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夏四川安岳石窟研学记之茗山寺
说起茗山寺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
但很多人见过这张照片:
网红原话是: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最近两个月又火了一把,是黑神话里有一个镜头应该来源于这里的毗卢遮那佛。我把自己拍的照片和游戏画面拼接起来,对比一下:
我们第二天去的这几个点:塔坡、茗山寺、毗卢洞、华严洞、孔雀洞称作安岳石窟东线,距离不远,孔雀洞和重庆大足区毗邻。
茗山寺位于安岳县石羊镇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上,是安岳石窟中最高的一处,高德地图上已经显示附近有乐资铜高速在建,距离对面华严洞不过十公里,希望将来高速开通能让路途变得不再艰辛。
进到寺里,护法天尊也风蚀得很厉害,原本的怒目狰狞,威武森严现在看起来有些滑稽甚至可爱😍
可惜的同时,敬畏自然。
是不是已经有了“时间的痕迹,消逝之美”?
茗山寺的佛像随着山势分布在一个一个弯道里的石壁上,彼此间互相看不到,可谓一步一景。
首先看到的是罕见的“佛道同龛”,一尊为东岳大帝,一尊为毗卢遮那佛:
这两尊坐像在所有造像里面保存最完好。
虽然同龛,却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毗卢遮那佛应该是刻于明代,清咸丰七年进行了一次补修;东岳大帝旁边龛壁题记文字表明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雕刻,时代不同却很和谐,而且给人的感觉比第一天看到的更加世俗化。
再转过一弯,又两尊佛像映入眼帘,这是观音和大势至菩萨:
两尊保存也相对完好,虽然面容衣饰也开始出现了风的波纹。
再往后,就是大家好奇又期盼的网红打卡地了,人人都有一颗八卦心吧:
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立像龛,龛顶有题刻。文殊师利菩萨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书和手的重量上千斤,历经千年不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造型十分巧妙。
巨大的石像矗立在顶峰绝壁,气势宏伟。
不用多说,这肯定是谋杀胶卷的时刻:
古人总结四川三秀:眉山水秀,阆中山秀,普洲石秀。普洲就是安岳的古称。
这里的石质以红色钙质砂岩、泥岩为主,硬度适中,易于雕刻,工匠可以很好的表现技艺,但也因为硬度不够,往往风化残蚀严重,迎风面更是如此。
时间之美,消逝之美......无心却造就的别样美学。
同团的绍兴姑娘穿了一身衣服和研学主题很搭,每每被当作模特拍照😍。看到很多年轻人甚至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本老太感觉很欣慰😜
一个又一个惊喜在一弯弯岩石后面徐徐展开,等着大家一一瞻仰:
毗卢遮那佛立像:
捡起地上的花朵,也算借花献佛吧: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还有第二个塔坡在等着大家:
是不是“塔坡”重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两尊观音跣足立于莲花台上,左边观音左手持帕,右手拈裙,右边观音右手抬举,示不二法门印,右手持三页贝叶经于胸前。两座观音头戴的花冠里,坐佛莲台和身光巨大,显示出等级之高。
认真看,观音的右手并没有和身体分离,而是通过一组云纹和身体相连,这种细小的构造保证了手部的稳固,又一个千年不断的奇迹。
也不知道棚子顶是故意透气还是没钱维护?
隔着窗棂看是另一种美
一岁一枯荣的草木见证着千百年在这条小路上参拜来往的人们吧?
对了,整个茗山寺的石刻是在这座建筑后面展开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