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佤族自然村离腾冲城13公里,距离腾冲驼峰机场7公里左右,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相传,在西汉年间,族人迁至腾冲,几经辗转,终落址清水乡,由于佤寨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
“司莫拉”为佤语音译,意为“幸福的人追求幸福的地方”荣获云南省“美丽村庄”、3A级景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云南省卫生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
景点推荐
寨门
寨门,佤族群众称之为“司歪水”,在原始部落时代的寨门是戒备森严、不可随意侵犯的地方,寨门两侧立的木桩就是当时山寨防卫严密的一种体现。今天的寨门是佤族同胞迎接贵宾的地方,每逢重大活动或佤寨节日。佤族同胞都会到这里迎接贵宾进寨。
民俗文化陈列馆
民俗文化陈列馆为后来建造的,陈列着具有佤族特色的民族衣帽服饰和生产生活用具,在这里能窥见佤族的民俗生活。
寨心桩
两颗巨大的木雕也叫寨心桩: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佤语称男性木雕为“达瓜”,女性木雕为“叶里”,意为人类的祖先。
礼堂
司莫拉礼堂是传统佤族建筑,木结构茅草顶为主。佤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直过而来的古老民族,佤王曾经是阿佤人民共仰的首领,寨中心建有一座佤王宫,是中寨佤族人民为佤王而建的府邸。
民俗墙绘
牛为中寨佤族的图腾,在土生土长的中寨佤民心中,牛是吉祥、神圣、高贵,且庄严的。佤族尚黑,以黑色作为象征,服饰以黑色为基调,其他颜色陪衬。
木鼓屋
木鼓屋存放木鼓。木鼓,佤语称为“克罗克”,是佤族凝聚人心,传递信号的工具,分公鼓和母鼓。公鼓的音调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调较高,音色清脆。木鼓,是佤族同胞崇拜的神圣之物,平时不能乱动,只有传统节日、重要活动时才能敲打。木鼓屋,是佤寨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游步道
大箐里古树遍布,大箐及村寨周边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就有18株。箐内分布着密集的地下泉眼,属低温温泉,除灌溉着村庄下游千亩良田外,还形成了天然水塘,当地俗称龙塘。在古榕树群中,榕树之上都会高高悬挂牛头。这象征着佤族的牛图腾信仰。
七子泉
七子泉(北)
七子泉年代久远,据说为元代以前形成。其与村落主体建筑呈相对方向,由阿泉、阿芒泉、贡恩泉、贡酿泉、亚木泉、涅桑泉、司儒泉构成,其水源来自地中山泉。山泉水,是腾冲特有的自然要素,这是腾冲火山较多的标志。
七子泉(南)
祭祀台
在中寨,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马的清晨,都会有祭寨的习俗。祭寨有一部分仪式是在祭祀台进行的,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代为举行。
水碓房
水碓是一种木制器具,是以水流为动力,带动水碓捣米。以前,中寨的水碓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
洗衣沟
这里是村落妇女聚集洗衣服的地方。中寨的洗衣沟存在历史较长,洗衣沟之上的洗衣亭是2000年后新建设的。在清水乡,乃至腾冲,大部分传统村落都有洗衣亭,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编 辑:赵庆祝
责任编辑:杨雪花
审 核:郭云戎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腾冲:一到秋天就成了“人间尤物”,惊艳了整个云南,如诗如画 16245
- 这个秋冬,最不能错过腾冲金色的世外桃源 61064
- 金秋时节去哪玩?带你去游一生一世的浪漫腾冲 984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