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绍兴一日之行——出差之余的独自游玩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一个人

绍兴,古称会稽,《史记》记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战国时期又为越国的都城,此时其又被称作越城或者越州。南宋时期由于赵构皇帝一时兴起改名绍兴,取“绍祚中兴”之意。绍兴自古以来皆为人杰地灵之地,频出贤臣良将,常聚文人雅士。鲁迅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说起鲁迅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语文课文的缘故与先生相识,当时阅历尚浅,并不能读懂先生文中的意义,而是单纯的喜欢其朴素且见微知著的笔墨。从那时起在我心中始终认为写作就应像先生一样执笔如刀,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能入木三分,引人入胜,才能称得上是好文章。所以我一直自不量力地认为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流只不过是像一位正在应试的初中生为了拿到高分,强行堆叠成语和修辞的炫技之作罢了。由于对鲁迅先生的喜爱,多年来读过诸多先生著作,随着年龄的增加,在直面社会学堂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引发思考的人或事时,脑海中总能回想起其文章中对相同事情所发表的见解的桥段,这时便越发感慨和佩服其对人或对事的深刻理解之力。

近几年我一直尝试自己创业,其间品味到了力不从心,身不由己的滋味。为了那一点点看上去可能的、微不足道的机会不得不做很多的无用之功,本次出差绍兴便是如此。当初次听到出差绍兴的安排时内心是烦躁的。烦躁来源于此次工作大概率不会为事业带来什么帮助,而我想扭转局面,却又找不到任何办法。这种目的性过强的处事风格是我近几年的常态,可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它让我能够高效地朝向目标直行,但也由于时而的目光短浅,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导致错失了很多的机会。我想,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这次出差大体也不会例外。所以为了迎合自己如此的性格特点,纵使在业务上实现不了目标,也要迫使自己找到绍兴之行的其他意义。于是便产生了这一次的独自旅程。

我原本是不喜爱自己闲逛的。工作已有18年之久,这18年里高强度的出差从未间断过,而在这诸多的出差活动中,我也从来没有为自己安排过一次,哪怕是忙里偷闲的闲逛。一来日程确实排的紧凑,二来也确实懒得出酒店半步,对独自闲逛的不喜爱由此可见一般。而这一次之所以如此坚决,甚至不惜多待两天来完成旅行计划完全是由于这一想法闪现于脑中的瞬间,记起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知道是当年按照老师的要求全文背诵的原因,还是因为多次拜读的功劳,我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的很多细节颇有记忆,且充满好奇。百草园到底是什么样子?泥墙根为什么是短短的?三味书屋究竟在鲁迅家的什么方位上?书房正中悬挂的画中的梅花鹿到底有多么的肥大······这些好奇在产生绍兴旅行想法的那一刻全部跳到了脑海中,想到能够按文寻景,能够感受先生小时候的生活,踏上其童年走过的院落和街道,心中的情绪竟然从出差的烦躁中脱离出来,反而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之感。

此时的我已将出差工作的目的性抛到了脑后,原本需占用一整天的工作行程被我硬生生地减少一项,下午两点多便草草收场了。从工作的地方乘车来到为旅行安排的酒店,稍事休息,便按照往常的习惯搜索起了当地的古街夜市。古街夜市多商业气息浓郁,很难看到原生态的人文美景,但反过来想,这样的街道既能感受一定的当地民俗气息,又能品尝特色美食,满足口腹之欲,好不快哉!

离我最近的古街夜市叫做“仓桥直街”,街道内的民居基本上建于清末民初,白墙黑瓦,典型的水乡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外加南方的潮湿空气,霉斑会爬上白色的墙面,留下斑驳的印记。这些印记在墙根留下了大片的、浓重的黑色,并向屋顶爬升。越高的地方黑色会越发浅淡,逐渐从浓墨变为重墨、淡墨,直至清墨。与此相应,霉斑的面积也在逐步的缩小,因此每面墙上都会呈现出如同山包、钟乳、崖壁一样的斑驳,与连排的房子一道呈现出错落的模样,远望就如同泼墨山水画,仅用黑白两色,通过浓淡的搭配,便完成了绚丽的作品。

“仓桥直街”中的每家民居几乎都是傍河而建,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河埠皆由很有历史感的石板搭建而成,偶然还能见到上了年纪的婆婆站在小河埠上洗刷拖把之类的物品。石板上方紧贴河岸是石头作成的台阶,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且呈现厚重的黑色,表面微微泛着光亮。上了台阶就是各家的后院,院子的外墙与河岸是平齐的,不留下哪怕一点点的空间,从河对岸望去如同建在水上一般。极具绍兴特色的乌篷船穿梭其间,船夫头戴与阿Q同款的毡帽,用两只脚别住船桨轻轻的摇动,这为原本由石板和屋墙构成的静态画面平添了许多鲜活的动态气息。此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舟一河完美地诠释了“江南水乡”四个字。这样的“江南”比苏杭更加的纯粹,像极了想象当中的水乡。

因为我是步行前往,为了抄近路没有按照导航的路线,而是从鲁迅西路越过小乘弄,下一个路口右转进入仓桥直街的。因此意外地发现了前半段路的商业开发非常低,仍基本保留着传统的民居环境。幽深的小巷,斑驳的墙壁,昏暗的灯光,偶然零星出现的、朴素的小门脸,经营它们的是如同小巷一般沧桑的老人。这一切让我担心自己会不会打扰到他们的宁静,直到逐渐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才打消了顾虑。

在穿过一条横向的现代公路后,这份古朴宁静戛然而止,来到了游客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不过此时的衔接来的恰到好处,饥饿的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了。一走进繁华的商业街道,便被扑面而来的臭豆腐味道包围起来,因为从小就喜欢吃它,所以并不反感,反而更加激起了肚子里饥肠辘辘的反应。

老街的美食并不像有些城市拿着铁板鱿鱼、烤冷面等全国各地都在卖的食物冒充特色,而是绝大部分的确是在其他城市难得一见的小吃。例如“奶油小攀”就是我从没见过的。其形状如蛋挞,面皮底座上乘着的是白色的奶油,奶油的表面应该是烤过的,一口咬下去甜蜜中带有微微的焦香,只要不吃的太多,也并不觉得油腻。再比如“面勃勃”,米粉糊与鸡蛋、小葱段混在一起摊成饼状,里面卷上小油条,刷上面酱与辣椒,如同小型化的煎饼果子,甚至连味道都几乎是一样的。这里的特色当然不能不提到当地的黄酒,种类之多,像我这样的外乡人就不要期望着能认全了。之前在其他地方也喝过黄酒,无论品牌是什么,实际上味道都是大同小异,但在这里确实是可以喝出差别的。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体验是尝到了没有任何甜味的黄酒,这种黄酒即使喝多一些也不会像甜黄酒那样感觉嘴巴里如同糊上一层粘腻的油膜。除了黄酒本身外,其衍生的产品同样也属于绍兴的明星。黄酒奶茶、黄酒棒冰、黄酒布丁、黄酒冰淇凌,绍兴人好像恨不得要把所有的东西都黄酒化。不过这些被黄酒化了的东西也确实在“口味独特”的基础上加上了“特别好吃”的属性。

当然这条街上贩卖的食物中也有例外,这些例外是可以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其中的“喉口馒头”首当其冲。不要被它未曾见过的名字唬住,其实本尊就是葱肉馅的小笼蒸包,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它的好吃。不知当时是确实饿的急了还是心情爽快的原因,一口咬上它时,唾液马上就从四面八方涌进口腔中央,无声地呐喊着“好吃、好吃”。我的脑海中迅速摘取出曾经在全国各地所吃过的小笼蒸包的味道,想将它们进行一次排名,这个过程并没有纠结太久,喉口馒头就稳稳地坐上了第一名的宝座。第二个常见的美食是中国从南至北全都有卖的“酒酿圆子”。当时买它的时候,一来这是我遇上的第一家店铺,此时我已经饿得来者不拒了。二来想要尝尝盛产黄酒、米酒的绍兴能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酒酿来。事实上尝过之后并未与其它有任何的不同,但它在我最需要的时候让我吃到了充足的糖分,那一刻给我带来了足以让我对它表示感谢的幸福感。

转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因为要去朝思暮想的鲁迅故居,连早起都变得轻松起来。入口在园子南面,进园不远右手边就是鲁迅的祖宅——周家老台门。所谓台门一词源于《礼记·礼器》,台有高、稳之意,即高大的门,引申应为“受人尊敬的人所住的宅邸”。我想这个解释应该是正确的。周家老台门坐北朝南,共有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和仪门。仪门上方高悬“翰林”匾,以彰显周家的显赫地位。第二进为德寿堂,在绍兴被称为“大堂前”,印象中堂前一侧设有主人卧式、书房,另一侧为餐厅。第三进堂前匾额上书“德祉永馨”,意指德行和福气源远流长,两侧分设佛堂、客厅和待客餐厅。第四进依次设有闺房、绣房、沐浴房、少主书房、藏书室、幼童房间、少主房间、典库、储藏室、厨房和家宴厅。

我认为绍兴的台门设计得极其巧妙,也与北方的多进院子完全不同。首先,台门的院落设计更为灵活,台门内九曲十八弯,景色会包裹在这若干弯绕围成的天井中,在人们的某个不经意的转弯瞬间,便会突然跳出来,给人们带来安心和愉悦。相较之下,北方的四合院落以中轴线为对称,方方正正,显得过于规矩了。其次,我更喜欢台门的房间设计,每个功能区都是独立的、互不干涉,保证了很好的私密空间。再次,台门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是天井奇多,晴天时温暖的阳光可以更多地钻入房间里,而雨天时雨水又会从伸进天井的屋檐边缘或连成直线,或形成点线般地落下来,形成一扇漂亮的水晶帘子。我想当年的周家老爷此时躺在屋檐下的竹椅上喝着茶,应该是无比自在和欣慰的。

从周家老台门出来,正对面就是三味书屋。“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当年背诵的这一段文字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化,时隔三十年也终于将我与鲁迅所描写的场景联系到了一起。在看到鲁迅先生书桌的那一刻,仿佛也看到了迅哥背对着墙,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放开喉咙读一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然后趁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将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画。而此时的寿镜吾老师仍端坐在书屋正中的方桌后,背对着那只肥大的梅花鹿,微笑着,头仰起,摇着,大声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

与三味书屋一墙之隔便是迅哥和同窗们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的小园子。曾经错觉地以为这个园子的小仅仅是相对于百草园来说的,但今天看到后才发现它小的那么极端,甚至还不如鲁迅先生祖宅里的一些天井大。我想现在园子的景色与先生童年的景色应该是差别很大的,否则当年也不会给迅哥与同窗们带来如此的快乐。亦或者那时的玩耍是夹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的,快乐才会被无限放大,使得先生记了一辈子吧。此时,我又好像看到了一群顶着辫子,穿着长衫的顽童蹲在园子里唯一一棵桂花树下,围成一个圈,头挨着头,看蚂蚁搬运投喂的苍蝇,时不时发出孩童特有的清脆笑声。突然,从书屋中传出老师大声的吆喝:“人都到哪里去了”。孩子们的笑声一瞬间便消失了,因为“一同回去,也不行的”而特意陆陆续续返回书屋去了。

从三味书屋出来,继续前行,便是鲁迅纪念馆了。如果读过先生的作品,我想很容易在里面找到快乐。我们能看到《我的第一个师傅》中“龙师父”送给他的衲衣和辟邪配饰;能看到《呐喊·自序》里迅哥从比他高一倍的质铺柜台外在侮蔑里接了的当票;能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将房子卖给朱文公的子孙所签署的“绝卖屋契”;能看到社戏、女吊、无常的戏装扮相,也能看到藤野先生赠送给鲁迅的照片和背面题字,等等,不一而足。以前读鲁迅先生文章时,总觉得这些情节是离我很远很远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但是,当看到文章里出来的实物时,就不觉的他们有那么神秘了,也更觉得他们好像离我更近了,文章也变得与我更加亲昵了。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亲笔稿件,作为外行人无法评判先生的书法功力,但却能从字体看出来,文章一气呵成,修改不多,颇见行文功力。在纪念馆里可以看到,先生早期的文章是不带西式标点符号的,而后又规距、准确地运用,可见其对新文化的支持与倡导。

纪念馆西侧便是鲁迅先生的旧居,百草园便在旧居的身后。原来一直错误地将其认为是深宅大院里为公子小姐玩乐的花园,所以也一直认为“碧绿的菜畦”只不过是某位夫人爱好农活,开辟的一小块儿菜地而已。实际来到此处才发现百草园原来真的只是菜地,并无其他。“短短的泥墙根、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此前从未见过面,却又如此的熟悉,仿佛曾经认识似的,但恍如隔世。看!站在石井栏上的少年一跃而下,长妈妈来不及制止,满怀担心地抱怨起来,少年犹如没听到一样,爬上了泥墙根,站起来高高地望着长妈妈顽皮地笑起来。

完成游览已经是中午时分,当然是到已经计划好的咸亨酒店填饱肚子。决定旅行时在想到鲁迅先生之后,便是孔乙己了。这位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花白胡子的人喝酒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多乎哉,不多矣”的茴香豆是什么味道?这些都是我想要了解的。

现实的咸亨酒店故意将格局装饰成文中的样子,仍然是当街曲尺形的柜台,柜台外是曾经为短衣帮的顾客准备的外间,摆放着长凳方桌,一墙之隔是穿长衫的主顾才能踱进去的里间,餐桌与凳子也高级了不少。当然现在用餐的都是相同的游客,也许并不会区别对待了。我的境遇比孔乙己尚好一些,自认为还是有资格走进里间,多花十几文,买几样荤菜慢慢地坐喝的。荤菜点的是”绍兴醉鱼干“,很适合作为下酒菜,滋味咸香,又不会味道过重。我觉得相比于黄酒,它更适合浓烈的白酒,更能互相激发出鱼鲜和酒香。虽然有浪费食物之嫌,但我还是除鱼干外多点了几道菜品。“油炸臭豆腐”自然必不可少。虽然各地都有贩卖,但绍兴的臭豆腐口感还是与众不同的。表面好像裹了面糊才炸的,更为酥脆,尤其是刚端上桌,仍烫嘴的时候,沾上甜辣酱,送到口中,香酥的口感让整块豆腐变得都更加美味了。“咸亨素八仙”应该也是这里的一道名菜,因为是蒸出来的,所以用碗来盛,别有一番朴素质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家用青花粗瓷海碗盛菜上桌的样子。“茴香豆”自然是要点来吃的,品尝起来觉得并不值得“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味道与天津的“乌豆”相似,口感却不如乌豆那样绵密,即使如此,我吃的仍然快乐,因为送入口中的并不是味道,而是与先生文章的共鸣。佐餐必须是绍兴的黄酒,我选了别处没见过的太雕,是我喝的最甜的一种酒,很容易入喉,但多喝之后又觉得甜腻,不如辛辣的的酒能用来直到喝醉。

酒足饭饱,时间尚早。计划外收获了一处景点——沈氏园,据传说是陆游和唐琬离别后再次偶遇的地方。学生愚钝,不敢涉足古诗的领域,除确实喜欢李白的洒脱之外,对其他诗人再无想法。沈氏园很小,如果没有爱情传说,那么它就是一处颇为普通的城市绿地公园。因为是90年代翻建,虽有一些江南园林的影子,但是没有办法与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典型的园林相提并论。景观的布置也多有令人疑惑之处,江南地界竟然出现了东北的针叶树以及广东的棕榈树,这就有些贻笑大方了。唯一称得上特点的,也就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一些小景了,例如悬挂的写有“天长地久”、“永结同心”的祈福牌的连廊,再比如一处颇为现代的爱心形状的池塘之类。

此次旅行收获颇丰,先生的童年,人生的经历逐渐在眼前清晰,从前只能靠文字了解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由此获得了书本中永远无法获得的感悟。推卷长思:苟活半生,行至不惑,却未能习得先生傲骨之一分。更不知如成为孔乙己的那一天,是否能够在站着喝酒时勇于脱掉长衫,笑对人生。惭愧至极,呜呼,哀哉。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绍兴一日之行——出差之余的独自游玩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