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0月山西、河北9日自驾游(二)

天数:9 天 时间:10 月 人均:2500 元 和谁:夫妻

        第一至五天具体行程请见:https://you.ctrip.com/TravelSite/Member/EditNewTravel?travelId=4115427

五、行程

第一天 (10.6)北京→应县→忻州

第二天 (10.7)忻州→太原

第三天 (10.8)太原

第四天 (10.9)太原

第五天 (10.10)太原→临汾市吉县

第六天 (10.11)临汾市吉县→晋中市灵石县→太原

第七天 (10.12)太原

第八天 (10.13)太原→河北省石家庄市

第九天 (10.14)石家庄→保定→北京

六、具体行程

第六天 (10.11)临汾市吉县→晋中市灵石县→太原

今日景点: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早07:30退房,将行李放在车上,到街上找地方吃早点。08:00开车出发,前往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10:20到达景区外的牌坊。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还要再走一段路才能到达景区停车场。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导览图

        视履堡俗称高家堡,创建于清嘉庆元年至嘉庆十六年(1763-1811年),该堡占地面积19572平方米,有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堡内穿越东、西堡门的是一条宽敞的东西向马道,沿马道的北向并列六路院落,主体院落为三进式四合院,并设有祭祖堂和绣楼,各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套院、门内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仅前后左右上下相通的大小院门就有65道之多。该堡堪称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的典范,被意象为“凤凰翔舞”。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视履”出自《易.履》之“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为考察行为得失,一生大吉。东堡门为正门,寓为紫气东来,门上有巨匾”寅宾”,迎宾的意思,典出《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东堡门,门高14米,一共三层,最上面一层叫观日阁,可以欣赏绵山日出;第二层是守门人员居住;底下双层砖券,过道。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门前照壁,作用是防风沙,中间雕刻的是狮子滚绣球,狮毛会脱落,团成中间的绣球,百姓说: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越滚越富有。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也叫“敦厚宅”之主人乃王汝聪,普为三品官。前院是社交活动空间,按传统风水“坎宅巽门”布局修建,北厅是高级客厅,南厅和东西配房为高级仆人居住。

       乐善堂院门,门上有“敦厚”两个大字,寓意诚朴宽厚。门槛很高,左右各有一只石狮。门前的栓马桩上,也有狮子滚绣球的雕刻。寓意“师(狮)出有名”!长方形的是上马石,台阶有六级,这是民间最高建制。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乐善堂前院是社交活动空间,按传统风水“坎宅巽门”布局修建,北厅是高级客厅,南厅和东西配房为高级仆人居住。

        正房门前的台阶,走中间是“步步高升”,直两边是“左右逢源”。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正房过门石,门坎外雕刻"一路连科",雕刻一只鹭鸶,两边有荷花,荷花又称莲花,一鹭莲荷,取谐音“一路连科”,希望子孙在科考制度下连连高中。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门坎内雕刻有两只喜雀,寓意“双喜临门”!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牡丹花神(春)

        牡丹花神为李白,因其写有牡丹诗而被奉为花神。唐开元间,宫中牡丹开放,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一起乘夜游赏,邀李白赋诗助兴,填《清平乐》词三章行世,词中以牡丹喻贵妃,语意双赏,字字流畅,遂被后人奉为牡丹花神。

        荷花与花神(夏)

        荷花亦称莲花,花神为周敦颐,其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以莲为知己,“与莲同洁,与莲同净”,人品与花品相比拟,故被奉为莲花花神。

        菊花与花神(秋)

        菊花花神为陶渊明。菊花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其辞官归田后,耕田赏菊,更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种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因此,被称之为菊花花神。

        梅花与花神(冬)

        梅花花神为林和靖。林和靖为北宋诗人,一生不娶不仕,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自娱,故有“梅妻鹤子”之称。又因《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传诵千古的咏梅绝唱,故被奉为梅花花神。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乐善堂后院为生活区,具有私密性、隐匿性。正面五间窑洞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供儿孙栖身,二层为小姐特设,正窑顶上为子乔阁,是供奉祖先的之地。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后院正房和厢房都是二层结构,房间内部是砖窑构造,卧室有的是山西传统土炕,有的是木床。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一品清廉(画)

        画面雕有三足尊和画卷。尊身刻有如意纹、回纹和圭纹,既寓吉祥如意,又是身份的象征。尊内插有荷花、兰花,尊后饰有画卷,期盼子孙成为清正廉洁的如兰君子,多才多艺。画面以三足鼎和画卷为视觉中心,使观赏者的视线随着主体雕刻而逐渐关注全图。

         慈善清廉(书)

        画面雕有三足尊和书。尊身刻有如意纹、回纹和圭纹,既寓吉祥如意,又是身份的象征。尊内插有荷花与茨菇叶,尊后饰有书,寓意子孙品格高尚、慈善清廉、博学多才。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视觉上有协调美。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宫灯型柱础石

        柱础石在建筑中,一是负荷承重,二是防腐防潮,三是审美祝吉。该柱础石分上下六层雕刻,分别为鼓、袱锦、蝙蝠祥云、夔龙、钟鼎底座、回纹。第一层为圆形平鼓状,中间平整,四周倾斜,雨水来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排到下一层,从而实现保护木材不受雨水侵蚀的目的;第二层袱锦,寓意前程似锦。呈倒三角形,由上垂直落下,雨水到达这一层时,同样快速排到下一层;剩余几层同样有排水防潮的作用。第三层蝙蝠祥云,寓意福气;第四层夔龙,辟邪;第五层钟鼎底座,寓意家业稳固,底座为方形,与第一次对应,天圆地方;最下面回纹不断,寓意福气不断。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通往绣楼楼梯下的望柱:鲤鱼跃龙门。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楼梯转角处的香炉。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保护墙体的石雕。

        梅祝五福

        墙基石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狮戏绣球。鼎身饰有缠枝纹,鼎盖为饕餮;瓶内插有梅花,梅开五瓣为五福,指幸福、长寿、顺利、多子、和平。瓶身为如意纹,瓶后一童子伸出半个身子探望,寓多子;下方狮戏绣球寓子嗣兴旺。整幅雕刻统一协调,给人以祥和之感。

        麒麟仁德

        墙基石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麒麟,鼎上的葫芦谐音“福禄”,鼎身有回纹,寓意子孙不断;花瓶内插有牡丹,瓶身刻有如意纹,寓必定如意、平安富贵,下方饰麒麟、如意云纹、银锭、珊瑚、方胜等民间杂宝,寓平安、幸福绵长。麒麟善良仁慈,是祥瑞的象征,也是歌讼太平盛世的祝词。

         戟磬如意

        墙基石主体造型为一鼎二觚。觚内插有戟,戟是商周时期的兵器,后来成为官宦人家门前设立的仪仗,是官阶高低的象征;如意上挂有磬,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戟与吉同音,磬与庆同音,戟、磬、如意全称“吉庆如意”。觚与孤谐音,三公三孤是辅弼天子的重臣,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祝词。

        钟鼎晋爵

        墙基石主体造型为一鼎二爵。鼎和爵均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鼎上刻有饕餮,是权力的象征。鼎身如意纹象征吉祥如意,回纹象征子孙绵延。觚内插有孔雀花翎、珊瑚、玉磬、铜镜、竹笛。清制,为国征战有功之大臣,可以赏戴花翎。孔雀花翎为官阶的象征,寓意加官进爵、翎顶辉煌。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站在正房二层俯瞰全院。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正房的二层是王家的祠堂。乐善堂供的是王子乔。王子乔,名晋,字子乔,周灵王太子。自幼聪慧,通音律,善吹笙。十五岁参与政事,因忠直谏被废。遂在太原生息繁衍,渐成巨族,后分支散布四方,王子乔被尊为始祖。相传,子乔被贬后,仙人浮丘公导引嵩山修炼,三十年后,得道成仙,乘白鹤升天。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乐善堂

        从乐善堂的后门出去,是紧埃着院墙的一条巷子,有台阶通往院墙之上,上面是护院人员居住的围院。北门院是围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主人近身护卫及族人出行时,保卫人身财产安全的人员居住。下图是东围院和中围院。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围院

        大院的下水修建的非常合理,探出墙体一部分后流出,可保护墙体不受污水侵蚀、不受潮。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围院

        从后门进入隔壁的敬业堂。

        敬业堂后院为生活区,正窑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为儿孙栖身之处,二层为小姐特设,西绣楼一般为次女居住。主窑顶为祭祖堂。院内砖、木、石三雕工艺精细,给宅院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祭祖堂,供的是十四世王谦和、王实、十四世王谦受。王实源出太原,宋靖康间其先世为避战乱迁至灵石县沟营村。元皇庆年间王实始迁入静升,初为佃农,渐次自耕,兼营豆腐,经历世繁衍,渐成巨族,今已传二十九世,子孙遍布海内外。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站在二层的祠堂俯看大院,前堂正房的后窗设计精巧,不是常见的形状,窗呈打开的书状,两边的立框为中空,成书轴的形状。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后院各房外墙上均有石雕板画,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媳妇孝敬公婆的,有教育后人努力学习,加官进爵、如何做人的。

        飞马报喜,画面上信使腰上别着杏黄旗,兴高采烈地飞奔而来报喜,上方配有喜鹊登梅,意为喜上眉梢。(下图左上)

        五子登科,典出《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亦称“五子登科”。(下图右上)

        指日高升,图中祥云绕日,左右侍从分别牵着马、举着华盖,中间的状元郎一手插腰,一手指着太阳,好似在说:“我中了状元,离做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意为指日高升。(下图左下)

        麒麟送子,麒麟为瑞兽,象征祥瑞。图中一童子骑在麒麟背上,后有送子婆婆,祈盼家族子嗣贤德。(下图右下)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乳姑奉亲,二十四孝之一,相传唐朝节度使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念及婆母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不便食五谷杂粮,便用自己的乳汁奉养。(下图左上)

        仙鸡送子,送子娘娘手执“仙鸡送子”的幡信,跟在驮着贵子的雄鸡身后,祈盼送来功名贵子,以光宗耀祖。(下图右上)

        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图中雕刻的是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江革背着母亲一边逃难,一边为人佣工,供养母亲。此石雕反映母子路遇盗寇追杀,江革苦求放过年迈母亲的场景。(下图左下)

        海马流云,图中骏马飞奔,马蹄舒展有力,动感十足。院主人期望子孙能像骏马一样,鹏程万里。(下图右下)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吴牛喘月,图中水牛因害怕炽烤,误把月亮当做太阳,吓的浑身冒汗,直打哆嗦。故事本意是讽刺胆小怕事之人,此处为院主人警示儿孙要谨慎做人。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通往绣楼的楼梯,每跑是13级台阶,因为女儿13岁就要上绣楼。楼梯扶手上有形态各异的石雕,都是各种吉祥寓意,如童子背靠莲蓬、莲花,手里抱鱼,寓意“连年有余”。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柿子椒,狮子,“事事如意”。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望柱上的石雕,一只大猴背着蜂窝,蜂窝下挂着小猴,地面上有影子,谐音“封侯挂印”。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敬业堂厨院

        厨院设有“内三外四”七道门,把全院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就餐。主人在后院楼上,高等佣人在中院,一般佣人在前院。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

        养正书塾

        敬业堂小少爷的启蒙书房。其门框为四块青石砀高浮雕岁寒三友。构图完整,造型独特,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望柱“辈辈封侯”,大猴背小猴,侯为古代爵位之一。希望后人辈辈封侯。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书院内“规圆矩方”匾额上,“矩”字上多加了一点,意在告诉世人,做人要多一点规矩,才能正品立身,成就伟业。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敬业堂前院

        该院是按西周时期前堂后寝的布局建造。北厅为高级客厅,东西门房、配房为护院人员及高级仆人居住。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前堂正房的台阶上左右两侧对称雕刻狮子滚绣球,寓意“好事连连”。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前堂正房过门石“玉棠富贵”,雕刻玉兰花和牡丹,寓意玉堂富贵。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前堂室内陈设,有郑板桥画的竹子,由于眼神不太好,拍完后才看见不让拍照。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柱础四面雕刻不同的动物。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敬业堂的大门很气派,面阔五间,三间做门,一间打开,古人称这种大门是富地门,最早只有王府才可以修建。清代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可以把门修成这样。弟弟为二品官,大门修的比哥哥要气派,下马石,二品官也要比三品官高出一截。但是大门的台阶为五级,比哥哥家矮了一个台阶。

        敬业堂匾额“凝瑞”,寓意凝结吉祥之气的地方。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大门左边雕刻的是“鹿奔松林”,右边是“鹤唳寿石”。

        敬业堂大门边上的如意门。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敬业堂门前照壁,雕刻五只蝙蝠,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寿,这叫“五福捧寿”。五福指福、禄、寿、喜、财。寓意福寿双全。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敬业堂

        桂鑫书院分前,中、后三个院。门额上的“桂馨”二字,是湖南宝庆府知府、王氏十八世王肯返归故里后留下的笔迹。 桂馨书院门槛右下角有个“三公三孤”的木牌。"三公三孤”为明朝独有的六个官职,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主要是担任皇上的辅佐官。这是昭示王家弟子要在这里奋发读书,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才能考取功名。从前院到后院正房经三组三级台阶,寓意“连升三级”。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屏风”照壁采用浅浮雕手法,上方刻有松鹤延年、凤戏牡丹、路路畅通;下方饰有二龙捧寿。寓意福禄寿喜。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至此视履堡参观完毕。按路标走,至一旱桥,连接恒贞堡。“ 恒贞“的意思就是“永久保持正道”。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没有拍恒贞堡的导览图,放一张王家大院的总导览图吧。

        进入恒贞堡门入口,可以看到额枋上写的是“荷天休”三个大字,“天休”即天赐福佑。引自唐肃宗李亨《延英殿玉灵芝诗》中有“神惟不爱,道亦无求,端拱思惟,永荷天休。”的诗句。

        堡门上的石雕图案有五只蝙蝠,所以这道门俗称五福门,两边楹联:“树滋讵必陶潜柳,燕翼端凭韦氏经”。其意为:实施德政不要有陶渊明那种逃避现实的隐士思想,造福子孙要像韦贤父子那样为国出力,担当重任。 

        履视堡建筑群整体呈梯形不同,这个建筑群是很规矩的长方形,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下面这条路3.6米宽、133米长,是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斜坡路,却被称为“龙鳞街‘’。这条路将整个恒贞堡建筑群左右分开, “龙鳞街”就是“王”字中的那一竖。

        恒贞堡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视履堡是王家由王家两兄弟王汝聪、王汝成入朝当高官后才修建的,相当于分家单过。所以视履堡修建的要比恒贞堡精美。

        德馨轩-二十一世花翎盐运使衔王鸿翔的宅院。院落为三进四合院,院中现存石雕影壁“四逸图”,构图精美,雕工不俗,颇有品位。 

        缥湘居,牌匾“澡身浴德”意为人要经常不断地检讨、清洗自己的身心,并以此来保持高尚的节操。

        谦吉居-二十世王奎聚的宅院。王奎聚通晓书画,精于医术,道光二十四年,报捐未入流,后游幕山东阳谷。咸丰四年二月,太平军扰城,仗剑奋抗,城陷后身亡,奉诣优恤崇祀昭忠祠。院内现存计时日晷一座。

        司马第-又称司马院,俗称妖怪院,是十五世候铨州同王寅德的宅院。其布局曲折多变,紧凑合理,该院落特点为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四座院落主题各异,分别为加官、进禄、增福、添寿。观月楼既可观星赏月,又可看家护院。 

        手卷式家训-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忠持己,恕及物,终身可行。意为以勤以俭,可四季财用富足。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好的品行应终身践行。

        三槐堂,又名树德院、旗杆院,是十六世中宪大夫王中辉的宅院。门前的旗杆石、抱鼓石、上马石、匾额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有浓厚的文人士大夫优雅之气。现设为胡正文学纪念馆。        

       宜榖(gu)斋-十七世附贡生、甘肃凉州府庄浪茶马同知、奉政大夫王凤山的宅院。院落按西周时前堂后侵的格局修建,前院为社交区,后院为生活区。现设为牛文美术馆。 

        樵逸斋-十六世诰授中宪大夫王中辉的偏院,为护堡人员居住之所,院中楼梯直通堡墙,便于护堡人员巡逻。

       景薰斋-十六世中宪大夫王中极的书院,书院南为私塾,北为教书先生居所,院中象竹、门匾,造型别致,内涵深刻,极富韵味,现设为中华王氏博物馆。成人票旺季30元,淡季25元。 

        素心居-十七世贡生、盐运司运同王汝明的宅院,此院为典型的山西四合院模式,装饰简朴,建筑有明代遗风。现设为三雕艺术馆。不开放。 

        不陋居-二十世光绪丙子科进士及第,直隶文安县知县王舒萼的宅院。王家大院开放时,其近支后人捐出族谱、大清万历年一统天下全图、成亲王及傅山字帖,现设为三雕艺术馆。 不开放。

        槐庭-二十世王舒萼的书院,王舒萼曾在此苦学,并中光绪丙子科进士及第。一八九五年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罢官,应聘平遥超山书院山长,育人颇多,现设为三雕艺术馆。不开放。 

        碧云-二十世王舒萼的偏院,管家及仆人在此居住。据《王氏族谱》记载,王舒萼提倡以仁治人,善待下人。不开放。

 

        隐翠园-亦称来青山馆,是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王梦鹏的宅院,青乾隆四十五年,王梦鹏被举孝义,奉诣建坊,崇祀忠孝祠。工书,有来青山馆藏函板存桂林馨书院。 

        兰桂园-亦称顶甲花园,为十六世王森荣的宅院。其院为别具一格的前园后院风格,与其他三个花园既相互联通,又独立成章。

        来青山馆-是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王梦鹏的书院。王梦鹏以孝义著称乡里,一生好学,精于书法,清代翁方纲称其书法“平淡高逸,无烟火气……自是书家上乘”。

        红杏园-亦称顶甲花园,为十六世监生王森榕的宅院。该院前有廊房,后有桥池,清雅幽静。

        到这个院落,就到了大院边缘,从此上到院墙,可看大院全景。   

        由此可看到大院中各建筑的规整。

         王家大院履视堡、恒贞堡、崇宁堡、和义堡、拱极堡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 誉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恒贞堡就被誉为是龙的造型,所以龙的装饰随处可见。

        这是大院“王”字中的一横。也是龙爪。

        这是那“王”字中的一竖,前面说过的“龙麟”,也是龙身。

        高高飞檐的南堡门是龙头。 东、西两间圆顶凉亭里的古井,是龙的一对眼睛。

        给龙眼来个特写。

        从院墙下来后又看了几个院落,有的没有拍照片。

       恬逸居-十八世兵部候推游击王德纯的宅院,王德纯精于书法,静升一带多见其所提匾额、碑碣,现设为“中华姓氏家训馆”。

 

       存礼堂-又称青芬院,是二十一世王饮让的宅院。王饮让是王氏经商四百年未曾衰败的族系之一。卢沟桥事变前,尚存大型商号十二座,日军侵犯山西时,举家迁至四川,现海外还有其后人经商行医。未开放。

        芳心院-二十一世王饮让的偏院,为管家和仆人居住之所。院落装饰简朴,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未开放。 

        怡适轩-二十一世王饮让的偏院,原为护堡人员居住之所。

         直方大-二十一世同治庚午科举人王恩福的宅院。王恩福是一位饱学之士,曾任山西闻喜县教谕。其文章“气静神怡,志和音雅,华实并茂,理法尤清。”静升文庙、马和洁惠侯祠可见其所撰碑文。

        澹宁院-十六世州同加五级、诰授中宪大夫王中堂的宅院。院落布局为“坎宅坤门”,主人有意加长入门后的甬道,并在甬道左侧开两道西门,避开五鬼凶位,调整了宅门与院主间的吉凶关系。

        14:10王家大院全部参观完毕。

         孝义祠-为奉诣旌表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建,总面积428平方米,孝义祠前为孝义坊,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84-1786年),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分上下两院,上院为祭祖堂、戏台,下院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氏佳城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艺术价值极高。未开放。

        继续往停车场走,路过静升文庙,下面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照壁。

        这个门不开,不知道是不是有其它门可进入。

        穿过商业街,到达停车场,简单吃点东西,前往平遥。

        驱车前往平遥。大约16点到达酒店,办理入住,休息片刻,先去吃晚饭。在网上找了家饭店,看导航需步行800米,结果由于修路需绕行,实际走了不少于1.5公里。好在吃的还的不错。出门后有家卖酒的店,按年份,2年、5年等价格不同。赵先生买了1斤5年的,75元/斤,想着尝一下,好喝再买些带回去。第二天不用开车,喝了一次,挺好的,可惜没时间再去买。

        饭后天还挺亮,去古城,先看看。17:50到城门,还赶上了个热闹事。很多年轻人在等着什么,我俩不感兴趣,还是看古城吧。

        晚上人也挺多,尤其是著名景点门口,很多成帮搭伙拍照的。先放几张照片,明天再细说。

        大约20点回到酒店,休息。

今日步数:20223

住宿:7天优品(平遥古城西门店)

第七天 (10.12)平遥

今日景点:平遥古城

          09:00出门吃早餐,然后古城一日游。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平遥古城门票包括22个景点:古城墙、县衙、日昇昌、清虚观、文庙、城隍庙、天吉祥、汇武林、中国镖局、同兴公镖局、蔚泰厚、蔚盛长、雷履泰故居、百川通、华北第一镖局、协同庆、商会、古民居、报馆、文涛坊、二郎庙、马家大院。

         从西门入城,先去马家大院,途中路过一些大院。

        1、程遵濂故居。蔚丰厚票号总经理。

        2、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马中选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写的一手蝇头小楷毛笔字,科举挂榜提名,得中举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背诵经典,随父临症,后子承父业,由于有极高的医学天赋且在医学上肯刻苦钻研,不久便能默诵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并烂熟于胸,结合祖传秘方深钻中医典籍,具备了极其丰厚的医学素养。一生秉乘家传,尽得其学,养成了高尚的医德,为更好的发扬家传中医,造福百姓。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占地9亩,现已开发3000多平方米。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取平遥当地民俗“三、六、九”吉祥寓意,给人感觉“院内有院,门内有门”的迷宫式建筑。房屋有197间,隐含“起”字,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形,把姓氏融入其中,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马家大院集民居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为一体,有“平遥第一大院”之美誉。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仲仪斋上客堂

        玉雕大衣柜。红木蓝底衣柜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罕见之品。柜面采用玉石和大理石镶嵌了如意钩、仙鹤、桃榴佛手等吉祥图案,极为珍贵。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大太太房

        镇馆之宝(二)百鸟朝凤宫廷多宝阁。由黑檀木精制而成。在清代只有公主、格格、妃子才可以使用。黑檀木术要产于印度、印尼、泰国、缅甸等国。木材有光泽,纹理黑白相间,结构缅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是十分稀少的珍贵家具及工艺品用材,被列入世界名木之列。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大太太院 餐厅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堂屋

        穿过过道,可前往厨院、金库、二太太与三太太房。        

        三太太房,一厅两卧带丫鬟,面阔五间。三太太是祁县渠氏千金,曾留洋归来,与马老爷自由恋爱,生有两个女儿。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三太太房

        镇馆之宝(一)九龙柜:紫檀木精品木质大衣柜,三面高浮雕、浅浮雕有九十九条龙,亦称九龙柜。紫檀木属于热带植物,主要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半岛、菲律宾等地,是世界第一等木质,寸檀寸金、十檀九空,木质细腻,致密坚硬,入水即沉,明清两朝倍受皇家珍视,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家具、饰物。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三太太房

         上楼梯可到屋顶。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二太太是平遥李氏千金,包办婚姻,婆媳不合,故院落偏置。生有两个女儿。大小姐嫁于祁县乔家。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二太太房

        镇馆之宝(三)气死猫书柜。世界第二等木质海南黄花梨木所制,明代的独板梯形书柜,镂空雕刻有如意钩,环环相扣,既可通风透气,又能防家里宠物猫,爬上去也钻不进去,故此这种书柜古时称之为“气死猫书柜”。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二太太房

        已经看过不少大院,马家大院就不占用过多时间,简单看看就出来了。

平遥古城-市楼

必去5个景点:平遥古城墙,平遥日升昌票号,平遥协同庆钱庄,平遥县衙,平遥文庙

        3、协同庆。钱庄的创立与票号是不可分离的,钱庄其实就是票号的前身,钱庄主要是现金银两汇兑业务,是山西晋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协同庆的地下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地下钱庄,当时如果存入取出,如何记录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算得上是现在银行的前生了。

平遥古城-协同庆

        红木双塔。清代双塔,通体红木雕刻而成,商五层,取“福、禄、寿、喜、财”之意,做工精细,堪称珍品。相传是清代广西进贡朝廷的贡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途经平遥,因协同庆票号助响有功,便将双塔赏赐给了财东米秉义,米家后人败落,辗转多年后,双塔于1999年入藏馆中。

平遥古城-协同庆
平遥古城-协同庆

        4、日升昌票号,全国银行业鼻祖,创建汇票制度,做到了汇通天下!日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在这里游览,最重要的是了解晋商票号历史文化。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钱庄的创立与票号是不可分离的,钱庄其实就是票号的前身,钱庄主要是现金银两汇兑业务,是山西晋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协同庆的地下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地下钱庄,当时如果存入取出,如何记录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算得上是现在银行的前生了。

       

         5、汇武林传统武术陈列馆

        汇武林院型狭长,全院青砖灰瓦,装饰精美,仿明清风格。

        有票号必有镖局,镖字拆开即金票二字,金指十八般兵器,票指票号的银两。镖就是用武力来保护钱财的安全。镖局主要有两项业务,走镖和护院。可以说,前者是现代物流的前身,后者是保安的前身。平遥票号发达,带动了镖局的兴盛。

        汇武林坐落在古城西大街,与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倚门相望。

        武馆坐北朝南,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为陈列馆,共三进院落,后面是演武厅和习武场。

        第一进院落正北是二门,垂花门走马板写着“海川”,院中矮墙隔断缓解了视觉上的狭长感。

 

        二门上的“树德”与“海川”相对。没有拍。 

        第三进院落是正院,正屋三间,上悬金匾“海纳百川”。

        绕过正房,后面就是演武场了。正面为屋,两厢为廊,中间操场地势平坦,地面中间有个太极图。

       正央演武厅为面开三间,抱厦檐下悬匾“汇武林”。两边陈列兵器架。

        6、百川通

        平遥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南口,票号财东是祁县城内的渠源浈。博物馆坐西朝东,建筑保护非常完好,分四进院落。

        柜房是票号对外营业的场所,相当于银行的营业厅。客户从大门进来后,在右柜房办理存款、取款和汇兑等业务手续,到左柜房收支现银。

        中厅是掌柜专门接待大客户,接洽大宗业务的地方。屋内陈列着一架罗汉床,专为客户提供喝茶、休憩、聊天的休闲场所。      

        正堂,过去为票号掌柜住宿和办公的场所,现展出明清时期的古典家俱。

        龙纹柜

        从正房的东夹道向后院前行。东夹道是位于正房东侧的狭长夹道,从夹道南行,通过东跨院可达后院。夹道路是当年侯百万家小姐、丫环们的出入通道。

        后院南厢房是票号的客房。主要招待外地来的富商巨贾、官府中人,或内部员工上下班回来也可临时住宿歇息的地方,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内部接待机构。

        第四进院落的东西两厢房为珍藏室,现展出有古代的家俱及巧夺天工的木艺工作流程。

        7、中国镖局博物馆全馆分前、中、后、楼院四部分,真实地再现清代乾隆以来我国镖局的独特风貌

        8、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 古衙之最”。

9、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1770-1849),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创始人。故居位于由西省平遥县城内书院街11号,建于清嘉庆末年至道光初所,共有房屋40余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雷履泰后半生20余年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故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东、西主院及东偏院和西偏院等4座自成一体而又相互贯通的院落组成,占地3888平方米。现对外开放的西主院是“故居”的主体,属平遥典型的“三截两院过道厅”院式格局。房舍建筑用材硕大,造型粗犷,砖木石构件雕饰别致。

雷履泰故居主院为前后二进院,结构布局为轿杆式院落,建于高高的台基上,进入宅门,南厅原为宴客和家族聚餐的地方,现为雷履泰生平展室,其山墙砖雕悬鱼图案别具特色,中厅为三开间双坡硬山顶建筑,是会客的地方。雷履泰七十大寿时,商界为其贺寿并赠送“拔乎其萃”匾额。里院正房三间带前廊,为上楼下窑式建筑,是雷履泰的居所,二层绣楼现为平遥票号展室。前后两院东西厢房各三间,是其子孙及管家的住所,现采用实景陈设予以复原,并布置平遥民俗展。里院东厢房是雷履泰之子雷晋昌的居所。雷晋昌一生无所建树,商学两途,均未涉足,靠其父产业虚度一生。里院西厢房是雷履泰之孙雷大玉的居所,雷大玉一生吃喝嫖赌,吸食鸦片,将雷履泰的产业败光,民国初年,与其子雷东阳将祖宅变卖。雷履泰故居整座院落建筑用料考究,结构坚固实用,工艺朴实无华,造型雄伟壮观,充分反映了雷履泰做为一位金融家丰厚的家财和务实的创业精神。

 

10、武庙

献殿,是规格高的祭坛,也是供香客上香、许愿、进献物品的大殿。武庙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卷棚顶,明间出歇山式抱厦,檐下斗法拱五踩双昂重计心造。殿内陈展有石刻精品屏风碑两方,线刻关圣图、《觉世真经》、风雨诗竹图、关羽挺风勒马图、四好碑、正气归天图。

关帝殿是平遥武庙的主殿,为明代遗构。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六檩悬山前廊式,黄绿蓝琉璃瓦套心,黄绿蓝琉璃剪边。殿内仿旧制陈展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彩塑像。

启圣祠,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硬山前廊式,屋顶琉璃剪边,檐下斗拱双昂五踩,明间隔扇、次间直棂窗。殿前建月台、石雕栏板围护。祠内彩塑为关帝上三代:曾祖父“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

春秋楼,是当年关羽在许昌时秉烛达旦夜读《春秋》的地方。武庙春秋楼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回廊,屋面黄、绿、蓝琉璃剪边套心,重檐二层歇山式木构楼阁。楼内陈展有:关羽夜读春秋挂屏、编钟、古罄、平遥古代英武先贤、木雕模型、四面神龛。

 

11、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今日步数:21723

住宿:7天优品(平遥古城西门店)

 

第八天 (10.13)平遥→河北省石家庄市

今日景点:正定古城-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隆兴寺、天宁寺、赵云庙

今日步数:15388

住宿:正定如家酒店(国际小商品城店)

 

第九天 (10.14)石家庄→保定→北京

今日景点: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今日步数:8876

图片上传就崩溃,先这样吧。

2023年10月山西、河北9日自驾游(三) https://you.ctrip.com/TravelSite/Member/EditNewTravel?travelId=4140854  第八天和第九天另写一文,如感兴趣可点此链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10月山西、河北9日自驾游(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