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位于太原的晋源区,建于公元551年北齐天保年间,山崖石壁上开凿而成,是一尊摩崖石刻大佛。蒙山大佛虽然没有乐山大佛名气大,但却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由于历史原因,蒙山大佛在元朝末年被毁,从此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地沉寂了六百多年,直到1980年太原地名普查时,才被重新发现,此时的大佛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佛头早已不知去向。
2006年起,有关单位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开发,2008年5月开始向公众开放。
2022年9月23日,我和老伴一起驾车前往蒙山大佛景区,到达停车场,这里距景区还有大约两公里路程,我们乘坐观光车边走边看。这里绿水青山,空气清新,环境非常优美。几分钟后,观光车停在终点站观音堂,下了车,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一口这里的空气,只感觉嗓子眼特别甜润。
在车站的一侧拾级而上,一块巨石雕刻着“晋佛缘”的醒目大字即刻呈现在眼前,往前走没多远,来到观音堂,观音堂距今已有400年历史,殿内的钟楼、鼓楼为明代所建,由于疫情期间,观音堂没有开放,只能在门前拍张照片。
沿着山路往前走,来到一个多级台阶处,拾级而上,尔后在松林中沿着台阶慢慢往上走,上面有开化寺、铁佛殿和连理塔。走到一棵参天大树下,树上挂满了许愿的红布条。
树的对面就是开化寺,当我们来到开化寺门前时,发现大门紧锁,没有开放。
旁边的铁佛殿也没有开放。
只有连理塔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连理塔两塔形制相同,共用一个塔基,为北宋淳化元年修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再往前走,到了塔林和净池,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往上再走一段台阶便看到了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耸立于一处山坳的半山腰上,远远地望去泰然自若。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大佛背倚山岗,头顶蓝天,在背景衬托下,给人一种突兀、悠远的感觉。
大佛静静地坐在那里,高度大约46米。走到大佛前,看到大佛躯干完整,胳膊手臂明显,肚腹部分有明显圆形,佛身比较风化,已被加固过,佛头是参照出土的北齐佛头重新修复的,从佛身岩石的风化程度,可以知道大佛历尽沧桑。
佛像下和对面的灌木林上,密密麻麻地系满了红色许愿带,和绿色的树叶相衬,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佛像下的护栏上,还挂着许多还愿的锦旗,善良的人们祈求大佛保佑自己,事事遂愿。
大佛旁边的观音宝殿和禅堂没有开放,站在这个角度,能将大钟、殿堂、石碑和大佛一起拍摄下来,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沿着蒙山晓月往山下走。
走到一个平台处,在这里可以仰视大佛正面,平台有一处多级台阶直通大佛上面的平台,台阶上面摆满了鲜花,在阳光照耀下,煞是好看。
当我们进入蒙山晓月、徜徉在河流两侧的木板路上的时候,碧绿如玉的河水慢慢地流淌,一处处湖水碧波荡漾,平湖倒影的优美景致映入眼帘。
河流上不时地出现几处瀑布,涓涓细流,好像从空中抖落的细纱,缓缓转动的古老水车,旋转着那一朵硕莲,好像又吹响了浓浓的乡音,山间凉风习习,蒙山氧吧已经来到了眼前。
我们在下山的路上慢慢地走着,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不觉沁人心脾。
一会儿来到了御驾桥,这是当年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以及武则天瞻礼大佛途径的地方,当我们踏着他们的脚印,漫步在御驾桥的时候,正好穿越“造佛盛景”浮雕,呈现出北齐开凿大佛一夜燃油万盆的盛大场景。
蒙山大佛游览完了,坐上汽车,踏上了回家之路。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2020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晋是如此美 33781
- 山西旅游攻略|#不止于春#去平遥,还一场春季旅行 50075
- 中国四大古城你来过几个?民间故宫你又知道多少? 2319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