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行】16.克里姆林宫之一:红五星 见证时代的沉浮
9月11日,在车上拍下莫斯科河。莫斯科这座城市就是由莫斯科河得名。
第二次来到红场,游览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其实就是在红场里面的宫殿群,可以理解为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关系。
小李导游在车上就介绍说: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等待排队过安检时,拍下克里姆林宫最高的钟楼。
一大片浅绿色的绣球花开得很漂亮。
过安检后,终于来到钟楼面前,它是斯巴斯基钟楼,耸立在进入克里姆林的主入口。镇守克林姆林的大门,右边有卫兵站岗。
沙皇时代,任何通过这里的人都必须摘掉头盔,在胸前画十字,然后下马前行。以此表达对钟楼上救世主画像的尊敬。
俄罗斯人一直对斯巴斯基钟楼怀有崇敬之情。据传说,这座塔拥有神奇的力量保护着克里姆林宫。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通过这里时没有下马,突然马像受到惊吓一般嘶叫起来, 这位法国皇帝的帽子从他的头上掉了下来。
1937年苏联政府决定用红五星来取代塔顶标志着沙俄帝国皇权的双头鹰,斯巴斯克塔塔尖上的这颗五角星用超过1吨重的红宝石建造,在五颗中数它最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工匠们还在红星底部加装了轴承,这样在它们遇到强风时就可以随风转动而不会被折断。红星以红宝石和金属框镶制而成,内置5000瓦功率照明灯,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后来又用红色玻璃替代红宝石至今,而当年的红宝石已经换取了坦克大炮,为卫国战争作了贡献。
红色的五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沉浮,而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灵魂的见证。
斯巴斯基钟楼上的时钟一天有4个整点会奏响俄罗斯国歌《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素有俄罗斯交响乐之父的格林卡所写的《荣耀归于俄罗斯》也会报时4次(在90年代曾被定为俄罗斯国歌)。因此,平均每三个小时就会听见一次钟楼上演奏的音乐。
进入主入口后,还要经过一座塔楼,小李导游问我们:你们看这座塔楼像什么?
没人说出它像什么,我只觉得它长得胖乎乎,上面有栏杆的部分和下边那道门一样宽。
李导说:这是库塔菲娅塔楼。像不像俄罗斯女人的裙子?俄罗斯女人婚前很苗条,婚后个个都胖得很。
他这一说,我觉得果然像。
我们这几天看到的俄罗斯大妈,真是丰满得过头了,你看这座塔楼上半部分有栏杆的地方就像俄罗斯大妈的腰部,下半部分就像裙摆,腰和裙摆一样宽,不正是大妈的生动写照吗?
进了这座“裙摆门”,首先看到的就是马路右边的方形建筑,这是国家克里姆林宫,也称克里姆林宫剧院,也叫会议大厦。俄罗斯双头鹰国徽高高地挂在大厦的正上方。始建于赫鲁晓夫掌权时期,1961年落成,是克里姆林宫内最新的建筑。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有6000个座位,内部装饰豪华气派。过去的苏联共产党大会、中央委员会都在这里召开,现在这里除了开会外也举行很多高水准的演出,同时也作为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使用。只是这建筑实在不敢恭维,土的掉渣渣,和周围古老的建筑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克里姆林宫剧院对面是一座黄色建筑,里面是克里姆林宫兵工厂。有警戒线,有士兵守卫,不让靠近。
前面的平台上摆放着许多大炮,据说有些是从法国拿破仑军队手中缴获的。
再往前走,马路的左边是俄罗斯总统府的办公区域,禁止游客进入; 游览区域集中在马路的右边。
总统办公楼是一栋三层淡黄色的楼房,沙皇时代的元老院,现为俄罗斯总统府,普京的办公大楼。其中二楼中间那套是当年列宁的办公室。
参观者只能在隔着几十米的地方观看,不能越线,否则就会吹哨,严重的会被抓被驱逐出境甚至永久黑名单,反正咱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小李导游说,宫殿顶部的俄罗斯国旗在飘扬,说明普京就在楼内办公,降下就是总统出境了。
哨兵检查列宁证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门。
导游给我们讲列宁和卫兵的故事:说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要进入人民委员会的新办公地,因为没带证件卫兵不让他进去。列宁进克里姆林宫时,卫兵洛班诺夫不认识他,一定要他按规定出示证件。与列宁一起来的那名随从想上前说出列宁身份,让卫兵立即予以放行,被列宁制止了。列宁掏出了证件,卫兵从证件上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列宁时,他脸红了,连声说:对不起;列宁亲切地对他说:你做得很对,任何人都要坚守制度。后来这位让列宁同志进门的卫兵得到了列宁的提拔。
在克林姆林宫的庭院中还陈列着许多历史的遗物。
这是克里姆林宫沙皇大炮,也称“炮王”——打不响的炮王
1586年在俄国沙皇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命令下,由铸造专家Andrey Chokhov制造的。沙皇炮口径为915毫米,炮身长为5.18米,炮身重达40吨,整炮全重80吨。发射的空心球形生铁弹重达2吨。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大的榴弹炮。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沙皇费多尔像。此炮为保卫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而铸造,不过实际上并未使用过,主要被拿来炫耀军事实力与其技术。
沙皇炮的边上躺着14门巨炮。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些特殊的古迹从未被用于其预期的目的。然而,在1980年的翻新工程中,事实证明,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名列前茅的沙皇大炮曾经实弹射击过。
这是沙皇钟,高6.14 米,直径6.6 米,重约200 吨,于1735 年11 月20 日由俄罗斯著名的工匠马托林父子铸造,号称世界第一大钟。钟壁上铸有精美的塑像和图饰,如沙皇阿列克谢与皇后安娜的像,还有许多圣徒的神像。但它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痕。在1737年,沙皇钟遭遇大火,一部分被破坏,11吨重的铜片脱落之后,它就被埋在坑中长达近百年,直到1836年它才被安放在石座上。从此无法再发出声音,《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
沙皇钟,虽然今天我们无法听到它优美的旋律,但在遥远的1701年它的声音却清晰可闻。沙皇钟重达11.5吨,由于一场大火,大钟失去了一块很大的地方,在今天并不影响它对游客的吸引力,人们今天仍然为他的威武和壮丽赞叹,不少人争着与之合影。
沙皇钟的边上就是伊凡大帝钟楼。(白色金顶)
1505~1508年由意大利的建筑家弗里亚茨因设计建造了伊凡大帝钟楼的主体,1532~1543年彼得罗夫·马里在钟楼的主体上又加上了八角形的钟楼。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攻入克里姆林宫时,曾在这里栓过战马,其后,他撤退的时候曾在此埋过炸药想摧毁钟楼,但炸弹并没有全部爆炸,留下了18个钟,伊凡大帝钟楼神奇般地保留下来了。1992年又重新修复完成,恢复了教堂的功能。钟楼高81米,在伊凡大帝,也就是伊凡四世时,它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莫斯科最高建筑。
漫步宫墙内,只见林木葱郁,花草繁茂,很是惬意。这种长满了红果的树木不知叫啥名,很漂亮。
克里姆林宫开放的程度挺大,从列宁一直到普京作为办公的大楼距游客开放区域最近处几十米,大楼不是掩映在树林丛中若隐若现,而是无遮无拦地位于一片很开阔的广场上,可以完整地看到大楼的主立面,传说中普京办公室的窗户也清晰可见。据说普京被暗杀的次数不下一百次,但克林姆林宫仍能对游客如此开放实在难能可贵,由此也可以看出俄罗斯人与生俱来的勇敢与霸气。
克宫里往来的工作车辆正常行驶,只是严格规定了斑马线,游客穿行道路必须走斑马线,只要踩在非斑马线道路上,就有警察鸣哨制止,据说违规两次就会被驱逐。除此以外,似乎都很随意,可以带包、带水,没有人身安检,里面维持秩序的警察也很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地盘上的安保等级。想想北京的中南海,平民百姓怎样才能入内参观?
“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蒙古语中是“堡垒”的意思。一个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
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建筑群,其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希腊、罗马等不同风格。这座古城堡不仅是俄罗斯政府所在地,而且是俄罗斯历代艺术珍品的储藏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克里姆林宫的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因此它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1990年,克里姆林宫与红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623 图40 2024/9/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