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晋陕行(二十)榆林有个红石峡

编辑
天数:14 天 时间:8 月 和谁:和朋友

           晋陕行(二十)榆林有个红石峡

   游罢榆林古城,开车直奔红石峡,红石峡位于榆林城北,紧挨着我们昨天去过的镇北台

红石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山崖对峙,榆溪河水穿峡而过,两岸绿树茵茵,十分幽静。

也许是太过偏远,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或武将,都喜欢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戍边的豪情壮志。久而久之,红石峡竟成为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从大门入内,沿着东边山崖下的坡路下行,一幅“河山千古”的石刻跃然壁上。红石峡里表达爱国的石刻不少,如“还我山河”、“汉蒙一家”等等。

东边岩壁上不仅有许多石刻,还有不少石窟,在欣赏石刻艺术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

在这些石刻中,有赞颂红石峡的,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潮海蓬莱”、 “天成雄秀”等等。

也有不少形容榆林军事地位险要的,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等。

清代榆林书法家陈漳所书写的“三山拱翠”以及左宗棠所题写的“榆溪胜地”,字迹苍劲。据说左宗棠喜欢水军,故意把“胜”字的“月”字旁写成了“舟”字旁,传为佳谈。

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书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东边岩壁往里走,有一处石砌的两层建筑,1929年4、5月间,中共陕北特委在这里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右倾错误,宣布刘志丹任特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

路越走越窄,到最后,就只有一人宽的小路了。

在石刻尽头左转,过了桥,就到了榆溪河的西岸,山岩上虽然有不少石刻,但大树葱茏,很难看清楚时刻的真面目。

沿着山半腰的小路往回走,对岸,山崖上的石刻清晰可见。

红石峡,值得一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晋陕行(二十)榆林有个红石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