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山西、陕西自驾游

编辑
天数:15 天 时间:4 月 人均:2500 元 和谁:夫妻

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不仅风光好,更是一部中国的历史书。远从初祖皇帝,近到解放战争,都能在山西、陕西找到历史的痕迹,尤其是山西现在开发了长城、黄河、太行三条旅游公路后,更是对他神驰向往了,那就走起吧。

2024年4月8日周一,早上从北京出发开始第一段长城旅游公路的行程。经过居庸关,八达岭、怀来大桥,官厅水库后到达山西大同的天镇县新平镇的平远头大桥,这里就是长城旅游公路的起点,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走进了中国的历史。环顾道路的两边,尽收眼底的就是一段一段的明大边和一个又一个的墩。所谓明大边,就是明初洪武年间大同防御范围最外边修筑的长城。沿途都是黄土高原,在这看似荒芜的土地上,却是杏花盛开,穿行在花海之中,嗅着淡淡的芳香,仿佛走近了杏花村,同周边的墩台和残缺的长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轻抚着这些残垣断壁,时间彷佛凝固在六百多年前的某一刻,勤劳的人们用那不平凡的毅力修葺着这里 的一切,保卫着自己的家园。在新平堡镇新平村有座玉皇阁,也叫镇边楼,明代建筑,清代和现代又多次修葺。玉皇阁坐落在高5.55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中部为十字型通道,是大同地区保存较完好的古代阁楼。上有匾额“三省锁钥”,可想当时此地的重要性。沿途经过大同长城博物馆,可惜是周一,闭馆。到达李二口村的李二口古长城,此段也被称为“错长城”,这是因为,在明嘉靖二十五年四月,宣、大并筑长城,拟于两府交界地“西阳和”相接。然而大同长城出李二口向西直走张仲口,两地长城南北相错30多里,无法对接,明世宗令巡抚都御史孙锦查办。孙锦认为,大同镇所修长城丢弃了西阳和一带,大同镇总兵周尚文辩称原定长城线路山高地险,若遇战事,应援不便。各有各理,宣大总督侍郎翁万达提出了一个“地徇宣府,兵便大同”的两得之法,大同镇重新改线,长城由李二口向北跨二郎山而向东与宣府长城相接,若开战事,则宣府负责驰援,如此则“地不可弃,兵必有援”。而后朝廷明令“常戎不备,罪大同,有警不援,罪宣府。”大同镇已经修成的李二口至张仲口1632米长城被废弃,成了万里长城少有的“错长城”。接着驱车来到了白羊口村的白羊口长城,此时已近傍晚,落日余晖洒在长城上,更加显出了时代的沧桑感。当晚入住天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山西、陕西自驾游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