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水草繁茂,牛羊遍野,天水一色……
妖娆的花湖幻若仙境,宛若镶嵌在热尔大坝草原上的蓝宝石……
花湖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城以北35公里的热尔大坝草原,岸边芦苇茂密,因湖中盛开的一种白色小花而得名花湖。
热尔大坝草原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草原上有三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最美的一个。
早上9点从甘南迭部扎尕那出发,沿248国道转入345国道,即进入了四川省。
345国道即启东—那曲公路,简称启那线,起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8省,终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我们行驶的是甘肃甘南迭部县至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峡谷路段。
出了峡谷段,在若尔盖县红星镇政府向西不远处转入213国道。
213国道即策克—磨憨公路,简称“策磨线”,起点为兰州市西固区柳泉镇,终点为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全程2827千米,经过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4个省份。此时行驶的这段路是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临近花湖景区。
沿途是风景迷人的热尔大坝草原,坝内盛开各种野花,配上青青绿草,一眼望不到边。
前方不远处便是花湖景区停车场。
购票后,穿过长长的科普长廊,景区入口处检票后乘坐观光车约5分钟后至花湖。
从下观光车至花湖有段长约1.5公里步行栈道,栈道两侧是广阔的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词里的场景出现在了眼前,只不过“马儿”变成了肥嘟嘟的白色藏羊与黑色牦牛。
远处,与绿茵茵草甸相连的是低矮的馒头状山丘。如今草原上旅游业开发得如火如荼,草甸上建起了帐篷酒店,真有点担心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前方出现圆盘分叉栈道。从右侧沿栈道而行,这里的视野非常辽阔,水草丰茂,远山如黛,天空是如此的低,触目所及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湿地。
白色、黄色的小花铺满了花湖。
湖水非常蓝,如澄澈明镜的蓝宝石。大团大团的白云坠落在湖心,这是世间最美最轻盈的花簇。
风过处,吹乱了云朵的形状,跌落湖心的投影也变了……
在栈道上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静静地体会这湖心里的云卷云舒。
花湖是一面镜,山光变成水色,水色映着天光,水天一色。
花湖的水洼中间,长出一圈淡淡的水草,一只大大的眼眸,凝视天宇。眼眸边上,一圈蓝色的天光掩映,如同能洞穿世间的神秘之眸。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的“花湖之眼”。
围着花湖转悠,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只不同形状的眼睛,或修长或椭圆或浑圆,或半睁或微闭或洞开。这只眼,在半睁半闭、半梦半醒之间,凝视着这方山水,守护着这片土地。
栈道每隔一段有个观景台,取了一些非常有诗意的名字:花湖夕照、鱼戏清波、雪域舞者、急雨飞虹、湖浣霞衣。
花湖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最深处38米,平均深度10米,保护区5.67万公顷湿地中,总蓄水量19亿立方米,是长江、黄河上游源头地区最重要水源供给区。
花湖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湖面上游弋着赤麻鸭、灰雁、白骨顶、天鹅等珍稀动物。
黑颈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花湖湿地是黑颈鹤的集中栖息和繁殖区之一,种群数量达1500只左右,2005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黑颈鹤之乡”。
黑颈鹤体态轻盈,翩翩起舞于花湖上,被称誉为“雪域舞者”。
花湖湖面辽阔,水下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地,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生长极为繁茂而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茫茫无限。
据悉,1934年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通过草地,也就是松潘湿地,经过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松潘县、红原县和若尔盖县。
1935年6月红军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准备迅速、机动、坚决地消灭松潘守军胡宗南部,后由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的动摇,失去了战机,最后不得不放弃攻打松潘的作战计划。当时国民党军准备调集军队阻止红军北进,围困和消灭红军于岷江以西、懋功以北的雪山草地之间。一面是大敌当前,一面是渺无人烟,没有道路,几乎是生命禁区的草地,红军当时处于生死一线极其危险的境地。英勇无畏的红军右路军在当地向导的协助下,用了十几天的时间通过了大草地,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但约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于此。
轻轻地走在栈道上,感悟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如今的这里,动物和人类如此和谐,湖水和植物相依相偎,一碧万顷却又星星点点,这大概就是大自然最美的状态吧。
请珍惜今天的和平岁月,让眼前的美妙景色永留人间。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八月若尔盖·去赴一场草原之约 90461
- 兰州-临夏-甘南-阿坝-成都12日自驾攻略,回藏羌风情-大美风光-世界遗产 645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