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这些年,来来回回也去过不少古镇古城了。千篇一律的网红美食,毫无特色的义乌商品,粗制滥造的仿古建筑,实在是让人深感不适。偌大的中国,连一个真正的古城也找不到了吗?我不禁有些扼腕叹息了。
去平遥吧,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于是我背上行囊,去他乡寻找梦中的远方。
路线
Day1:南北线,北门——市楼——协同庆——百川通——县衙——迎薰门——文庙——城隍庙——北门
Day2:东西线,西门——日升昌——汇武林——中国商会——清虚观——天主堂——天吉祥——西门
南北线
坐火车抵达平遥站,东边不远处就是古城北门。取票后从北门进城,直奔市楼。古城主要景点多集中在市楼附近,呈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依次排开。从市楼开始向南,协同庆,中国镖局,同兴公,百川通……各大票号、镖局等展览馆比邻而居。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平遥这个小小的县城,竟是整个中国金融业的中心。虽是走马观花,可行走其中,还是能感受到晋商昔日的辉煌。
走到衙门街,右转到平遥县衙。这里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行走其中,恍惚间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从县衙出来,悠哉游哉,最终抵达平遥南门迎薰门。这里大概全城是最雄伟的一座城门了,瓮城环绕,檐牙高啄,神采飞扬。验票上楼,举目四望,整个古城景色尽收眼底。可惜城墙顶部没有完全连通,不能像西安一样环城而行。不过,在城楼周围走一走,看一看城内保留明清形制的街道,倒是比西安少了一份灯红酒绿的浮夸,多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古韵。
下了城楼,继续向东,前往文庙和城隍庙。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成化中重修。其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传统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壁画之中,就连殿宇建筑形式、月台乐楼、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也颇有情趣。
正沉浸在岁月的沉淀中,不知不觉,日已西斜。随意找一家小店,品尝一下平遥牛肉和栲栳栳。最后意兴阑珊,去剧场看一场《又见平遥》,见证一场晋商的风云往事。
东西线
第二天,从西门进城,直达日升昌票号。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出日升昌,沿着西大街和东大街,一路向东。蔚泰厚、蔚盛长、天吉祥、中国第一商会、华北第一镖局,一众镖局票号东西排开,无一不在述说着平遥的光辉岁月。再一直走到东门附近的清虚观,转而向南,去寻找古城中唯一的天主教堂——兼收并蓄,包容如此。然后沿着城隍庙街西行,回到市楼附近。走走停停,不必有特别的目标。最后从西大街原路返回,出西门,到角楼作别平遥。
时间还早,一定要去平遥古城附近的两座千年古刹——镇国寺和双林寺看一看。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一眼万年,绝对不虚此行。
结语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早在1997年,世界遗产中心就这样描述平遥古城。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古城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不过,无论沧海桑田,平遥都像它的城墙一样,围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乌托邦,为现在的人留下了一个跨越千年的逍遥之旅。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用胃丈量全平遥——这个秋天的旅行计划从古城开始 48413
- 2020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晋是如此美 33408
- 平遥古城攻略——景点、美食、避坑全攻略 3386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