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
在看到何珏颖、徐步成的油画《梧桐深处的武康大楼》时,我忍不住默默地把这个地点加入了我下次上海行的行程单,画面太有感觉了。
《浦江新曲——重建证券交易所》展现的是上交所开业的场景,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成为全国性的证交所。我曾经在证券公司就业过,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网上交易,股民们都是把现金存到证券公司的资金柜台,一开盘股民们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
《畅想·浦江》是一幅描绘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历史时刻物油画作家,以邓小平1991年2月视察上海时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创作而成。画面中,邓小平坐在航行于黄浦江的船上,背景是浦东的现代化高楼,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难怪作品名叫《畅想》,金茂大厦的建成,好像在那个时间点以后了吧?这件美术作品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被认为是邓小平题材美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谭根雄的油画作品《破冰——中美<上海公报>1972.2.28上海》表现的是那个历史时期,中美重新建交的场景。画面中方代表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人物众多,但人物的表情十分生动而丰富。
陈希旦的水彩画《百年外滩之一(外滩晨光)》展现的是晨曦中的外滩,东方明珠塔领衔的高大建筑带着朦胧感,朝阳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百年外滩之二(万国建筑)》画的就是外滩的风景,这些汇聚一堂的万国建筑在晚上更漂亮。《百年外滩之三(上海大厦)》看起来就没有万国建筑那么漂亮了。《百年外滩之四(夏日外滩)》画的还是万国建筑,天空蔚蓝,白云如缕。
刘海粟的油画《复兴公园》绘于1981年,画面的主体就是高大的悬铃木,树下是散步或跳舞的市民。树叶的颜色大体是绿色的,夹杂着黄色,再根据市民们的着装,大概画的是秋景。
吕蒙的版画《繁忙的海港》《造外吨轮》,表现的都是繁忙的工作场景。海港主要以砖红色和淡绿色为主,海浪高高掀起的波涛与厚重的吊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万吨轮船和航行的小船,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展厅的一角,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食物布置场景,展现的是“三转一响”——“上海货”的魅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货在全国的影响力都很大,似乎但凡上海出品,就是时髦与品质的代名词。像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等,都是“上海货”的代表。后来,还有海燕、春雷、凯歌、飞乐、凤凰、蜜蜂、宝石花、华生等品牌相继占据市场。
油画《春风寸雨露——毛泽东和上海文化名人》表现的是毛泽东主席视察上海的情景,大家围着两张小圆桌,主席坐在正中,面含笑容,整体氛围轻松亲切。
魏忠善、魏志善的中国画《旧貌变新颜——肇嘉浜的变迁》展现的是人们热烈的劳动场景,画面上人们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肇嘉浜原来是上海地区东西走向的通航河流,二十世纪初,上海县城以东部分填筑为白渡路,城内部分填筑成肇嘉路,也就是今天复兴东路中的一段。后来,肇嘉浜缩减到打浦桥日晖路以西到徐家汇的河道,作为上海法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浜边形成棚户区,环境很差。1954年上海开始治理肇嘉浜,经过三年治理,肇嘉浜全线填平,原河边的居民1704户迁入漕溪新村。
王文星的油画《上海援建大三线之青春赞歌》展现的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场景,标语是“备战备荒为人民”。不知道援建的是哪个地区,看起来像是西南或西北,因为有连绵的大山。据说,在1965年到1988年这段时期,上海响应国家号召,派出了超过150万人支援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
《劳动者的家园——曹杨新村》的作品前,讲解员正在讲解当年工人们搬入新村的故事。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解放后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次年6月,上海市沪西各厂劳动模范、先进工人搬入“曹杨新村”新工房,看场面,大家都开心得很。讲解吸引了很多人,有一部分是上海市民,也有一部分是像我这样的游客。不过没有听到讲解也没有关系,每幅画的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微信扫码就可以听讲解,很方便,只是缺了和讲解员的互动。
陈宜明、颜秉卿、任今今合作的油画《晨曦——上海解放》,表现的是上海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战士睡在街头的场景。上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一次相对独立的战役,是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共历时16天。
罗田喜的油画《南京路上好八连》展示的是解放初期的上海,解放军荷枪实弹巡逻,街道上依然十分繁华。虽然我并不是上海人氏,但对于“南京路上好八连”却也耳熟能详。这个好八连指的是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八连,虽然身居闹市,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初期,上海的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第八连于1949年6月进驻上海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3年5月25日,国防部授予第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和号。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对好八连官兵的真实写照。
走出展厅,才知道我们参观的是3展厅。对面是2展厅,主题依然是美术作品中的上海,难怪大厅里就竖着这个主题的广告牌。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外行来说,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倒是其次,透过这些画作了解一些上海的故事,倒是更有趣味的。
自由行:上海中华艺术宫
7月盛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