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

2023之夏,川西北/甘南自驾十二天纪行。第二篇:剑门关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7 月 人均:250 元 和谁:亲子
剑门印象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上小学时,由于好奇,逢地理课,总是竭力在地图上寻找这些关隘的位置。旅行初始,我们就毫不犹豫去了嘉峪关和山海关,亲眼目睹了这些关隘的雄伟坚固、并深切感受到它们的巨大历史价值。

        之后,随着阅历不断增长,又知道山西有雁门关和娘子关,广西有镇南关、四川还有个剑门关。而诗人李白所指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四川剑门关。从此,剑门关便进入视野。由于原先对剑门关知之甚少,从旅游经济性考虑,一度认为,单独或绕行来一趟剑门关的价值不菲,但又觉得弃之可惜,一时也拿捏不定。因此,我们多次入川都没有将剑门关纳入行程。

        此次川西北/甘南之行,剑门关正好处于四川大九寨环线的节点上,除了四川广元周边众多的4A级景区,剑门关北有九寨沟、西有黄龙这些世界鼎级看点,行程都在6小时黄金圈以内,从阆中古城到剑门关也不到2小时行程,与我们设定的自驾线路非常契合。而且,剑门关本身也是蜀道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旅游上品,这对于暑期亲子增长阅历非常难得。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剑门关!

       来剑门关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它的资料和游记,感觉剑门关很有特点,其它关隘旅游(如山海关和嘉峪关)主要是“看”和“听”,而剑门关除了这些,还有“悟”和“互动”,相比更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每个人来剑门关的取向也有所不同。有许多人对剑门关是情有独钟,一次次来这里走栈道、乘滑道、登鸟道、爬猿揉道,目的是以挑战蜀道难,来证明自我!还有许多人情迷剑门关,被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吸引,倾倒在三国演义的故事里!

这是我们在大剑山内第一眼看到的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地处龙门山脉干支大剑山的峡谷内,设关之处就仿佛被神来之力劈开一样。在悬崖峭壁之中,唯独留出一口、一隘,而这一口则成就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这一隘即成为巴蜀通汉中的蜀道天鉴。有人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剑门关,才使得剑门关具有非同一般的地理历史遗存!

摄于剑门关关楼观景台。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长行今入蜀,先访剑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唐.李白《蜀道难》。有人说,是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将剑门关的奇绝名扬天下,而奇绝的剑门关又成就了李白的佳作名篇《蜀道难》。

       图为剑门关玻璃栈道和天梯峡栈道,有游客对其趣味性/惊险性/观赏性评分:玻璃栈道5/6/8、天梯峡栈道6/5/6(未经权威认证,仅供参考)。

       图为剑门关乘滑道、登鸟道、攀猿揉道。有游客对其趣味性/惊险性/观赏性评分:乘滑道6/8/6、登鸟道6/6/8、攀猿揉道8/10/8(未经权威认证,仅供参考)。

        由此可见,剑门关早已超出了一般旅游范畴,现已成为许多“剑门粉丝”热衷的打卡地。如今,互动剑门蜀道、勇敢挑战自我,已成为一种户外观光时尚!这大概就是“未入关前”,我们关于剑门关的印象。

剑门关天梯峡一瞥。

       据史料记载,剑门蜀道历史跨越3000多年。至今仍遗存众多的古桥梁、古建筑、古碑刻、古寺庙、古城址等大量珍贵文物,是迄今为止古代中国交通史上开辟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人工古驿道。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著名工程学专家茅以升先生称其为"古代著名的土木工程"。为此,我们对剑门关之行充满期待!

剑门之行

       俗话说, “你不到庐山,就不识庐山真面目”。大概是有了点做功课的底子,我们“未入关”,大家便浮想联翩,五人行中就有要登鸟道、要上玻璃栈道、还有要爬猿揉道的。 其实,印象中的剑门关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剑门关是不是一码事,还要等到“入关后”再说。

       7月16日上午,我们从阆中出发,走兰海高速转京昆高速,全程148公里,行程不到2小时,于上午10点半即到达剑门关景区北门停车场。

 眼前是剑门关停车场,从这里走到第一程索道检票口约400米(10分钟)。

       按照行程计划,我们在剑门关的游览只有4个小时(当晚还要赶到九寨沟),为了各得其所,尽可能收获更多体验。我们决定先统一乘索道上到仙女廊,之后,五人兵分三路,各奔前程(年轻人去鸟道、猿揉道、玻璃栈道,年老的去关楼),最后,大家在剑门关北门游客中心汇合。

        当天,剑门关艳阳高照,天气闷热,游客也很多。我们来的算早,没费多少周折就乘上索道,但上到仙女廊即被告知,今天仙女廊-石笋峰-绝壁廊的观光车全部停运(游客去关楼只能全程步行,要多走1.5公里山路)。

        为此提醒旅友:来剑门关要关注天气和景区信息发布。剑门关随时会关闭索道和观光车,根据季节或气候变化,剑门关每天开门和最晚入园时间也会随时调整。

       剑门关门票每人115元(含梁山寺和翠云廊),身高一米二(含)或六周岁(含)以下儿童,以及60周岁(含)以上老人,实行免票。索道50元/单程、70元/上下。观光车:仙女廊-石笋峰10元/单程、20元/往返,仙女廊-绝壁廊15元/单程,30元/往返。玻璃栈道10元/人,猿揉道68元/培训费,滑道80元/人。金牛峡栈道、天梯峡栈道、鸟道等免费。

       因观光车意外被停运,我们放弃了(再登300米)到猿揉道和鸟道入口,亲眼看一下其惊险再去关楼的计划。决定在仙女廊就“兵分两路”,孩子们继续往上去鸟道、猿揉道,我们则向下去关楼。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一景。剑门七十二峰(其实,看剑门七十二峰的最佳位置是在山上的天桥上)。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二景:石笋峰

眼前是石笋峰观光车站。今天观光车被停运,这里显得冷清清!

眼前是石笋峰,景色还是美达达滴!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三景:4D影院,时间不够,我们没去哦!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四景:绝壁廊,满目绝壁,这景色在剑门关可算不上稀奇哦!

       这里是绝壁廊观光车站,绝壁上方有条石缝,便是大名鼎鼎的剑门一线天,不时有年轻人从车站后的小路披荆斩棘,直攀一线天。据说,从一线天走上边的路去鸟道、猿揉道更便捷、而且风光无限!我们已过了当打之年,也只能面壁兴叹啰!

       不过兴叹归兴叹,也算是风景这边独好!站在一线天下方的一小块空地往下看,一个两山峡谷之间的雄关跃然眼前,这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导览图并没有标注这个看点,为此,我们将这里称为“剑门雄关最高观景台”。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五景:剑门关滑道。这可是勇敢者挑战自我的运动,我们当然不敢参加哦!

“我在剑门关等你!很想你”!据说,有许多女同胞胆量过人,很喜欢乘滑道飞越剑门,佩服!

我们在滑道下方准备拍摄挑战者飞越剑门(等了约10分钟),硬是没看见有勇敢者从头顶呼啸而过哦!

       从仙女廊去关楼图注只有2.2公里。而且,大部分都是下坡道,可我们感觉这段路很漫长,走到叫仙云客栈的地方,已是汗流侠背。这时,仍有一拨又一拨从南门上来的游客,继续艰难往上走,目标都是鸟道、猿揉道。看来,我们一路下坡都累成这样,而人们要实现这个攀登目标可不容易哦!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六景:雷鸣桥。据介绍,剑门关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泻,水声如雷,蔚为壮观。正如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所述:“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雷鸣桥便由此而得名。

       (下图)过桥须知:60岁以上老人.......在监护人护送下过桥。今天我们没人护送,还是赶紧跟在年轻人身后过桥吧。看来,有点汗颜!

雷鸣桥下就是李白所描述的“砯崖转石万壑”,壑内的巨石为山洪滚滚带动而来。

仙女廊去关楼的路,第七景:关楼观景台,这里距关楼(我们今天的终极目标)还有250米。

今天第二次看到关楼。

从仙女廊走到这里算不容易,立存此照!

从关楼观景台走到关楼,虽然只有250米,但一路都是上坡哦!

剑门关关楼有介绍,不用我们再说。

       此刻,站在这座跨越时空1700年......由蜀汉丞相诸葛亮设计建造......历经百余次战争皆“固若金汤”......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伟又壮丽的剑门关关楼前......以往的预想、想象、印象,都“百闻不如一见”!

剑门关旁的孔明立身像。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改造一弩十矢的连弩等。诸葛亮毕生为巴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对手皆叹服有加! 

       诸葛亮是国人眼中智慧忠义的化身、也是巴蜀民间崇拜的偶像,我们当然也要到此一拜哦!(拜会了气宇昂然的孔明先生,我们随即开始向北门游客中心折返)。

剑门随想

       从剑门关关楼到北门游客中心图注也是2.2公里,大部分也是下坡的石木栈道。沿途看点主要有:叹关台诗词走廊-诗仙桥-金牛亭-五丁桥(五丁坪)-剑门关地质博物馆-细雨廊等,被称为剑门历史文化走廊。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一个看点——叹关台诗词走廊。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来剑门关的名人有一百余人,有据可查的名家诗文在千余篇(首)以上。诗词长廊选刻了张载、骆宾王、李白、杜甫、唐玄宗、王安石、李商隐、郭沫若等名家诗词19首,为剑门雄关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元素。

       游走于剑门历史文化走廊,感受着古蜀道的历史脉动,仰望着陡峭的剑山崖壁。也许,你对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也会被厚重的剑门历史文化所感悟!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二个看点——诗仙桥。“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再现了诗人李白当年过关、忧关、咏关的场景和情怀。

有关诗仙桥介绍。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三个看点——金牛亭。据说,蜀道开凿初始称金牛道,道路每隔一段都会设一处歇脚/避雨的亭子,故被称为金牛亭。历史虽已跨越了数千年,金牛亭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只不过,现在亭子里歇脚/避雨者由驮夫变成了游客。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四个看点——五丁桥。这座桥与雷鸣桥几乎一模一样,而含义却不同,它所表现的是当年蜀道开拓者们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勇气和坚毅!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五个看点——五丁坪。眼前这组动感十足的群雕,再现了当年五个壮士不择不饶、奋力开山劈石,修凿蜀道的情景。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六个看点——剑门关地质博物馆,眼前的场馆是5.12地震灾后重建的。馆藏有与剑门关地质变化同期的动植物、微生物、矿物化石及标本。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进去一览。

       剑门历史文化走廊第七个看点——细雨廊。细雨廊是为纪念南宋诗人陆游而修。廊名出自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诗的内容为:“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味,细雨骑驴入剑门”。表现了陆游从抗金前行返回成都途中,面壁剑门雄关,面对山河破碎,为有国难报而满腔惆怅!

细雨廊一瞥。

细雨廊一瞥。

剑门关北门游客中心一瞥。

        走过细雨廊,我们就算走完了剑门历史文化走廊。悠悠历史,给剑门蜀道平添了一层又一层的神奇,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匆匆走马观花,你不可能读懂剑门蜀道文化的全部,但你一定会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和启示!如今,蜀道早已被一条条国道、高速、高铁所取代,剑门作为“三分天下”的功能也早已不再,而剑门蜀道历史文化将会不断历久弥新!

蜀道风流

       剑门蜀道以“雄关漫道真如铁”招致了无数次的兵戎相见;它历经沧桑,又造就了众多英雄豪杰,见证了一幕幕王朝更迭;剑门蜀道上的金戈铁马,也成为万千亡灵的永久驻地。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剑门蜀道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依然风流!

       挑战天险蜀道,够胆你就来!而今,就像古人剑门“叫关、闯关、夺关”一样,无数背包客从四面八方向剑门蜀道走来,他(她)们来此走金牛道、爬天梯峡、乘滑道、登鸟道、攀猿揉道,以此证明“长江后浪推前浪,华夏自有后来人”!

家有男儿初长成,七月入川登剑门;

脚踩蜀道千尺豁,面壁青山楼外楼。

        剑门鸟道,它倚绝壁蜿蜒而上,全长900米,集雄奇峻险于一身。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一边是千尺深渊,宽度只有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当你一边观赏着剑门的山川美景、一边脚踩着蜀道的惊险奇妙,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次人生的挑战和历练!

       相比鸟道猿猱道更为惊险(见上图)。猿揉道长430米,最宽处仅30厘米,最窄处不到15厘米。攀猿揉道必须经过培训(培训费68元/人),穿戴攀岩安全装备,由专业教练带领。攀猿揉道就如同在绝壁上移行,全靠一根吊索拉住身体,需要一定的胆量和意志。而有人却说,只要你想到古人开凿蜀道的智慧和勇气,猿揉道即使再险也攀得过得去!

       七月的剑门风光无限,它凝聚着太多人的向往,伴随着夏日的美好时光,人们或结伴或举家带口,不约而同地相聚在剑门蜀道上,目标都是观赏剑门美景、体验蜀道之难、享受愉悦快乐。从此,剑门的山高已不再,蜀道也不再难于上青天!

      “挑战剑门天险,够胆你就来”!剑门蜀道、鸟道、猿揉道,它们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往事越千年,而今迈步从头越”,踏着先人开劈的路,聆听动人的历史故事,历练自己的勇气和意志!剑门蜀道,道、道尽风流!

                                 本篇完(下篇待续)金陵乐叟  2023/08/05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23之夏,川西北/甘南自驾十二天纪行。第二篇:剑门关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