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就對歐洲充滿著嚮往。以前總覺得這個目標是多麼地遙不可及,可是人慢慢長大了就會感受到時間會越來越少,想去的地方想實現的目標就必須盡快付出行動。
2016年,一位朋友告訴我Expedia官網上有個促銷活動,來回 布拉格 的機票只需要2890元港幣!這無疑是我這次中歐之旅的催化劑,所以當時就毫不猶豫地預定了今年4月2號的機票!
我對於中歐的印象,始於蔡依林的《 布拉格 廣場》:“我就站在 布拉格 黃昏的廣場,在許願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我想很多人都是因為這唯美的歌詞而想要去的吧!
關於作者
雖然已經寫了幾篇遊記,但是還沒有正式地自我介紹,以下是我個人簡介:
作者:陳建偉
年齡:26
星座:雙魚座
身高:177.5 cm
體重: 67kg
籍貫: 福建
現居:澳門
畢業院校:澳門大學
專業: 電機及電腦工程
職業:工程師
興趣:旅行,攝影,跑步,集郵,看書,音樂
環遊足跡:緬甸, 新加坡 ,俄羅斯,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 日本 ,奧地利, 捷克 , 匈牙利 , 斯洛伐克 ,中國( 西藏 ,雲南, 青海 , 湖南 , 北京 , 四川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廣西,廣東, 上海 , 福建 , 香港 ,澳門, 深圳 ,陝西),中國台灣( 台南 , 高雄 ,嘉義, 台中 , 南投 )
座右銘: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閱讀了其中一頁,我希望我是一個可以看完這本書的人!
關於中歐
很多人將 捷克 ,奧地利, 匈牙利 , 斯洛伐克 定義為東歐,其實不然, 這些國家都是屬於中歐。中歐是歐洲五個國家地理分區之一,包括德國、波蘭、 捷克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奧地利、 列支敦士登 和 瑞士 8國。總面積約101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1.61億。民族主要有德意志人、波蘭人、奧地利人等,主要語言為德語。 中歐處在溫帶氣候帶,地形多樣,北部為波德平原;南為阿爾卑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東有多瑙河流域的 匈牙利 平原。
路線
這次行程的整體路線是: 布拉格 (Prague)---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CK小鎮(Cesky Krumlov)---哈爾斯塔特(Hallstatt)---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Schafbergbahn)---薩爾茨堡(Salzburg)---維也納(Wien)---布達 佩斯 (Budapest)---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布拉格 (Prague)
下面是各景點之間的路程及耗時表(車站到車站的耗時):
行程安排
DAY1-DAY3 捷克
Day1(2017.4.2):乘坐奧地利航空于20:40分抵達 布拉格 ,住 布拉格 。
Day2(2017.4.3):早上從 布拉格 (Prague)出發前往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遊覽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Kostel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人骨教堂(Sedlec Ossuary),聖芭芭拉大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下午出發前往CK小鎮(Cesky Krumlov),住CK小鎮。
Day3(2017.4.4):CK小鎮一日遊,下午出發前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住哈爾斯塔特。
DAY4-DAY9 奧地利
Day4(2017.4.5):哈爾斯塔特一日遊,晚上出發前往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Schafbergbahn),住沃爾夫岡鎮。
Day5(2017.4.6):遊覽聖沃爾夫岡鎮,沃爾夫岡湖(Wolfgangsee),下午出發前往薩爾茨堡(Salzburg),住薩爾茨堡。
Day6(2017.4.7):薩爾茨堡一日遊,住薩爾茨堡。
Day7(2017.4.8):早上繼續遊覽薩爾茨堡,下午出發前往維也納(Wien),住維也納。
Day8(2017.4.9):維也納一日遊,住維也納。
Day9(2017.4.10):維也納一日遊,下午維也納前往布達 佩斯 (Budapest),住布達 佩斯 。
DAY10-DAY11 匈牙利
Day10(2017.4.11):布達 佩斯 一日遊,住布達 佩斯 。
Day11(2017.4.12):布達 佩斯 一日遊,下午出發前往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住布拉迪斯拉發。
DAY12 斯洛伐克
Day12(2017.4.13):布拉迪斯拉發一日遊,下午返回 布拉格 ,住 布拉格 。
DAY13 捷克
Day13(2017.4.14): 布拉格 一日遊,住 布拉格 。
Day14(2017.4.15): 布拉格 飛 香港 ,行程結束.
精彩預覽
捷克 篇
奧地利篇
匈牙利 篇
斯若伐克篇
DAY1:澳門-布拉格(4.2)
4月2號一早, 我們就趕往澳門港澳碼頭,因為需要坐船去 香港 ,然後再搭乘12點45分的奧地利航空前往維也納。第一次坐十幾個鐘頭的飛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熬, 因為飛機上有很多免費的電影可供觀看, 也都是些近期剛推出的新戲,所以看了幾部電影再小睡一會兒就到了。
中歐時間19點15分我們抵達了維也納國際機場並在此轉機前往 布拉格 , 這程飛機的時間比較短, 不到一個小時我就到了 布拉格 ,下了飛機我們在機場換了些 捷克 克朗(機場裡也有ATM提款機,可以用銀聯卡提款。另外,在 布拉格 市區內也蠻多ATM的)。
換完錢後我們就坐車去酒店了, 從機場到市區是沒有直達的地鐵,需要先坐大巴再換乘地鐵。你需要根據住的區域選擇不同的搭車路線:
-119路車:從機場到地鐵A線(綠線)NádražíVeleslavín站, 再換乘地鐵到達目的地。
-100路車:從機場到地鐵B線(黃線)Zličín站,再換乘地鐵到達目的地。
-機場快線(Airport Express):從機場到市中心的 布拉格 中央火車站,然後可以換乘地鐵C線的Hlavni Nadrazi站達到目的地。
布拉格 的地鐵,公交和有軌電車是使用同種車票, 這種車票是按照乘客的乘坐時間收費, 從機場進入市區可以購買售價為32克朗的“90分鐘票”,車票可以在機場內的便利店或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購買。使用方法是搭車時放在車上的讀票器裡打印時間。以下是車站自動售票機上顯示的票價資訊:
我們的酒店在地鐵A線的Muzeum站附近,所以我們搭乘的是119路車。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晚我們找酒店找了很久, 最後在11點左右才check in。
DAY2:布拉格-庫特納霍拉(4.3)
由於之前預訂了早上八點去庫特納霍拉的火車票,所以我們今天早上6點半就起床了,還沒倒過來的時差加上睡眠不足,真的是有點傷不起!所以建議大家先在 布拉格 呆一天,我們是因為最後要在 布拉格 離開,所以把 布拉格 的行程安排在旅程的最後一天。
去庫特納霍拉的人有百分之九十是衝著人骨教堂去的,我們也不例外。去人骨教堂要在 布拉格 火車站(Prague Main Railway Station)搭車,然後在Kutná Hora-Sedlec站下再步行前往,中途要在Kutná Hora hl.n.站換乘一次。
到了Sedlec站,步行一兩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座教堂,本來以為這就是人骨教堂,後來Google地圖下才知道這是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Kostel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
進去參觀是需要門票的,它和人骨教堂,聖芭芭拉教堂的套票是160CZK(45RMB),可以在教堂對面馬路路口的旅客資訊中心購買。
這是一座巴 洛克 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建於13世紀末。胡斯戰爭後被摧毀,18世紀初由 捷克 著名建築師Jan Santini Aichel重建。
相對於歐洲的其他教堂,這座教堂的內部算是比較簡陋。
景點: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Kostel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
交通:搭火車在Kutná Hora-Sedlec站下,然後步行一兩分鐘。
費用:和人骨教堂,聖芭芭拉教堂的套票是160CZK(45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相對於歐洲其他教堂略顯普通。
推薦指數: ★★★★
我們在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並沒有逗留太長時間,因為今天的重點是人骨教堂。沿著旅客資訊中心那條路一直走就可以到達人骨教堂了。
人骨教堂就是上圖的左邊那座哥特式建築,對它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揚
人骨教堂(The Sedlec Ossuary)建於14世紀,教堂內部的裝飾全是用人骨做成的,頭顱做的檯燈,人骨壘成的盾牌,人骨砌成的祭壇,骨頭擺成的簽名與其說這裡是教堂,不如稱其為“人骨博物館”。
14世紀,波西米亞爆發黑死病,再加上15世紀的約翰.胡斯宗教戰爭,使得這裡屍骨遍野。虔誠的傳教士為了撫慰亡靈, 把他們帶到昆特拉.霍拉的聖土安葬。後來,富有的Schwarzenberg家族將這片地皮和教堂買下,並聘請木匠來裝飾教堂。木匠突發奇想, 用這裡的人骨來裝飾教堂。於是,有了這座名叫Kostelik Vech savtych a kostnici的人骨教堂。
走進教堂,並沒有什麼恐怖的感覺,但是會覺得很震撼,很特別。或許是因為這裡的人骨太多了,感覺有點不真實
看著這一個個白色頭骨,突然心中有這樣的一種感悟:不管你生前多麼的光鮮亮麗,多麼的有錢有勢,死後都是相同的一堆骨頭。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活著的時間,然後好好地看看這個世界。
景點:人骨教堂(Sedlec Ossuary)
交通:搭火車在Kutná Hora-Sedlec站下,然後沿著旅客資訊中心那個路口步行8分鐘。
費用:和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聖芭芭拉教堂的套票是160CZK(45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很特別的教堂,內部裝飾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十分震撼,看完或許對人生有另一種看法。
推薦指數:★★★★★
從人骨教堂出來, 我們就出發前往聖芭芭拉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去聖芭芭拉教堂需要在Kutná Hora-Sedlec站坐車到Kutná Hora-město站(3分鐘)。
到了Kutná Hora-město站後需要往山上步行25分鐘,途中會經過一個小鎮, 這裡除了聖芭芭拉教堂還有不少的景點, 有時間的話可以慢慢地逛逛。
大概走了25分鐘後,我們看到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哥特式教堂,那就是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是庫特納霍拉最大的一座教堂,建於1388年,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教堂裡供奉的是礦工的守護神-聖芭芭拉,因為庫特納霍拉是個以銀礦發展而起的城市。
教堂最吸引我的是它們的彩色玻璃窗戶,感覺每個窗戶上都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出了教堂我們就下山了,不過聽說聖芭芭拉教堂的正門前面有個花園很漂亮,我們沒時間去了,也正好給大家留個想像的空間 。
景點:聖芭芭拉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
交通:搭火車在Kutná Hora-město站下,然後往山上步行25分鐘。
費用:和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人骨教堂的套票是160CZK(45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哥特式教堂,值得一來。
推薦指數:★★★★★
從庫特納霍拉去CK小鎮(Cesky Krumlov)需要先回 布拉格 ,再在 布拉格 坐火車前往(訂票網站在出行準備裡有介紹)。
傍晚, 我們到達CK小鎮,找到了酒店就早早地休息了。
DAY3:CK小鎮-哈爾斯塔特(4.4)
今天雖然是清明節,但是天氣還算給面子,沒有下雨,而且偶爾還有點藍天。對於CK小鎮的遊玩方式,我個人覺得漫步是最好的選擇。
CK小鎮又叫克魯姆洛夫小鎮,克魯姆洛夫的歷史開始於13世紀南波希米亞豪族維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之時,1374年時這裡只有96幢房子;公元14世紀時維特克家族消亡了,羅熱姆韋爾克家族成為了當地的統治者,到了16世紀,城市一度繁榮至極點;而18世紀施瓦岑貝格家族開始控制該地區,這些家族在當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92年,CK小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早上八點半我們開始從酒店出發,漫步於這美麗的小鎮中。
聖維特教堂(Church of St.Vitus)
CK小鎮的門和窗...
走了大概10分鐘左右,遠遠地望到了一座色調有點俗麗的古堡塔,那是CK的地標---克魯姆洛夫城堡。
我們以古堡塔為目的地繼續往前走,途中發現了一個觀景台,好多人在此拍照。
繼續往前走我們就到了斯沃諾斯基廣場(Main Square),斯沃諾斯基廣場是最熱鬧的地方,東南側有噴泉與紀念瘟疫死難者的聖像 石柱 ,廣場的右邊是一個歷史雕塑。
再往前一點是一條商業街,這裡的商舖都很有特色,商品玲瑯滿目。
驀然抬頭, 發覺克魯姆洛夫城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腳步...
在一座木橋上有兩個街頭藝人正在表演,美妙的音樂加上童話般的小鎮,我想這就是 捷克 給我的感覺!
走了大概15分鐘,我們來到克魯姆洛夫城堡(Cesky Krumlov Castle)的正門口。
克魯姆洛夫城堡建於1240年,是 捷克 第二大古堡(第一是 布拉格 城堡),城堡中有一個保存完好的巴 洛克 式劇場,每年會在這裡演出一次巴 洛克 時期的劇目。
城堡分為高塔、博物館、古堡等幾個部分。我們首先去了城堡高塔与城堡博物馆, 套票是130克朗(37RMB)。
城堡古塔是這裡最好的觀景台,可以俯覽整個CK小鎮。
站在塔上往下看,一座座如玩具般精緻的房子排列著,一層疊著一層,密密麻麻地。
以前都是在別人的照片中感受CK的魅力,現在身臨其境又是另一種感覺。
從古 塔下 來,我們就去城堡博物館參觀,博物館裡展示了一些古時候的餐具,裝飾品,瓷器,槍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克魯姆洛夫城堡的歷史。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就進入古堡。
聽說古堡裡有個劇院,但是我們沒有進去而是徑直往上走,這裡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欣賞CK小鎮。
碧水微瀾的伏爾 塔瓦 河環繞著CK小鎮,讓它顯得更有靈氣!
再往上走就會來到古堡的空中走廊,牆邊一個個拱形的窗戶就像天然的畫框,將童話般的CK小鎮鑲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一直走到山頂是一個空中花園,個人覺得景色一般般
景點:CK小鎮(Cesky Krumlov)
交通:從 布拉格 搭乘火車到達。
費用:小鎮觀光是免費的,但是古城堡高塔与城堡博物馆是需要收費的, 套票是130克朗(37RMB),單獨購買的話高塔是50克朗(14RMB),博物館是100克朗(28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個童話般的小鎮,是來 捷克 必玩的景點。
推薦指數:★★★★★★
從CK小鎮去哈爾斯塔特我們訂的是door to door的shuttle bus, 下午四點司機提早在酒店門口接我們,司機是個大帥哥,迷得同行的兩個女生不要不要的,所以她們連忙選了車頭的座位坐....
由於太遲預訂酒店,我們訂不到哈爾斯塔特裡面的住宿,所以就住在哈爾斯塔特附近的巴特戈伊瑟恩(Bad Goisern). 這裡坐車過去也就15分鐘左右,而且住宿的價格也相對便宜點。
DAY4:哈爾斯塔特-沃爾夫岡(4.5)
去旅行最怕的是天氣不似預期,連續的幾天陰天會讓人提不起精神來,今天也是...
我們從酒店步行7分鐘到達車站。
車站門口有自動車票售賣機,我們買了9點22的車票,下面是列車時間表:
15分鐘之後,我們到了哈爾斯塔特對岸,然後搭船過去(10分鐘,2.5歐元)。
下了船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地方寄存行李,不住在哈爾斯塔特確實有點不方便,所以大家要盡量提早預訂酒店。下了船往左手邊一直走有個旅客資訊中心(如下圖所示),那裡可以寄存行李(3歐),資訊中心的外面就是車站了。
哈爾施塔特鎮(Hallstatt)位於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511米,因其風景秀麗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小鎮”。哈爾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於古克爾特語的“鹽”,因為歷史上這一地區就因鹽而致富,所以這裡又被稱作“世界最古老的鹽都”。
車站外湖畔的景色已經是明信片級別了。
我們往最佳觀景塔台的方向走(背對湖的右邊),感受這童話般的小鎮。
漫步於湖邊,清澈的湖水映照著色彩斑斕的房子,幾隻天鵝悠閒地在水中漫游,遠方的山雲霧繚繞,彷彿置身在人間仙境!
集市廣場(Central Square Markplatz)
背對湖的右邊山頭上是哈爾斯阿特的最佳觀景台。
走了大概10分鐘,我們到了哈爾斯塔特的最佳觀景台,頓時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這根本就是童話故事裡的場景!
哈爾斯塔特上面有個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7000多年歷史,需要坐纜車上去。我們沒什麼時間,就沒有上去了。 景點: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交通:從CK小鎮坐shuttle bus到達。
費用:小鎮觀光是免費的,但是鹽礦觀光需要30歐元(231RMB)。
作者的評價:“世界上最美的小鎮”哈爾斯塔特絕對值得一來。
推薦指數:★★★★★★
傍晚時分,我們在旅客咨詢中心外面的車站搭車去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Schafbergbahn),途中在Gosaumuhle和Bad Ischl. 轉乘。
在車上看到這個湖的時候就證明離聖沃爾夫岡鎮不遠了。
到了聖沃爾夫岡鎮,一下車就立馬被這座綠色建築吸引了...
晚上,我們試了奧地利菜,還不錯喔!
DAY5:沃爾夫岡-薩爾茨堡(4.6)
今天本來要去夏夫山(Schafbergspitze)的,可是臨行前才聽民宿老闆說夏夫山今天不開放, 所以我們就在聖沃爾夫岡鎮裡逛逛。
這是個靜謐的小鎮,不大而且沒有太多的遊客,可以作為旅程中一個歇腳處。
街上真的一個旅客都沒有!
聖沃爾夫岡湖
景點: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Schafbergbahn)
交通:從哈爾斯塔特坐大巴前往。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夏夫山是這個小鎮的主要景點,如果不是在開放的季節來其實也沒什麼特別。
推薦指數:★★★★
傍晚,我們坐大巴前往莫扎特的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
薩爾茨堡是奧地利第四 大城 市,也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所以很多人慕名而來!
在薩爾茨堡觀光可以買交通和景點的通票---薩爾茨堡卡(SALZBURG CARD)。
薩爾茨堡卡分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三種,持卡可以免費單次參觀25個市內景點,免費搭乘公共交通(包括城堡纜車、溫特斯山纜車、僧侶山電梯、鹽河遊覽船 I)等。
使用方法:到達通票包含的景點出示觀光卡,將觀光卡插入打卡機,即可進入參觀;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出示此卡。
購票地址:1.莫扎特廣場遊客中心(Tourist Info - Mozartplatz)
時間:4月至9月周一至周日09:00-18:00
10月到3月:周一至周六09:00-18:00
2.薩爾茨堡中央火車站遊客中心(Tourist Info - Salzburg Main Station)
時間:每天09:00-18:00
價錢:
薩爾茲堡卡也可以在網上預購,然後再去購票處換票。
到了薩爾茨堡,放下行李之後我們就去莫扎特廣場遊客中心買48小時通票,也順便為明天的行程探探路!
莫扎特廣場當時有工程進行中,而購買薩爾茲堡卡的旅客資訊中心就在這邊上。
很遺憾的是我們到的時候旅客資訊中心已經關門了,所以只能第二天再買了。
DAY6:薩爾茨堡(4.7)
薩爾茨堡的景點大部分集中在薩爾茨堡要塞一帶, 如果想要慢慢逛去各個景點可以選擇搭乘巴士。今天我們的第一站是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
薩爾茨堡大教堂是薩爾茨堡規模最大的教堂,始建於公元774年,經過不斷地擴建、翻新、大火損毀和重建形成現今的巴 洛克 風格。
這裡也是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受洗之地。
進入教堂內部,天花上各式各樣繁麗的圖繪,令人眼花繚亂...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富麗堂皇的教堂,當時就想在這裡坐上一天!
景點: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
交通:搭乘3路、5路、6路、8路、25路公共汽車到莫扎特橋(Mozartsteg),穿過莫扎特廣場,便可看到教堂前的噴泉,走過停靠馬車的地方,穿過門洞便是教堂大門。
開放時間:9月至來年6月的周三至週一(10:00-17:00),7至8月的周一至週日(10:00-17:00)。
費用:大教堂免費開放,參觀教堂內的博物館需另外收費,成人12歐元(93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個令我想住下來的教堂。
推薦指數: ★★★★★
出了教堂往左走就到了薩爾茨堡城堡要塞(Salzburg Fortress)山腳。
我們在山腳坐纜車上去。
薩爾茨堡要塞上可以俯覽整個薩爾茨堡。
薩爾茨堡要塞是中歐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堡,建於1077年,由歷任總主教逐步擴建而成。
它長250米,寬150米,也有“從未被攻破的要塞”之美譽。
站在要塞上還可以望到遠處的阿爾卑斯山!
進入要塞內部參觀,裡面展示的是一些歷史文物,令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一個人偶博物館。
每個人偶都做得十分精緻。
景點:薩爾茨堡城堡要塞(Salzburg Fortress)
交通:搭乘3、5、6、8、25路公共汽车到Mozartsteg(莫扎特桥)站,穿过莫扎特广场,主教教堂,直行过教堂后便可到达山脚下,然後搭纜車上去。
開放時間:5月至9月9:00-19:00,其他月份9:30-17:00。
費用:成人8歐(61RMB),兒童4.5歐(34.5RMB),聯票和團體票會有優惠,使用薩爾茨堡卡是免費參觀的。
作者的評價:對我來說要塞本身並沒與多大的吸引,但是站在要塞可以俯覽整個薩爾茨堡。
推薦指數:★★★★★
在要塞上享用了午餐後我們就坐纜車下山了。
往左走就來到了聖彼得公墓。
公墓裡有個不知名的教堂,暫且叫它公墓教堂吧。
登上公墓的另一座建築。
公墓的前面就是著名的聖彼得修道院,聖彼得修道院是薩爾茨堡唯一一座羅馬式教堂,是為了強化基督教於696年興建的。莫扎特曾經在這裡首次指揮演奏C小調彌撒曲,並由妻子廉斯坦絲擔任女高音。
景點:聖彼得修道院
交通:乘坐160、170、270路公交至Salzburg Mozartsteg 站,下車後向西南方向步行400米即可抵達。
費用:成人1歐(7.6RMB),6-18歲青少年和學生0.6歐(4.5RMB),使用薩爾茨堡卡可以免費參觀。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富麗堂皇的教堂,值得一去。
推薦指數:★★★★★
從聖彼得修道院出來後我們順便遊覽了另一個教堂---聖方濟會教堂,它是薩爾茨堡最古老的教堂。
來薩爾茨堡的一個必到景點當然是莫扎特出生地(Mozart's Birthplace)了,畢竟這裡是莫扎特的故鄉
這是一座六層米黃色的建築,1756年1月27日音樂家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在此誕生。莫扎特的父親是個小提琴家,他們家從1747年至1773年都居住在這棟樓的三樓。莫扎特出生地介紹了莫扎特及其家人的生平,而且展示了一些莫扎特用過的東西, 比如 鋼琴,曲譜,他的頭髮等等。
莫扎特的一生十分傳奇,4歲就跟著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6歲時在父親的帶領下到 慕尼黑 、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短暫的一生創作了600多首歌,經典的作品有《奏鳴曲》《協奏曲》《安魂曲》。1791年,莫扎特去世,年僅35歲,其死因一直備受爭議。
景點:莫扎特出生地(Mozart's Birthplace)
交通:搭乘3路、5路、8路、25路公共汽車到Rathaus下車,進入老城區右轉向前幾米即可到達。
費用:成人:10歐元(76RMB),6-14歲兒童:3.5歐元(27RMB),使用薩爾茨堡卡可以免費參觀。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個很小的博物館,博物館里介紹了莫扎特的生 平和 他住過地方,如果對莫扎特有興趣的可以去下。
推薦指數:★★★★
離開了莫扎特出生地再走幾分鐘就到了巴克小橋(Makartsteg)。
巴克小橋是一座人行橋,在這座小橋的護欄上掛滿了心鎖,是很多人愛情的見證。
站在橋上,視野十分遼闊,是個不錯的觀望點!
景點:巴克小橋(Makartsteg)
交通:乘坐市內公交至Salzburg Ferdinand-Hanusch-Platz (Fischkrieg)站,下車後即可抵達。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巴克小橋是個不錯的觀望點,視野遼闊。
推薦指數:★★★★
接下來我們步行前往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米拉貝爾宮就在要塞的對面。
走到了米拉貝爾宮附近的一個公交車站被這滿眼的桃紅吸引了。
轉個彎直走就到了米拉貝爾宮,這裡可以遠眺薩爾茨堡要塞。
米拉貝爾宮是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其情人莎樂而建造的,最初名為“阿爾特瑙”,後來改名為米拉貝爾,現為薩爾茨堡的市政廳。
這裡也是音樂之聲的主拍攝地。
米拉貝爾宮內有個 大理 石大廳,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浪漫的婚禮大廳之一,開放時間為週一、週三、週四 8:00-16:00,週二、週五13:00-16:00有特別活動不開放。
景點: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
交通:從火車站往老城方向搭乘1路、2路、3路、5路、6路、25路公共汽車到米拉貝爾廣場下車即可抵達。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個令人舒服的花園,而且可以望到對面的要塞。
推薦指數:★★★★★
米拉貝爾宮左邊有一座教堂,不知道叫什麼。
出了米拉貝爾宮右邊的出口也可以看到一座教堂。
街景
DAY7:薩爾茨堡-維也納(4.8)
我們在薩爾茨堡最後半天的行程是海爾布倫宮(Hellbrunn Castle)。
晨起,我們搭乘55路公交車前往海爾布倫宮,下了車順著黃色外墻走就到了。
海爾布倫宮建於1612年,是當時大主教馬爾庫斯·西提庫斯的夏宮,有一個動物園及後花園,並且在花園內還有一處戲水園(Wassserspiele),是歐洲唯一一座戲水宮殿。
走進前院的宮殿,裡面是一個博物館。
博物館里有個音樂廳之類的房間,聽說有天然擴音的效果。
參觀完前院的博物館,我們就去後面的戲水園,參觀戲水園是有指定的幾個時間,事先要在售票處預約好,參觀時會有個導遊講解。
穿過庭院我們來到海爾布倫宮的第一個噴泉處。
解說員操縱著機關令 石台 周圍噴出水柱,雖然在這個時代是見慣不怪,可是幾百年前有這種技術已經是嘆為觀止了!
解說員帶著我們繼續往前走,路邊小溪旁的石洞裡有一些用水驅動的小玩偶,十分精緻。
最讓我覺得神奇的是這兩隻石烏龜...我想應該是因為水柱壓力夠大才能呈一條直線吧。
再往前一點就會看到一個大型玩偶聚集的舞台,裡面有上百件玩偶。
每個玩偶都做得栩栩如生,當解說員開啟機關後,它們都神奇地動了起來。
幾百年前的奧地利人有如此智慧和工藝真的令人欽佩!
這裡隨地都是噴泉機關,解說員有時會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來個惡作劇
還有這個感覺像水火箭的噴泉也蠻有意思的。
參觀完戲水園後我們來到海爾布倫宮的後院。
在另一處音樂之聲的拍攝地, 一位年輕的女攝影師正在為兩夫婦拍攝合照。
海爾布倫宮後院有座山可以爬上去,而且還有個動物園,這個景點值得逗留多點時間。
景點:海爾布倫宮(Hellbrunn Castle)
交通:乘坐公共汽車55路從中心火車站到海爾布倫。
費用:成人10.5歐(80RMB),學生7歐(53RMB),用薩爾茨堡卡免費參觀。
作者的評價:海爾布倫宮的吸引之處是它的戲水園,有幾百年的歷史,挺有趣的。
推薦指數:★★★★★
下午我們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Vienna),在維也納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納旭市場(Naschmarkt)。
這裡是維也納最大的綜合性露天市場,從蔬菜、水果、海鮮到各類乾果、香料、奶酪、調味品等等這裡都可以滿足你的購物需求。
除了新鮮食品外,納旭市場還有來自許多世界各地風味的餐廳,如果厭倦了歐洲的西餐,那麼這裡的 印度 餐,中餐,泰國餐, 土耳其 烤肉, 日本 壽司店應有盡有。
最後我們選了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餐廳解決了晚餐。
DAY8:維也納(4.9)
維也納大部分景點都分佈在 霍夫 堡宮(Hofburg Palace)那一帶, 但是美泉宮會稍遠一些。
我們住在景點區附近,所以就步行前往,今天的天氣是前所未有的好啊,好像要補償前半段旅程的陰霾!
跟隨著google map的路線,我們首先來到了莫扎特紀念碑(Mozartdenkmal)。
這是新堡博物館的背部。
往右邊走穿過拱門就可以到達Kaiser Franz I.廣場。
廣場上有一群小孩在玩泡泡,好不熱鬧!
上圖直走的左手邊就是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那也是 霍夫 堡宮的一部分。
茜茜公主博物館是維也納政府為了紀念國王約瑟夫一世和王后伊麗莎白結婚150年而建造的,內部的展覽包括了宮廷器皿,博物館和皇室展廳。
門票是13.9歐,雖然有點貴但是到美泉宮可以憑此票免費參觀,相當於聯票。
一樓是皇室器皿的展廳,體現了當時的金器和陶瓷的高超工藝以及金碧豪華的皇家氣派。
在這裡補充點茜茜公主的生平:茜茜公主原名伊麗莎白·亞美莉·歐根妮,1837年出生於 慕尼黑 ,是巴伐利亞的女公爵和公主,茜茜是她的家人和朋友對她的暱稱。
在與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結婚之前,茜茜一直生活得無拘無束。婚後,毫無準備的茜茜被強行推入了與其性格極其不相符的哈布斯堡宮廷生活 。一開始,茜茜就子女的養育問題與她的婆婆,巴伐利亞的索菲公主產生了巨大的爭執。隨著她的獨子魯道夫繼位,茜茜在宮廷內的地位慢慢的提高了 ,但是健康狀況卻急劇下降,她經常會前往生活更為自在的 匈牙利 訪問 。她與 匈牙利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在1867年促成了奧匈帝國的誕生 。
後來魯道夫和他的情婦瑪麗·維色拉於1889年在梅耶林狩獵小屋內雙雙殉情自殺后 ,茜茜遭到了巨大的打擊。於是她離開了奧地利宮廷四處旅行 。茜茜對自己纖細的身材 和美 麗的容顏過度關注,但這也成為了她一生當中的傳奇。
1898年,茜茜在 瑞士 的日內瓦遭到 意大利 的無政府主義者路易吉·盧切尼的暗殺,不幸去世 。茜茜一共當了44年的奧地利皇后,也是奧地利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
二樓是博物館和皇室展廳部分,不允許拍照,主要展示了皇家的居住環境。
景點: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
交通:地鐵:U3線至Herrengasse站,有軌電車:1、2、D、J路至Burgring站,公交:2A、3A路至Hofburg站。
費用:成人13.9歐(106RMB),6到18歲兒童8.2歐(62RMB),學生12.9歐(98RMB),門票還可以用於美泉宮。
作者的評價:博物館里展示了很多皇家器皿以及皇室的居住環境,對茜茜公主感興趣的不妨一看。
推薦指數:★★★★
出了茜茜公主博物館往右手方向走,那邊也有很多景點,但我沒有細細遊覽而是走馬光花地看了看。
英雄廣場(Heldenplatz)
維也納市政廳(Rathaus)
霍夫 堡皇宮大門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瑪麗婭·特蕾莎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
維也納博物館區(MuseumsQuartier)
接著我們原路折返,去茜茜公主附近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為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的繼承者,皇家圖書館肇始於14世紀的宮廷圖書館,是時哈布斯堡王室開始收集手稿和類似的物品。
最早的手稿是阿爾布雷希特公爵三世1368年收集的;皇帝腓特烈三世(1440-93在位)及其子馬克西米連一世(1493-1519在位)是熱衷於藝術、科學和藏書的人。 1575年胡戈·布洛提烏斯成為藏書的首位專職圖書館員,1590年藏書9000卷。
柜台上陳列的一些手稿,很漂亮!
景點:奧地利國家圖書館(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交通:公交車:2A路至Michaelerplatz站;3A路至Habsburgergasse站。
費用:7歐(53RMB),團體票有優惠。
作者的評價: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圖書館!
推薦指數:★★★★★
在茜茜公主博物館外面就是 霍夫 堡宫(Hofburg Palace),嚴格來說,茜茜公主博物館是在 霍夫 堡宮的裡面。
霍夫 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夏宮是美泉宮),現在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
自1275年至1913期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演化成了現在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皇宮。它分上宅、下宅兩部分。上宅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宅作為起居之用。
霍夫 堡宮前面是格拉本大街(Graben),它是維也納內城區的一條著名的商業街,沿街都是品牌店、露天咖啡館、餐廳等。
走了一會兒就到了維也納聖彼得教堂(St.Peter's Church)。
維也納聖彼得教堂建於1701年,是一座古老的羅馬天主教堂,建築風格是比較經典的巴 洛克 式。
教堂晚上還有古典音樂會,我們買了票,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9歐一人(假裝是學生 )。
景點:維也納聖彼得教堂(St.Peter's Church)
交通:公交車:搭乘地鐵U1,U3線到Stephansplatz站,步行即可。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教堂內部裝修十分華麗考究,可謂金碧輝煌。
推薦指數:★★★★★
從聖彼得教堂出來我們來到黑死病紀念柱(Plague Column)。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得病的患者身上會出現很多黑斑,死亡的過程非常痛苦,並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這種瘟疫因此而得名“黑死病”。
繼續往前走就是著名的斯蒂芬大教堂(St.Stephen's Cathedral)。
斯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地標建築,和 科隆 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教堂。
它建於1147年,最初以羅馬教堂之名興建,14世紀魯道夫四世又下令進行大規模改建,被二戰硝煙焚毀後又幾經重建,才形成了現在呈現在世人眼前的哥特式大教堂。歷代奧地利皇帝的葬禮就是在這座華麗的教堂內舉行。
景點:斯蒂芬大教堂(St.Stephen's Cathedral)
交通:搭乘地鐵U1、U3線到Stephansplatz站,步行即可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這座教堂的外表很雄偉,是維也納的地標建築。
推薦指數:★★★★★
這時已到響午時分,聽說在斯蒂芬大教堂附近有一家著名的炸豬扒餐廳叫Figlmüller,所以我們就過去嚐嚐。
去之前最好提前預定。
炸豬排是奧地利最有名的美食,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做。維也納炸豬排最經典的吃法是在炸至金黃的豬排擠上酸酸的鮮檸檬汁,或再配上特色的醬汁一起享用。
吃飽喝足後我們繼續上路。先後去了國家歌劇院(Vienna State Opera)和卡爾教堂(St Charles' Church)。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歌劇院,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它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
卡爾教堂,亦稱查理教堂,是屬於巴 洛克 風格建築。 17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宣佈如果可怕的鼠疫能夠停止,他就建造一座教堂,瘟疫一結束,皇帝就下令建造了這座壯麗的巴 洛克 教堂。
DAY9:維也納-布達佩斯(4.10)
要說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景點,當然要數美泉宮了(Schönbrunn Palace)。晨起,我們乘坐地鐵U4線在Schönbrunn下,然後朝黃色建築方向走就到了美泉宮。
這裡可謂人山人海,受歡迎程度明顯高過其他景點,所以排隊買票的旅客很多,我們憑著昨天購買的茜茜公主博物館門票就可以直接進入美泉宮參觀。
美泉宮的入口在左手邊,裡面總共有1440個房間,其中44間是洛可可式風格,這是18世紀歐洲流行的一種纖巧華美的建築風格,優雅別緻,但大多數是巴 洛克 式(重視雕琢的建築風格)。還有一些東方古典式建築,如嵌鑲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國式房間和用泥金和塗漆裝飾的 日本 式房間。房間內部的裝飾品也以東方風格統一協調,四壁和天花板上鑲嵌著陶瓷器。在琳瑯滿目的陶瓷器擺設中,有中國青瓷、明朝萬曆彩瓷大盤和措花花瓶等。 但是只有40個房間可供參觀,入內是不允許拍照的。
我們參觀完之後就去美泉宮後面的皇家花園。
走到花園的盡頭可以看到一座1780年建的噴泉---海神喷泉(Neptunsbrunnen),再往上爬就可以到達美泉宮的最高點---凱旋門(Gloriette),它是用來紀念帶來 和平 的正義戰爭。
裡面是一個餐廳。
在美泉宮凱旋門上有很好的視野,可以俯覽整個美泉宮和附近的建築。
景點:美泉宮了(Schönbrunn Palace)
交通:公交車:搭乘地鐵U4線至Schönbrunn站,然後步行前往。
費用:Imperial Tour(可參觀22個房間,用時30-40分鐘)成人14.2歐(110RMB),19-25歲學生&殘疾人13.2歐(102RMB);Grand Tour(可參觀40個房間,用時50-60分鐘)成人17.5歐(136RMB),19-25歲學生&殘疾人16.2歐(126RMB)。或者使用茜茜公主博物館的門票。
作者的評價:美泉宮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景點,值得一來。
推薦指數:★★★★★
下午,我們乘坐火車前往 匈牙利 首都布達 佩斯 (Budapest),三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匈牙利 的通用貨幣是福林,建議在市區內兌換,匯率會高很多!
DAY10:布達佩斯(4.11)
今天的行程是城堡山一帶景點,包括漁人堡(Halászbástya)、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城堡山(Castle Hill)、布達皇宮(Buda Castle)。早上,我們搭乘地鐵2號線在Batthyány tér站下車,出了地鐵站就到了多瑙河畔,然後要走15分鐘的山路才能到漁人堡,建議搭車公交16路,至Szentháromság tér站會比較快捷。
匈牙利 國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就在對面!
多瑙河及周邊的景點是我們第二天的行程,所以我們沒有駐足太久。
繼續玩前走會發現一些小教堂。
走了大概10分鐘,看到了這圓筒屋頂的建築,說明我們到了漁人堡,而馬加什教堂就在旁邊。
沿著這階梯往上走。
出了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馬加什教堂。
馬加什教堂是由貝拉四世(瑪爾吉特公主的父親)於公元1255年所建。馬加什教堂原本是布達聖母教會,後來因為 匈牙利 國王馬加什在此舉行婚禮而改了名。教堂並不是傳統哥特式建築的對稱結構,而是將高高的鐘樓建在教堂的一角,這使得整座建築一下子變得輕盈,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與拘謹。馬加什教堂還有“加冕教堂”之稱,因為歷代 匈牙利 國王的加冕儀式皆在此舉行。
馬加什的參觀分為三個部分,教堂主殿,教堂二三層的展覽,以及教堂鐘樓。其中主殿和展覽均在教堂內部,門票是1500福林(37.7RMB); 教堂鐘樓是從另一個入口上去的,需要在一些固定的時間由導遊帶上去,需要另外買票,門票也是1500福林(37.7RMB)。
馬加什教堂內部很特別,大殿是金色的,感覺有點類似 伊朗 的風格。
從教堂內部出來之後我們就上去教堂鐘樓。鐘樓有幾百個階梯,體能弱者請想好了再買票。
欲窮千里目,登上鐘塔樓,上面風光很不錯,不過風很大!
景點: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
交通:乘公交16路,至Szentháromság tér站下車。
費用:教堂主殿和教堂鐘樓都是成人價1500福林(37.6RMB),學生價1000福林(25RMB),教堂主殿+鐘樓+漁人堡觀景台的學生價聯票是2400福林(60.2RMB)。
作者的評價:這座教堂不管外觀和內部裝潢都十分搶眼,登上教堂鐘樓還可以俯覽布達 佩斯 的美景,可以給五個半星!
推薦指數:★★★★★
教堂旁邊就是漁人堡了(Halászbástya)。漁人堡建於1905年,以前這裡曾是個魚市,後來漁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為防御之用。
登上漁人堡的觀景台,景色也很美。
從漁人堡下來我們就去附近享用了午餐。
景點:漁人堡(Halászbástya)
交通:乘公交16路,至Szentháromság tér站下車。
費用:漁人堡觀景台是收費的,成人700福林(17.6RMB),學生價350福林(8.8RMB),或者購買馬加什教堂主殿+馬加什教堂鐘樓+漁人堡觀景台的學生價聯票,2400福林(60.2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蠻有特色的建築,觀景平台的風景也很美!
推薦指數:★★★★★
午後,我們前往城堡山(Castle hill)。城堡山其實很大,漁人堡和馬加什教堂也都屬於城堡山上,我們是往城堡山布達王宮的另一邊去。
從漁人堡走過去大概15分鐘,我們吃完飯就步行前去城堡山山腳。
旁邊就是著名的塞切尼鏈橋(Chain Bridge)。
從山腳可以選擇做小火車上去。
隨著海拔的升高,美景也慢慢地浮現。
城堡山是布達 佩斯 最早的舊城,它始建於1247年,14~15 世紀是城堡山的全盛時期,這個當時被稱作“布達”的山城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桑德爾宮(Sandor Palace)
城堡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塞切尼鍊橋和布達 佩斯 美景。
往城堡山的這個方向走我想應該是通往漁人堡那邊。
景點:城堡山(Castle Hill)
交通:乘公交16路到Palota út, gyorslift站,或在山腳成乘坐小火車上去。
費用:參觀是免費的,但如果坐小火車上去是1200福林(30.2RMB)。
作者的評價:建築沒什麼特別,但是可以望到塞切尼鍊橋和布達 佩斯 美景。
推薦指數:★★★★
我們往回走,那邊就是布達王宮(Buda Castle)了。
布達王宮是 匈牙利 古宮廷,是一組新巴 洛克 式古老建築群,始建於13世紀,從貝拉四世以後歷代君王屢有擴建,馬加什時代(1458~1490)建築規模達到高峰,15世紀末成為歐洲最輝煌的王宮之一。
王宮現在是 匈牙利 歷史博物館和國家畫廊,我們沒有進去參觀。
王宮外還是這百看不厭的景色!
景點:布達王宮(Buda Castle)
交通:乘公交16路到Palota út, gyorslift站,或在山腳乘坐小火車上去。
費用:門票成人1800福林(45.5RMB),青少年、老年人900福林(23RMB)。
作者的評價:白天的話沒什麼特別,但是聽說這裡夜景很美。
推薦指數:★★★★★
接著我們從城堡山坐車去下一站聖伊什特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途中再次經過塞切尼鏈橋。
聖伊什特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又叫聖伊什特萬聖殿,是一座古羅馬長方形基督教堂,它是以 匈牙利 第一位國王伊什特萬一世而命名,主要紀念他為 匈牙利 作出的貢獻。現在,這位國王的木乃伊化的右手還藏於教堂內的聖物盒內。聖·伊斯特萬大教堂是 匈牙利 最重要的教堂,每年的8月20日信徒要慶祝聖伊什特萬節。
教堂始建於19世紀中期,歷經54年,到1905年才完工,它高96米,和國會大廈同為布達 佩斯 最高的兩座建築。教堂裡面有兩個大鐘樓,其 中南 塔內有 匈牙利 最大的鐘,重量超過9噸。可以攀爬364級樓梯到達頂部,全方位俯瞰布達 佩斯 。
內部也是金碧輝煌。
景點:聖伊什特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
交通:搭乘地鐵M1在Bajcsy Zsilinszky út站下車。
費用:門票成人400福林(10RMB),學生300福林(7.6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蠻不錯的教堂,值得駐足。
推薦指數:★★★★★
聖伊什特萬大教堂離我們的酒店很近,所以我們就步行回去。
DAY11:布達佩斯-布拉迪斯拉發(4.12)
今天的行程就是漫步多瑙河畔,我們依然是搭乘地鐵2號線在Batthyány tér站下車,然後就到了多瑙河邊。
前面就是塞切尼鏈橋了。
穿過塞切尼鏈橋我們來到對岸。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河畔邊有很多鐵鞋,這就是著名的多瑙河邊鞋(Shoes on the Danube Promenade)。
這裡總共有50雙鐵鞋,是為了紀念二戰時在 匈牙利 遇難你的五十萬猶太人,他們被槍決後推下多瑙河。
景點:多瑙河畔(Danube Promenade)
交通:搭乘地鐵2號線在Batthyány tér站下車。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很多景點都分佈在多瑙河旁邊,適合漫步。
推薦指數:★★★★★
在多瑙河邊鞋旁邊就是 匈牙利 國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
匈牙利 國會大廈建於1896年,當時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作為建築材料,它樓高96米,是 匈牙利 最大的建築物,目前是 匈牙利 國會的所在地。
國會大廈的入口及售票處在北邊地下一層,記得當時找了蠻久的。門票分不同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都不一樣的語言,英文解說是12:45和13:45(不知道是不是固定的),有人數限定,所以想進去的要提早買票。
景點: 匈牙利 國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
交通:乘坐地鐵M2線(紅色)或2路有軌電車(黃色)在Kossuth Lajos tér站下車。
費用:成人6000福林(152RMB),學生3100福林(78RMB)。
作者的評價:國會大廈氣勢宏偉,而且可以在這裡遠眺對面的漁人堡,布達王宮等。
推薦指數:★★★★★
在多瑙河东岸 佩斯 城区,在不少战争中几经毁坏又在战后修复的近代“古迹”中,歌剧院(Hungarian State Opera)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它建于1833年,经过兩次的摧毀重建後,變成了現在這座帶有巴 洛克 元素的新文藝復興風格歌劇院。走進歌劇院,裡面金碧輝煌的!
參觀表演大廳是需要門票的,門票是2990福林(77.7RMB),拍照需額外付費500福林(13)。
景點: 匈牙利 國家歌劇院(Hungarian State Opera)
交通:乘坐地鐵M1線到Opera站下車或公交105/979路到Opera M站下車。
費用:門票是成人2990福林(77.7RMB),學生1990福林(51.7RMB),拍照需額外付費500福林(13RMB)。
作者的評價:國家歌劇院雖小,但是聽說裡面富麗堂皇。
推薦指數:★★★★★
在布達 佩斯 有一家很有名的咖啡館-紐約咖啡(New York Cafe),我們決定把最後一天的下午茶時光消磨在這裡。
紐約咖啡館最吸引人的是它極盡奢華的內飾,還有現場古典樂隊live演出,讓你彷彿有種深處哈布斯堡宮廷享用下午茶的錯覺。
晚上,我們乘坐大巴前往 斯洛伐克 首都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本來其實是訂的下午SA公司的大巴,但是沒有及時找到車站...後來臨時買了Flix公司的車票,Flix車站確實比較明顯!
DAY12:布拉迪斯拉發(4.13)
對於 斯洛伐克 (Slovak)這個國家,大多數人比較陌生,因為這裡確實也沒有太多著名的景點。但是越少人去的地方我就越想去探索一下!
相對於 捷克 的浪漫,奧地利的豪華, 匈牙利 的氣勢, 斯洛伐克 就略顯鄉土氣息了。
斯洛伐克 在歷史上原本是 捷克 的東部,1993年與 捷克 和平 地分離,是個發達國家。布拉迪斯拉發為其首都,也是 斯洛伐克 最大的城市,人口約46萬。在1536年到1783年其間,該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 匈牙利 王國的首都。
在布拉迪斯拉發我們住在Obchodna街上的一家hostel, 離景點較近,出了門遠遠地就可以看到布拉迪斯拉發城堡了。
布拉迪斯拉發的景點主要有4個:
1.伊麗莎白教堂(藍色教堂)
2.老城區
3.布拉迪斯拉發城堡
4.多瑙河橋上的觀景台(UFO觀景台)
我們首先出發前往伊麗莎白教堂教堂(Blue church)。
聖伊麗莎白教堂建於1907-1908年,是一座天主教教堂。它雖然不大,但是藍白相間的外觀卻讓它顯得格外的精緻和夢幻,在教堂眾多的歐洲也算別樹一格。
三百六十度沒死角的教堂,雖然下著小雨可是還是不捨得離去。教堂內部開放時間是週一至週六6:30-8:00,17:30-19:30;週日7:30-12:30,17:30-19:30,所以當時很遺憾沒能進去。
景點:伊麗莎白教堂教堂(Blue church)
交通:從主廣場步行10-15分鐘即可到達。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座很夢幻的教堂。
推薦指數:★★★★★
老城(Bratislava Old Town)是布拉迪斯拉發歷史悠久的古城。它雖然佔地面起不大,但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紀城市中心的原貌。從藍色教堂可以步行10-15分鐘到老城的主廣場,然後以主廣場為中心開始遊玩。
主廣場
聖馬丁大教堂
景點:布拉迪斯拉發老城(Bratislava Old Town)
交通:乘坐34、83、84、93、203、206、207、208、212、503、504、506、507、508、510路到Hodžovo nám.站即可。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這是布拉迪斯拉發的一個古城區,沒什麼特別。
推薦指數:★★★★
從老城區往旁邊的山上走就是布拉迪斯拉發城堡(Bratislava Castle)。
路過一個充滿塗鴉的隧道。
公路的那邊就是著名的UFO觀景台(UFO Observation Deck),天氣不好所以我們不打算上去了。
繼續往山上走...
在半山腰可以俯視布拉迪斯拉發及UFO觀景台。
爬了大半個小時的山終於到達城堡。這是座簡約,大氣的城堡!
布拉迪斯拉發城堡建於5世紀的羅馬帝國時期,因為是座四四方方的建築,所以又被稱為四角城堡。1635年為了抵擋 土耳其 帝國的侵略,增建了四角上的哨塔,看上去就像一張倒置的八仙桌,城堡曾在1811年的火災中被摧毀,在20世紀50年代完成了重建。
當時突然就下起了滂沱大雨,所以我們也沒有好好的遊覽一下。
景點:布拉迪斯拉發城堡(Bratislava Castle)
交通:從聖馬丁大教堂往山上走10-20分鐘即可到達。
費用:參觀歷史博物館3歐(23.3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布拉迪斯拉發的地標城堡,在上面可以俯覽UFO觀景台。
推薦指數:★★★★★
下午,我們坐車回 捷克 ,結束了這短暫的 斯洛伐克 之旅。
DAY13:布拉格(4.1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行程的最後一天,玩了這麼多天確實也有些視覺疲憊,但是依然對 布拉格 充滿著期待。
在 布拉格 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出租車,有軌電車,公交和地鐵,其中出租車比較昂貴,公交多數是通往市外的郊區,最為方便的是地鐵和有軌電車。可以買電車,公交車和地鐵的通票(分不同的時間限制,詳情請看DAY1)。
我們住的地方離 布拉格 廣場較近,所以就步行前往。
街道上的老爺車很引人注目。
走了一會兒就看到了火藥塔,在色彩斑斕的歐式建築中,火藥塔顯得特別搶眼,整座建築都黑乎乎的,感覺像被燒過一樣。
火藥塔建於1475年,是當時市議會送給國王的加冕禮物,用於防禦。17世紀開始作為存放軍火的地方,故稱為火藥塔。
火藥塔分為三層,現在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登上塔頂還能飽覽 新城 和舊城的房舍街道。
景點:火藥塔(Mihulka Power Tower)
交通:搭乘地鐵黃色B線至Náměstí Republiky站,向西步行可到。
費用:登塔需要門票90CZK(27RMB)。
作者的評價:感覺一般。
推薦指數:★★★★
往前走一會兒就到了老城廣場(Old Town Square),也就是 布拉格 廣場,今天的廣場瀰漫著節日的氣氛,因為過兩天就是復活節了。
老城廣場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11至12世紀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在這裡發生了很多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位於 瓦茨 拉夫廣場和查理大橋之間。
廣場上的攤位賣很多當地的特色小吃,很美味!
廣場中心圈養了一匹小白馬和幾只綿羊。
在廣場的一角是 布拉格 的老市政厅(Staroměstská radnice),它建於14世紀,曾經是皇家宮廷,直到1911年改為文化中心。
老市政廳是因南面墻上的天文鐘(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而聞名。
布拉格 天文鐘也叫“ 布拉格 占星時鐘”,於1410年由皇家鐘錶匠Mikula和Jan Ondrejuvl合作製作的,至今仍然走時準確,當地人經常在此駐足校對手錶的時間。天文鐘是根據當年的地球中心說原理設計的,上面的鐘一天繞行一圈,下面的一年繞一周。
天文鐘中間的藍色環狀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藍色代表超出地平線之上的天空,紅色和黑色區域象徵地平線之下的天空。日間,太陽裝置在藍色背景上方;夜間在黑色上方;黎明或黃昏時,機械太陽則活躍於紅色部分之上。
下面是日曆盤,顯示月份,它是在1870年添加的。
每天中午12點,十二尊耶酥門徒從鐘旁依次現身,6個向左轉,6個向右轉,隨著雄雞的一聲鳴叫,窗子關閉,報時鐘聲響起。
天文鐘塔是可以上去的,而且在塔頂可以飽覽整個 布拉格 的景色。
從天文鐘 塔下 來我們就去旁邊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
1787年莫扎特曾經在這裡演奏過管風琴。
景點:老城廣場一帶(Old Town Square)
交通:乘有軌電車電車17,18路,Staroměstská站;或地鐵Metro A,Staroměstská站;或公交207路,Staroměstská站。
費用:登上天文鐘塔需要門票,成人130 CZK(39.3RMB),學生80 CZK(24.2RMB)。
作者的評價:在 布拉格 一定要去的地方。
推薦指數:★★★★★★
從教堂出來後我們就往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的方向出發。
前面就是查理大橋的橋頭了。
人潮十分擁擠...
查理大橋是東歐最古老的長橋,始建於14世紀,是 捷克 歷代國王加冕遊行的必經之路。
大橋兩側有三十尊聖者雕像,聽說只要用心觸摸石雕像,便會帶來好運。
這裡儼然已經成為 布拉格 藝術才藝的展示所,每走幾步都會有不同的街頭藝人,畫家或販賣藝術品的小攤檔。
這個玻璃杯演奏最為特別,吸引了很多人駐足。
在橋上遠遠地可以看到山上的聖維特大教堂,那是我們的下一站。
走到橋的另一頭,旁邊有閣樓可以上去,需門票,成人90CZK(27RMB),學生65CZK(19.7RMB)。
這裡絕對值得上來!
看那人群,密密麻麻的!
景點: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
交通:乘有軌電車12/20/22路至Malostranské náměstí站;或地鐵A線至Staroměstská站。
費用:登上閣樓觀景台需要門票,成人90CZK(27RMB),學生65CZK(19.7RMB)。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條很有風情很有藝術氣息的長橋,景色不錯!
推薦指數:★★★★★★
我們繼續往前走,尋找目的地-列儂牆。
途中發現了一個教堂,就在列儂牆附近。
轉個角列儂牆就到了,這裡原本是一面普通的牆,直到被人畫上約翰列儂風格的塗鴉後,就爆紅了。好多人在此拍照,所以想找個空白處拍個照真的不容易。
這些個性的塗鴉表達了當下青年們的思想,列儂牆就是他們暢所欲言的平台。
景點:列儂牆(Lennon Wall)
交通:搭乘地鐵綠色A線到Malostranská站,步行即可。
費用:免費。
作者的評價:這是一面塗滿塗鴉的牆,很有個性!
推薦指數:★★★★★
布拉格 城堡(Prague Castle)是我們這次旅行的最後一站,在列儂牆附近的山上。
沿著這階梯往上走就到了 布拉格 城堡。
布拉格 城堡建於九世紀,是 布拉格 王子所建,是世界上最古大的古城堡,這裡一直都是王室的所在地,現在為 捷克 總統的住所。
布拉格 城堡有三個庭院,幾條老街,畫廊還有花園,進去是需要經過安檢的。
1992年, 布拉格 城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城堡里還有一座宏偉的哥特式教堂---聖維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聖維特大教堂(St.Vitus Cathedral)是歷代皇帝加冕典的場所,是哥特式建築的一個典範,建於1344年。如今這裡收藏有十四世紀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塔頂有文藝復興式樣的大鐘。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教堂沒有開放,所以很遺憾沒能進去。記得在教堂對面的精品店里我買到了一些精美的郵票算補償了這個遺憾。
我們繼續往前走,穿梭在城堡的廣場與依山而建的街道,享受著我們在歐洲的最後一天。
在參觀完黃金巷后,我們來到了一個廣場,看到很多人圍著一尊雕像,我心裡納悶,這雕像有什麼特別嗎?於是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裸男雕像,而他的陽具已經被人摸得銅亮。經過觀察,我發現過去摸的以女性居多,這是有什麼寓意嗎?是為了性福嗎?這迷底等你們自己去解開!
臨近黃昏,我們從另一個門走出了城堡,站在這裡眺望整個 布拉格 ,美景盡收眼底!
我們在這里坐了很久,然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景點: 布拉格 城堡(Prague Castle)&聖維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交通:乘坐地鐵A線Malostranská站,或乘22號有軌電車到Pražskýhrad站或Pohořelec站下車。
費用:9個景點通票:350CZK(105.6RMB),學生票:175CZK(52.8RMB)
4個景點通票:250CZK(75.4RMB),2學生票:125CZK(37.7RMB)
費用:夏季(4月 - 10月) 9:00-18:00;
冬季(11月 - 3月) 9:00-16:00
作者的評價:無論是城堡或是教堂都是 捷克 地標性的景點,不錯!
推薦指數:★★★★★
下了山之後,我們決定步行回去,結束這最後一天的行程!
DAY14:回程(4.15)
早上11點20分我們乘坐奧地利航空去維也納,并在此轉機回 香港 ,行程結束!
後記
當嚮往的目的地成為現實,一切都顯得那麼的不可思議。漫步于中歐的街道上,兩旁是文藝復興的歐式建築,街頭藝人的小提琴如泣如訴,走進古老的教堂,有信仰的人們在虔誠地禱告。正如蔡依林《 布拉格 廣場》的一句歌詞:“ 布拉格 廣場擁擠的劇場,安靜小巷一家咖啡館”,這就是我對中歐的印象,在熱鬧繁華的背後是高雅,靜謐和浪漫!
出行準備
1.關於交通
中歐各國的交通很發達,以下是一些景點之間的交通諮詢:
布拉格 (Prague)----庫特納霍拉人骨教堂(Kutná Hora-Sedlec)
訂票網站:由于平台限制,大家自己网上搜索吧( 捷克 境內交通網)
庫特納霍拉聖芭芭拉教堂(Kutná Hora město)----CK小鎮(Cesky Krumlov)
訂票網站: http://对对对还是那个原因自己网上找哦 ( 捷克 境內交通網)
CK小鎮(Cesky Krumlov)----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訂票網站:啧。。。。。
去哈爾斯塔特的車有door to door和non door to door 之分, 其中door to door 的意思是在你的酒店接你然後把你送到下一個酒店, 會方便很多,而且價錢不會相差太多。
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Lahn)----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im Salzk.)
訂票網站: https://55555平台不给写 (奧地利境內交通都可以在這個網站查)
下圖三輛車的標誌是要換乘兩次的意思,換乘的站是Gosaumuhle和Bad Ischl. 建議直接買Gosaumuhle去wolfgang的票, 因為我們上次從Hallstatt Lahn坐車去Gosaumuhle是免費的(出示Gosaumuhle去wolfgang的車票)。
聖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薩爾茨堡(Salzburg)
訂票網站: https://此
薩爾茨堡(Salzburg)----維也納(Wien)
訂票網站: https://处
維也納(Wien)-----布達 佩斯 (Budapest)
訂票網站: https://隐
布達 佩斯 (Budapest)----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也可以坐Flixbus, 網站: https://某些原因
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布拉格 (Prague)
如果在網上訂了票, 到了車站首先要在車站大屏幕看看自己的那班車是在哪個月台(platform), 然後可以直接上車, 乘務員檢票的時需要掃描車票訂單下面的二維碼,所以一定要事先打印出來。
2.關於貨幣
- 捷克 (Czech)的通用貨幣是克朗, 現時的匯率是1人民幣=3.6 捷克 克朗。
-奧地利(Austria)的通用貨幣是歐羅。
- 匈牙利 (Hungary)的通用貨幣是福林,現時的匯率是1人民幣=42 匈牙利 福林,在 匈牙利 買東西可以用歐羅, 但是他們會找回你福林,匯率會偏低。到達 匈牙利 的時候不要在車站裡兌換福林,市區裡的匯率會高很多。
- 斯洛伐克 (Slovakia)的通用貨幣也是歐羅。
建議可以換一些的歐羅,不夠的話再在當地的櫃員機提取,因為當地的匯率會偏低。不過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在中歐有犯罪份子在櫃員機的入卡口加裝精細讀卡器來偷取資料,所以當地提款也未必是百分百安全,大家要留意點。
3.關於電源插座
中歐的電源插座是德標插座,記得帶轉換器。
4.關於通訊
當時是在某寶上買的上網卡, 15天歐洲多國1G流量49元,信號還是不錯的,感覺比租wifi蛋性價比高。建議買流量多的, 因為在中歐很難買到這種多國通用卡。
5.關於語言
捷克 的官方語言是 捷克 語,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語, 匈牙利 的官方語言是 匈牙利 語, 斯洛伐克 的官方語言是 斯洛伐克 語。
但是如果你會英文,基本上溝通是沒問題的,如果英文不好可以下載個旅行翻譯官。
6.關於天氣
中歐處於溫帶氣候帶,四月的平均溫度是10度左右,所以需要帶厚點的外套。
7.關於時差
中歐比我們晚6個小時,假如現在我們是下午4點,那麼中歐就是早上10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