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四子王旗——蒙古族家谱

编辑

蒙古族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

 

  蒙古族家谱是记载蒙古族姓氏、一个家族世系、重要人物活动的记录。蒙古族早在元朝时期开始,不论贵族、平民都要撰写家谱,并且成为传统习俗。蒙古可汗和贵族的家谱世系在史料文献中均有记载,而平民的世系家谱多数系家藏。在长期的迁徙和战乱中,有的停记、遗失以至被迫烧毁。

  辽宁省蒙古族曾有大量家谱流传。据调查阜新地区有较多家谱传世,现保存下来的只有少部分。据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收集到蒙古族家谱有12部,这些家谱大都是蒙文书写。其中辈分最多的是兀良哈(吴姓)、斡特尔(武姓)、含图德(韩姓)、达日胡德(戴姓)。

  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也保留着蒙古家谱、族谱。其中《图琳固英族谱》(兀良哈族谱)价值很大。此谱是兀良哈(乌梁海)蒙古人之旗谱,收藏在该县档案馆,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蒙古族家谱。该族谱真实地记载了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至光绪年间图琳固英传人的名字及其社会地位。族谱上能辩认的共14代1904人,其中获得清廷各种官爵的达1153人。该族谱整理问世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1996年11月,中央民族大学教援吴肃民,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纳古单夫、乔吉等专家对族谱进行了认定,一致认为这是蒙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研究蒙古历史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据专家介绍,现存于德国皇家图书馆的中国蒙古族家谱,仅长4米、宽2米,谱记人员仅600余人,已被视为世界珍品。比较而言,兀良哈族谱篇幅之大,记载人员之多,跨越时间之长,更堪称“世界之最”。不仅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更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被誉为“国之瑰宝”。

  此外,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的家族谱,辽南的巴尔虎后裔、元裔都姓、撒哈拉氏(许姓)均有家谱流传于世。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四子王旗——蒙古族家谱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