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四子王旗-----我的家乡

编辑

四子王旗-----我的家乡

    今天就我一个人值晚班,突然想家了,自打高考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心里有些酸楚,那就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乡吧,希望你们有时间了能去那里玩玩吧!!!

1949年,绥远省解放后,将全省调整为4个专员公署、两个盟、一个中心旗、一个省直辖旗。其中,乌兰察布盟管辖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中公、东公、西公6旗。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屑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领导。旗政府驻查干补力格,1952年迁至乌兰花镇。1954年3月5日,蒙、绥合并,绥远省建制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归属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领导。四子王旗和内蒙古其他旗县一样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1958年4月2日,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改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隶属乌兰察布盟行署领导。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乌兰察布盟,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隶属乌兰察布市。

  末代王爷苏达那木朝格吉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生活到1957年病故。共和国境内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哈撒儿家族的尊贵终于彻底放下。王爷府原址在查干补力格苏木所在地。

  解放初期,四子王旗共辖三个农业区,即四区八号地、五区朝克文都、六区海卜子;三个牧业努图克。当时乌兰花是盟直属区,与四子王旗以大清河为界。1952年7月,撤销乌兰花直属区建制,划归四子王旗管辖,叫乌兰花乡人民委员会。同时,旗政府从王府迁到乌兰花。此时全旗划分为八个区。牧区建制没有变,农业区变化较为频繁。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乌兰花被命名为乌兰花乡人民公社。1964年,调整公社范围,又从乌兰花乡人民公社单独划出乌兰花镇公社。1981年更名为乌兰花镇,沿用至今。

  内蒙古牧区的“马背小学”乃是四子王旗教育系统首创,后在自治区的许多牧区得到推广。进入九十年代后,“马背小学”消失,代之以规范的寄宿制学校。

  “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四子王旗成立革命委员会和军事管制小组。在四子王旗境内的工矿企业收留了很多知识青年,很多草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直到“文革”结束。文革期间,大批召庙毁为废墟。边墙、古墓、古城池也罕有幸免。

  1971年的乌兰花,一个下雪的秋日,在四子王旗降生了一位可爱的婴儿……

  2003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更使杜尔伯特草原知名度倍增,给草原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明亮的阳光穿透云霞,普照着一望无垠的金色草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今天的四子王旗,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2.96公里,东与苏尼特右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为邻,南连武川县、卓资县,西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接壤。总面积24016平方公里。辖10个苏木、15个乡和1个镇。1999年,全旗人口21.13万,其中蒙古族1.52万,其他少数民族0.18万,蒙古族仅占人口总数的7.2%。全旗国内生产总值64,98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40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5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90万元。旗府驻乌兰花镇。所辖乡级单位有:乌兰花镇、卫境苏木、巴音敖包苏木、白音朝克图苏木、白音花苏木、吉尔嘎朗图苏木、红格尔苏木、乌兰哈达苏木、查干敖包苏木、查干补力格苏木、脑木更苏木、三元井乡、大井坡乡、大黑河乡、太平庄乡、巨巾号乡、东八号乡、吉生太乡、吉庆乡、西河子乡、乌兰花乡、忽鸡图(我的家)、库伦图乡、供济堂乡、活福滩乡、朝克文都乡。 

 附图:

乌兰花水库

乌兰花宾馆

宝日花

四子王旗的学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四子王旗-----我的家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