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博物馆展品:保护中尽显草原民族文化精髓

编辑

想追溯四子王旗悠久的历史、再现草原灿烂的文化、探索蒙古民族厚重的人文底蕴,最佳的场所当属四子王旗博物馆和四子王旗杜尔伯特民俗博物馆。

走进四子王旗博物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亲笔题写的“四子王旗博物馆”几个大字赫然醒目,博物馆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草原特色的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神舟文化,草原风情为陈列展示的四大类别。

馆内藏品有历史文物、民俗物件、动植物化石、农牧矿产、神舟飞船系列以及各类图片等六大类,现已整理好的文物有1454件,78件(套)文物被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6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38件(套)。藏品主要是动物化石、石器、金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烫金丝织品、骨器、木器、古钱币、古籍善本等,馆藏文物中,尤其以四子王旗元代净州路遗址出土的瓷器居多,且价值可观,这些瓷器年代特征明显,赏心悦目,古朴典雅,器型多样,题材丰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宋元时期瓷器的整体风格和制作水平,件件算得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多次完美的谢幕,让四子王旗和神舟飞船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赠送的火箭模型、神舟飞船模型和神舟飞船降落的珍贵图片,又为博物馆增添了不同于其他地方馆的特色展品,使这座小城深深烙上了“神舟”印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与四子王旗的亲密关系,也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四子王旗的飞速崛起。

四子王旗杜尔伯特民俗博物馆以收集、收藏、保护濒临失传的民俗瑰宝,举办民俗博物展出为主,目前收集的5000多件民俗物品,包括了游牧文化民俗物品和农耕文化民俗物品,收集到的民俗物品覆盖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了四子王旗有人类活动以来的整个历史,具有不可复制性,真实地记载了四子王旗农牧民发展的历史,被誉为最“接地气”的收藏馆。四子王旗杜尔伯特民俗博物馆虽然只有300平方米,但已成为四子王旗青少年了解当地各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外展示四子王旗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每次有游客在神舟飞船模型前赞叹不已时,我就为自己是四子王旗人感到骄傲,我们见证了神舟飞船的成长,每次看到这些珍贵的照片我都仿佛回到了当时那激动的时刻,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了解、热爱、建设四子王旗为主题向全社会各族人民展示四子王旗的风采。”四子王旗博物馆馆长田茂峰说道。

据四子王旗文广局局长包峰介绍,近年来,四子王旗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并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打造体现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文艺精品,将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代表四子王旗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博物馆展品:保护中尽显草原民族文化精髓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