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没有去全南之前,我压根不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做全南的地方。
全南,确切的称呼为全南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地处江西省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假如自驾的话,从广州出发途经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四县走京珠高速和武广高速到江西全南只需要3个小时,跨省距离甚至比从江西南昌出发还要近上一半不止。
我将用3天2晚向你诉说全南县城这些小众旅行地,每一个都值得打卡。
行程
DAY1:广州出发,自驾前往全南县城,时间:3小时
入住:美吉.温德姆花园酒店
行程:
下午:十里桃江、兰花基地、兰桂坊
晚上:旅游服务中心科技馆、云上书城
晚饭:旅游服务中心附近的荣胜园,特色:全南宴
DAY2:
早餐:黄聂餐馆,特色:猪红汤
上午行程:江禾田园、月秀生态果园
中餐:曹家大院
下午行程:大曾屋村、四坊五巷、瑶寨、梅子山公园夜景
晚餐:肥记
DAY3:
天龙山、雅溪
下午返程
美吉.温德姆花园酒店
第一天开车到全南后,一路车况和路况都很顺,在找美吉.温德姆花园酒店时,大家看到有一片没有建好的新楼,还以为导航错了,其实导航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找错了入口。酒店就位于全南旅游服务中心附近。
酒店比较新,服务人员态度很热情,还有人专门带我们去按了电梯。美吉.温德姆花园酒店有双人标间、大床房,还有套房。
酒店有自助早餐,不过因为我们想吃全南特色早餐,因此订房时没有订早餐。有WIFI、大背投电视。
价格参考(含早餐):园景标间418元
湖景单间468元
行政湖景套房1928元
十里桃江
从“饭池嶂”流出的桃江水,沿途纳涧汇溪后,在龙南东龙乡秀木排处,与从九连山下来的杨村太平江汇合,初步形成桃江继续前行,于龙南县城再汇渥江濂江两江,经全南龙下直入信丰境内,过赣县王母渡镇,再流经赣县大埠、大田乡后汇入贡江。
这是文字资料对桃江的描述------桃江,是全南人的母亲河。
在来全南县之前,听人说全南有个十里桃江国际芳香森林度假区,投资100个亿建成。因此第一天的行程,第一站,便想来见识这个投资100个亿的项目。
鼎龙.十里桃江距离全南县城很近。基本还没反应过来,我们的车就停在了门口。听说开发商是振兴全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广东名企,这让我们这些从广东来的游客,莫名觉得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从沙盘的展示上看,整个项目非常大,未来会打造桃江动物谷、野奢动物王国、温泉水世界3大主题乐园,1个芳香特色小镇,野奢、动物、温泉、桃江、江畔、山居6大国际酒店,1个国际康养小镇、1个影视艺术温泉小镇和1个文旅公寓配套等6大核心内容。不过,它还在陆续开发建设中,我们只能在想象中期待它建成后的模样了。
现在,游客到了十里桃江可以温泉泡足,室内攀岩和乘画船游十里桃江,还能上山徒步拓展等。而且全部免费。
全南前几天下了几天的雨,江水看起来有些浑浊,平时据说清可鉴人,我们来的可真不凑巧。此时,几名游客正坐在江畔的温泉池沐足,虽然也想坐下来喝杯咖啡,泡下脚,但小伙伴们说天色已晚,此时乘船游桃江岂不是更好?
景区的画船是免费乘坐的,有固定的码头,无奈全南到了汛期连日下雨,为了游客安全画船便停运了。可是我们实在是太想游桃江了,便请人租了一艘当地人开得铁船。
虽然铁船简陋,开船的小伙儿很腼腆,但是大家依然很开心。
一路船头破水,行驶得慢慢悠悠,两岸青山翠绿,头顶蓝天白云,我们坐在船上感觉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只能不停按下快门用相机拍下此刻的桃江。
全南这几天雨过天晴,而我们又是第一次来到全南,心情极其舒爽,大家在船上说说笑笑,惹得开船的小伙一直默默偷笑。也不知道船走了多久,有人提议要不上山去走走吧。我们便让开船的小伙停个比较容易上岸的地方。
想必是对这里早已轻车熟路,小伙停船的位置正好有一条山路。不过下完没几天的雨,导致山路湿滑,我们走了一小段便折返了。从这条小路上可以看出,平时走的人应该不多,可正是这种天然的原始才更加吸引我们。虽然没有登山到山顶,但觉得未来有机会,还会重新再来,留些遗憾正好作为下次再来的借口吧。
兰花基地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迳镇香韵兰业兰花基地。
广东人爱买花,因此每年都会举办花市,人们对兰花更是格外钟爱,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摆上几盆兰花。
作为广东人,年前曾经在广东翁源见过别人种的兰花,当时去到兰花基地的时候,兰花正是开放最旺盛的时候,蓝的、紫的、白的花朵看起来美极了。本想买上几盆回去,老板说基本都被人定完了。
当时是第一次感受到兰花市场竟然如此紧俏。
因为广东与全南县城相邻,因此,这里的兰花也会销到广东。甚至也可以说,爱花的广州人家里的兰花有很大可能出自于全南。
兰花基地大概种了近300亩兰花,有近60个品种。跟老板打听了一下价格,主要按照品种来定价,一盆价格大约在10几块钱到50块钱左右。
这里有多少个大棚我们实在无法数得清,工人每2个人负责一个大棚,从年初一直劳碌到过年,就等过年那段时期的销售旺季。她们需要每天给兰花施肥、拔草、喷药,摘掉盆里的烂叶子,让每一盆兰花都保持最茂盛的姿态,从而最终卖个好价钱。
一个大棚里到底摆放了多少盆兰花,只能用“密密麻麻”四个字来形容。我们买到的每一盆兰花,都有工人一整年的辛勤付出。
离开兰花基地的时候,回望了一下牌坊,原来这里是全南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前总羡慕广州城中村的年底分红,听说南迳镇的这些农业园到了年底也会给农民分红。瞬间又让我小小的羡慕了一下。
兰桂坊客栈
当地人跟我们介绍,有个兰桂坊客栈很值得一看,非常具有客家特色。因此,第3站我们便来到了这个叫做兰桂坊的地方。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后来搬到了城市里。每次看到乡村田园风光,都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兰桂坊客栈位于全南县346省道,属于南迳镇地界。周边是稻田,不远处有几个农民在插秧。如果不是天快黑,真想挽起裤腿去体验一下插秧的感觉。此时,黄昏的夕阳正落在屋顶上,将院子渲染成了一片黄金色。
有很多人是被兰桂坊客栈的名字所打动,觉得有一种古典美。从外观看客栈非常普通,待走进去,这种感观便马上改变。
客家人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围屋。走进兰桂坊客栈,先是被大门入口的水晶灯震撼,接着,呈现在眼前的是通顶的圆形围屋。光线从屋顶洒下来,落在圆形的地面上,瞬间这里便变成了“网红拍摄地”。
围屋一共有3层,2、3楼是客房。有大床房和双床房,虽然每间房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布置得很是温馨典雅。若不是我们提前已经订好了酒店,真想在这里住上一晚,来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田园风光。
听说,客栈还有健身房和图书室,吃住玩一体,很是方便。
房价参考:试营业期间只需要199元
充值1000元送100元,3000元送350元,充值5000元送600元
全南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在全南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不想浪费,这个县城虽然小,一个县城半个小时就能逛完,但这里民风纯朴,街道干净,给人一种恬静和安心的感觉。虽然天色已黑,但大家依然驾着车在县城里转悠。我们住的酒店离全南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很近,大家饭后便来到了这里。
全南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占地60亩,建设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有“七馆一中心一街区”:云上书吧、蔚蓝星空科技馆、荣胜园喜宴酒家、香港湾仔茶餐厅、桃源里城市酒店、和兰泰式SPA、桃江国际影城、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港澳台街区。
我们选择去听起来名字很吸引人的云上书吧和蔚蓝星空科技馆转转。
云上书吧共藏书3.5万册,配备了当今国内最先进的书籍云端管理系统,装修风格独特,配套设施齐全,又被称为“网红书吧”、“亲子书吧”、“观景书吧”。
进到书吧的第一感觉是不相信这里竟然是个小县城的书吧,它看起来甚至比大城市的书吧还要美,还要壮观,而且面积超大!
它的每个角落都有人在静静的看书,而且每个角度拍照都特别美。随手翻了一下书架上的书,有好几本都是我想看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的书。假如时间允许,真想在这里静静的坐上一晚,看看书,享受一下县城的宁静。
云上书吧的装修风格是大家都很喜欢的INS风,亲子角的流线型弧度很有亲和力,与成人书籍区分开,这样爱闹的小孩子与喜静的成人之间互不干扰。
我们在书吧里流连忘返,如果不是时间太晚,大家真把这里当网红打卡地了。在这样免费又凉爽、环境又好的地方休闲,任谁都不想离开吧。
因为有小伙伴带了小孩子一起出来,看到蔚蓝星空科技馆便迈不动腿了。
蔚蓝星空科技馆有神舟一号太空舱、自然世界、乐高益智天地、机甲大师等20多个益智体验项目。
蔚蓝星空科技馆有两层,一层有个项目感觉特别好玩。将投影在墙上的身影变成粒子,每动一下这些粒子便也跟着运动,特别有意思。
据说整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4.3亿,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将每个项目都玩一次,但从内心深底,涌现的是对全南人深深的羡慕。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有如此美的山水,如此齐全的娱乐配套设施,吃住行游购娱,应有尽有!与大城市的拥挤与喧闹形成显明对比。我想,全南人的心底必定是幸福无比的。此时,想起了全南的吉祥物:全宝和南仔。全南的客家人以及全南的未来,必定像全宝和南仔一样,永远一幅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模样。
这让我们这些从广东自驾来旅游的人,竟产生了一些嫉妒。
江禾田园
去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旅游之前,朋友跟我说全南是广东人的菜篮子。当时心里不太相信,广东什么没有,竟然到全南进瓜果蔬菜?后来,到了全南县之后,发现所有的乡村都很美,几乎每个乡村都建有大片的蔬菜大棚,我便突然相信了朋友所言。虽然没有亲眼所见运货大车,但全南县是广东人的菜篮子,它真有这个实力。
全南县城厢镇有一座规划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7亿多的生态综合农业田园体。它的名字叫全南江禾田园。
疫情初期,武汉封城,山东捐增350吨蔬菜给武汉市民,后又每天供应600吨蔬菜。说起全南的瓜果蔬菜种植,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真要感谢全南,从全南运输蔬菜不仅路途近,更是节省了不少的运输成本。全南为了广东人能吃上便宜又新鲜的蔬菜可谓用心良苦,甚至邀请山东农业客商投资了这片江禾田园。
江禾田园是一个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是集吃、住、行、游、购、娱多元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中心。
当我来到这里,看到用来展示的智能无土蔬菜大棚时简直惊呆了,空中、管道、支架上全部长满了果实累累的瓜果蔬菜,这些蔬菜仅仅只是占用了一点点的土地面积而已。
很多全南周边的家长喜欢带着小孩子来这里增长见识,连我这个大人也因此了解了不少水培的知识。
江禾田园大棚蔬菜区展示了高塔式水培、立式管道水培、圆形立式机质载培、管道槽式机式栽培、圆盘种植等多种水培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在牌子上标注的明明白白,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农业科谱教科书。虽然知道水培的种植方式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但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齐全的水培方式,心里还是感觉很震撼的。
大家被这些农作物深深吸引,看着头顶上吊的瓜,架子上结的辣椒,还有个头大大、长势生机勃勃的各类有机蔬菜,感觉到很是新鲜。我们还在一块地里找到了一颗巨大的南瓜。听说这些大棚的蔬菜并不是用来售卖的,仅仅是作为科谱展示。不过,仅是凭这些大棚已经让人对全南的蔬菜种植充满了想象了。
江禾田园还有一片大人和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游戏玩乐区。在山与田地的包围下,真正的世外田园风光,呼吸的是泥土的芬芳与瓜果蔬菜的清香,享受的是卸下一切伪装的自由自在。
成年人可以在这里荡秋千,攀岩,进行亲子游戏,或者公司拓展等等。还有很多网红元素可以打卡。
小朋友们玩的项目更多,挖沙子,滑滑梯,冒险游戏等等。
虽然项目还在不断的完善与增加更多的游乐设施中,但已经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打滚,在这片广阔又充满欢乐的小天地里尽情的撒欢。玩累了,还能在江禾田园农家乐吃上一顿有机大餐,那味道,绝对与城市里不一样。
未来,人们还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晚,尽情享受全南人为外地客人奉上的大礼。
这是全南人的热情,也是将全南作为菜篮子的广东人的荣幸。
月秀生态果园
全南的葡萄熟了,大家提议要不去摘点葡萄带回去。我们便选择了这个月秀生态果园,建在教育小镇。不过因为小镇还未招商,因此显得很空矿。不过,这样正好,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成为果园的第一波客人。
老板人很好,说我们要是早来一周,还能赶上蓝莓。这里的葡萄很甜很大,老板专门为我们开了新园。大家亲自采摘,最后每人拎走一箱。
听说这里的水果玉米特别甜,可惜我们来得太晚,老板没能去田里采摘新鲜的,不过给了我一个水果玉米吃,好好吃!不过,我要了老板联系方式,以后想去可以直接邮寄。这里还可以买蓝莓干果,蓝莓酒等。
沙坝仔神农文化园
月秀生态果园在沙坝仔神农文化园附近,听说景区里面有个曹家大院农家菜做得很好吃。我们便决定在这里吃午餐。
上菜速度很快,菜特别好吃。老板娘也很爽快,还送了我们一个青菜。
旁边有民宿和神农景区,都不要门票。不过,我们只是路过这里,没怎么玩。
大曾屋村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物:曾昭秀。
在他有限的30年生命历程中曾出现在三个主要地点:广东韶关南雄、广州、江西赣州全南县社迳大曾屋村。
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他,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直到来到江西赣州全南县社迳大曾屋村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
曾昭秀是广东韶关南雄市湖口人,曾在南雄中学读书。1921年,南雄中学学生因不满学校禁锢学生接受新思想文化,便利用学生宿舍倒塌压伤学生事件为契机,发起学生运动闹起了罢课学潮。结果是,罢课取得胜利,校长辞职走人,但带头闹罢课学潮的16名学生包括曾昭秀在内一起被退学。
曾昭秀在父亲的打点下被送去了广州广雅中学继续读书,后来考上了中山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雄广泛开展农民运动。
1928年2月,曾昭秀任南雄县委书记。3月,国民党组织“清剿委员会”纠合民团进攻珠玑凤凰桥,曾昭秀召集湖口等地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经过几番激战,人员伤亡惨重,为了保全战斗力,连夜率领苏维埃人员转移到社迳大曾屋村进行休整。曾昭秀在这里积极发展革命积极分子,并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党组织。
当我来到大曾屋村的时候,一条小河绕着村子潺潺流淌,村子既美丽又安静。
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灿烂,满池荷香沁人心脾。有村民扛着农具准备下地干活。这样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感觉像回到了故乡。小时候,我家也住在农村,只是村子不像大曾屋村这么漂亮。
荷塘里修了木栈道,穿过木栈道的尽头有一个围屋------永新围。
永新围的建造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但客家人的村子里建有围屋并不奇怪。围屋两层高,每层各有一些房间,只是房间内的东西已经清空,每间房都设有射击孔和瞭望孔。现在曾屋村的村民已经不用再挤在这样的围屋里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漂亮的房子,曾屋村的村民一直记得,这里曾来过一位“南雄来的大官曾昭秀”。
从永新围沿着荷塘的小路来到村里面,无意看到竟然有个图书室开着门,我便不请自便走了进去。里面坐着一个男人正在看书,看到我有些害羞,估计没想到进来的是一位陌生的女士,自我介绍说是图书管理员。
书架上摆了整整齐齐一柜子书,各类书籍都有,最醒目的是红色文化类。跟管理员没说上几句话,他就跟我讲起了曾昭秀的故事,自然是从南雄说起。
离开图书室,沿着道路一路走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培训活动中心,屋前立着三个泥塑的人物。1929年8月,曾昭秀在曾屋村积极宣传,发展了曾祖生、曾井生和私塾教员曾盛华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全南县第一个党组织。
在这里,又遇到了一位村民,一问之下竟然是大曾屋村的书记。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曾屋村前面要加上一个“大”字叫“大曾屋村”呢?书记说,原来这里叫曾屋村,村民都是曾姓,后来跟老屋村合并之后,便称为大曾屋村了。说起曾昭秀,书记的话明显又多了起来,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发掘村子的历史,跟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交谈,整理记录大曾屋村的资料,并将大曾屋村作为红色故里积极宣传。
这里的村民提起南雄来的大官曾昭秀,人人都能说上几句,我们这些外省来的人,在村民眼里并不稀奇,看到有外人来,都能随便闲聊上几句。
村子里还有座祠堂和一个文化广场,红军食堂曾经开放过一段时间,现在因为疫情暂时关闭。文化广场演艺舞台的背景浮雕是一面巨大的党旗和革命雕像。身处在和平盛世的我们,内心如村子般宁静安然。
不知是谁提议在浮雕前摆个POSE,表达一下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大家便站成一排,也没管姿势标不标准......
高车四坊五巷
人们在提到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高车村时无一例外会说到一个人:钟齐鑫。我和一些不关心体育运动的人一样,开始并不知道钟齐鑫是谁,小伙伴们以看外星人似的眼光看着我:啥?连钟齐鑫都不知道是谁?
后来,我专门去八卦了一下钟齐鑫,人们给他的头衔是:会飞檐走壁的攀岩冠军。总之,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而高车,正是他的故乡。
我们自驾车来到高车村的时候,不巧的是天正在下雨。村子就建在路边,很好找,路的一边是村子,一边是田地。有村民正从地里摘些蔬菜回去。
村头建了一座门楼,门楼上写着四坊五巷,站在门楼能看到里面的房子和房子背后的山。
门楼的旁边是一池荷塘,荷花已经开了,满池荷香。
村子很美,带着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很难想象这些房子已经建了50年了。江西美丽乡村近几年进行得如火如荼,高车村也经历了完美蜕变。房子整齐划一成一排排的,每一排都有两层,二楼有连廊,还挂着红色的灯笼,显得很喜庆。村子并不大,有四坊五巷。不过,据说未来还会规划更多的巷子。
财巷的门前有一个大大的铜钱,直径3.6米,是国内已知用纯铜打造的最大的铜钱。铜钱有18条边合成的弧度造形,自中心左右两侧各9个,这个18和9的数字分别代表“要发”和“长久”。中间是90公分宽的钱眼。地上是花岗岩材质的铜钱,以黄沙铺地,有黄金万两的意思。
对于村民们来说,每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的生活自然五谷丰登,人兴财旺。
第二条巷子是喜巷。有两个大大的喜字,前后错开,正面看刚好形成双喜。老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夫唱妇随可能是农村最好的夫妻恩爱的写照了。
从云甬的台阶前看风景,感觉角度最好。山和屋子给人以田园风光特有的恬静感。看到“云甬”二字,感觉很陌生,当时心里感觉奇怪,为什么农村用了这么一个让人难懂的词?后来经人解释才恍然大悟。人在“云甬”台阶上走,相当于加了“辶”字底,变成“运通”。谁不希望自己好运亨通呢?
过了云甬是“福”、“禄”、“寿”三巷。五巷虽然面积不大,不过却有四坊:豆腐坊、匠坊、酒坊等。地道的农家特色将会在这四坊五巷里展示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村子里还建了民宿和农家菜馆,这个培养了攀岩冠军钟齐鑫的小村庄,极富灵气。
我们在村子里走,似乎很少遇见村民,虽然有的房子门上贴了红对联,但屋内空无一人。后来看到有家门前停着一辆自行车,大门洞开,便过去跟人闲聊了几句。
大部分村民已经搬家了,他们另建了新家,原有的住房便空了出来,准备开发做旅游。这户人家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在广州芳村开出租车,说起来距离我家也比较近,瞬间让人感觉地球真小。阿姨在家帮另外一个儿子带小孩,家里的老人说住惯了这个地方,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如今村子这么漂亮,便不愿意搬走,成为少数留守户中的一员。
听说去攀岩冠军钟齐鑫的家还要往上走,钟齐鑫家的祖宅是一幢3层炮楼,由坚固的夯土墙建成,据说由古代钟氏学士所建,已经有100年多的历史。本来想去参观一下他家祖屋,不巧的是雨突然下大了,便没有成行,也成为此行唯一的遗憾。
梅子山公园夜景
全南县城有一座山,清代时山上长满了梅子树,人们索性将山的名字命名为梅子山。
梅子山在全南县城的北侧,海拔327米,不过山的面积很小,只有0.5平方公里。民国时期梅子树被砍伐殆尽,荒草丛生,本地人都不愿意来这座山上玩。直到建国之后,山上重新种上了松树和杉树,经过几十年的繁育发展,梅子山从荒山变成县城一片绿色的天堂。
每到夜晚或空闲时间,人们便来到梅子山公园,在山下跳跳舞,唱唱歌,或者散散步,悠哉悠哉的快活似神仙。
梅子山的山顶有一座百盛塔,建于2001年,历时两年建成,此塔是为纪念全南建县100周年而建,具有很美好的寓意。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全南的名字,其实它是江西省南大门,与广东省交界,气候温和,一年四季不见雪。整个全南县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300多米,地势一边高一边低中间凸起,将全南分为南北两片。
全南县城夜景最美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为解放桥,一处为梅子山上的百盛塔。
初到全南,晚上自然是要出去逛逛的。全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齐。虽然县城面积不大,但无论是自行车、摩托车或者小汽车全部停靠得整整齐齐,整齐也就罢了,连车头都全部停向同一个方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停车方式,瞬间就对全南增加了好感。
全南县城有一条江穿城而过,名叫桃江。夜晚的桃江沿岸是非常热闹的,灯光将城市点缀得分外迷离,桃江边建了休闲步道,沿着步道散步是极惬意的。从桃江能远远望到光怪陆离的百盛塔,灯光变幻美轮美奂。
解放桥横跨桃江两岸,建于1974年,是连接全南新老两城的通道。2017年,解放桥进行了改造旧貌换了新颜,从此,本已很美的解放桥与梅子山上的百盛塔相互辉映,成为全南县城最热闹、最美丽的休闲和观赏夜景之地。
晚上解放桥总是坐满了人,聊天的,看风景的,一二成堆、三五成群,很是热闹。
不过,要是不登上百盛塔看全南县城风光可就白来全南了。
从梅子山公园入口,登上几百个台阶就能来到百盛塔下。原本没想到夜晚还能登上百盛塔观景,听说百盛塔只在周六和周日才能在晚上也能登塔,工作日的晚上则只能站在塔下望塔兴叹。我们来的时候刚好周末,运气可谓不错。
百盛塔八角七级,塔身高50米,外饰青砖,飞檐翘角。外型以灯光布景,每几秒变换一次颜色,非常绚丽好看。百盛塔的“百盛”二字寓意全南“建县百年、欣逢盛世”。
我们从塔下一层一层的上去,一直来到最高层,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很是凉爽。从这里俯瞰远方是全南县城夜景。桃江如带,山城似画。远处的山,美丽的桃江,以及灯光映照下的建筑,从百盛塔望去,全都一览无遗。
一座小县城,不仅整齐、干净,让人感觉无比舒适、惬意,而且看到如此美丽的夜景,更增心旷神怡之感。从百盛塔下山的时候,心里浮现出来的只有四个字:人间值得------无论是解放桥还是百盛塔,它们是全南最值得观赏夜景的景观之一,而且还免费呢。
天龙山景区
我是个金庸迷,不仅因为金庸先生的小说写的好,更重要的是读他的小说能了解到不少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对于喜欢历史的我来说,读起来很受益。
在江西赣州全南县城约10公里处,有一个天龙山旅游风景区,用20亿打造了一部《天龙八部》。
把车停在全南驿站停车场后,我们便迫不及待想看看《天龙八部》演变成实景会是个什么样子的?
从全南驿站大门进去,没多远就看见一片清秀的湖,湖边建着几排古色古香的房子。这些房子分别以《天龙八部》八位主角的名字命名,像木婉清吧,可以一边听歌一边泡吧,还有虚竹艺坊、段誉食坊、一灯艺坊、语嫣巾坊等。从名字上就能够知道这些房屋的用途。
其中有一间木屋叫曼陀山庄,是王语嫣的家。对这个山庄名字印象很是深刻。因为,在这一篇章里,金庸先生介绍了大理的茶花,我也是因此才知道茶花竟然也分极品、俗品。进到院里,发现有人在天井摆了个茶台,撑一把扇子,正在一板一眼的说书,讲的正是《天龙八部》。台下还摆着几把椅子,坐着几个观众正听得津津有味。
其实,曼陀山庄是一间民宿,共有9个房间,每个房间都以《天龙八部》武功派别和人物住所命名。前台服务员说,到景区旅游如果不想太早回去的话,可以在全南驿站住上一晚。
这里还有一间客栈被建成围楼的模样,门牌上写着乔峰杏子林,围楼的外墙画着正施展功夫的人物,不知道是不是《天龙八部》里面功夫很历害的乔峰呢?乔峰杏子林里面设有21间客房。
全南驿站的配套设施很完善,只要来天龙山景区旅游,在全南驿站便不愁吃喝和住宿。
沿小路一直往上走,过了一座流水潺潺的小桥,从此处俯瞰全南驿站感觉风景格外美,远处是山,近处是水,以《天龙八部》IP打造的小屋被掩映在山水之间,美得像一幅画。
再往上走2分钟左右路程就是天龙山旅游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一般来这里游览,建议乘坐缆车上山,再坐滑道下山。
我们购买了套票,含缆车、玻璃桥和滑道。缆车全长1.1公里,最高落差150米,整个上山过程速度非常平稳。途中能看到天龙山脉的山山水水。如果不想坐缆车又不想走路,还可以开车经过天龙山寺到山顶,不过我们来的时候,这条路被封,建议走此路上山之前,一定要打听清楚是否通行。
天龙山的缆车行驶速度与其他景区的比起来相对比较慢,据说是为了安全采取的“三快两慢”方式,不过这样也好,更能增加安全感。
用上帝之眼俯瞰最高海拔441米的天龙山,三面悬崖峭壁,一条羊肠小道,看起来特别像一条龙。天龙山景区虽然以《天龙八部》IP打造,地形确也符合了“天龙”二字。
缆车所到的山顶是天龙山其中的一个山峰------阿婆髻山峰,整个游览过程基本都在此山峰进行。下了缆车走几步路就是天龙山玻璃桥。玻璃桥紧邻天龙山寺,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寺庙暂不开放。
我走过很多座玻璃桥,从来没有恐高过。但是走天龙山玻璃桥,连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我竟然恐高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玻璃太干净了,透过玻璃能将桥下的悬崖峭壁一览无遗。第二个原因是,玻璃比较宽大,与其它景区的窄小不同,走起来会让人感觉到特别恐怖。有好几个游客都被吓得不敢走,最后在别人的搀扶下走了个来回。如果不是我没有小伙伴可以依赖,又要顾及形象,一直鼓励自己不能太怂,否则真怕自己会爬着走。
下山时建议一定要坐一次旱滑道。旱滑道全长2.8公里,正常的速度是约5分钟就能下山。坐这个需要穿上景区提供的裤子,戴上手套,通过摩檫力控制速度,可快可慢,滑起来特别刺激,同行的小伙伴还老嫌弃我滑得太慢。
从旱滑道终点到景区出口还需要走一段山路。传说,阿婆髻形成之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龙王的女儿爱上了当地的一位穷小伙,龙王得知后大怒,派虾兵龟将前来捉拿龙女回宫。后来,龙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玉帝命龙王退海三百里,龙女变为凡人到凡间与穷小伙结为夫妻一起生活。
若干年后,龙女老死,死后化为阿婆髻山峰,从远处看阿婆髻山峰上有一撇绿,很像客家人头上戴着的发髻。传说,客家人喜欢编发髻就是由此而来。沿途看到有一条湖,不知道是不是龙王在阿婆髻留下的记号呢?
距离景区出口最近的是恐龙谷,沿途设置了很多仿真恐龙,非常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吟龙喊泉。
通过喇叭叫喊,用肺活量激活龙头的喷泉,肺活量好的人能让水柱从龙头喷射出来,还能让两个龙头的水柱交叉呢。
作为第一次来全南旅游的人,来到天龙山景区感觉像是在和金庸先生交流。先生已逝,但他的小说却将永远流传。
雅溪古村
作为“赣之南,粤之边”的全南建县时间不过100多年,但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居住,是宋朝以来汉人南迁的三江平原客家系之一。要说到旅游,全南有一个景区称得上全县标杆------它就是雅溪。
初次听到雅溪的名字是在到达全南之后吃到的一桌“全南宴”上。
全南宴一共有12道菜,集合了全南县各大乡镇所有的特色美食,其中有一道菜叫做雅溪酿豆腐。
客家人喜欢用酿菜来表达对南迁之前故土的思念。雅溪的水特别清甜,酿出来的豆腐口感便格外与众不同,也因此荣登全南宴特色美食榜。
雅溪古村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距离全南县城22公里。元末明初,陈氏先祖鲁公因金陵大乱举家迁徙来到江西(金陵:江苏南京旧称),从应天府沿江而上,一路靠打猎和捕鱼为生。陈氏先祖出门打猎常常会带一条猎狗,后来,猎狗在一个叫“楼溪”的地方生了一窝狗仔,便再也不愿意动了。陈氏先祖一看,此地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从此便在此地定居了下来。
600多年过去了,从前的“楼溪”经过几辈人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如今1000多口人的雅溪。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陈氏人定居之后先后制定了《陈氏家训》、《雅溪家训》、《新赣南家训》等,为了让雅溪人牢记祖先遗训,还将家训刻在了石头上代代流传,并形成了一套雅溪独特的客家传统。
游客进入雅溪古村时雅溪人的欢迎仪式是极其隆重的。大鼓擂得震天响,姑娘和小伙子盛装迎客,以沉浸式表演带游客瞬间入戏。让人有一日雅溪,客家千年的感觉。在这些表演里,呈现了诸多全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大锣大鼓、香火龙、瑶族山歌等。
雅溪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以围屋为代表。传说围屋的出现最初是因为人口的增多,为了节省土地,房屋才一圈圈的开始扩建。客家人分老客和新客。赣南的老客大都是南北朝时期迁移过来的,全南县的陈氏多为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后人。因此,雅溪的沉浸式表演也是从唐朝开始。元末明初,赣南人口流失严重,土地荒芜,朱元璋为了奖励人民开垦土地,号召大批南昌、吉安等府的人口迁移到了赣南。
这时期迁入的客家人被称为老客。
到了清朝初年,民间反清势头汹涌,局势动荡,待处理完三藩之乱和客家人反清后,朝廷又开始号召全民开荒种地,一些闽粤地区的客家人在老客的招引下,来到了赣南。这部分客家人被称为新客。
当新、老客人越来越多之后,房屋便居住不下了,为节省土地,围屋便应运而生。围屋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和“汉晋坞堡的活化石”。起于唐宋,盛于明清。
围屋一般有方形和圆形,雅溪的围屋为方形,呈中轴对称,由上而下层层迭落。据说是为了防止贼匪侵扰而建。
雅溪保留下来的有两座围屋,一座为土围,称为福星围,一座为石围,称为雅凤围。
福星围始建于清咸丰六年至八年,高三层,每层17间房,呈长方形“口”字围。土围所用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以土、石、砖、砂、木材为主要材料,用粘黄土掺上细砂、石灰等,再用糯米、红糖增加粘性,串以竹片,木条做骨,逐层夯实成墙体,加上粱、桁、角等相互牵引,形成富有弹性、功能完善的围屋建筑。围屋无“炮楼”不成围,区分雅溪炮楼的位置,只需要看四个屋角,凸出的位置就是炮楼,主要起防御和警戒的作用。炮楼还设有射击口,能够居高临下射击前来侵犯的敌人。
福星围一层的17间房以不同的图片和道具呈现雅溪客家民俗,二、三楼为了游客安全,暂时不可参观。
另外一座围屋------雅凤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地人俗称的石围,墙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头。整体呈“口”字正方形结构,共有4层。
雅凤围是由土围建造者之一陈受颖的儿子陈先学所建,比土围晚建了29年。陈先学是清朝才子,曾考取进士。他的第六代子孙陈刚还在浙江杭州创造了“围屋女”丝绸品牌。
雅溪的古建筑还有一座陈氏宗祠。从外观看感觉有些陈旧,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自1912年修建以来,又经历了几次大修。据说,光是建造它就花了10年时间。
虽然知道陈氏宗祠是摆放陈氏祖宗牌位的地方,可有一道门上竟然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原来,宗祠曾被作为学堂存在过一段时间。
建造雅凤围的清朝进士陈先学为了村民能识文断字,曾开设私塾,就是现在的雅溪书院。
当我来到雅溪书院的时候,看到一群小学生身穿汉服排列得整整齐齐,一问之下,竟然是准备举办开笔礼。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举办开笔礼,教育学生尊师重教,好好学习。在举行开笔礼的过程中,有一个在额头点朱砂的仪式,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意外:老师在给一个小女孩点朱砂的时候,不小心点多了,红墨汁顺着额头流下来,一直流到了鼻梁的位置,正常人会用手去擦,但小女孩站着一动不动,一直坚持着。后来又发生了一幕让人感动的事情,有人看到女孩额头流下的墨汁,轻轻用手擦去了多余的。
全南人的儒家风范在举手投足间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假如,陈氏故人陈先学看到这一幕势必也会含笑九泉。虽然这样一件小事不足为道,却足以让人对陈氏先人们留下的《家训》产生足够的了解。
游览雅溪最科学的方式是跟着故事走,等故事完成,再自己慢慢走走细细参观。雅溪为游客举办的沉浸式表演里暗含着全南的非遗文化和客家文化。
表演里有一个香火龙环节,由青壮年手举由稻草扎成的龙香,用以表达丰收的喜悦。整个仪式非常壮观。
还有一个抛绣球环节,场面十分壮观,游客还可以跟着演员一起参与擂茶互动。
从进门到仪式结束,整个故事是串联起来的,不仅能见识演员们的真功夫,还能参与其中。据说,这种表演并不是天天有,只有举办大型活动才有,能够遇上的人可是分外幸运。
如果说,我是为全南宴中的雅溪酿豆腐而来并不全对,因为雅溪清秀的河水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聪明勤劳的雅溪人还发明创造出一道又一道好吃的美食。
除了雅溪酿豆腐,客家擂茶非常有名。来雅溪旅游,非喝上一碗擂茶不可。
擂茶,是赣南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起源于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以鲜茶叶、糯米、芝麻、生姜、葱花、黄豆、花生、盐及各类时令中草药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
用现代人的话来形容擂茶的口感:香辣香辣的,有草的味道。雅溪村子里,每走上几步便能遇上一个卖擂茶的,掏上几块钱,就能喝上一大碗。
另外,全南特色美食熏鸡、磨斋也是很值得一一品尝的。
除了在雅溪村子里面吃地道客家农家饭,在停车场位置还有一家“雅溪客家食府”,包间、大厅都有,供君随意选择。我们十几人就在这里吃了一顿大餐。
虽然全南的客家离广东的客家距离并不太远,可口味差别还是很大的。广东的客家人很少吃太辣的菜,但全南的客家人却喜欢在每道菜里都放上一点辣椒,尽显江西老表本色。
雅溪古村是发展得相当成熟的一个旅游景区,沿着雅溪书院向上走,便是稻田酒店,共有17栋木屋别墅。
游客来雅溪,吃住行可谓不用愁。
旅游小贴士:
进雅溪古村旅游不需要门票,沉浸式表演只有在大型活动时才有。
全南美食
说起全南人的一日三餐,早餐最让人感觉奇怪,全南人的早餐不像别的地方或吃粥,或吃面或者像广东人喜欢吃肠粉,全南人的早餐是猪红汤。
全南县城滨江路有一家饭店叫黄聂餐馆,店名用的老板的名字黄聂。这家餐馆非常知名,曾上过中央电视台,制作猪红的过程还被拍成纪录片。附近乡镇的人不惜驾车跑来这里就为能吃上一碗猪红汤。因生意越做越好,店面也就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好。
老板黄聂的爷爷和父亲以前是屠户,每天跟儿子唠叨猪红是个好东西,营养价值高,味道好。老板听从父亲和爷爷的建议开了餐馆做起了卖猪红汤的生意。别的地方的猪红吃起来口感很硬,这里的猪红又滑又嫩,味道有辣和不辣两种。猪红是主材料,肥肠、猪肝等一类的内脏为配料。不知道这里的猪红汤用了什么秘密的方子,味道特别好。食客常常问老板到底用了什么秘方,老板丝毫不隐瞒,大大方方的表示可以跟着他从头学到尾。可是,无论别的店如何模仿,就是做不出来老板店里的味道。也真是奇了怪。
外省人来了这家店说老板你到底用了什么秘方?
老板说,全南的水好,猪好。到底也没问出个什么来。
黄聂餐馆的早餐种类当然也不止猪红汤,人家来这里吃早餐,除了喝上几碗猪红汤,还会叫点玉米,红薯,饼啊之类的粗粮。总之,不仅种类丰盛,还充满了仪式感。
全南的客家菜与广东的客家菜有所不同,全南客家菜即有粤菜的鲜美,又有湘菜的辣,所用食材均为土生土长的乡野味。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辖6个镇、3个乡,能不能在县城就能把全南6镇3乡的特色美食品尝一遍呢?答案是:能!
在全南桃江新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有一家叫荣胜园的店,自称宴席专家。广东人觉得吃饭一定要避开旅游区,但在全南没有这种忌讳,只要好吃,无论是游客亦或是本地人都会扎堆前来。
这里有种特色宴叫全南宴,将全南各乡镇富有特色的客家美食都集中在了一桌,共打造出12道特色美食:黄精煲土鸡、 全南烩猪旺、 瑶乡油浸肉、 金牌蒜包鸭、 全南客家熏鸡、 雅溪酿豆腐、 多味蝴蝶鱼、 芳香美羊腱、 特色烧牛尾、 翡翠蔬菜丸、双色如意卷、笋丝炒浸菜。在这12道全南宴里,客家熏鸡、多味蝴蝶鱼、烩猪旺尤其值得一提。
全南县有个大吉山镇,明朝末年,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常常食不果腹,几天都难得吃上一口饭。大吉山镇有个田背村,有一天,一位实在饿极了的村民打算杀掉家里的最后一只鸡,可是家徒四壁没有调料,他看着正在吃米糠的鸡灵机一动,索性将鸡放在米糠上一起烧,因为米糠比较细碎不像柴火,只能慢慢的煴着,没想到鸡肉更加芳香四溢,惹得邻居们直流口水。从此,熏鸡便流传至今。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但全南人认为是熏鸡救了他们,并让他们拥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直到现在,每逢过年过节,全南人祭祖的灶台上都会放上一只熏鸡。
在全南第一次吃到多味蝴蝶鱼,没想到鱼肉里竟然也能包上肉。制作多味蝴蝶鱼的过程比较繁琐。要先将草鱼去头尾和大骨,将鱼肉直刀改为约0.5CM厚的鱼片,这个非常考验刀功,薄了煮之易碎,厚了无法晶莹剔透。
之后,将鱼片沾上薯粉用铁锤反复锤打,使之完全混合为一体。再将肉馅包进鱼片内,沾上薯粉再次反复锤打成蝴蝶状。待水开后,下入鱼饺细火慢煮,最后捞起摆盘,将辣椒、蒜、酱等制作的调料浇于鱼片之上,至此,一盘晶盈剔透、爽滑鲜嫩的蝴蝶鱼便做好了。可以做成蒜香味,香辣或清甜味,一鱼多味。
烩猪旺便是前面提到的全南人常用来作为早餐享用的美食。先将肥肉煎炒至出油,再放入蒜辣等调料翻炒数遍,然后倒入汤水,水开后放入血旺,待煮至再次水开便可起锅。全南各家做法虽不相同,但大同小异。
除了这12道全南宴,还要提到一道全南磨斋,外地人常常听不懂啥叫磨斋。客家人惯用米浆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赣南的客家磨斋便是其中的一种。外表金黄,爽滑弹牙,吃起来有些像浙江的年糕。
不过,制作磨斋的过程复杂程度与蝴蝶鱼有得一比。要先砍上一些制作植物碱水的“黄柴”,将“黄柴”烧成灰,经过过滤制成植物碱水。将淘好的粳米浸泡在碱水数小时泡软,方便磨成米浆,再将黄色槐花与米浆一起熬制成糊糊,趁热捏成圆的或者方的,最后放笼中蒸熟,可拌以调料或蘸汁吃。
全南县新城滨江路毗邻桃江,每到夜晚,全南人便来到这里观桃江两岸灯火。
滨江路有家叫肥记的店,离解放桥不过几百米的距离,据说是全南县城最火爆的特色饭店之一,要是去晚了可能还要等位。
这家店的特色首先是餐具,有种七、八十年代复古之美。
虽然店里的菜品都是家常菜,菜式甚至还很简单,但是,来过这里吃饭的人都说吃到了家的味道。
也许,全南人的一日三餐并不特意注重形式,人们喜欢的便是这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气。
后记
全南县城离广州自驾仅3小时,所有景点除天龙山外,均无门票。
天龙山景区门票:
门票+单程缆车+玻璃桥套票120元
单门票:50
单缆车:60
单玻璃桥:50
以上均为门市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