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更新时间:2025.05.29

荷兰旅游:从津德尔特到鹿特丹纪行(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美食,购物,摄影,自驾,人文,跟团,徒步,骑行

发表于 2025-05-29 18:43

我们的《世界拼图:春日寻芳欧洲荷比卢》之旅,在圆满结束了比利时的观光后,开始回返荷兰,继续新的行程。

安德卫普街景(摄影:冯赣勇)

2025年5月3日13:00,欧洲荷比卢团队,在安德卫普市区的安市锅餐厅,用过在比利时的最后一顿中式午餐后,司机塔纳西斯驱车近一小时,从比利时抵达位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津德尔特小镇上的梵高故居观瞻。

抵达津德尔特(摄影:冯赣勇)

大家走进梵高诞生与成长的津德尔特小镇,宁静而古朴,仿佛时光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只见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它们大多保留着古老的荷兰建筑风格,白色的墙壁,搭配着红色的斜顶,窗台上摆满了色彩斑斓的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诉说着小镇的悠然时光。

梵高故居留影(摄影:蔡琪)

沿着街道漫步,很快就找到了梵高故居,这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红白相间的连体小楼。走进故居,一楼的一半已改为餐厅,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

走进梵高故居(摄影:冯赣勇)

走上梵高故居的二楼,陈列着关于梵高家族的介绍,还有后世艺术家以梵高生活与艺术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展厅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这里虽没有梵高的真迹,但复原的场景、老旧的家具,让人仿佛能看到梵高童年生活的画面,听到他儿时的欢笑与梦想。

市政厅(摄影:冯赣勇)

出了梵高故居,目视前方正对着的一座白色建筑是津德尔特的市政厅。它建于1830年,具有浓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观规整对称,带有柱式结构、三角楣饰等经典元素。

市政厅留影(摄影:马曼曼)

市政厅是当地重要的行政管理场所,处理地方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等工作在此开展。因这里还是画家梵高的诞生地,故此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纪念意义,其周边环境也承载着丰富的地方历史与生活记忆。

梵高兄弟雕塑(摄影:冯赣勇)

出了故居右行不远处,便来到了梵高广场。这里矗立着梵高和弟弟提奥的雕塑,他们并肩静立、双手缠握,兄弟间深厚的情谊令人动容。

梵高父亲教堂(摄影:王珏)

相隔不远就是梵高父亲曾经传教的教堂,也是梵高早期绘画中反复出现的场景。教堂内部朴素,讲坛上方刻着始建时间1805年。

梵高雕像前留影(摄影:蔡琪)

教堂院子里,有梵高夭折哥哥的墓碑,历经岁月,却依然有人送来鲜花,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时空的故事。

小镇街头雕像(摄影:王珏)

沿着梵高儿时走过的田间小路漫步,金黄色的麦田在微风中起伏,远处风车缓缓转动,这不正是梵高画中的世界吗?人们在此徜徉,犹如穿越到了他的时代,与他一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津德尔特街景(摄影:冯赣勇)

津德尔特之行,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了梵高的童年与成长,也让我明白,他的艺术灵感正是来源于这片土地、这个小镇和他的经历。这里的一切,都成为了他画作中永恒的主题,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心底里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产生共鸣。

抵达小孩堤防(摄影:冯赣勇)

当日14:35,欧洲荷比卢团队,从津德尔特梵高故居驶抵当日的第二站:被俗称为“小孩堤防”的荷兰风车的故乡津德黛克探秘观光。一进风车村景区,一眼就看到了“小孩堤防”的雕像安静地卧于水中。

俯瞰津德黛克一角(摄影:王珏)

顺着水上的观光栈道进入津德黛克小村落,这里微风轻拂,带着丝丝水汽和泥土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风车村留影(摄影:冯赣勇)

放眼望去,在广袤的平原上,一座座风车错落有致地矗立着,白色的风车叶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纯净与优雅。

风车村景观(摄影:冯赣勇)

它们就像从童话书中走出来的巨人,安静又威严,每一次转动,都似在拨动时光的琴弦,奏响着一曲曲动人的田园乐章。

大风车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进入一辆正在旋转的大风车观赏,我不禁为其精妙的构造而惊叹。巨大的叶片连接着复杂的齿轮装置,虽历经岁月,却依旧保存完好。里面还有使用风车人的居室,内部空间真是不小。

近观大风车(摄影:冯赣勇)

马曼曼介绍说,这些风车不仅用于排水,保障土地不被海水淹没,还能磨谷物、榨油料,是荷兰人生活和生产的得力助手。如今,虽然它们大多已不再承担繁重的劳作,但却成为了荷兰文化的象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它们的秘密。

船游风车村(摄影:冯赣勇)

我们沿着乡间小道漫步,两旁是一派黄绿相间的田园风光。据说,如赶上时令节气,会观赏到色彩斑斓的郁金香花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与远处的风车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画。

芦苇中的风车(摄影:冯赣勇)

人们在此漫游,犹如置身于莫奈的画中,沉醉在这无尽的花海与风车交织的美景里,无法自拔。偶尔有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村中建筑一角(摄影:冯赣勇)

除了风车和花海,津德黛克的乡村建筑也别具一格。传统的荷兰小屋,尖尖的屋顶,彩色的墙壁,窗台上摆放着精致的花盆,里面盛开着娇艳的花朵。

留下美好时光(摄影:冯赣勇)

屋前屋后,或是悠闲吃草的牛羊,或是停放着的古老自行车,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不由自主地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烦恼,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祥和之中。

频频回望(摄影:冯赣勇)

津德黛克之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风车故乡的独特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荷兰的历史与文化,让人流连忘返。离开时,我频频回望,心中默默许下心愿,希望有朝一日,我还能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续写与风车的不解之缘。

鹿特丹街头一角(摄影:冯赣勇)

当日17:00,欧洲荷比卢团队驶离津德黛克风车村,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终于抵达当天的目的地:荷兰鹿特丹入住的SAVOY酒店。趁着时间尚早,大家放下行囊,在马曼曼的带领下又开启了鹿特丹的观光游。鹿特丹可以说,这里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荷兰明珠。大家先后观赏了方块屋及拱廊市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

立体方块屋(摄影:冯赣勇)

鹿特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当属立体方块屋。这些由荷兰著名建筑设计师皮埃特•布洛姆(Piet Blom)设计的房子,就像一个个被精心摆放的巨大魔方,以独特的45度角倾斜矗立在六边形的支柱上。

方块屋留影(摄影:蔡琪)

1982年开始建造,1984年完工的它们,是建筑艺术与想象力的完美结合。走进其中一间对外开放的方块屋,内部空间布局巧妙,独特的视角让人对周围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观察方式,站在窗边,俯瞰着下方车水马龙的街道,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异的立体世界。

老港口一角(摄影:冯赣勇)

离开方块屋,漫步来到老港口。这里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岸边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远处的红桥横跨两岸,与周围的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沿着河边前行,看到了红色的天鹅桥,也就是伊拉斯谟桥。

远眺天鹅桥(摄影:冯赣勇)

这座桥造型优美,宛如一只优雅的天鹅展翅欲飞,又似一把巨大的竖琴静卧在马斯河上,连接着鹿特丹的南北两岸。它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更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周边还有造型独特的铅笔楼。

铅笔楼(摄影:冯赣勇)

鹿特丹的美食,无疑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靓丽的有着色彩斑斓屋顶的拱廊市场,集萃了各种地道的荷兰美食。刚好傍晚时分,我们也在鹿特丹的APARTT西餐馆品尝了一顿美味的烤鲱鱼晚餐。

走进大市场(摄影:冯赣勇)

走进拱廊大市场里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食材、特色小吃和精致的糕点。游人在此可以尝试荷兰传统的生鲱鱼,配上洋葱和酸黄瓜,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香甜的荷兰煎饼,搭配各种水果和糖浆,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诱人的美食(摄影:冯赣勇)

鹿特丹它既有现代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多样的美食。鹿特丹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荷兰旅游:从津德尔特到鹿特丹纪行(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鹿特丹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鹿特丹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鹿特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鹿特丹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