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照着《繁花》,重走上海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300 元 和谁:一个人

60后的我,经历过《繁花》的花开花落,追着《繁花》心潮澎湃,决定到上海来噶一噶闹忙。

一早从杭州做高铁,在虹桥站下车。

打算先逛逛南京路,坐地铁2号线从南京西路站出来,迎面而来的就是吴江路。

上海吴江路

      吴江路是上海唯一一条人车分流、呈双层步行街的立体休闲街,是平行于南京西路的一条小马路,全长不过200余米,是沪上老牌的美食街,自正式命名“吴江路”以来,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

       南京西路站出口南北向的这条路就是茂名北路,与吴江路步行街形成了" L "型连接,这条路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也是南京西路商圈的核心地带。与上海著名的南京路、淮海路相交错,充满了浓郁的海派文化氛围,这条街道上保存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

上海茂名北路

       只有574米的茂名北路曾是外国租界的一部分,留下了许多西洋风格的建筑。它串联起了丰盛里和张园两大新老石库门建筑群,成为茂名路上最具特色和历史意义的一段。

       丰盛里是一座古老的花园别墅,被誉为上海的“海上第一名园”。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精髓。这里曾经是上海的旧式里弄,有点像田子坊,但比田子坊更大气时尚。

上海茂名北路的丰盛里

       重来没吃过上海的葱油饼,饥饿的时候还是蛮香的。

老上海葱油饼

       拐个弯就站在南京西路上了。南京西路是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的西半部,跨黄浦、静安两区,与上海市著名的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衡山路、荣乐东路、福州路有着同等的口碑地位。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

       去上海之前,没做过一点美食攻略,竟然误打误撞闯进了素有“上海点心状元”之称的中华老字号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

上海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

       提到上海的本帮点心,王家沙是很多市民心目中的首选。作为沪上本帮点心的代表,这家老字号不仅承载了百年的历史传承,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追求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上海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

       在杭州,蟹黄小笼都觉得不正宗。在这里,点上一客现点现蒸的蟹黄小笼,正点!

上海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的蟹黄小笼

       早餐过后,继续闲逛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街道,潮流和怀旧相互交映。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

       在上海人民公园西侧的南京西路325号,一座矗立着钟楼的老建筑十分吸引路人的目光,无论是其咖啡色面砖与乳白色石块相间的建筑外墙,还是四面镶有圆形大钟的高耸钟楼,都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座建筑经历过岁月磨砺,见证过历史变迁……它就是现在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一路走着一路问着,“去黄河路怎么走啊”。根据路人指点,拐到新昌路上,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个“至真园”。

上海新昌路

       黄河路是在黄浦区内的南北向道路,连接了南京西路和新闸路,也是上海市的特色美食街之一。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会和你讲:“黄河路是上海人的脸面,我们小时候,只有很重要的日子才会来黄河路下馆子。”

       1993年9月30日,“黄河路美食街”成立,彩色灯牌矗立于路端,美食街建成初期有餐饮店41户,其中个体餐厅8户。1995年,黄河路美食街开始进入发展期,电梯、大型招牌、霓虹灯、广告灯箱等陆续出现在街上,霓虹闪烁,犹如一个“小香港”。

2000年黄河路的盛况

       关于黄河路的介绍,《繁花》第十集第10分钟的旁白有这样一段话,“1993年的黄河路,755米长的一条街,开了一百多家饭店,每天晚上吸引着无数大款来这里消费,单单这一年,数以几十万计的洋酒灌进这些上海喉咙。”

1999年黄河路的夜景

       一梦华胥,浮生若幻;一抹灯红,酒绿几何?

       我想象中的上海,是《长恨歌》中,郑秀文优雅的擦抹着雪花膏;我想象中的上海,是《色戒》中,汤唯精细的擦涂着最后一滴香水;我想象中的上海,是《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缓慢的袅袅转身;十里洋场,都在她的旗袍绮梦中。

       当游客们抵达剧中描绘的黄河路时,实际情况与剧中景象却大相径庭:剧中的黄河路灯红酒绿、繁华热闹充满无穷的挑战与机遇;而现实中这条街道狭窄、建筑破旧。

上海黄河路

     《繁花》中,上海黄河路至真园饭店的原型是“苔圣园酒家”。

       “苔圣园酒家”成立于1993年,是上海知名的老字号餐饮企业之一,以其传统的上海菜和优雅的用餐环境而闻名。

       如今的黄河路,苔圣园已不复从前,金八仙早已停业,只有被留下的砖木结构老式居住楼房和一些小店,还在记录着那个纸醉金迷的黄金时代。

黄河路上的苔圣园
黄河路上的苔圣园

      1928年,南京西路上建造起了一幢专为侨居上海的西方青年提供休闲、娱乐、体育、联谊的棕色马蹄形大楼,取名“西侨青年会”,这里便是如今体育大厦的前身。

       毗邻黄河路的体育大厦(上海体育博物馆),西邻国际饭店,与上海跑马厅(今人民公园)相望;《繁花》中许多场景也在此拍摄。

南京西路的体育大厦
南京西路的体育大厦

       南京西路往东走,到头就是赫赫有名的南京东路即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西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起西藏中路,东至中山东一路外滩,全长1528米,路幅宽18—28米,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建成于1999年9月20日。

      步行街采用不对称的布置形式,以4.2米宽的“金带”为主线,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金带”上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如坐椅、购物亭、问讯亭、广告牌、雕塑小品、路灯、废物箱、电话亭等,并设有34个造型各异的花坛。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路两旁大店、名店林立,百业兴盛繁荣,各式商厦、优秀建筑聚集交汇,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20号,这儿就是“宝总的72号房间”所在地——和平饭店(现实中的720号英国套房)。

和平饭店

       1929年8月1日,由英籍犹太人沙逊投资兴建,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采用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派(Art-deco)风格的和平饭店的前身华懋饭店开业,成为当时上海第一栋10层以上的大楼,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和平饭店

       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她的《成为和平饭店》一书中如此写道:“没有一座纪念碑,能比和平饭店更胜任来做上海的纪念碑。以一种大饭店开放的,单纯的,见多识广的方式,勾连与证明一个个沧海桑田的旧时代,这是任何一座单纯的纪念碑都无法比肩的丰富与真切。”

       可以说上海滩的风云故事,百年来的名士风流,都被凝缩在了这里。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的一步之遥就是《繁花》中汪小姐奋斗过的外滩27号外贸大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外贸经济的起步之地,也是老外贸人们迎接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地标。

       镜头里,金科长背后的百叶窗、泛着油光的老板桌和转角处的一把扶手椅,无不暗示着岁月的光辉;现实中的外滩27号,如今产权属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

外滩27号
外滩27号
外滩27号夜景

         外滩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其中的历史建筑的故事自然不胜枚举。

外滩建筑群
外滩建筑群

       外滩所有的这些辉煌建筑都依傍着一条标识度很高的马路——中山东一路,她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外滩灯塔。

中山东一路
中山东一路

       外滩的夜景更璀璨!

外滩的夜景
外滩的夜景

      站在黄浦江边眺望对岸陆家嘴CBD的摩天建筑。

陆家嘴CBD

       这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就是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这座桥,眼熟吧,经常在电影和电视剧里面出现。

       她叫外白渡桥,是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一座简支钢桁架桥,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

上海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于北苏州路。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上海外白渡桥

       在《繁花》中,面对浪奔浪涌的黄浦江,“爷叔”能坦然处之,但心中那条苏州河却怎么也过不去。

       苏州河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段的俗称,苏州河的大名还是叫做吴淞江。 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马长林介绍,苏州河属于太湖水系,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称之苏州河。

       苏州河水面并不宽广,很少有船只穿行。

苏州河

       苏州河上的桥都是钢筋混土的桥身,线条简洁;河两边是现代与欧式复古交融的各式建筑。

苏州河
苏州河

       站在苏州河的乍浦路桥上,望东看,视野开阔,陆家嘴近在咫尺,上海风光“头号取景地”。

站在苏州河的乍浦路桥上望东看

       望西看,四川路桥边上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欧式建筑尽显西洋古典之美。

站在苏州河的乍浦路桥上望西看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

       我是从自然风光极佳的杭州过来,第一次见苏州河,很难想象传说中的苏州河就是这样一条干巴巴的小水沟。我也见巴黎的塞纳河,她不仅有两岸的历史建筑,更有旖旎的风光。网上都说苏州河是魔都塞纳河,我觉得苏州河除了有历史,其余啥都没有!

        沿着四川北路望北走,坐车去淮海中路。

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

       听上海本土讲:外地人去逛南京路,而真正的上海人却都去淮海路。

       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淮海路是全上海公认的最美丽、最摩登、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

在淮海中路上,看到许多地方有本土上海人扎堆“马么事”;有的是卤味,有的是西式糕点。

        我被一个叫“哈尔滨食品厂”的店吸引过去,以为是哈尔滨的红肠呢;进去一看是一家蛋糕西点店,买点尝尝,嗲个!

       和淮海中路交汇的有条路叫思南路,《繁花》中的宝总就是在这条路上成长的,也说明了他出生起点的高度。

思南路
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始筑于1914年。就在1912年8月13日,法国一位著名音乐家Massener在巴黎去世。为纪念他,法租界公董局就将此路命名为Rue Massenet ——即马斯南路。周边包括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南有天主教圣伯多禄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和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东有法国学堂(今科学会堂)等著名标志。

思南路
思南路
思南路

       马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思南路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

思南路
思南路

       上海,最有味道的地方就是历史的街区和老宅,思南路与复兴中路,是上海滩自古以来权贵与文人聚集圣地。北侧邻居为孙中山故居,西侧为袁世凯故居,东侧为复兴公园,南侧为思南公馆,这里见证了100多年的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历史。

思南路
思南路
思南路

       打卡《繁花》中最后一条路——进贤路,硬生生走完思南路;不愿意重复走老路,又从瑞金路走回到淮海路,拐七拐八,总算看到了“进贤路”三个字。

瑞金一路
瑞金一路
茂名南路

       进贤路是位于老卢湾的一条小马路,位于陕西南路和茂名南路之间,全长不过三百米左右。

       相比电视剧带火的黄河路现在天天人山人海,满街排骨年糕,进贤路倒是没什么变化,人比以往多了一些,但整条街的气质还在。

进贤路

       对于许多新上海人来说,进贤路无疑是陌生的。而在三十年前,这里曾经也是上海非常有特色的一条美食街,不少餐厅以改良本帮菜出名。一方面是好味道远近闻名,食客络绎不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实在太小了。门一打开,四五张小台子,螺蛳壳里做道场,这才是进贤路本帮菜的真相。

进贤路

       走在马路边,抬头还能看到居民自家门口晾晒的衣服,路两旁都是三四层的居民楼,底楼沿街门脸房租出来当商铺,来来往往多少任店主小老板,“只有老房子知道”。

进贤路

       进贤路出圈了仍然安安静静。

进贤路

       一直听说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房价涨的很好,被誉为中国硅谷,杭州的未来科技城和他参照。但看了黄浦老街区,浦东无论多高的楼都索然无味,真映了那句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杭州政府打造申花板块时,有句宣传语:申花就是杭州的徐家汇。从未看过上海的徐家汇,虽然心里有了预期,但小地方来的我还是被雷到了。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徐家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照着《繁花》,重走上海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