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座充满魔力的城市,它就像一部古老而迷人的典籍,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情。当我怀揣着期待与敬畏来到这里,这座城市便用它独特的魅力将我深深拥抱。
开元寺:千年佛音绕梁
踏入开元寺,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而宁静的世界。这里红墙黛瓦,古木参天,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历史的韵味。东西塔犹如两位巨人,高耸入云,它们是开元寺的标志,也是泉州的骄傲。东塔名为“镇国塔”,西塔名为“仁寿塔”,历经风雨和岁月的洗礼,却依旧保存完好。塔身上精美的浮雕,是古代艺术的瑰宝。有栩栩如生的佛像,他们的神态或慈悲,或庄严,每一尊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佛法智慧;还有那生动的花卉、瑞兽图案,细腻的线条展现出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站在塔下,仰望着这些宏伟的建筑,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浩瀚和人类信仰的力量。
泉州西街:古街悠悠,烟火人间
西街,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古街,它就像一条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走在西街的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足迹。两侧的店铺琳琅满目,有传统的手工艺店,老师傅们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精美的工艺品,那些在指尖下诞生的艺术品,带着温度,传承着古老的技艺;也有充满当地特色的小吃摊,香气四溢。在这里,我品尝到了闻名遐迩的泉州肉粽,糯米的软糯、五花肉的肥瘦相间、咸蛋黄的咸香,再加上粽叶的清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还有那甜而不腻的满煎糕,松软的口感仿佛是云朵在舌尖上跳舞。西街不仅有美食和购物,更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聊天,孩子们在街边嬉笑玩耍,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
伊斯兰教圣墓: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
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见证。它坐落在灵山南麓,环境清幽宁静。这里安息着两位伊斯兰教早期的传教士,墓前的石回廊、墓盖石等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特色。墓周围的碑刻记录着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历程,这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些远渡重洋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在泉州的生活与信仰。他们在这里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共同谱写了泉州多元文化融合的壮丽篇章。站在圣墓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各国商船云集泉州港,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泉州就像一座文化的大熔炉,接纳并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
天后宫:妈祖信仰的心灵寄托
天后宫是妈祖信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妈祖文化的中心。妈祖,这位海上的保护神,对于泉州人来说意义非凡。天后宫建筑宏伟壮观,红墙燕尾脊,雕梁画栋。走进天后宫,香火缭绕,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前来祭拜。在妈祖神像前,我看到一位老渔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对妈祖的崇敬。他默默地祈祷着,或许是在祈求妈祖保佑出海的家人平安归来,或许是感恩妈祖一直以来的庇佑。这种信仰的力量深深触动了我,它是泉州人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时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妈祖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泉州人的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音:千年雅乐,余音绕梁
在泉州的小巷深处,时常能听到南音那悠扬婉转的曲调。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泉州的过去和现在。在一个古旧的茶馆里,我有幸欣赏了一场南音表演。艺人手持琵琶、洞箫等乐器,轻拨慢捻,吹奏出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演唱者那婉转的唱腔,带着闽南语特有的韵味,唱出了泉州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和人间悲欢。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空气中飘荡,萦绕在人们的心间。在这南音声中,我感受到了泉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这古老的音乐是他们灵魂深处的声音。
清源山:闽海蓬莱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即老子的雕塑,整个雕塑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景区内还有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到这里来的游客,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可以在山中茶饮里细细品味闽南文化,别有一番滋味。
泉州之旅,就像一场梦,一场不愿醒来的梦。这座城市用它的人文历史、古老建筑、民俗文化和热情的人民,为我编织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景点都是画卷上的一颗明珠,它们共同闪耀着,照亮了泉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当我离开时,心中满是不舍,我知道,泉州已经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是我旅途中最珍贵的宝藏,是一座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的城市。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那些不可不看的标志性景点 18409
- 一日玩遍百味泉州,一天带你穿越刺桐城 116157
- 泉州旅行 | 住在晋江河畔,寻找这个宝藏城市里的闽南古味 174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