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2022年春节的福建泉州游终于在兔年的今天成行了,离2021年夏日的东北旅游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仿佛去机场的路也觉得有点陌生了,好在兔年开了一个好头。
1、2023-1-27 上海虹桥机场—泉州晋江机场,入住惠安崇武西沙湾假日酒店。
酒店临海,有一大片海滩,是亲子游的最佳选择。酒店周边餐饮很多,挺方便的。
玩沙堆的孩子们
酒店内景
2、2023-1-28 崇武古城、惠女风情园
在酒店的自助餐厅用了早餐,早餐品种很丰盛,应有尽有。
离酒店十来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为抵御倭寇所建。但至今,古城留下来的也只有一段古城墙了,所以,为了景区的可看性,古城植入了惠安的绝活——石雕。
整体而言,崇武古城的看点有3大块:古城、石雕和海边的岩礁。
惠安石雕是中国南派石雕的代表,古城周围专辟了石雕博览园,千姿百态的雕刻作品目不暇接。其中惠安女石雕作品独特靓丽、具有民俗风情。
古城城墙和不少早期建造的房屋都是用方形大石建成,所以又被叫做石头城。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用石头砌成的城墙依旧很完整。古城免费参观,只有城墙到海边的一段才收费。城中住着不少居民,应该还有当年抗倭军队的后裔。
古屋给人以沧桑感
修复后漂亮的闽南古厝
关帝庙
下午游览惠女风情园
福建省惠安县大岞村是著名的“惠安女民俗村”,是惠安女原始发源地和聚居地。在这里可以观潮看海上日出日落,欣赏渔村风光,领略惠安女下海、种地、抬石、织网等淳朴奇异的民俗风情,体验渔村生活,品尝渔村美味。可惜,我们只看到游客打扮成的惠安女。但大海、礁石是真的美,听海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的听海,浪打浪
3、2023-1-29 洛阳桥、关岳庙、清净寺
早上在酒店的沙滩观海边晨景
海边嬉戏的儿童
好大的一片海滩,心旷神怡
下午坐公交来到不在洛阳的洛阳桥,泉州春节期间从一月十六到二月五日公交免费,意在鼓励市民走出家门,后来听出租车司机说这是泉州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很荣幸我们赶上了。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迁,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桥也因此得名为洛阳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不长,现桥长73.29米,由石头组成。整座桥一共有44座船形桥墩、104只石狮、7座石塔。它为船型的桥基设计,这样的设计既可减少水的冲力,又有比较好的审美效果。洛阳桥是中国现存较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用牡蛎加强了桥墩的坚固度
蔡襄像——组织修建了洛阳桥
关岳庙
通淮关岳庙,位于泉州古城繁华的涂门街上,在涂门街老远就可以望见袅袅青烟,闻到浓浓的香火味了。
它有近千年的历史,庙内主祀关羽。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之一,也是国内少见的祭祀关羽和岳飞于一祠的庙宇。
屋顶有着漂亮的嵌磁技艺装饰
清净寺
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创建于北宋年间,1309年曾经重修过,现存主要建筑有奉天坛和明善堂。“明善堂”在奉天坛的北面。此寺造型精美、形式奇特、结构别致、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最早、独具典型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国内少见的石结构清真古寺,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十大名寺”。
泉州名菜——姜母鸭
排队点餐
煲里都是姜母鸭哦
姜母鸭口味很好,二人一顿可吃完,爽的很。当晚热得浑身发烫怎也睡不着,不知是否是姜的作用。
晚住泉州酒店
4、2023-1-30 靖江梧林古村落、蟳浦村、天后宫、文庙
梧林古村落
晋江梧林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外墙斑驳的朝东楼、被古榕笼罩的德龍宅、号称“九十九门”的德养楼........一幢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梧林人及华侨乡愁的建筑,散落在660亩的传统古村落。它们涵盖了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共二百多幢,行走其中,仿佛步入一个百年的原生态村落式建筑博物馆、
哥特式建筑朝东楼
五层厝
朝东楼的另一侧
德兜楼
闽南古厝
休养楼
梦菜家声楼
侨批馆
放眼世界楼
精美的木雕
戏台
古村落的食堂盒饭,比较干净
蟳埔村
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小渔村,距泉州市区10公里。
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主要表现在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上。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是从宋代以来从中亚流传过来的。
都说蟳埔村的妇女老来俏,各个头戴发簪,另有一番风景。
眼见为实
正好赶上勤劳的蟳浦女采挖牡蛎归来
游客装扮的村民
岸边售卖的海产品
天后宫
天后又名妈祖,指的是海上神——林默。她是闽南地区的信仰,海边的人都相信天后,所以会有很多人来祭拜。
文庙广场
走进文庙广场,扑面而来的是雄浑广阔的气势,让人感受到古文化与现代风格融合的交响,在体现文化与生态性的同时,张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精心安放的休闲木凳,台阶处理的非正式位,处处暴露着清新自然的风格和至爱的人文关怀。
天后宫和文庙广场都在市中心,交通很方便。
晚上逛泉州最知名的传统商业街-中山路,最大特色是沿街两侧壮观的骑楼建筑,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骑楼。春节期间,骑楼两侧挂满了花灯为节日增添了喜气,吸引了游客和市民的驻足观赏。泉州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式样繁多,造型不一,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5、2023-1-31 清源山、开元寺、西街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主景区距离泉州市区3公里,交通很方便。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可以算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了。山并不高,所以大可不必把清源山的行程当做爬山之旅,可能用休闲锻炼来形容会更加合适一点。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所以景区内有着 “儒、道、释”三家的各种旧迹,可以一一体会。
清源山的人文景观要胜于自然景观,这里有非常多的历代摩崖石刻,可以循着地图一块一块去找寻古人的“到此一游”。
另外,从山顶还可以从上往下俯瞰泉州古城。
若得一日闲,山中品千年
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的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清源山景区内还有着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
尽管山坡不高,但有点陡,我们走走停停坚持登上了山顶,一览众山小。
开元寺
大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
东西两塔是大开元寺较有名的景点,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高40多米,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
东塔
西塔
塔上雕刻的门神
西街
西街是泉州比较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得很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西街周边的西式建筑
古榕巷的榕树
钟楼
是闽南风格与西洋风格的融合产物,现在不仅充当着“时间提示器”的作用,红绿灯还为来往的行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逛西街,感受人间烟火气
西街的古建筑
登上服务中心的露台,观西街及开元寺的东西塔
嵌瓷技艺的装饰既出现在古厝的屋顶,也装饰于骑楼和广场,别具地域风味。
6、2023-2-1 闽台缘博物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闽台缘博物馆 位于泉州市西湖公园北侧。博物馆以历史为主线,先后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艺术等各个角度,用各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展示了泉州发展的方方面面。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共有四层,门前还有个景观广场。广场可以算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高的一个广场了。它由馆名卧碑、倒影池、音乐喷泉、九龙柱、七彩灯柱等组成。
全馆的镇馆之宝是大厅处巨大的爆破画,是由 祖籍泉州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用火药爆破出的一幅高18米、宽9米的《同立、同种、同根生》的巨型榕树画,视觉冲击极强。
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
泉州的提线木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以为会像变脸表演在成都市内很容易看到一样,很遗憾,要是在中山路或者西街有,我们一定会去欣赏的,博物馆有木偶展示,也算是一个补偿。
泉州在唐五代时因城内遍种刺桐树而被称为刺桐城,刺桐是泉州的市花。这个时节开花的刺桐树还不很多见,想来盛花季一定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泉州大街上的宣传张贴画就有头戴刺桐花环的女孩,可爱!
状元街
游了美景,还得有特色美食啊
候阿婆的鲍鱼粽用来做早餐那是再好不过了
阿宗师的餐馆,去了第二次才吃成
土笋冻
早餐
泉州酒店的牡蛎煎
醋肉
秉正堂的石花膏
鱼卷
咸饭
泉州6日游完美结束,喜欢自由行,喜欢说走就走,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那些不可不看的标志性景点 18404
- 一日玩遍百味泉州,一天带你穿越刺桐城 116154
- 泉州旅行 | 住在晋江河畔,寻找这个宝藏城市里的闽南古味 174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