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泸州城市形象定位语正式发布: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泸州市,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地处四川东南、云贵川渝结合部,长江、沱江、赤水河在境内交汇。泸州历史悠久,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即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成为当时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
初识泸州这个名字,其实与酒有关,大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岁渐长,阅历渐广,知道了泸州特曲、头曲、二曲酒,属于中国的几大名酒之一;及至后来(90年代末),市面上又出现了“国窖·1573”,广告铺天,声名鹊起,价格不菲,对泸州及泸州的酒印象更深。
搜寻泸州市的景点,泸州老窖酒厂名列前茅,“国窖·1573”的名头当下又是如此响亮,自然要列入行程。酒店午餐并休息后,第一站即来到这里。
泸州老窖酒厂
泸州老窖旅游区,又称泸州老窖景区 ,国窖1573广场,位于泸州市江阳区三星街国窖广场,是国家AAAA级景区。
查阅资料,国窖1573是泸州老窖1997年推出的高端产品,是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其前身就是泸州老窖特曲(大曲)。
游客中心,前面即为国窖1573广场。
中国第一窖,这里自古以来酒坊林立、酒旗招展,是泸州城中酒坊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
明代风格的龙泉井及清代重修龙井碑,距离泸州大曲老窖池约400米处。好酒酿造离不开当地的好水,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用同样的工艺、方法,到异地去酿造,出来的酒根本就不是一个味道,迥然有别。
龙泉井上用来镇泉、守水、驱邪的灵兽叫做赑屃,龙生九子,赑屃是其中一子。传说,到了泸州,除了喝酒,还需摸摸这只赑屃的鼻子和嘴巴,能给人带来好福气和好运气,也能让人酒量大增。
龙泉井碑文上有关于糟房及窖池的记载。
厂区有固定的参观路线,沿标志前行。
厂房墙壁上有一幅巨大的酒史浮雕图,先去参观酿酒车间,暂且不表。
1573国窖班,也称作1573国宝窖池群。
泸州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是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考察泸州后称赞:“地处北纬28°,沿长江两岸的泸州,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的蒸馏酒。” 唯有泸州独特的地质、气候、土壤、水资源、原料、微生物及酿造技艺上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方能酿造出富有传奇品质的原产地保护产品。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至今700年;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使用至今451年。
顺着参观路线,来到二层,隔着通道的大玻璃窗,可观看泸州大曲老窖池,热气蒸腾,工人们短衣打扮,劳作正欢。
泸州大曲老窖池(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占地面积1960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
老窖池使用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以龙泉井水掺和建窖。是中国现存建造最早、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
二层通道的墙壁上有许多图片和文字介绍。随后下至一层,走进老窖池的一隅沉浸式接触,嗅一嗅老窖池散发出的特有气味。
船山楼,为纪念清代诗人张向陶(号船山)而建,1792年,张船山途径泸州,参加酒会,荡舟长江,以酒助诗。张船山酒至半酣,留下了吟赞老窖美酒的诗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城上人家水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张船山
参观过老窖池,来到泸州老窖博物馆。
泸州老窖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泸州酒史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展示处。
从很久以前说起:泸州古称江阳,商周时期已盛产高粱清酒。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与游人畅饮“泸州酒”,写下《菩萨蛮》:”泸州杯里春光好,诗书万卷携春老。清酒一壶提,此时心转迷。······“
宋代,泸州成为全国36大商税城市之一,出现”大酒“,是中国古代蒸馏酒的雏形。
宋徽宗御笔:泸州西南要会······。
唐庚(1070年~1120),北宋诗人,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曾作《题泸川县楼》:“百斤黄鱼鲙玉,万户赤酒烧霞。榆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盛赞美酒、美食、美景。
黄庭坚,北宋大诗人诗曰:······,江安粮不足,江阳酒有余。
郭怀玉,元代泸州人,公元1324年,研制出酿造大曲酒的曲药“甘醇曲”,开启了我国大曲酒的酿造历史,被誉为”制曲之父“。2006年,由郭怀玉开创的大曲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被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
明代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泸州酿酒史上出现一位代表性人物-施敬章,他改进了曲药中含燥辣和苦涩的成分,还研制出“窖藏酿制”法,工艺更趋完善,大曲酒的酿制进入了陈酿生香的“第二代”。
明万历年间(1573年),舒承宗采集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建造,始建“舒聚源”酒坊,并探索总结出从窖藏储酒到“配糟入窖、固态发酵、泥窖生香、续糟配料”的一整套浓香型白酒的酿制工艺传承至今。五渡溪的黄泥被誉为“窖泥之母”,自明代以来,一直使用到现在。
1873年,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路经泸州,初次喝到泸州老窖酒,赞不绝口。
泸州老窖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分布图。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四川仪陇人,1916-1920年期间,驻军泸州并留下诗句: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酒城“之名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出现,朱德亦被称为”酒城之父“。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共饮泸州老窖大曲酒。
泸州老窖酒蝉联五届中国名酒
参观博物馆的最后,来到品鉴区,凭票领取一杯68度1573原浆品尝。
步出博物馆,意犹未尽,徜徉在厂区内园林式的庭院里。
庭院对面的墙壁,是刚才未及细看的酒史浮雕图。
酒史浮雕图,反映了泸州的悠悠酒史,溯于先秦、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成于元代、盛于明清、耀于民国、发展在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江阳酒熟花似锦”的美誉,也记载了泸州老窖的发展历程。
石刻浮雕图全长79米,根据泸州人口音,“79”正好谐音“吃酒”,又被称为“吃酒图”。
中国酿酒龙脉。
泸州老窖酒厂似乎不如五粮液酒厂大(至少是能参观部分),但可看之处相对集中,精致耐看。
张坝桂圆林
张坝桂圆林公园历史悠久,至“湖广填四川”时(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张姓人士从湖北黄州孝感入川,引种了第一批桂圆树,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公园现有百年以上桂圆树15000多株,荔枝2000多株,桢楠树1000多株,是以龙眼为主的龙眼荔枝混交林带。
张坝桂圆林临长江而建,占地面积4300亩,其中核心桂圆林区2300亩,景区有桂水湖、龙吟溪、龙影长廊、树王台、张家大院等40多个景点。
公园里有两大水源,龙吟溪引自长江江水,龙眼湾引自山泉水,两水汇流成“桂水湖”。湖体由三个高差不等的湖面组成,亲水平台、曲桥、拱桥坐落其中,形成了“上湖下江、江湖连体”的独特景观。
张坝桂圆林公园有“十里绿色长廊”、“泸州绿色客厅”、“城市天然氧吧”等美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这里因沱江、长江交汇冲阻,累年淤沙积石而成沿江平坝,共有各类林木共计5.3万多株。
眺望十里桂圆林长廊,草木葱笼,绿浪翻卷,滚滚长江奔流不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张坝桂圆林已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作为北回归线以上桂圆次适宜地带集中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桂圆树人工造林,其植物学价值一如动物学中的大熊猫,是生态环境旅游和观光农业理想的场所。
揽桂楼,位于一处高岗上,高26米,登楼远眺,可观滚滚长江烟波浩渺,桂圆古树绿荫连绵。
泸州南苑宾馆
南苑宾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矗立在老鹰山巅、紧邻长江,也紧邻市政府。宾馆始建于1989年,主体由南苑楼和佳苑楼两幢建筑构成,是当地政府接待宾馆。
入住江景房,江滨美景一览无余。但想到去年四月在湖北宜昌市的经历,心有余悸,让前台调换为相反朝向的房间。
去年四月去湖北宜昌,酒店位于长江边,37层的江景房,景观超赞,入住后非常满意。谁知长江水运繁忙,夜里江轮川流不息,机器的突突声响不绝于耳,一夜未睡好。
迎宾果盘,宾馆还将客人名字编入一首藏头诗,倍感温馨。
午餐、晚餐都在宾馆餐厅,赶上会议,厨房忙碌,餐厅告半小时后再来,正好在庭院浏览一番。
南苑宾馆紧邻长江,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内鸟语花香、绿树环绕,处处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自然环境很好。
夜色美好
长江与沱江在泸州交汇,下图为泸州地图局部,显示我们去的过二处景区:泸州老窖酒厂、张坝桂圆林,还有下榻迎宾馆(市政府西侧)。
泸州还有几处值得一看的景区,可惜不能逐一探访:
太平古镇(距离131公里),有长征中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尧坝古镇(距离33公里),典型的川南小镇民居风貌,多以清代民国建筑为主。
还有很想去的赤水瀑布(距离90公里,在贵州境内),据说很美,有人说比黄果树瀑布好看。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