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沈阳印象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人均:400 元 和谁:亲子

  对东北的印象,大约是在儿时的记忆中,在长辈的只言片语里。“ 铁岭 ”、“ 漠河 ”,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个词儿。前者可能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后者是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作为闯关东的山东 人,到过地理书中中国最冷的地方~

  今年的东北行,成型于10月份,彼时还没有“南方小土豆”的说法,尔滨还带“哈”,就简单说说我在沈阳的一天吧。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山海友情,天辽地宁|欢迎来到 辽宁 ——赴山海之约,赏万千美景,品东北风情!落地沈阳 21:25,比较准点儿,旅途的疲惫不存在的,因为舷窗外,有雪!这不体验冰雪的激情与快乐,就开始了。

沈阳故宫

因为一路跟着听讲解,拍照的时间不多,两手插兜没戴手套,零下17℃,不冷?!

因为同行中的两位小姐姐约拍了主题摄影吧(↑大约是这个感觉吧,如有冒犯秒删~),所以3组我们一家三口就开始在东、中、西路里找你,找我,找她,与娘娘、格格合影留念。来回往复穿行于宫门高墙之间数次,顺带又复习了一下刚刚的讲解。

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

据说这是显眼包的真迹“紫气东来”。

也不看什么宫斗剧历史剧,逐渐脑瓜疼,记不住这个那个宫、殿是派排什么用场的了。

天潢一脉—— 沈阳 故宫敬典阁皇家玉牒展,也算是中路吧,厚厚的“家谱”↓

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 中国 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这边儿的配色明显有了变化,乾隆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不过好像如今7部只剩下了三部半,文溯阁的现藏于 甘肃 省图书馆,要不回来啦。。。

下面就是随拍了,看看老祖宗的配色系列,皇宫甄选~

清 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甲辰龙年嘛,来一盘~

不得不说, 沈阳 故宫的文创还是很有特色的,雪糕、冰箱贴棒棒哒,还有很多盖章打卡处,就不一一赘述啦。来的比较晚,游玩了2个多小时,饿了,出宫,干饭!

因为是11人的团队,此次 东北 行,团长Tony一路带大家吃席, 东北 的菜量是很大的,团购的6-8人餐369元,再另点了几个菜,根本吃不完。。。天天都吃锅包肉,我还是觉得这家的最好吃。

小南教堂

2月2日,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了,额,打个车基本上跟中午吃饭前情况一样,地图都是红的,号称同时呼叫十几种车型,都没有接单的。。。

2.3公里的路程,到教堂门口已经过了16:00,不对外营业了,只能外面咔嚓咔嚓。

葡萄、草莓冰糖葫芦,驴打滚、冻柿子统统好评,冻梨嘛,一如既往的凉牙~

中街

冻了一天,回来发现楼下拐弯就是“中街”,还有个地铁口。。

沈阳 的一天,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沈阳印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