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佘山,徐霞客西行起始——上海3日(12)

编辑
天数:3 天 和谁:夫妻

★旅游地点:上海松江东佘山森林公园

佘山是上海著名市郊风景区,分东佘山和西佘山。我们看着地图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应该是东佘山还是西佘山,最后决定听导航的,结果就把我们导到了东佘山。相比于西佘山来说,东佘山的海拔要略低一些,其实上海的山都不高,作为第二高峰的西佘山,也不过99米,已经是上海境内的第二高峰了。东佘山要更矮一些,只有72.4米。

地面停车场不知道是不是在修缮,现在居然并不开放,只能停到地下停车场,再走到对面的入口。公园看起来游客不是太多,有些冷清的样子,可能西佘山才是主景区吧。

说到佘山的得名,还有好几种传说。一种说法是王母斩蛇造佘山,原先上海一带是没有土地的,当时峨嵋山有青、黄两条巨蟒修炼得道,大约是同类,也大约在修炼的时候就在一起,所以它们升天后也处在一起。有一年,它们偷喝了瑶池仙水,居然成了真龙,因为不知足继续喝,被王母派人打出瑶池,放逐到东海。一路上,他们互相埋怨,难免打打闹闹,动静有点大,人间就连降了三月暴雨。东海龙王急禀玉帝,于是雷公雷婆奉命轰击两条龙,这两条好不容易成真龙的大蟒现出原形,坠地而亡,变成了两座山。青蛇落在西边成西蛇山,黄蛇落东边是东蛇山。不过因为“蛇”字在老百姓的眼里不是太讨喜,于是就谐音成了“佘山”。

第二种说法就很简单了,相传宋朝的佘太君曾经到这里居住,人们对于杨家将很崇拜,于是就以太君的姓命名此山。这种说法估计不大靠谱,虽然历史上的佘太君确实是宋代名将杨业之妻,但她一生在北地,应该没有到过上海。

第三种说法是东汉有位姓佘的将军功成名就后,就在这里隐居,后来就以将军的姓命名此山,现在还有一座佘将军庙呢。也有说晋朝有位佘姓的处士在这里隐居,估计佘姓人氏是有的,但历史上的佘将军有没有倒未可知。佘山这个名称最早的记载,目前所知是在宋朝,所以宋朝以前的说法,如今并不可考。

东佘山的大门建成了城楼的形式,我原以为被称为“上海之根”的佘山,大门至少应该是古朴半旧的,不想竟是簇新的。大门内的主道上,有一尊江阴籍大旅游家徐霞客的雕塑,一足直立,一足踏在石上,作一副风尘仆仆的打扮。徐霞客曾经三游佘山,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就记述了三度到佘山探幽访友的经历。也有说是五访佘山,并把佘山作为西行的起始之地:“前犹东迂之道,而至是为西行之始也”。

上行的阶梯既整洁又宽阔,中间用一条单行的阶梯隔开左右两侧,大概是节假日人流大的时候,分上行和下行用的吧。

拐弯角有座亭子,六角单檐,上有宝塔顶,仿古的式样。四周树茂林深,环境幽静。我原以为此亭无名,没想到旁边的说明牌上还有亭子的介绍,原来这是白石山亭。明末文学家、书画家阿继儒晚年就在东佘山筑白石山房隐居,著有六十卷的《陈眉公全集》传世。原来的山房如今早已不存,如今在遗址上建了一座白石山亭,以纪念这位“山中宰相”。

登山步道共368级,到了白石山亭,差不多山登一半了。在这里正好小憩片刻,也可以浏览南部山景。

往上的阶梯稍稍窄了一些,但也足可供十人并行。两侧的树森林很高大,旁边还有平台,置备长椅,也是可以休息的。只是新雨过后,椅子和地面都很潮湿。其实这山实在不高,也无需中途休息。

前面又是一座楼阁式的门,是“森林咖吧”。进门往右侧走,有一块石碑,上书“南高峰”,原来这里已经是南面山头的最高峰了?

返身往东行,这里有一座彩色钢结构的高塔,看起来应该是这一带的至高点,但并不可以攀爬,据一个经过的游客说,以前这里是可以登塔远眺的。但按说这是座防火瞭望塔,应该禁止游客攀爬才对,不知道是现在改了用途,还是人家那会儿偷偷爬上去,或者是工作原因上去的。

路侧有一座龙亭,这是一座六角单檐的石亭,下面可以看到青竹,似乎还有一条竹林栈道可以通行。

继续往上,看到一座四方亭,木结构,很简单的式样,上书“乾隆亭”,不知道是原来在乾隆年间有这么一座类似的亭子,还是乾隆皇帝曾经莅临。但如果皇帝驾临佘山,附近应该有一条御道。

木鱼石小店今天没有开放,环境倒是很好,可能会售卖一些吃的东西吧。一路走来,也没有看到其他小店。

将军亭也是一座四方亭,很简单的式样,看名字大概就是纪念那位佘将军了。这里有一条岔道,不过到前面仍然殊途同归。

往前走不多远就年到了木鱼石,果然很形象,是一块僧人敲的木鱼的样子,居然还有一个棒槌。我们绕着石头转了两圈,这块石头多少有些人为修饰过的痕迹。但根据介绍,此石实为天然遗石,只能说大自然果然鬼斧神工。相传天阴时倚石聆听,还能隐约听到有木鱼声或歌声细语。我们还真倚石倾听,其实也只能听到树木被风吹过的沙沙声。佘山多竹,风吹竹林的回声也挺好听,史书上也说“佘山竹啸”,但全也不必非在这里听不可。

赏翠亭也是一座六角石亭,顾名思议,四周的绿树成荫,应该栽种的是常绿乔木。更远处,倒是还有些枯黄的叶子,给这一片青翠点缀了些艳色。

不远处有一座观光平台,占地稍广。其实并不能看到多少风光,毕竟四周树木高大,视线受阻。

再往前走有一幢房子,白色的墙体,窗框作半圆形,有些西洋味道。门是开着的,走进去很荒凉,似乎不派什么用场。后面有个小院子,也像是乏人打理。门口倒是挂着一溜的拖把,但是拖把头似乎太小了点。

这里就已经是公园的尽头了,虽然山势依然往西北方向绵延,大概又是另一个景区了,这里被拦了起来,无路可通,看地图,往北应该是北高峰了。

我们自然不想原路返回,循着旁边的路下山。这条路比较平坦,山坡上栽种了大量的翠竹,竹竿比较细,不大像我们在竹海看到的毛竹。

山下有一座兰笋山庄,佘山古有兰笋山之称。清朝康熙帝南巡的时候,曾为佘山题写“兰笋山”匾额,大概是因为佘山多竹,其笋品味鲜美吧。不过,当年的那块题匾和宣妙讲寺如今已经不存,也少有人称其“兰笋山”了。

沿路出门,这里是工佘山的西大门。我们原想着去东佘山,但看了一下地图,似乎相距甚远,时间上怕是来不及,只得作罢,从外面绕回停车场。这次佘山之行还是有些可惜,据说西佘山园景区才是云间九峰中环境最好,也是面积最大的景区,山顶还有名闻遐迩的天主教“远东第一大教堂”和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台。留待下次吧。

 

直上佘山佳景呈,居高望远晓风轻。

康熙题匾称兰笋,此地空余竹啸声。

——七绝

自驾游:上海松江东佘山森林公园

11月仲秋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佘山,徐霞客西行起始——上海3日(12)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