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关于时间的寓言 -- 埃武拉圣方济各教堂

编辑
天数:5 天 时间:1 月 人均:21000 元 和谁:亲子
We bones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for yours

抵达葡萄牙南部古城埃武拉时,正午的阳光正炙烤着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白色小镇。石板路泛着刺眼的光,摩尔式的拱门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在蓝天下静默如谜。而我要寻找的,是藏在这座城市历史褶皱中的一座特殊教堂——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从埃武拉主教堂步行约十分钟,穿过几条蜿蜒的窄巷,便能看见一座朴素的黄色建筑群,圣方济各教堂。教堂外观并不起眼,哥特式与曼努埃尔风格的混合体,门楣上雕刻着航海绳索与十字架,透露着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余晖。然而,侧门旁一行葡语标语却瞬间攫住我的目光:  **"Nós ossos que aqui estamos, pelos vossos esperamos."**  (“我们在此的骸骨,正等待着你们的。”)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走进厚重的木门,光线骤然暗下。礼拜堂入口像一道阈限,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尚未踏入,凉意已爬上脊背——并非源于温度,而是某种超越物理的预感。礼拜堂不大,长约18米,宽仅11米,但每一寸空间都浸透着死亡的具象化。墙壁、立柱、拱顶,密密麻麻嵌满人骨:头骨横向排列,形成诡异的装饰带;四肢骨垂直堆叠,如同哥特式的竖线条;肋骨与脊椎骨填充缝隙,像灰白的马赛克。这些骨骼并非杂乱堆放,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结构性排列——死亡在这里被赋予了秩序的美学。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最震撼的是中央的八根立柱,每根均由数百个颅骨与股骨捆扎而成,顶端各悬挂一具完整的干尸。导游低声解释,这些是16世纪一位修士与两位贵族儿童的木乃伊,因自然风干而保存至今。其中一具干尸的双手交叠于胸前,皮肤如羊皮纸般紧贴骨骼,嘴角却诡异地微微上扬,仿佛在嘲笑世人对永生的妄想。拱顶的彩绘早已褪色,但一幅壁画仍清晰可辨:天使吹响末日号角,骸骨从坟墓中爬出,接受最终审判。画面下方用古葡萄牙语写着:“**死亡是必然的终点,而生命不过是通往它的道路。**”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15-16世纪,埃武拉周边墓地饱和,修道院决定将挖掘出的骸骨“再利用”,既解决空间问题,又践行方济各会“铭记死亡”(Memento Mori)的教义。修士们相信,直面死亡能让人更虔诚地生活。于是,五千具无名者的遗骸被洗净、曝晒,最终成为这座“死亡教科书”的建材。我试图想象16世纪的工匠如何工作——他们是否会在拼接某个头骨时,猜测它生前的故事?或许它属于一位死于黑死病的商人,或是一位战死北非的十字军士兵?如今,这些骸骨彻底平等了:没有姓名、没有阶级,只有统一的、沉默的苍白。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或许这才是人骨教堂的真正意义:它并非恐怖景点,而是一面镜子,强迫观者直视生命有限的本质。当死亡被如此直白地展示,我们反而能更清晰地看见生的轮廓。正如葡萄牙诗人佩索阿所写:“**死亡是存在的缺席,而存在是死亡的缺席。**”生与死的界限在此刻如此清晰,又如此模糊。人骨教堂的骸骨们仍在黑暗中等待,而活着的人,终将继续在光里行走——直到某天,成为另一座墙壁上的沉默诗句。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埃武拉人骨教堂不是关于死亡的恐吓,而是关于时间的寓言。若你途经葡萄牙,请务必去那里站一会儿。无需恐惧,只需记得:我们终将与那些白骨一样,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这,恰恰让当下的每一刻弥足珍贵。

圣方济各教堂,一个用五千具人类骸骨砌成的死亡圣殿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关于时间的寓言 -- 埃武拉圣方济各教堂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