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春天,是一种舌尖上的艺术,唇齿留香。腾冲人将春天的馈赠化为餐桌上的美食,游客们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这方水土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体味云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创意。
春天,吃的是那一口“野”。
三月三,上春山。此时,散布于山野间的野蔬在春雨下过后,翠嫩的叶片一夜之间全都伸展了出来,顶着未干的雨露,把泥土里的清香完完整整地带出来。
/ 蕨菜 /
但春光太短,吃口新鲜的太难,比如蕨菜。
想起诗经里那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坠然心尖,眼前似乎有了画面。春日,漫山遍野都是蕨菜苗,形态各异,迎风招展,特别是火山灰滋养下长出的蕨菜,又肥又嫩。
新鲜采摘的蕨菜,焯水煮熟后用清水浸泡些许时候,随后切段,用腊肉与其炒制,如此一来,蕨菜既吸了肉的脂香,肉也多了蕨菜的特有清甜。
在腾冲,食用蕨菜分大蕨菜、小蕨菜、水蕨菜。
水蕨菜一般生长在溪边、箐边,一丛丛的。春天,它们的嫩芽就会全部涌现出来,采摘回家与水豆豉炒制,水蕨菜滑脆的口感,最是令人回味。
蕨菜的做法有很多种,常为焯水过凉后凉拌、炒、炝等,小蕨菜还可腌制。
/ 山苤菜 /
苤菜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宽叶韭菜,兼具韭菜和葱的辛辣香味。
春日,山里的山苤菜刚冒出不久,此时最是鲜嫩的时候。苤菜分野生的和人工种植的,山苤菜即为野生苤菜。山苤菜与人工种植的苤菜相比,更嫩,味道更加浓郁。
山苤菜常见的做法有凉拌、生炒、煎鸡蛋饼、腌制、煮汤等。
/ 香椿 /
春天的味道,来自腾冲的山野之味——香椿,此时香椿树的枝丫伸出油油的小手,在春风里昂扬抖擞,就属这时候的滋味最浓。
新鲜的香椿焯水切细,与鸡蛋搅拌用油煎成金黄色,最是美味。在腾冲,香椿的做法很多,可凉拌、可腌制……
我国食用香椿的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吃过香椿芽之后,一年就不会生病了。虽只是美好愿景,但香椿也属实滋味鲜美,值得留恋。
/ 椿头 /
椿头别名刺椿头,树头菜,因长在刺椿树的枝头而得名。样貌略显粗糙、浑身“带刺”的椿头,与香椿同节令生长,是腾冲人喜爱的春令菜肴之一。
椿头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炒食、做汤、凉拌等等。不过腾冲人更习惯喜欢把它做成凉拌菜。将采摘回来的椿头,焯水将其捞出,放入腾冲腊腌菜在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入各种调料,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 帕哈 /
帕哈菜,又叫做臭菜,味道上头,在傣族菜系中常见。
帕哈切碎后与蛋液、盐调匀,下入油锅煎成蛋饼。不爱吃的觉着臭的得捂鼻往下吞咽,爱吃的会觉得越嚼越香。
/刷帚菜 /
刚发芽的刷帚菜特别形似农家刷洗锅的“刷帚”,所以取名刷帚菜。
刷帚菜一般用于凉拌,焯水后放入腾冲特有的腊腌菜,加以调料即可,味道有一种特别的微苦,也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
/ 折耳根 /
春天,应该是凉拌折耳根的味道。二、三月的细雨微风滋养着田间的食材,满山遍野的嫩芽就迫不及待探出头来,仿佛一夜之间,腾冲的春天就来了,而此时折耳根最是鲜嫩!
作为田畔里孕育的珍馐,想吃到它那必须得花费一番力气,因此这几天常常能看见成群结队的人随身携带着小刀或者背着锄头,出没在各大田坎边上,耐心寻找野生折耳根。
/ 水香菜 /
在腾冲,立春刚过,野生水香菜已悄然生长,清澈的水泽边、潮湿的田沟边,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这一时节的人们,当然不会错过品食春味的机会,他们喜欢把水香菜采摘回家,做成一席清爽开胃的美食,唤醒味蕾。
水香菜四季常绿,一年四季均可采食,但数春季的最鲜嫩可口。水香菜做法多样,可以凉拌,也能炒制、煮汤、涮火锅或做配料。
/ 水芹菜 /
水芹菜又名细叶芹,是一种生长在小溪边、河边和水田里的水生蔬菜,在早春时节第一个发芽,被视为具有创造新生命功能的“希望香草”。
在腾冲,人们常于春节后到田里采摘自然生长的细叶芹,凉拌、生拌或炒食,以帮助清除节日期间的油腻。腾冲气温南北差异较大,雨水充足,2月至7月都能吃到鲜嫩的细叶芹。
/ 蒲公英 /
春天,当各种野菜竞相冒出来的时候,蒲公英也悄悄地长了出来。
蒲公英,北方称之为“婆婆丁”,春天吃蒲公英好处多多,它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当菜吃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春天总是很快的。
轻轻巧巧地来,又无声无息地离开。或许,食物在味蕾之间绽放过的痕迹,就是人们刻意想把这份短暂封存得久一点,好让春天慢一点。而那鼻息间的野,唇齿间的鲜,满心满眼的美,也全都是春天曾留下的样子。
来源:记食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腾冲:一到秋天就成了“人间尤物”,惊艳了整个云南,如诗如画 16279
- 这个秋冬,最不能错过腾冲金色的世外桃源 61086
- 金秋时节去哪玩?带你去游一生一世的浪漫腾冲 985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