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四子王旗——蒙古族是野生动植物的朋友

编辑

蒙古族是野生动植物的朋友

在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在孤立的大树上挂满了彩带,前面放着供品,这就是神树,相当于重点保护植物。蒙古人以牛粪做燃料,从不砍树。以草记年,草一青为一年。农耕民族常把水、土、草贬低。如土包子、土里土气、水货、掺水份、草包、草寇、了了草草。说老牛吃得是草,挤出的是奶,还是把草贬低了。当你出钱买牧民的奶食品时,他们会不高兴,认为钱是脏的,牛奶是洁净的,是因为用圣洁的草换来的。甚至认为吃草的牛粪也是干净的。他们常把家乡取个植物名字,如海日苏(榆)、德里斯(岌岌草)。姑娘的名字最多的也是花草,你只要喊几声其其格(花),那日苏(松)、那德玛(牡丹),就会有姑娘向你微笑着走来。草原上的一颗草,就是一个文字,它们经过千万年的磨合组成篇篇文章,使草原成为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名战士,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就是坚不可摧的部队,是经过千万年严酷环境考验的幸存者,是捍卫脆弱生态环境的最后一班岗。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位老师,给人们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草原就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母校。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位朋友和亲人,草原就是友谊的海洋,爱的大家庭。

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的根源是奉天命而生的苍狼和白鹿。因此狼图腾广泛流传。牧民认为狼是天狗。“狼在草原上走动,能提高牲畜的警觉,有利健康”。每年的围狼活动,实际上起到了战术演练作用。狼是大恨大爱的动物,狼实行儿女共有,即使是人类丢弃的孩子也精心养大,蒙古人不仅向狼学习狩猎和打仗,还十分敬仰狼勇于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幼子的品德。草原上不存在实际上的孤儿和孤老。二战后蒙古人同时收养了俄罗斯和日本的孤儿。抗美援朝战争后五千朝鲜孤儿来到了草原的怀抱。六十年代三千上海孤儿已在草原上长大成人。他们把千百知青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女。蒙古人珍重生命,歌中唱道:“天上的风啊,永远不停,世人的生命难以久存,什么人也没喝过长生的甘泉,珍惜生命,努力吧,我们!”

蒙古人爱鸟,敬鸟,连麻雀都列入保护动物。说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是不可能的。传说燕子给人类带来了火种。蒙古人原先也用鹰打猎,闲时放回大自然。有一蒙古人在山中昏倒,有一老鹰给他喂食。他回来劝说人们不要再用鹰打猎。古代有一国王,派儿子了解南方的宗教,因路远儿子变成了鹰。蒙古人向百灵鸟学习坚贞,向鸿雁学习适应环境四季游牧(人雁对话)。在遥远的草原上,有户贫苦牧民,儿子已长大成人,可是没人来提亲。后来天天有七位漂亮姑娘来池塘洗澡。小伙子藏了一位姑娘的衣裳,那姑娘化做天鹅飞走了,剩下的嫁给了小伙子,生下九个像天神一样的儿子,天鹅母亲要回了衣裳飞上了天空。父子们把新鲜牛奶撒向蓝天。“我们的妈妈是白天鹅,我们的拴马桩是白桦树,我们是草原蒙古人”。由此蒙古人就有了每年敬天鹅的习俗。在天鹅飞经有人的地方时,就在天上叫“蒙代,蒙代!”人们就回应“蒙代,蒙代!”相互问候。“每株芦苇旁都有友爱,每片草地上都有关怀,这里有成千上万对鸟相爱,成千上万个鸟家庭,草原上的湖泊,是鸟的海洋,爱的海洋。观鸟吧,快来草原上。想听最动听的音乐吗?想看最美的舞蹈吗?不要花钱去歌剧院了,草原有天然大舞台,大明星,鸟类的演出最精彩。快来草原上观鸟吧。大天鹅有性暴力吗?没有,有第三者插足吗?没有!雄鸟为了获得雌鸟的欢心,无不尽情展示自己艳丽的羽毛,嘹亮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以及无比的毅力和耐心,婚后更是一如既往。人类还搞什么和睦家庭,模范丈夫,算了吧!快来草原上观鸟吧!”

世界上有哪个民族能做到环保的全方位,那就是蒙古族。从法律到习俗,从信仰到思维,从家教到宣传,从文化艺术到生产生活。他们有古老的自然保护区,即神圣之地。有明文规定的保护动物和神树。他们几百年前做的,有的比我们现在还全面,还仔细,还实在。

传说有两兄弟打猎,当打到第三百六十一只黄羊时。看到是一只受了伤正在产羔的母羊,母羊奋不顾身的抱住羔子,眼睛直瞪着眼前的猎人。把正在吃奶的羔子紧紧抱在怀里,直到最后闭上了眼睛。兄弟俩被这一幕惊呆了,跪在地上请求上天饶恕。他们折断了猎物,埋葬了母羊,把羔子抱回家。从此就传出了关于三百六十一只黄羊的多种歌曲。大致内容是:带着羔的母黄羊,落在后面受了伤。母子俩一边跑一边对话。“妈妈 ,好妈妈,您为什么流眼泪?”“孩子呀,快快跑吧,那不是眼泪,是因为狂风吹。”“妈妈,好妈妈,您的大腿为什么一片红,是不是受伤流的血?”“孩子呀,快快跑吧,那不是血,草原上白花开,是因为沾满了花粉。”后来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招呼羔子快快吃口妈妈的奶,好有力气快快跑。“东山坡青草嫩,吃草时要当心,别贪玩,别贪睡,处处留心不离群。”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四子王旗——蒙古族是野生动植物的朋友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