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文化遗址简介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北侧。广富林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这里有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发掘出了不同于良渚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了东周至汉代的建筑遗存,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具有完整城镇形态的遗址。广富林成为上海历史文脉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
公交出行
乘坐地铁9号线在松江大学城站下车,换乘松江15路或松江24路,至华东政法大学站(6站)下车,步行80米至广富林遗址公园。
开园时间
9:00-17:00
主要景点门票价格
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
成人票:30元/学生票:15元/儿童、长者票:15元
广富林文化展示馆
成人票:30元/学生票:15元/儿童、长者票:15元
公园游览地图
朱雀门
朱雀门为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正南门,依据中国古代“四象”学说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朱雀门及两侧建筑的设计呈门楼残垣风貌,主要是展现广富林古镇的历史沧桑,代表着曾被冠为“云间北道第一镇”的历史辉煌。
状元街
集贤坊
广富林人杰地灵,明清二朝出进士11人,举人19人,众多贤才入仕为官。如浙江海道副使曹时中、刑部郎中陈良栅、都察院佥部御史杨枢,广西布政使参政杨铨、湖广巡抚大理寺杨豫孙、广西督学副使周吴兼等,其中有的既是朝廷高官,又是著名学者,因此,广富林也被冠以集贤镇、集贤乡。
集贤园内的建筑,均是徽浙一带收集而来,主要用于松江历史名人贤士纪念展示空间,同时也展示广富林的先贤,曾经四海为家、精忠报国的历史传承。集贤坊,意为群贤毕至,原坊名为双进士坊,明正德年间,官府为表彰曹时和、曹时中二兄弟双双中进士,建造了“双进士”坊一座,原坊已毁于战火,重修后名为“集贤坊”,代表的是自二曹兄弟开启了广富林科举及第之先河以来,广富林名人辈出、贤士荟萃的辉煌记忆。集贤园内坐落众多的名人贤士雕像。
阙门
天牛柱
传说古时天牛下凡广富林后,每日耕田犁地之后的卧水休息之地,称为天牛塘。天牛塘上长达106米的十九孔石拱桥,称作天牛桥。桥东的引桥处,有一根重达90吨的花岗岩冲天大石柱,顶上雕有麒麟,称作天牛柱,传说是栓牛绳的柱子。天牛塘的北侧,是天牛坡,传说是天牛的牛粪堆积而成。
骨针广场
从阙门进入后,沿中轴线走到尽头,就到了园内核心地标——骨针广场。耸立于广场上的“骨针”,带领人们穿越数千年。“骨针是广富林考古发掘出的代表性遗物之一,作为广富林文化遗址室外区域的地标,骨针象征着广富林先人的智慧与勤劳。上有圆孔,下呈锥形;大可织网,小可缝衣。骨针为原始人类缝纫之用,是古人选择形状、大小、质地合适的骨料(多为鱼骨或动物肢骨),通过削刮、磨制、钻孔等工序打造而成。骨针存在于旧石器时代至战国秦汉时期,直至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与骨针相关的工具还有纺轮、针筒、骨锥等。
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及农业园种植展示区
儿童游乐园区
广富林考古研究展示馆
古研究展示馆,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北面,总建筑面积约为12300平方米,内部展示空间2960平方米。展馆内设正厅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历史之脉”三个独立展厅。考古遗址展示馆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考古发现的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样子,由三个罐体和五片陶片构成,其外表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工艺, 形象生动逼真。
富林照壁
石壁上的石雕,再现广富林的昔日恢弘场景。
休闲茶艺餐饮商业区
木雕馆
门票5元,展示中国传统建筑中木艺雕刻工艺的精华工艺。
知也禅寺
相传唐代晚期,一位叫“大致”的高僧从洛阳云游至此,被眼前松江九峰环翠的美景深深吸引,便发愿在此建寺、弘扬佛法、普渡芸芸众生,就是后来的知也禅寺。
寺内环境优雅,有斋饭可享用。
知也禅寺中轴线第二进大殿是大雄宝殿。各位游客,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三元宫
三元宫是我国三大教之一的道教场所。这里是广富林民间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供奉的神圣,是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之一。为的是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乡民一般称为“三官堂”,历代孩童在父母的管教下爱称尧、舜、禹为三公公。
广富林文化展示馆
从空中俯视文化展示馆全景。文化展示馆建筑“漂浮”于湖水之中,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金字塔”型博物馆,其展现了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文化展示馆是2020年9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馆,位于水下展示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共有六个展厅,以“时空之旅”为主线,展示了松江从古至今的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展馆以一个个经典场景按照时间线脉络让所有人看到了上海从一个原始村落,到广富林古镇、华亭县,再到松江府,直至大上海滩的数千年的历史巨变过程,已经成为上海市新的文化地标整个文化展示馆几乎都在水面以下。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展馆。
走进文化展示馆大厅,从下往上看展示馆大厅顶部,酷似鱼篓的木樑玻璃水景房,像一把伞的骨架,盖在入口大厅上空,既便于采光和通风,"鱼篓"又象征着的新石器时代江南水乡鱼猎文化的含义。
展示馆入口大厅,展馆以“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为主题,人们从圆形大厅走入展厅,逐渐步入水下,迂回曲折的步道两边展示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与发展。
复原考古现场
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一带生息。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松江广富林遗址发掘,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对这个具有上海最早移民特色的文化探索,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土地上。尘封的遗迹随着考古挖掘而重见天日,打开了通向几千年前的时光之门。
崧泽文化时期的二次葬墓,墓葬的规模较大,墓主头骨移位、骨架凌乱,有经历过二次下葬的痕迹。随葬品很丰富,有鼎、壶、盘、罐等陶器及漆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有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并具有一定的丧葬习俗。
先民遗迹
约4000年前,一支来自中原地区的先民,从黄河流域一路向长江流域迁徙,有一部分来到了广富林一带,在此定居、生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移民。
古代华亭遗迹
公元751年,上海地区最早的县城在这片土地上设立,这就是华亭县,成为古代中国一座繁华古城。
古代上海
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升华亭县为府,第二年改称松江府,辖上海、青浦、南汇等七个县,从此在我国的地名中出现了“上海”这个名称。
摄影小贴士
不同季节的照片风格,白天、黄昏、夜晚的光影,导致出片效果差异不同。建议不同时间段进行拍摄。会得到不同风格品味的精彩照片。
喜欢我就 “ 关注 ” 我吧!!! 喜欢我就 “ 关注 ” 我吧!!! 喜欢我就 “ 关注 ” 我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