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02

古城游之山西大同太原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6 天 时间:11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发表于 2024-12-02 15:35

回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山西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山西是华夏文化之根,“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 正所谓“地上文物看山西”。

很多人对西安、北京、南京、开封、洛阳等这些历史名城、古都都很熟悉,然而却忽视一些城市,它们也曾经做过都城,诸如苏州、杭州等江南城市。在北方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作为南北时代北魏的都城,它就是山西大同了。大同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享誉国内外,其实大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层次都相当高,古迹处处可见,且保留最正宗的华夏建筑遗迹,比如大同华严寺。

结束了河北正定石家庄的游程,我们一行来到大同、太原寻找华夏文化之根。


day1

大同华严寺显然是一座建筑历史与文化大融合的寺院,主体结构是华夏最原始的建筑,将不同民族、不同朝代的建筑融合其中,成就了现在的华严寺建筑群。寺院始建于辽代,后经金,明,清三朝多次修复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四朝合一的寺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寺内最重要的两个文物建筑,一是大雄宝殿,殿顶屋脊上的琉璃吻兽是现存古建中最大的鸱吻,

北吻为金代旧物,南吻是明代重修时添配,原物现存在大同博物馆。

殿前的八角罗尼经幢是寺内仅存的原物件,下段为辽代(1076年),上段为清光绪年间(1886年)。

大雄宝殿里有20位天王,在佛坛前侍立于五方佛前。他们每尊身高2.8米左右,神情生动,姿容各异,造像比例协调,服饰飘逸逼真,身体都向前倾15-19度不等,表示对佛祖之恭敬。这二十尊护法天王彩塑,为二十诸天的典型姿势,是明代泥塑中的上品之作。

殿内壁画虽无新绘光泽,佛家神韵却胜万千,美仑美奂,无一雷同,可谓现存古壁画中登峰造极之作。

第二个文物建筑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外的第二大纯木宝塔,塔内有纯铜打造的地宫,耗铜百吨,供有高僧舍利,不过是按旧制新修的。

华严寺景区包括上下华严寺两部分,两院同在一寺之中,有月门相通。
上华严寺看的辽代地基,金代建筑,明代塑像和清代修缮壁画为一体的主殿。

下华严寺看的是原汁原味的辽代藏经阁。


梁思成、林徽因曾在《大同古建筑调査报告》中盛赞古善化寺:“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寺内建筑古朴典雅,香火鼎盛。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主要建筑错落有致,每一座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寺内还藏有众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古籍,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寺前有一座五龙壁,五条巨龙翻腾于波涛汹涌的云雾之中,手法简练,造型古朴,色彩绚丽,其中一条“正龙”,怀抱一颗火珠,头朝正前方,目光炯炯有神。

四大金刚表情包非常生动

大雄宝殿内供奉泥塑三十三尊,皆为金代塑造。这些塑像造型,姿态神情各尽其妙,无一雷同。其线条之优美,色调之和谐,手法之细腻,令人惊叹。

善化寺这座被许多古建爱好者称为「金代最美彩塑」的诸天像。

二十四诸天之大吉祥功德天---被公认为最美菩萨,塑像在辽金时期大约在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曾被梁思成称赞“世间难觅此佳作”。 这就是1000多年前我们先人模样与衣饰,许多人理解看古建筑和寺庙只是爱好与信仰,其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的过去,几百几千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他们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渊源所在历史。

二十四诸天之鬼子母雕像---这组雕像以佛祖度化鬼子母皈依佛教的传说为背景,塑造了一尊改恶从善的鬼子母,俨然一个善良典雅、娴淑贤慧的妇女形象;在此像的左脚下,塑一青面红发、狰狞可怖的鬼子母作恶时小像,身上背一婴儿,形象丑恶。一大一小两尊雕像形成鲜明对比,这在佛教雕塑史上非常罕见。


二十四诸天之辩才天---金代,高3.8米,六臂。辩才天,妙音天,是诸天中歌咏最美妙者。是河川神的名字,能处去人们污秽,给与人财富,子孙,勇敢。《摩诃婆罗多》中所说是语言女神,说是梵天之女或妻。皈依佛教后,成为增福智者,专门守护受持《金光明经》。


大殿还存有部分珍贵的佛经故事壁画,计190平方米,是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公元1708年-1716年)修寺院时彩绘的“六十间”壁画之残余。


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现存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人物众多。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


法华寺的前门非常小,但是前门琉璃牌坊却是复刻自北京北海小西天的牌坊,色彩艳丽。立于法华寺前,那一块块红、黄、绿色琉璃拼成的门楼,在一色澄碧的天空的映衬下分外大气、辉煌。


法华寺的最后一进为法华塔院,进来之后豁然开朗,居中的法华塔,是大同市现存唯一的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此塔建在一个六角形的高台之上,高台西部建了一个窑洞,窑洞上方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 当然在这个塔的最后是一座藏经殿,复刻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


这个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是精华所在,这样走完法华寺的一前一后,你会觉得这是一座低调且奢华的寺院。

大同九龙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在现存享有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是建筑年代早而且富有艺术魅力的一座。它的建造年代比北京北海九龙壁早250年,体积是北海九龙壁的三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

建筑结构独特,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须弥座、壁身和壁顶三部分组成,顶部为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和庑殿顶,装饰精美‌。


大同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大同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明朝时期进行了增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城池。

到目前为止,大同古城的改造还存在不少的质疑,但是至少对大同人来说,古城修复功大于过,是让大同人扬眉吐气的大好事,也是大同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的一条好的途径。

非常值得一逛的古城,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下面一组分别是清晨和晚上拍摄的古城景色;

欣赏古城夜景,真是火树银花,璀璨辉煌,城墙外高楼林立,华灯初上,城墙内车水马龙,古建筑都被灯光镶嵌的五彩缤纷。


day2

《黑神话 悟空》是一款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动作冒险类游戏,游戏在国内36个景点取景,其中山西省的取景地多达27处,这次我们到过的景点就有;云冈石窟、悬空寺、善化寺、永安寺、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县城城西北的佛宫寺内。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这座八角形的木塔,高约60余米,除了一层的四米高石质台基外,其余各部分都是由木头建成,没有用一根铁钉和铆钉,全部采用传统工艺的榫卯搭建。木塔共五层,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

为了保护古塔,现在游客已经不能登塔了,只能在塔的一层内游览,当你进入木塔的一层时,能够看到一座高达11米的释迦摩尼佛像,面目端庄,神态怡然。抬头向上望去,能看到顶部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还画有六幅如来佛像,在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包车的司机师傅建议我们去旁边的净土寺看看,应县三宝,除了木塔 ,还有石狮和藻井,这两样都在净土寺,确实值得一看。

净土寺始建于后唐五代,原为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的家庙,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整体保存完整,殿内的天宫楼阁和藻井为金代原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梁思成先生称其“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

殿內现存壁画,据说是清代补绘,艺术风格与崇福寺千佛阁内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殿平面呈方形,顶设覆斗形天花板,以梁袱划分九格,分别作成九个藻井,中部的斗八藻井最大最精致,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小木雕刻,其余斗六斗四藻井则辅以混金彩画。

梁思成着力推荐的颇具特色的披头散发的镇寺石狮历经岁月沧桑,已经严重损毁。



悬空寺是一座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的古代建筑,被誉为“天下巨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也是世界上现存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 悬空寺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其“奇、悬、巧”三个字上。

它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远远望去,悬空寺似乎仅靠几根立柱支撑,实际上,整个寺院是“插”在旁边的岩石上的,这些木柱子大多只起装饰作用。

诗人李白当年游览过悬空寺后,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在“壮”上多加了一点,这两个字至今还刻在寺院脚下的岩石上。

从恒山上看到的另一处悬空寺,这里很少有人知晓。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其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东西绵延五百里,共有一百零八峰。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浑源县境内,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来恒山只是奔着其五岳的名声, 恒山这么名气大的山川,山上没有住宿,商业服务太少,缺少服务配套设施,我们乘坐缆车上下山,真正的走马观花。


主庙宇群的建筑

北岳恒山脚下的道观真武庙,它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也是游客了解和体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恒山地区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和观光。



大同浑源永安寺,这是中国唯一的传法正宗殿, 保留着粗旷的元代木构建筑,可以看到中国境内罕见的元代多种宗教融合的水陆壁画,这座寺院曾经为著名的皇家寺院等。在永安寺可以发现多种宗教的遗存,山门之上可以看到奇特的殿顶琉璃,为一座景教标志的黄绿蓝琉璃小楼阁,通过这一遗存我们可以了解到元代对于景教的器重。

传法正宗殿四壁满布明代壁画,壁画分为135组895尊人物,是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融合藏传、汉传佛教、道教、儒家、萨满教五教,想象奇伟,造型多变。尤以十大明王像最震人心魄,是元代壁画原作。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圆觉寺俗称“小寺”,金正隆三年(1158)僧玄真建,以塔为中心的一组古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山门、西跨院大殿等。30年代日寇入侵,将寺内木建筑破坏,现只存砖塔一座。明成化、万历、清咸丰年间都曾修过砖塔。

这座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是大同地区现存唯一的密檐式塔,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塔基座四周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舞乐人像浮雕,总计有40个舞乐人像。塔顶上端安装莲花式铁刹,铁刹顶端有一翔凤,能随风转动,是古代天然风向标,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实物。



大同土林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杜庄村,是一处以‌黄土地貌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当你走进这里,一时很难明白自己是登陆火星上还身陷魔域仙界。这就是大同土林,当地人叫“石板沟”,是目前华北地区仅有已知的土林景点。

有的独居单处,好似隐士休闲;有的三五成群,有如古堡森严。

似古堡而非古堡,似雕塑又不是雕塑。有的犬牙交错壁立千仞,那一定是天界地缘。

在不同的阳光照射下,土林呈现出不同的风采,或金光闪闪,或红如火焰,气势恢宏,是许多摄影爱好者青睐之处。


day3

昙曜广场---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

沿礼佛大道和七孔桥抵达灵岩寺,寺庙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灵岩寺两侧林立的4座角楼、6座配楼,加上典型的“一斗三升人字拱”的风格沿袭,使得这处始建于北魏年间的古建群很吸引眼球。

寺中最大看点中央石雕方形造像塔


云岗石窟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千年石刻,栩栩如生,展现佛教艺术之精髓,映证北魏文化之繁荣。


窟内造像,形态各异,线条流畅,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

直至北魏由平成迁都至洛阳,才终止了最后几窟的营造,它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最后也别忘了去博物馆里和云冈院史馆探寻一下云冈石窟的更多悠久历史文化





大同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展览以大同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头主线,打造“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厅史陈列,全面讲述大同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盛况。

况,

华严寺大雄宝殿顶屋脊上的琉璃吻兽是现存古建中最大的鸱吻(原件)

北魏军阵的缩影,238造型各异导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佣、侍从俑和甲骑具装等组成出行俑阵,生动直观再现了北魏时期贵族出行的场面,是汉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day4

每到一个地方博物馆都是不容错过的地方,山西博物馆建筑外方内圆,建筑非常大气,馆藏文物丰富,布展设计格局巧妙,整个博物馆展览通过遗址文化,晋商文化,戏曲文化,建筑石雕等全方位展示了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博物院拥有许多珍贵的展品,许多展品都是国之重器‌,十大镇馆之宝一定不能错过。

鸟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鸟尊的造型极为精巧,以凤鸟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有一只小鸟,用作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有一只大象,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这件藏品是院内所藏青铜器的代表作。

彩绘雁鱼铜灯(西汉)

兽型觥‌(西周)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

胡傅酒樽(西汉)

庙底沟彩陶罐(新石器)

侯马盟书(春秋),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木板漆画(北魏)北魏时期的漆画屏风,绘有彩色的《列女传》故事。

汉白玉石(隋代)墓主人是当时的中亚鱼国人,石椁内外都有图案雕刻。



晋商博物院,原是山西省省府所在地,阎锡山督军府所在地,现在是太原市的新当红景点。

后面展出了晋商的历史,算盘,帐本,银子,银票,镖局等文物记载了那段历史,值得游览。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设计超级有艺术感!它依托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馆内壁画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早期格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多元融合的演进过程,是研究草原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展厅的核心位置,就是徐显秀墓的原址,当游客走近时,地灯亮起,隔着玻璃门,可以看到一条长达20多米的墓道,壁画栩栩如生,仿佛穿越回了1500年前!

我们可以从以上馆藏壁画和文物中看到大量的来自西域等地特征的胡人形象和有别于中原汉人特征的艺术造型和表现形式。




双塔寺,原名永祚寺,大约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1597-1602年),因为寺内有两座高塔,所以俗称双塔寺。

寺内还种植有6000余株牡丹,其中“紫霞仙”是明代牡丹,极为珍贵。

太原南郊的双塔寺,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太原市市徽上的主题图案。 两塔均为八角十三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双塔相距60米,形如孪生姐妹,相映成趣。



太原崇善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枫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


太原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是山西省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高的文庙之一。文庙不仅是敬奉孔子的儒教殿堂,还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缮,最终成为山西考古博物馆,集历史、文化和考古于一体。


day5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龙泉寺原为道教昊天祠,始建于唐景云元年,毁于金元战火,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时改为佛寺,并将附近的观音、童子等5寺并入。太山龙泉寺坐北朝南,殿阁楼台依山势而建,高低参差,层层铺开。

展示舍利的地宫 ,2008年出土了唐代佛舍利金棺,有五层棺椁:石、木、铜、银、金。一举震惊考古学界和佛家界,是真正的唐代贵族寺院。

佛祖舍利

金棺


佛塔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龙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在宋元之交时期的空白。龙山石窟始建于元太宗六年(1234年),开凿分三个时代,总面积达1.625平方千米‌。

龙山石窟是道教石窟,而附近天龙山石窟为佛教石窟,这是两个不同的石窟。


要爬到山顶才能看到石窟,山不算高,从入口到山顶约40分钟,有一千多个台阶,爬起来有点累。石窟位于道观的侧面,一共有九座,规模不大,洞口有栅栏围着只能在外面看,不能进去,有几座石窟的雕像的头部历史上被盗凿了,很可惜。

这些石窟内,共有石雕像40余尊,既有三清老祖等道家像,又有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等道教真人像,神态动作都十分传神。

雕像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



晋祠博物馆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三绝”(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是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

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

金人台,四尊金人像

对越牌坊也是明朝的遗产值得欣赏

献殿是供奉祭祀品的场所,四面的墙壁是栅栏状的,通风凉爽。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前,建于宋代。整个景观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飞梁”的一端连接着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现存较早的主体建筑。

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大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殿前8个廊柱上雕刻着8条跃跃欲飞的木雕盘龙,连同“鱼沼飞梁”显得颇有气势。


绘泥塑人像就在圣母殿里,主像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端庄华丽,其余42尊侍从分列两侧。这些塑像衣着艳丽,表情各异,

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历史。

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晋祠“三绝”(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



乔家大院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成排高挂的红灯笼、高高的砖墙、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飞檐、深邃的巷落,这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这是一个明清时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样式如城堡一般,威严气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从高空俯视,整个院落布局很像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乔家大院也是一间民俗博物馆,六个大院分别陈列着农耕岁时的生活、人生仪节、内花园、商业习俗、豪门陈设、乔家史记,可以在游览的同时了解乔家生活、治家、经商的哲学。

乔家大院内还有三件宝:万人球、犀牛望月镜、九龙灯

房间顶上是万人球、正面桌上放着的是犀牛望月镜。

九龙壁

九龙灯则是慈禧赐的宝物,在南面中间的院内。

砖雕首推大门口的“百寿图”影壁,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你能感受到艺术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每个院子里的砖雕、彩绘、牌匾都非常精美

乔家大院的人体日晷,日晷,就是利用日影看时间的仪器。当场试了试,很准!

太原古县城晚上灯火璀璨


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正所谓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作为全国古建筑保留最多的省份,可以说只要仰起头来,处处都是历史的痕迹。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达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之首。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约占全国80%以上。

北朝的石窟,大唐的寺庙,宋代的殿堂,元朝的戏楼·······这些神迹一般的遗产都已穿越千年,就在山西,一次看不够,期待下次再见!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山西1958
古城游之山西大同太原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山西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山西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山西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山西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