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青甘环线 我来了

编辑
天数:8 天 时间:7 月 人均:7500 元 和谁:夫妻

青甘环线  我来了

三峡妹子  茉莉花开

暑假,与弟弟一家同行,我们来到青海甘肃一游,旅游线路是比较成熟的“青甘大环线”。

三峡机场只有到兰州的飞机,而直飞西宁则需要到武汉,为了方便,我们选择从三峡机场直飞兰州。为了避坑,我们选择了在携程平台报团,有往返接送机服务,全程0购物(这是平生第一次遇到0购物的旅行),司机兼导游,所到之处师傅都负责买门票,送到景点门口,服务超满意。

8天的行程,用于在环线上行走观光的是六天,共20个景点。六天中要坐车行走2200千米,其中最多的一天要走760千米。坐车任务重,累是累点,但总体印象是:不虚此行。

第一印象

7月15日,飞机晚点,我们是大约2点钟抵达兰州中川机场的。从机场到兰州市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了此生从未见过的风景。只见旁边的山上,长着稀稀拉拉的一株株不知名的小草,这些草很口渴的样子,有的带绿,有的发黄,每株草覆盖面积不超过一个成人的手掌,草与草之间总是隔着相当的距离,放眼望去,黄色泥土的面积远超草株覆盖的面积,大一点的灌木一株都不曾见到。所有的山都一幅模样,近处的,远处的,像是被人为设计,但理智告诉我们,这就是天生的。我们叽叽喳喳地谈论着眼前的一切,心想这大片的坡地要是和家乡的山一样有着茂密的大树该有多好,要是这些黄土坡能种上粮食,那该多好啊。不由得担心这么恶劣的环境,老百姓吃什么。接机的师傅肯定会在心里笑话我们少见多怪。

在落地兰州的第一餐饭,我们体验了手把羊肉,这家店在网上排名靠前。我们不会点,看邻桌的客人点了羊排,我们也跟点了一份,每根羊排大约10厘米长,上面包裹了很多羊肉,吃起来又鲜又嫩,羊肉的做法和我们的做法不同,我们都是剁块红烧居多,这些羊肉好像就是简单卤煮,反正很好吃,很美味。一斤羊肉不过瘾,准备再点一份,店里的服务人员建议我们体验羊脊背,就又点了一斤,吃得是交口称赞。老板介绍说,之所以好吃,与选材有关,他们只要20至40斤之间的羊作食材,超了标准他们不会要的。两份羊肉都是78元一斤,味道经典,价格实惠。第一餐是妥妥地选对了地方。

 

河西走廊

7月16日开始,我们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北上。在这条线上旅游很多都是从青海到甘肃顺时针行进,而我们则是从甘肃到青海逆时针行进,取决于所报旅行社的安排。一路上右边多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左边是边绵不断的祁连山一路相伴,看着车窗外的地质地貌,我们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在这一带沙漠、戈壁是常态。有一段古长城的遗迹在时间与风沙的侵蚀中完强地存留下来,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历朝历代在这里上演的数不清的战争,想起战死沙场24岁的霍去病,想起马背上的民族数次从这里一路南下。到底沙漠和戈壁有没有区别,也成了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无人区,裸露的黄色大地一毛不拔,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大自然的另一面使人毛骨悚然,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

来到网红打卡地七彩丹霞,七彩丹峡其实就是一毛不拔的山地,历经地质变迁,这一带山的颜色就如它的名字,呈以红黄为主的彩色,阳光透过云彩一阵一阵地洒在山间,瞬间让这些多彩颜色变得更加明亮,游客站在山上的观景台,能以最佳视角将这大自然的奇特景象尽收眼底。据了解,七彩丹霞最美的时刻是在雨后,彩色的山吸收了水分,会别有一番清冽、透明、艳丽。干旱少雨是这里的常态,我们没有这份幸运看到雨后的七彩丹霞。

嘉峪关是被我无数次想象过的地方。我想象的嘉峪关是一个两边是陡峭的悬崖,中间是一个类似一线天一样的道路,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现实中的嘉峪关超乎我的想象,它矗立在大漠之上,周围没有那么逼仄。但的确利用了地理上的优势,左边很远的地方是祁连山,遥望祁连山能清晰地看到山上的皑皑白雪,右边是黑山,这两座山在这里形成合围之势,长城的修建将这两座山与嘉峪关相连,以实现防御功能。如今,由嘉峪关延申向两座山的长城还完好保存了下来,我们站在城楼上想像着如果关外来犯,应该会从哪个方向来,如果要迎敌,最先可能在哪里交战。不禁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是甘肃境内的最后一程。鸣沙山骑骆驼成了我们南方人的必选项,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个体验的氛围,骆驼特别多,有好几千匹,一进景区,就看到浩浩荡荡的驼队从眼前经过,我们不约而同地喊到:我也要骑骆驼!参与这个体验项目的游客也特别多,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100元可以体验一次。一个骆驼队有5匹骆驼,它们早就被绳索连成了一组,由一个工作人员牵着第一头,后面的则乖乖地跟着。一个个驼队从鸣沙山的山脚往左上方斜着走上去,绵延不断,浩浩荡荡,然后从山腰往回横方向走,以鸣沙山为背景,构成一幅动态的西域风景图,“你骑着骆驼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骆驼背上看着你”。

从骆驼背上下来,不远处就是月牙泉,最令人疑惑的当然是周围都是沙漠,而且是很高的沙丘,为什么还会存有一汪清泉在这当中。网上搜索,是说可能地底下存在不漏水的石层。再次被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所折服。

莫高窟很有名,莫高窟也神秘,从一名高僧最早动土开凿莫高窟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莫高窟模样,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据说莫高窟也曾吸引了外国人的垂涎,得到过仁人志士的保护。在敦煌我们就住在莫高窟景区附近,当晚坐车到敦煌市区吃饭逛街,回来时打车遇到开车的的士师傅是本地人,我问他:本地人是否也会去看莫高窟,师傅很健谈,他说会的。并讲自己读中学时,曾骑单车去看莫高窟,那时候还没开发成景区,无人管理,他和同学一口气从莫高窟的一楼爬到九楼,听完有点羡慕嫉妒的感觉。现在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才能排到看得更全的门票,我们只约到一个简易门票,所以只看了四个窟的景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莫高前生后世的兴趣,回来后又读了余秋雨先生写莫高窟的散文,算是补课吧。

南下青海

敦煌莫高窟算是已经沿着河西走廊到了甘肃的西北端。从19日开始我们转而南下步入清海的领地。一路的风景变换了格调,蓝天白云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其实在家乡也有蓝天白云,但这里的蓝天白云,天足够蓝,云朵足够立体。如果边走边拍,每一张都可用做电脑屏保。因为是在高原,所以白云隔你很近,仿佛唾手可得。

翻过当金山,来到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不久,我们就见到了名为南八仙的地方,这里是有名的雅丹地貌,左右路边是一个个在沙漠中耸立着的沙丘,它们各自独立,看着质地都很硬,被岩化了,沙堆朝向一个方向、一样的造型,像孪生兄弟。而且这样的沙丘无数,一望无际。看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瞬间就为南八仙的故事找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据传南八仙的得名是因为曾经有八个女性地质工作者在这里作地质考察,最终陷入魔阵一样的雅丹地形中,没能走出去,当人们找到时均已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把这一带称为南八仙。

我们随后也见识了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因为时不时的在远处的某一个地方会看到龙卷风一样的沙柱在快速飞旋,好一会儿才消失,这样的情形没有规律,一会儿在车的左前方,一会儿又在车的右前方出现,可见雅丹地貌一定与长年累月风沙的相互作用有关。

有陆上雅丹,也有水上雅丹。也是一个方向一样造型的岩石在水中朝远处延申,与陆上雅丹不同的是,这里有了生命的灵气,数不清的海鸟一点也不害怕游客在水边嬉戏。

青海最大的看点在盐湖。我们本次行程共看了三处盐湖,一个是东台吉乃尔湖,一个是茶卡盐湖,还有一个就是青海湖。关于盐湖的形成最能激发人想像的说法是多少年前青海所在地曾经是海洋,由于地壳的运动、地质变迁就将海水留了下来等等,这种说法看起来合理,通俗易懂,也非常能满足人的好奇心。如果在网上搜索,会发现其实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历史、水资源的补充等多种因素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盐湖水是蓝色的,湖边却是当沙一样踩着的盐。三个湖各有特点,东台吉吉乃尔湖小巧精致,茶卡盐湖经悉心打造,有很多体验项目,尤其是可以在湖里走来走去,嬉戏玩耍。

青海湖的大超乎想象,车子沿着湖边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景区门口,东西长106公理,南北宽最宽处达63公里。我们笑侃在青海湖边,无意中会把“湖”这个字去掉,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总是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在海边,称“海”似乎更合乎情理。

在从一个湖到另一个湖的途中,有另一番景色等着我们观赏体验。进入青海境内之后,“青”色成为主旋律,在橡皮山成群的羊、马、牦牛在山坡上吃草,我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羊儿、马儿,只要一望见,就发出惊叹,互相提醒,生怕错过。开车的师傅拗不过我们的再三请求,终于在一处有马的地方停下,我上大学的侄女儿勇敢地体验了一次骑马。

在青海湖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从车窗外闪过,路边有很多自驾的朋友在拍照,我们再次请求师傅让我们下车观花,师傅只能心生一计,告诉我们“前面还有更多的油菜花,这都不算什么”,其实师傅是急着赶路呢。

在U形公路的尽头,我们看到了绵延起伏的草原。真美啊,我们再次下车感受美丽的草原风光,和路边马儿、羊儿互动合影。心旷神怡,感觉自己好幸运,不虚此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青甘环线 我来了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