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山西6日游
行程概述:
D1 杭州机场(0855-1120)出发石家庄(机场租车)
到五台山(211KM,2.5小时,86元),晚上住五台山台怀镇(黛螺顶公交中心站附近)(智者缘居客栈)
D2 中午从五台山出发前往大同,路过雁门关。晚上住大同(大同大有广场店)
D3 一早出发悬空寺,中饭后到应县木塔,下午游玩云岗石窟,晚上逛大同古城,住大同(大同大有广场店)
D4 早上在华严寺开门前先逛了大同的九龙壁,逛完华严寺后出发太原。下午直接到晋祠博物馆(游玩时间3小时)。在太原古县城吃晚饭,逛完后回市区,晚上住太原 (全季太原长风街店)
D5 一早出发王家大院,下午到平遥古城。晚上住平遥。(德雅源客栈)
D6 逛一下平遥古城的景点, 中午前后出发往石家庄。晚上 (1810-2010)飞杭州 (1600前机场还车)
六日行程:
六天游玩大半个山西,我们的行程还是非常紧凑的。运气不错的我们,杭州出发的航班11点就提前落地石家庄。中午在机场吃了个简餐,拿好车才12点,直接出发五台山。(路上发现我们的决定还是明智的。北方的高速服务区要么只是停车区,有些连加油站都没有;要么就小得可怜,估计也真没什么吃的。)全程211公里,大约2个半小时到达五台山景区售票入口。
PS:想开车进入五台山的必须在前一天的半夜零点开始进行预约,总共5000个车位,约满为止。未预约成功的车辆就不能进入,只能停在入山口的免费停车场。我们是租车的,根本没机会预约,所以在门口乖乖停好车。进入五台山景区,里面有免费交通车,大门口到台怀镇的黛螺顶公交总站大约40分钟左右车程。
五台山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在唐代时最为鼎盛,据《古清凉传》记载,全山寺院曾多达三百余所。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法身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家里有孩子读书的,肯定不能错过。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汉僧所住)和黄庙(蒙藏喇嘛所住)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青庙和黄庙相互比邻,共同发展,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的现象。台怀镇处在寺院的集中点,周边的主要寺院有:菩萨顶、显通寺、五爷庙、殊像寺、塔院寺、黛螺顶。
我们住的民宿就在广化寺边上,安顿好已经下午三点,就先去逛了广化寺和黛螺顶。
黛螺顶,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多次朝拜五台山。后人把登黛螺顶朝拜文殊菩萨称为“小朝台”,素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从山脚上去共有1080级台阶,可以选择徒步爬山,也有索道(来回85元,单程无论上下都是50元),台阶有些陡。
同去的小姐姐直接选择了索道,我却很有兴致决定爬个小山。风景在路上。看到有虔诚的信徒行着三叩九拜的大礼,在略有凉意的天气里已经汗湿了衣襟。有为登山有备而来的陡步者装备齐整,信步闲庭。也有走得乏了的年轻人,停在路边大口喘着粗气,还被后来追上的同伴嘲笑,转而又是大步前行,追追赶赶的甚是愉悦……如果上到山顶时间正好,可以看个落日也是件幸事儿。
晚餐是在那条最热闹的街上吃的,店不少。特意找了一家看似生意好到已经没坐位的店。不知道当地什么好吃的我们,点餐时特意看了看临桌点了什么好吃的——好像四个菜大多还剩三分之二的样子,其中一个更是只吃了一点点。是刚开吃吗?貌似小哥哥已经看到了我们瞄过去的眼神,于是立马上前寻问哪个菜好吃。然后——小哥哥一缩脖子,两眼左右一张望——好吧,那小眼神……我们立马会意(我想来个捂脸的表情)——看来也就只能那样了。算了,将就一下,随便应付了一口,回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显通寺、五爷庙、殊像寺、大塔院寺(白塔寺)等(抱歉,还有两三个忘记名字了)。中饭,我们明智的选择了德克士。在杭州几年吃一回的店,顿感口味巨佳,难怪生意兴隆——不仅仅年轻人多,老年人也一大把。可想而知……
显通寺,又称大孚灵鹫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相传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修建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为大显通寺。现为五台山佛教协会所在地。
菩萨顶,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据传说因为是文殊居住之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年后,蒙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康熙、乾隆皇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
塔院寺,原是大华严寺的塔院,因院中的大白塔而得名,现为五台山的主要标志。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据记载,大白塔内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塔院寺中的文殊塔,据传塔内藏有文殊菩萨的发舍利。
此外,还有南禅寺、殊像寺、罗睺寺、万佛阁、十方堂、广化寺、龙泉寺、南山寺、金阁寺、竹林寺、普济寺、尊胜寺、佛母洞等也值得一看。如果只是礼佛的话可以主要到五爷庙、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黛螺顶、广化寺、文殊院。这几处都在台怀镇,位置也比较集中。
Tips:
1、五台山的门票需提前预约购买,可以通过五台山风景区公众号购买。
2、山上比山下温度低10度左右,且早晚温差大,戴上厚衣服。
3、车辆需预约才能上山,但一般晚上六点以后可以直接进山。
4、现在五爷庙不再允许烧香供灯等明火,塔院寺和菩萨顶都有免费的三支香。
五台山出来已经中午,我们的计划是去大同。五台山到大同有210公里,大约三个小时车程。在高速看到有个去雁门关的下口,忽然就来了兴致——来都来了吗,怎么也得去看一下呀。一查,过去40分钟,行,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于是,哪怕是错过了第一个高速口,我们还是在下一个高速口出了高速,赶往雁门关。路上居然遇到了修路,然后堵车……唉,40分钟,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雁门关
雁门关,地处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雁门关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沿着雁门关长城走完了中心区域。
赶到大同已经是晚上八点,饥肠辘辘的我们感觉都能吃下一头牛。直接到了大同古城,在鼓楼边上找了家网上不少好评的火锅店。一顿猛吃后,终于觉得舒畅了。最难得的是,这里居然吃到清蒸大闸蟹!虽然蟹不大,但满满的蟹黄还是让我们顿感满足。晚上定了全季大同大有广场店。位置不错,停车方便,服务好,早餐也不错。
第三天的行程是从悬空寺开始的。这里的确需要在上午早点到。由于所处的位置,上午的阳光更适合拍照。来得早,是为了赶在旅行团之前进入景区,因为限流,上到悬空寺是要排队的。我们九点多到的,大约排了20分钟。等我们出来的时候感觉那个队伍没有一个小时是排不到头的。
悬空寺
悬空寺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所以叫做“悬空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
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悬空寺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悬空寺呈“一院两楼”的布局,总长约32米。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以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从悬空寺出来,我们直接去了应县木塔,全程54公里大约一个小时车程。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建成于公元1056年,距今有千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全木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为九层,全部用红松木建造。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梁思成当初看到这塔的时候号称“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没有一颗钉子,全靠卯榫结构支撑了千年。具备54种斗拱的应县木塔,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斗拱博物馆”。
释迦塔供有两颗“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目前仍供奉在塔后的佛寺内。
木塔周身挂满了各朝各代的牌匾,光帝王亲题的就不少。
目前,因塔身倾斜较严重(尤其是第三层明显的倾斜),已经不允许游客上塔,因此鸽子几乎成为了整座塔的主人。塔的每层各角都挂有佛铃,当风吹过的时候佛铃会叮铃作响,鸽子则不停饶塔飞行。此情此景,燥动的心仿佛都平静下来……
从应县木塔到云岗石窟有88公里,车程1小时20分。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始建于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由北魏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历时近70年之久开凿完成,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其艺术价值非凡。
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是最大的看点,分为三个区域,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第五六窟为双窟,窟内壁画精美绝伦,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的石窟。最精美的是第六,第九和第十窟,满眼望去全是浮雕。不过很可惜这边的石窟轮流维修,维修时不对外开放。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这些北魏的佛像线条刚劲有力,在佛像下仰望会有一种森森的敬畏感。
云岗石窟里面有云冈美术馆和云冈博物馆。石窟博物馆,展出石窟残件,可以了解石窟的历史。可惜我们到得比较晚了,景区17:30关门,这两处都来不及去看了。
回到大同市区,当然得去大同古城吃吃逛逛啦。可能是长假刚过,又是工作日的关系,逛古城的人并不多。
第四天一早打算先云华严寺打卡。华严寺8:30开门,居然去得太早了。好吧,去附近的九龙壁看看,反正也不到一公里的路,走走就行。可惜这九龙壁似乎更适合下午来逛——强烈的阳光下,九龙是拍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勉强凑合吧)。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
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寺内的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 ,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底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千佛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余尊。在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如"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妙转法轮"等。
华严寺出发,一路向南,直奔太原晋祠博物馆。全程304公里,约三个半小时。(对了,太原有车辆限行的规定,如果开车的,记得先查看一下限行的规则。)
都说,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很多人对这句话不解,山西如何与帝王古都相提并论?相传尧舜禹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誉。而果没到晋祠,就不能说来过太原。
晋祠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因在封地晋国所建,故名为晋祠。这里是我国最早的纪念性祠堂,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祠三绝里面有两位十分古老的主人,一位叫难老泉,她不知始于何时,但《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一位叫周柏,从西周初年就住在这里了,自他们之后,又有隋朝的舍利生生塔,唐朝的唐槐和石碑刻亭,北魏的鱼沼飞梁,北宋的圣母殿,南宋的献殿,元代的石刻,明朝的匾额,清朝的吕祖阁,民国的不系舟……而自东汉至今,一直都有对晋祠进行扩建和修缮,与其说她是晋祠,不如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晋祠景区挺大的,从外面的晋祠公园,到里面的晋祠博物馆大约一公里。越往里走,身边的景物越古老,有种时光穿梭的感觉——从民国、清朝、明朝、元代、南宋、北宋,到北魏、唐、隋……
从晋祠到太原古县城大约七八公里,很近的,我们选择在这里吃个晚饭,顺便逛逛。
太原古县城
整个古县城是以市楼为中心,分成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为主线。南北街主要以山西特色、太原特色食品物品为主,比如清徐灌肠,大同刀削面,碗托等等。东西街道就是全国都有的吃喝玩乐店面。进去已经是傍晚了,之前没做功课,所以东边的城隍庙、金牛湖公园、北边的影视基地都没进去看。据说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表演节目。
第五天,离开太原继续南行平遥王家大院。全程126公里,一个半小时。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距平遥古城35公里。很多人都只知道乔家大院不知道王家大院,因为乔家大院有影视作品。但是经多方查证,还是推荐去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整体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被称为“民间故宫”,也有着“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它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精品,能体现出王家当年的富贵。因为王家大院是典型的人文景观,所以建议请一个导游,或者使用自助讲解器。
王家大院有两个游览区,中间由一座桥连接。逛完两个浏览区,最后可以登上城墙俯瞰全域。和乔家大商人家族不同,王家是大官之家。整个王家不仅仅是一户人,整个家族都居住在内。四周的高大城墙,设哨岗,俨然一个小型城堡。
最后一站——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作为晚清时期中国金融中心,古城内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气息。古城街道呈“土”形,登上平遥古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
进入古城是免费,登城墙、参观票号等景点,需购买古城通票。主要打卡点:
日升昌票号、中国镖局、协同庆、平遥县衙、平遥文庙、平遥古城墙。
PS:在日升昌票号,不妨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最早的汇票方式给你写张汇票。(记得找这个老掌柜写,书法家协会的,字写得好看,话说得也漂亮哈哈。小姐姐就搞了一张,纯手工填写,还盖了密押和一堆的印章。花费20元。值!)
古城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卖吃的店多,就是旅拍的店多!然后,就是到处都有穿着晋商服饰的女人们,恍若穿越了……
古城的饭店很多,比较有名的是天元奎客栈,对门开了两家,一家总店,一家二店,看来老板有开三店、四店的想法。本以为总店不大,进去里面吓一跳,那么深,一进一进的;不过终是没去数数到底有几进房。还有一家是老赵家山西铜火锅,据说也不错,不过我们没肚子吃了。
古城南门外的迎熏公园有3D灯光秀,晚上8点开始,大约18分钟。记得七点五十前要出南门,哪怕晚半分钟,城门口的保安小哥也是一点颜面不给的,自己去小南门绕吧。这一绕,至少多走15分钟。
看完灯光秀,晃晃悠悠回古城。几日来的连续奔波在这一刻终于慢了下来。随便的没有目的逛逛、看看……旅行的意义也在于此吧:放松心情,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嗯,再喝喝小酒唱唱歌……
最后一天,古城里再溜达一下,登个城墙……
本想去石家压附近的赵州桥看看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赵州桥还记忆犹新……只是出发晚了,又要绕路(多开两个小时),终是作罢。总有些遗憾,会让你想着念着——是不是下次还要再来……
附:费用清单
机票1048
门票及景点的讲解费用1000
(以下费用为总额,2人分摊)
住宿(大同全季、太原全季、两家名宿)1840
租车费用2650(其中租赁费:1035,油费、过路费、停车费1615)
吃及其他消费2000
总计个人消费:529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