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上海松江科技馆
松江科技馆并不在我们的行程单上,但是从博物馆出来,隔壁就是科技馆,自然要进去逛一逛。当然,我们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只是一个区级的科技馆嘛,想着进去打个卡就走。
但是,走进去就让我们一改初衷,生命探秘区除了动物模型以外,居然还有活体动物,分成一个个的自然角,有模拟的环境和笼子里的小动物。植物角里的植物,居然也是真实的,实在让人惊喜。
沙漠温度变化十分剧烈,白天地表温度可以迅速上升到六十摄氏度以上,空气温度也能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水分渗出来就会被蒸发,大部分动物都没有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生存,但还是有那么一些耐热耐干的动物,成为沙漠的原住民。
沙漠里的量天尺虽然没有植物园的高大,但放在室内的环境中,已经很壮观了。龙神木虽然长得矮小,但显得很粗壮,因为有一大丛,还是很可观的。还有一些沙漠植物我们也是很熟悉的,没有特别珍稀的存在。
笼子或玻璃里展览的是动物,有黑白王蛇,全称叫黑白加州王蛇,是加州王蛇原色品种。它的身体上覆黑白交接的环状花纹鳞片,虽然名字叫得有点骇人,但其实这种王蛇是无毒的,不过它的食物是其他蛇类,对于原产地的毒蛇几乎免疫所有毒性。除了吃蛇类,也吃鸟类、蜥蜴和老鼠等小型的哺乳动物。
食卵蛇属是新蛇总科游蛇科下的一个属,是蛇类中少有的以卵为食的品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由棕色、绿色、黑色组合而成。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食卵蛇有着比较接近的外貌,长的可以达到一米,短的只有三十厘米。这种蛇没有毒性,容易紧张,感到威胁的时候都会摩擦自己的鳞片,发出频密的嘶嘶声以示警告。
北非肥尾沙鼠是啮齿目鼠科沙鼠亚科肥尾沙鼠属的哺乳动物,分布于撒哈拉沙漠北部,习惯在高温和比较干燥的环境中生存,有着粗而浓密的毛皮,长相有点像仓鼠。
非洲迷你刺猬又称四趾刺猬、侏儒刺猬,体型很小,鼻子很突,四肢短小,爪子很锐利,脸部到腹部呈白色,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宠物刺猬。
跳鼠可太活泼了,它们的背部通常是土黄色,也是为了和荒漠的环境融为一体,更容易陷落。腹部多为灰白色,眼睛很大,适合夜间活动 。耳朵很长,有点像兔子耳朵。它们跳得很欢快,几乎不用休息,我们看了多久,它们就跳了多久。倒是有一只大概跳累了,任凭它的伙们跳个不停,还是懒洋洋地躲在缸底部。
虎纹捷晰学名荒漠麻晰,身体粗壮,体背为黄褐色加蓝黑色虫纹斑点,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常见于荒漠地带,栖息于干河床的沙砾地、灌丛或在沙丘上挖洞居住,生存海拔范围为一千至一千四百米。
盾甲晰全身被方形板状龙骨鳞片覆盖,看起来就有着相当强大的防御能力,而且在干旱的沙漠里能够减少机体水分的蒸发。这种晰蜴看上去很是有一副凶相,但其实它们的性格极其温顺。
细尾獴的眼睛周围有独特的黑色暗斑,大概类似于我们戴的太阳眼镜,可以在艳阳普照下清晰视特。它们是群体动物,眼力最好的一只会被选为哨兵,能够直立望向四面八方。它们的最大天敌,并不在地面,而是来自天空。
肥尾守宫有一条肥硕而圆润的尾巴,可以储存脂肪和水分,这样在营养和水分匮乏的时候,可以用自身的储备度过难关。在受到威胁或袭击的时候,它们会丢下自己的尾巴。当然,它们还会重新长出尾巴来,而且新长出来的尾巴还会有更圆的形状,大概会有着更好的储物功能。
猪鼻蛇堪称蛇类中的戏精,它们与敌人相遇时会先装出响尾蛇的样子,把颈部弄扁,身体膨胀,口中嘶嘶作响,尾巴不住摇摆。如果这一招不奏效的话,它们就会突然浑身痉挛,激烈扭动,然后瘫软下来,嘴巴张大,舌头伸长,仿佛猝死的模样。如果肚皮朝天的身体被翻转过来,还会立即翻回去,表示自己真的已经死了。如果有奖项的话,大概它们能捧回一尊奥斯卡奖。
北美巨人蜈蚣是北美最大的蜈蚣,它们的速度很快,每秒可行进半米。它们捕食的时候,往往会用多对对足抓住猎物,咬住对方使其麻痹,然后再享用美食。
鬃狮晰虽然脖子里有着鬃毛,但看着还是有点呆萌。它们会对强势的动物摆动手臂、缓慢点头表示友好和示弱,也会鼓起腮帮子和身体、卷起尾巴,来表示警惕和生气,还会对同伴轻微点头宣誓领地主权,而对异性则用疯狂的点头来求偶。
泪目石龙子的眼睛旁边长着泪痕一样的黑色斑纹,看起来仿佛刚刚哭过似的。它们的腿很短,但是很结实。尾巴很短,脑袋是铲状的,擅长在沙海中遨游。虽然看起来并不那么和善,但其实性格还是很温顺的。
大象和环尾狐猴是模型,非洲象大家都很熟悉,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环尾狐猴最突出的特点是尾巴,有十一至十二个黑白相间的圆环。
自驾游:上海松江科技馆
11月仲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