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出去旅行,不仅是看风景

编辑

             出去旅行,不仅是看风景

 

   荣昌,连接川、渝两地的宝地,距重庆市区120公里,距成都市区200公里,雅称棠城,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所现,约在两万年以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

                 

   如今,书法、绘画、雕塑、篆刻、印染、剪纸和陶艺等国家级大师和民间艺人比比皆是,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不少文人雅士把这里当做工作坊,创作自己的作品,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

                 

 

                 

   其中的土特产,更是数不胜数,有艾粑,泡姜,麻竹笋,渝丰大米,荣昌白猪,酸辣粉,黄凉粉,铺盖面,卤白鹅,羊肉汤,牛角雕、蜀绣等。

                

   从安陶小镇的陶艺到夏布小镇的布料都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昌陶所在的安富街道(2009年以前为安富镇),是重庆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亟待抢救的历史文化名镇。荣昌陶号称“中国四大名陶”,与宜兴紫砂、建水黑陶、齐名。

               

   陶做到“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就算不错了,老一辈的陶瓷人中能做到这样的不多,陶艺大师讲述,要想做出精美的陶,首先要有优质的陶泥,再加工拉胚,晾干,烧窑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把握度,最后方能成为合格的陶。

              

   为传承这项传统手艺,当地政府专门城际了一个陶都大学,它是重庆第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研究学府。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进入陶艺工坊,感受荣昌陶的魅力,还可以体验到夏布、折扇的手工制作,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来一场专属的研学之旅。

              

 

              

   此外,陶博物馆里面也有大小不一的陶瓷展示品,共计约3000多件,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为后代研究陶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重庆荣昌的夏布也具有同样传承价值,素有“轻若蝉翼,平似镜片;薄如宣纸,细胜罗绢”、“巴渝良材各标新,荣昌夏布占窈窕”的赞美诗歌。

   夏布博物馆里模拟了许多制造布料的生产程序,为观众提供了生动的视觉效果展示资料。

                   

   其中荣昌夏布具体又分为细布、粗布、罗纹布三大类别,主要的原材料是苎麻,之所以用这种麻作为原材料,是因为它坚韧耐用、纤维丝细密柔软。而且,由于麻质轻薄的特性,穿后易洗易干,烫后有棱有角,显得古朴雅致,美观大方,所以广泛用于各种家居用品。

                   

   折扇、书画、丝巾、衣服、屏风、蚊帐、窗帘、鞋子等都是它的产物。素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的称誉,实乃夏布中的精品。据在夏布小镇上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介绍,他们之所以选择以夏布作为画布,是因为用夏布在手工生产的过程中会形成天然的色彩差异,以及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肌理效果,利用这种自然纹理,和绘画作品形成相互呼应的图与地的关系,更具有不可复制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出去旅行,不仅是看风景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