还是有不小区别的,这边是面包,沙拉,米饭,味增汤,一些热菜等。没有粥,豆浆,油条,花卷,煮鸡蛋等国内常见的早餐特色。东横这家做的小肉丸子和芋头圆子口味好可以,倒是吃了不少,其他也都是尝试了一番,还算吃得惯。
吃完饭回房间路上,看到不少房间门口边上摆放着垃圾桶,毛巾等,这些差不多都是要更换打扫的。没有放置的,酒店清洁人员好像就不会清理房间更换用品了。
到火车站里面的站厅查看了下铁路网络,有几个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比如盛冈,一mie,横手等。就买了去横手的JR火车票。这边火车票买票习惯和国内也不一样,是按照价格来买的JR火车票,火车票是没有站点信息,只有价值信息,理论上你买到的JR票是可以用在任意JR路线上的。无人售票机上可以选择语言,可以选择几个大人几个小孩等等信息,还是挺方便的,出来的就是一张拇指大小的便签纸,上面写着票面金额,成人或者儿童标识等。无人售票机是支持纸钞和硬币的,其实蛮佩服人家无人售票机的,你放什么纸钞过去,都能给你找零出来,天知道里面被放了多少供找零的硬币,连1日元硬币都有......其实也可以用suica西瓜卡,很多车站是可以直接用的。
挑了一个可以直达的,班次数量也还可以的目的地车站——横手。火车一个小时车程,车票成人一千多日元,晚上8点多还有车回来。买票的时候,最早的一班也是要到下午一点多的,还有两三个小时,刚好可以出去看看。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离车站不远就有条河流,我们就准备沿着河流走走看看。走了两三个路口就走到了河岸边,河岸边的风景还是比较开阔的,远处还有些连绵小山,都被白雪覆盖着,河对岸看地图上描述是个公园,我们就准备走过去看看。沿着河岸走,也没碰到几个行人,更别提游客了,所以走的很是舒服。河岸的一边是鳞次栉比的本地人住宅,一栋一栋的,虽不大,看起来却很有感觉。河边有碑刻,原来河叫北上川。河水没有封冻,尚有有一些水鸟在河水中自由嬉戏,河流一直延伸到远方和白雪覆盖的大地连成一片。
走了不远就有一座过河的桥,桥上只有一边有供行人和自行车的边道,这个设计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的确是很适合行人不多的情况,节省了建设开支。桥另一边下去就是一个开放式公园,有一条沿河的步行道,道路两边遍植樱花树,树干都是很粗的,应该是很有些年头了,河滩上还有些芦苇,·不是有些乌鸦从树枝间飞过,这边乌鸦很多,而且不怕人。公园里有些地方的雪已经化了,露出了下面有些泥泞的路面和一些杂草。好久没遇到这样的雪景了,虽然不如北海道那么名气大,不过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下次有机会还想再来看看呢。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原路返回了,快到车站的时候还突然下起了雨了,蒙蒙细雨,配着异国雪景,很有一番滋味。
在车站前的那家便利店买了些盒饭、包子等吃的喝的就当午饭了,在车站的候车厅里面将就吃好了。在车站按照站台指示上车后发现,乘客还是不少的。这种普通火车乘车,上下车都是自己按门旁边的开关按钮开门的,也算是比较特殊的。火车里也是有卫生间的,要不然车开的时间那么长是不太方便的,车上也没看到人吃东西,我们也就很小心的的吃了点面包什么的。
火车是一路西行到横手,一路上都是穿过的山区都是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偶尔见到的河流都已经结冻了,在太阳照射下闪着光泽。一个小时的车程,穿过不少田野,居民区,山区,也没多久就到达了终点站。横手站还是挺热闹的,看站厅里面的路线图这边也是汇聚了好几条铁路线,算是秋田县内一个比较重要的站点吧,人来人往的,站点里面还有一些临时摆设的摊点售卖当地特产。出站后才发现刚好是当地的雪屋节,战前广场就有好几个用积雪搭起来的大雪屋,有些里面还点着蜡烛供奉了本地一些神灵,好多路人都是被吸引了拍照留影。广场一角聚集了不少人,看起来是本地的青年志愿者社团在举办雪屋节的传统纪念活动,还现做了一些特色小吃分派给路人品尝。大街上还看到有类似巡游的小队伍,扛着一个很大的面具造型在穿街走巷。
从地图上看了横手城距离也不算远,就打算走路过去,刚好一路看看沿途的风光。路过这边一座公园的时候,看到沿街有一排小吃摊,各家都在现做现卖一些美食,什么章鱼丸子,冰糖葫芦,关东煮,烧鸟什么的,说是路边摊,价格其实也不算便宜,口味呢也没有让人惊艳,不过入乡就随俗好了。公园就是个街心公园的规模,里面还保留着厚厚的积雪,有个小斜坡,好几个小孩子在跑上跑下玩滑雪玩得很开心。公园外面的马路边上也是用雪堆了好几个雪屋,也有不少人围着拍照留念。
在走过一条横跨河流的大桥的时候,刚好看到其下一幅壮观的画面,因为冬季水少而露出的平坦河床上,摆着密密麻麻的雪灯,这些雪灯上的蜡烛的的火光,点点滴滴点缀了那块河床。在落日的余晖下,只能说是烂漫了。真是为人家的造景能力称赞,又是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活生生案例。桥面上聚集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是长枪短跑的架设着,估计在追逐着天黑下来的那一刻的烂漫吧。过了桥,没多久就走到横手城所在的山脚下了,不过从山脚看,上山都覆盖了厚厚的白雪,也不知道上山路在哪儿了,看来导航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偏僻的上山路。本来都准备放弃了,不过恰好有了几个也是走的这条路,人家就直接从积雪上踩过去了,看起来还有个老人,那我们也不能落后了,人家都能上山,我们当然也行了,而且说是山,其实也就个不到百来米吧。上山原来应该是有台阶的,积雪覆盖了,只能沿着留着的脚印走,有些地方因为踩踏得比较结实反而比较滑,攀爬的格外小心,步履维艰就是说的这样吧,一步一步的着实考验心性。一路走来也就看到几个人从山上下来,我们后面也看不到其他人跟着上山的,上山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山上路上也没什么路灯,幸好白雪覆盖,看起来没那么黑森森的,山顶依稀能看到的灯光也是给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转了几个弯后,终于在上山路的尽头看到山顶汹涌的人潮,总算是上来了,长舒一口气。
山顶也是搭建了好几个很大的雪屋,雪地上点着好多小雪灯,间或几个篝火盆撑起了照明的功能。雪屋旁边还有些蓑衣草帽之类的仿制物件,供大家体验拍照。明明很普通的东西却被人家运作成了一个很好的体验旅游资源,换在国内真是稀疏平常的资源呀,却很难有同样的成效出来。在山顶可以看到整个城市,不过城市没怎么做亮化工程,所以夜景也就一般般。横手城天守阁象征性的收了门票,里面空间不算大,规模和国内一个宝塔差不多,展出的物件也比较少,有些古代的盔甲和历代城主的介绍,看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毕竟对日本的战国幕府历史了解比较少。登上最高一层,可以走到外面的开放回廊,能够看到整个山下的风景,如果是白天的话,估计看起来应该不错的。
从天守阁下来就准备回去了,因为小城市间往来的火车班次没那么多,特别是晚上,本来准备就是乘坐晚上7点或8点多的那两班。去火车站就打算坐公交了,不想再原路走回去了。在山顶的站台排队等车的人还挺多的,还好工作人员看排队人比较多,安排的班车也比较密,还算是等待得起。好不容易上了车,用英语问到火车站怎么去,这地方虽然偏,车上还有中国人的,直接中文告诉我到不了火车站,要从一个站下车再走10来分钟吧。我们做的这个中巴车估计是专用摆渡车,也没要收费。到站下车后,看到站台还有好多人在排队等乘车,当天人这么多,估计都是这个雪屋节的原因吧。下车的地方旁边又有条街道好多小吃摊看起来挺热闹的,在里面逛了逛,没忍住又吃了些小吃,路过一家超市,也是买了些吃的喝的,用于回去的火车上当晚饭。没多久也就走到火车站了,到了站台本来准备进站的,才发现工作人员举着块牌子,说是去北上市的火车因为中途雪崩取消了。刚听到时,委实有些懵了,这咋好,回不去北上,酒店要花冤枉钱重新订了,而且第二天还要去酒店拿行李赶飞机,估计都要耽误了。站内被影响的旅客还有其他一些,大家都有些茫然。还好工作人员补充说让大家等一等,会安排大巴送大家去北上站。听到这个消息,总算是心里舒了口气,估计日本这边多灾天气,一些应急措施都已经成熟了。这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意外而影响行程的,看来以后出游时还是要考虑到这种极端意外对旅行计划安排的影响。
到火车站是7点40多,等到8点多,车站安排大家上了大巴车,因为奔波了一天,再加上晚上这么一惊,一路上都有些昏昏欲睡。花了快两小时总算到了北上站,来的时候坐火车也就1个小时,虽然旅途奔波,不过总算是有惊无险,没有打乱接下来的行程计划。到了酒店,洗漱完也就安心休息了,这一天身心俱疲。
飞大阪
从花卷飞大阪的机票是下午一点多的航班。早上起床吃好早饭再收拾收拾就准备出发去机场了。还是从北上站坐火车到花卷机场站,下了火车,时间还早就在车站里面歇了会。看到人家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小朋友采风游玩,一群小朋友就在车站旁边的一块空地上玩雪,他们这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倒是挺好的。
休息了一会儿,看到有去机场的大巴车停靠过来,就跟着上车了,本来都准备要打车去机场的了。机场办理值机安检也都挺顺利的,在候机的时候,突然感觉这边还是待得有些短了,下次有机会可以再来看看吧。
登机的时候,是安排分批登机的,工作人员会举着牌子指示大家按照登机牌的说明来依次排队登机。起飞也都挺顺利的,登机的流程和国内的也差不多,工作人员快速发了一轮饮料也就结束了,等到空闲下来,把小朋友那本飞行护照交给空乘,拜托她帮忙签名留念,也得到了热情的响应。小朋友的飞行护照终于第一次有了国际范了。
飞行距离其实挺短的,一个小时多就落地了。大阪国际机场比花卷机场大多了,终于有了些浦东机场的感觉,根据指示牌找到了机场大巴的乘车点。因为看导航机场大巴可以直接到离酒店不远的地方,坐地铁各种换乘时间长价格也没怎么便宜。机场大巴是直接开到了难波站,路上稍微堵了一小会儿,总体还算是顺利。
难波站那边算是大阪比较繁华的地段了,一个路口交叉了好多条路,不像国内那样的东西南北方向比较标准。跟着导航往心斋桥酒店那边走还稍微折腾了下,还好导航精度够高,一会儿也就适应调整过来了。一路走来,路两边都是商场购物中心的地方,比前两天去的北上横手繁华多了,不过看着这些大城市的景观,反而觉得没什么意思,好像和在上海待着没什么差别吧。酒店就在一条小街道边上,办理入住也很顺利没耗费什么时间。酒店房间感觉比前两天住的东横还稍微大一些,两大一小,照样是双床房。放下行李,就出去走走逛逛。酒店的位置很好,所以走走不用多远,就可以到很热闹的地方道顿堀,沿着河两岸有很多吃的玩得,游人很多,就好像逛南京路外滩那种有人如织的感觉了。天还是有些冷的,不过河面上的游船还是有不少人乘坐,想想都冻得慌。晚餐就随便找了一家店,简单点了几个菜吃了吃。菜是做得真咸,这一点真是不能适应,结账的时候发现还要收茶位费,还好小朋友的没有算。后来吃了几次发现,周边的餐馆好像都是要按人收茶位费的,有些店连小朋友都算上了。
其实如果不是喜欢逛街购物,心斋桥周边真没必要来了,人潮拥挤,消费也不低。走来走去倒是挺怀念前两天那些稍显破落的街景。在便利店买了点喝的就直接回酒店了,这边酒店里面和国内不一样,房间没有放置免费的矿泉水。
神户一日
早上起床,来到酒店早餐厅,人还挺多的,都快坐满了,不像前两天酒店早餐都没几个人吃。这边酒店早餐比之前酒店多了些牛奶果汁等菜品,不过口味反而没之前好了。
吃完早餐,就计划去神户走一趟。导航上看到有阪神快线可以直接到还是挺方便的,不过大阪这边的地铁因为交叉换乘比较多还是有些复杂,花了些时间买票找站台候车。这边一个站台有时候会有好几条共用,不能看到有车就上,还得看清是不是自己要乘坐的班次,要不然就可能被带到其他陌生的地方了。这边地铁线路也是按照颜色来划分的,只要留意下,还是比较好分辨的。
阪神快线直接到神户三宫站,在查询站点地图怎么出站的时候,碰到一个日本女孩,很热情的问想去哪儿,要不要帮忙,还帮忙去向地铁工作人员问路,又很热情的给我们带路。一路上聊天中了解到女孩叫森本雪见,从名古屋来这边玩的,比较喜欢中国文化,也在学习中文,她这个中文名也是自己取的。我告诉她她的名字雪见是个很有诗意的好名字,她听了很开心,后来临别之际大家还互加了联系方式。
生田神社是离三宫站比较近的一个景点,我们就先过来了,算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了。工作日游客也不多,就在里面转了一圈,还看到有诹访神社的招牌,还真是有缘。这边神社虽然历史悠久,直观上感觉和国内那些深山古刹相比,还是少了些意境,文化内涵薄弱了些,也可能是我对于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比较少认知不足吧。
从神社出来,路口就有家烤肉店,看价格还可以,就进门了。习惯了国内餐馆的大空间,在日本这边餐馆吃饭,真是感觉有些拥挤,人坐在餐桌旁,动作大一些的转身都比较费劲。菜单上各种牛肉猪肉等供挑选,一份大概在一两千日元,还算可以了。估计是过了饭点,菜单上推荐的仙台牛都卖光了,我们就随便点了些。之前在谷歌地图上也是看过几家评分高的烤肉店,人均都要一万日元以上了,与之相比我们这家就亲民多了,况且我对这些吃的也没那么挑剔。心理预期放低有个好处,就是这家烤肉吃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最后结账也就两百多,换到国内估计也差不多的样子了,神户真是个好地方呢。
从餐厅出来,不远处就是中华街了,在国外逛中华街感觉挺怪的,看着一些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在这边成了特色旅游资源,一些游客在里面时不时被一些吸引而驻足。中华街也就短短一条街,一会儿就走到头了。搭乘地铁去须磨看看神户的海滨,还坐错了车的班次,有些班次是到须磨,有些是到须磨海滨公园。我们是先到的须磨,这边是有个大海滩,不过奈何天冷风大,空旷的海滩上吹得人头皮发冷。这边的海真是很干净,靠近沙滩的海水都是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浑浊,国内也就海南一些人烟稀少的沙滩才看到过这么清澈的海水。如果是夏天过来了,倒是值得下水玩玩水,冬天嘛就算了。
后来又坐车返回到须磨海滨公园,这一站走到海边比须磨站远了些,不过这边有个海洋世界,时间早的话倒是可以去看看,我们就直接跳过了,只是把路走了一趟。海边有个度假酒店,若是夏天估计会很紧俏吧。
后来回到三宫站,在旁边的大丸百货终于找到了帮亲戚带的西太后围巾,大阪那边太抢手,都是售罄了。本想着在这边再找一家烤肉店吃个晚饭的,奈何走了一大圈,都是商业区,本想个找个居住区那些小街小巷的小馆子的都是遍寻不得。就觉得还是打道回府,到大阪再说。导航指示要倒几班地铁,没有直达的了。就买了到中转地的票,后来上车了发现人家车还是能到大阪难波站,就一直坐到难波站,出战的时候和工作人员说了下,直接补了下差价就好了。出站后找了下前一天路过的一家烤肉店,果然闹市区的价格就不一样了,看价格都没敢多点,后来结账发现小朋友也算了茶位费,总共花了快400元,如果按照正常的点菜量,估计要超1000了,大阪的闹市区还是消费不来呀。以后大阪就做个便宜的中转地好了,心里暗暗又记上一笔。
回国
不上班的日子就是过得很快,春节假期如此,出去游玩也是,一转眼就到了这次日本旅行的最后一天了。早上吃好早餐,收拾好后退房了拎着行李箱决定去大阪城看看吧,因为是下午的航班,还是有一点时间的。在日本这边地铁换乘拎着行李箱真不方便,经常要走楼梯上上下下,不像国内随处可见的电梯,幸好我们就一个行李箱,东西放得也比较轻。从地铁站出来走了不少路,看大阪城又是上了不少台阶,看到进去参观还要买票排队,我们时间有限还带着行李就算了,也就在天守阁前转了转拍了些照片。在旁边的一个神社,还有艺人表演猴戏,驻足看了会儿。好多外国游客都是给的1000日元的小费,我拿了100日元给小朋友让他当小费的,哪知道他抠抠搜搜从兜里掏了个1日元的硬币给人家了,还好猴子不认识前钱,要不然估计要被他气死了。
本来打算坐大巴去机场的,后来看时刻点不合适,而且也怕堵车,还是决定坐地铁吧。在地铁站新今宫站换乘南海特急普通车可以直接到关西机场,其实同一条线路上还有个班看起来高档些的车也是可以到机场的,票价是贵些,当时也没看到有什么地方可以限制乘客混乘的,看来全凭自觉了。在换乘地铁时,天竟然下起雪来了,真是个意外之喜,来了这么多天没碰到,在离开的时候总算是碰到下雪了。
南海特急普通车有个特殊的地方,有些目的地是开往和歌山地,在中间站点车厢会从中间断开,前面四节车厢开往关西机场,后面的车厢开往和歌山,这个设计真是惊讶到我了,原来自己以前设想的地铁便捷换乘方案人家还真这样做了......惊讶得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的。关西机场还是挺远的,市区过来地铁就要一个多小时,下了地铁走到廉价航空的T2航站楼又要花不少时间,还要排队坐摆渡车,值机不少人,安检排的队伍更是绕了几个弯,还好安检没国内那么细致,所以时间一定要预留足呢。T2航站楼也是够简单的,就像是个工地搭的那种简易房子一样,登机没有廊桥,都是自己直接走过去用扶梯的。虽然大阪的机票的确够便宜,不过花费的时间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地方,只能权衡了吧。在排队坐摆渡车的时候,还看到了往返神户机场的快速船通道,下次再来可以体验下。
安检后没多久,就通知开始登机了,起飞也挺顺利,没耽误什么时间。飞机上着实有些困了,晕晕乎乎睡了一路,到落地还没怎么缓过来。不过还好记着托乘务员帮忙把小朋友的飞行护照递到机长去签名留念了。当又走在熟悉的浦东机场的时候,一切又似乎回到了从前的感觉,稍微不一样的是多了道过关的流程。
是呀,第一次出国的行程算是到此结束了。
一些感悟
这次日本的行程因为涉及到了日本东北的行程,所以机票交通花费不少,谁让国内和日本间的航线甚少涉及日本北六县。再加上时间虽然是错峰了寒假,不过毕竟还是热门时段,不能和平时价格可比。这次三人开销1W,能否覆盖日本东北的行程,完成三年签证的打卡,已经算是比较经济出行了。有了这次的自助出行,算是把日本食住行的一些细节打通了,后续再去应该就会适应很多了。或许不久就要开始计划第二次出行了吧。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走遍京都(大相国寺-上御灵神社-下鸭神社-河合神社与鸭川公园) 228459
- 5日周游日本关西 醉美山阳广岛 163676
- 嘿,樱花~请你等等我!三刷日本终于看到樱花满开的真面目 3076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