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上海桂林公园之正园
桂林公园位于徐汇区桂林路,交通非常方便,从地铁桂林公园站出来,过个红绿灯就是公园大门。顾名思义,这座公园以桂花著称,虽然现在不是秋天,但园林还是可以逛逛的。外墙刷得雪白,走进去倒是古典园林比较典型的式样。
公园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历经三年竣工。原来是旧上海法国租界捕房督察长黄金荣的私人花园别墅,因此原名“黄家花园”。我看到地图上有黄家花园旧址的时候,还特意找到了大门口,结果保安跟我说桂林公园就是黄家花园。好吧,是我没有提前做好攻略。
说到黄金荣,那可是与张啸林和杜月笙齐名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啊,是当时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多达1000余人。他曾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当局让他当维持会会长,黄金荣称病隐居。抗战胜利后,成立“荣社”,势力遍及全国工商、农矿、文化各界。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死于上海黄公馆。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花园内的关帝庙、内宅、静观庐等建筑被日军毁坏,大量的树木也毁损。抗战胜利后,黄金荣曾加以修葺,但解放前夕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直到1958年,上海园林管理处进行全面修复,易名桂林公园,向社会公众开放。1985年又向东侧扩建,如今公园的规模很大,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我们进园的门位于地铁站对面,是公园的北出入口。进门是一段影壁,左右都可以通往花园,我们习惯左进右出,所以选向了左侧的道路,其实里面是通的。
园内大树参天,树林茂密,虽然天气炎热,可是看着满眼的绿意,还是觉得颇神清气爽。右侧有一块坡地,坡上是一座“四面八方亭”。亭开四面,可以俯瞰这一带的池塘,风景倒是并没有什么出色,只是树木葱郁,大多数有些年头的公园都有这样的景致,但这座亭子很特别。
虽然是单檐的构造,但是檐下的斗拱精巧繁复,每一个角都勾勒得很别致。亭开四面,角有八个,此谓“四面八角”是也。当然,也有站在亭子里,可以看到周围的四面八方景色的意思吧。
下了坡,走过一道拱门,绿树掩映下有一座八角小亭留香亭,也是单檐的构造,有市民在亭子里休息,手机里放着舒缓的歌曲。这里几乎没有风,倒也亏得他们很怡然自乐。亭的四周大概少不了桂花,留的应该是桂香了吧。
亭边的广玉兰高大茂密,撑起一方浓荫,这株广玉兰如今已经有百岁高龄。旁边有一株红茴香也长了好些年头,但没有标明年份,估计是不到百年的。
穿过亭子是一段石廊,架上满覆攀援植物,不是紫藤或凌霄之类的,看着叶子倒是有些像葡萄,但并没有看到葡萄的果子。
迎面看到一座石舫,这也是江南园林喜欢布置的一处造景。这座舫名叫般若舫,听起来倒颇有些佛教的味道,不过以前黄金荣好像在园子里建的是关帝庙,大概是释道合一的信仰吧。只是黄金荣心够狠手也够辣,实在跟慈悲沾不上边。
石舫分两层,下层舫身用花岗石砌成,长18米,首尾处宽2.2米,中间宽2.5米。上层是阁楼样式,还有小平台,围以红色栏杆。
不知道什么原因,石舫的周围都被围住了,无法登舟。于是,我们沿着旁边的假山拾级而上,山不高,也算不得大,倒是有株龙柏长得实在好,它也有一百岁了。石笋更是散布其中,与龙柏相映成趣。
假山上有一座观音阁,其实与一般的古典建筑并没有什么不同,大概是原来黄家礼佛的地方,今天也没有开门。阁前有平台,可以俯看中园景象,虽然看不到全景,但眼前的小桥流水,还是很赏心悦目的。
下面的池塘说是荷花池,但此时并没有荷花。中间有两座东西相连的小石桥,被称为“双虹卧波”。池和桥都挺小,看着很玲珑,倒是衬得般若舫看着挺大了。
我们没有过桥,而是沿着墙边往南走,坡地上有一座六角小亭,名叫“鹿亭”,单檐结构,亭顶建造得很考究。我正纳闷黄金荣以前是不是喜欢吃鹿茸,所以在园中豢养梅花鹿,走出亭子后回头看到亭子顶上的陶鹿,才算恍然,原来鹿亭之名由此而来。
再往前走,是一座“半山亭”,其实它也不在半山上,依墙而建,呈近长方形,在两侧有一点微凹的造型。这座亭子建造的年代应该不会太久远,可能是后来扩建的时候修建的。
走到墙边的时候,我看到墙上石壁上镌刻着正园,急忙查找地图,原来桂林公园分为正园、南园、西园、东园四园,看来规模着实的大啊。
我走过圆洞门,看到那头的石壁上刻着“东园”,又返身走了回来。好歹先把正园逛完了,再去逛其他的园子,否则大约会把我这种路痴给绕晕了。
平坦的地面有一座太湖石砌成的石台,中间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状若老翁。从侧面看,又像是一头人立的猛兽。另一块太湖石神似老太,因此又被称为“石公石婆”。据说这里曾是黄家花园的迷你高尔夫球场,看来黄金荣后来还挺喜欢上流社会的作派。
靠墙边有溪石堆叠的小假山,微微隆起的坡地上是一座哈哈亭,单檐六角,造型简洁。四周浓荫蔽日,墙边有两道拱形门,走过去就是南园。
往西走时,前面有一片草坪,墙边一处平台上有一组雕塑,看起来像是八仙的风格,还点缀着盆景。
四教厅是大雄宝殿式的仿古建筑,是四面厅的建筑样式,所以又称四面厅。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面阔五间,砖木结构,呈十字形。门窗梁柱上都刻着精致的图案,是一些历史故事的浮雕。厅上悬梁横空,房顶一字排开3盏巨大西洋铜灯。四周两米宽的环廊,因此看起来还颇雄伟。四教厅还是长三角城市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邓时海普洱茶文化推广中心。居然经营茶水,价格还很便宜,早茶每位5元,月卡每位30次120元。不过午茶就贵得多了,需要每位58位,可能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因为早茶只要3个小时,午茶则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
从四教厅出来往西,这里的假山规模相对来说算是公园最大的一处,占地60.9平方米,高10米,宽15米。一色用太湖石堆砌,上下回环往复,倒也有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意思。山顶有两座木结构的亭子,式样很简洁,顶尖上有一只仙鹤,故称双鹤亭,另一座亭子取名乐寿亭。据说黄金荣当年曾在园中养了十来只仙鹤,大概他真的挺喜欢这种动物吧。从这里下山,可以回到中园,也可以前往西园。我们当然选择了继续游览正园。
沿着颐亭绕到北边的鸳鸯楼,在外面看起来也不出彩,现在作营业之用,茶的价格和四教厅一样,同时也经营面食。面就比较贵了,最便宜的雪菜肉丝面也要38元,加点黄鱼就得68元。我们因为并不打算用餐,所以就没好意思进去参观。
鸳鸯楼外有两株龙柏,也有百八十年的高龄。对面是九曲长廊,这段长廊的规模很大,也有市民在这里休息。这里,差不多就是桂林公园的中轴线了。
长廊长60余米,木结构,共九曲,两侧是扶王靠。长廊的南北两有一座六角小亭,高约5米,亭角用斗拱挑出,亭顶是石质的莲花座。南边的亭子里,竖立着一块碑,刻着“文行忠信”四个字,据说这是蒋介石的手书。只是园主人黄金荣,着实担不起这四个字。
长廊中间有一座八角形腰亭,这座亭子明显比较高大,大约有10米高,亭顶雕饰四个龙头,又称多角龙头亭。四面开门,南北与长廊连接,东西两门则可步入园中。
云销雨霁洒晴光,亭外池荷着丽裳。
待得来年秋意盛,霜风作伴嗅花黄。
——七绝
自由行:上海桂林公园之正园
8月盛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