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5.10.26

欧洲三个月环游八《帝国三色绘:布拉格,一座永不落幕的百塔童话》

编辑
天数:6 天 时间:6 月 人均:7500 元 和谁:夫妻

接上篇:欧洲三个月环游七《帝国三色绘:维也纳,帝国余晖与不朽艺术的交响诗》

前言

在维也纳饱览了皇家的恢弘与艺术的极致,下一站,径直投向了一座更具魔幻现实主义的城市——布拉格。这里没有茜茜公主的传奇,却有卡夫卡的迷宫与天文钟的永恒韵律,等待着我去探索。

布拉格

维也拉中央火车站大厅等候去布拉格的火车

维也拉中央火车站

三个多小时后到达布拉格中央火车站,一下火车就被火车站历史站房大楼惊艳到了,华丽的穹顶,新艺术风格建筑

这一个个玻璃房是火车站地铁出口。

中央火车站大楼

凯撒布拉格酒店坐落于布拉格新城区,步行前往跳舞的房子只需 5 分钟、前往老城广场需 14 分钟,出门就是有轨电车。

房子很宽敞,这里住6天。

办理好住宿,先去哈维尔市集,穿过街区看到有趣的建筑。

哈维尔市集

哈维尔市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32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最初是附近修道院和居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是体验布拉格本地生活气息的绝佳场所。

布拉格城邦剧院

城邦剧院曾用名(蒂尔剧院、伯爵剧院),于1783年建成开幕。1787年,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亲自在此指挥了他的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和 《唐·乔万尼》 的布拉格首演,如今城邦剧院是捷克国家剧院 的一部分。

安娜·克罗米创作的《骑士团长》

经过小教堂

捷克是啤酒大国,啤酒不仅特别好喝, 而且价格是所有饮料里最便宜的,比矿泉水和可乐都低, 真是难以置信。

回酒店的路上

去老城广场路上,布拉格街区。

老城广场

老城桥塔

 泰恩教堂

玛丽安纪念柱这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纪念柱,顶端是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建于1650年,现在看到的是2020年在原址重新竖立的一座玛丽安纪念柱复制品。

老市政厅

葛兹-金斯基宫洛可可式建筑,现在是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著名作家卡夫卡曾在此就读中学。

一分钟之屋外墙上精美的刮画装饰,并非使用黑白两色石材建造,而是一种名为 “格拉菲托” 的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墙面装饰工艺。工艺原理是工匠会在墙壁上先后涂抹上深浅两层灰泥(通常是先涂黑色层,再涂白色层)。然后,他们在未完全干燥的灰泥上进行雕刻,有选择性地刮掉表层的白色灰泥,从而露出底层的黑色。

广场上的人群等待天文钟报时。

天文钟安装在老市政厅南墙上,建于141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仍在运行的天文钟之一。

构造:分为上下两个主要部分。

 上部分 - 天文表盘:建于1410年。它不仅显示时间(旧捷克时间、中欧时间和巴比伦时间),还能展示太阳、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月相以及天文日期。其精妙的设计体现了中世纪人类的智慧。

 下部分 - 日历表盘:目前看到的是由捷克新艺术运动画家阿尔丰斯·慕夏的学生约瑟夫·马内斯于1865年创作的复制品(原作为保护已移至博物馆)。它描绘了象征十二个月的壁画以及黄道十二宫的标

每到整点,钟面上方的两个蓝色小窗会打开,耶稣的十二门徒木偶会依次缓缓转过。同时,钟旁四个代表中世纪社会弊端的雕像(虚荣、贪婪、死亡和欲望)也会活动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骷髅死神倒拉铃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整个过程持续约45秒,在钟声结束时,顶部的金色雄鸡会啼叫。

 胡斯雕像位于广场中央,雕像建于1915年,纪念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他因反对罗马教会的腐败而被处以火刑。

圣尼古拉教堂与城堡区的圣尼古拉教堂同名,一座极其华丽的巴洛克式教堂,以其优雅的外观、宏伟的穹顶和内部精美的壁画和吊灯而著称。

游完老城广场,从查理大桥的小城塔楼去小城区。小城区位于城堡脚下,查理大桥西侧。这里遍布着蜿蜒的鹅卵石小巷、精美的宫殿、花园和宁静的庭院。

列侬墙

列侬墙布拉格修道院大广场,原本是医院骑士团所有的一面普通的墙,1980年代起人们开始在这面墙上涂写约翰·列侬风格的涂鸦以及披头士乐队歌词的片段。1988年,列侬墙成为捷克群众发泄对于胡萨克政权愤怒的源头。大批捷克青年在墙上书写不满的标语,最终在查理大桥附近导致了一场学生、警察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参与这次行动的学生被讽刺地称为列侬主义者,在当代,列侬墙已经成为表达青年抗争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圣尼各老堂(布拉格小城)

广场上的圣三位一体纪念柱 / 瘟疫柱,建于1715年,巴洛克风格。

由奥地利画家约翰·卢卡斯·克拉卡 绘制的巨幅壁画 《圣尼各老的生平》 ,覆盖了高达79米的中央穹顶内部。壁画气势恢宏,人物栩栩如生,利用巧妙的透视法,创造出天堂开启、圣徒升天的震撼视觉效果。极其华丽的镀金木雕祭坛,上方是卡雷尔·什克雷塔 绘制的《圣尼各老为地中海水手赐福》的巨画。

内部布满了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金色的灰泥装饰和精美的浮雕,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细节,令人目不暇接。

教堂拥有一架历史悠久的大型管风琴。据说,音乐神童莫扎特 在访问布拉格时曾在此即兴演奏

在这里享受美好时光。

休息完回老城广场,穿过小城塔楼,去市政厅登顶。

老市政厅登顶

乘坐电梯登上老市政厅的塔楼,从这里可以360度无死角地俯瞰整个老城广场和布拉格标志性的红色屋顶海洋。放眼望去,泰恩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伏尔塔瓦河及查理大桥等著名地标尽收眼底,是拍摄经典照片的最佳位置。

老城红色屋

泰恩教堂与广场上的玛丽安纪念柱

圣尼古拉教堂

广场中央胡斯雕像

屋顶餐厅

天文中机械装置

这墙上的立面是否用也是用“格拉菲托” 工艺制作的?

穿过街区回酒店。

酒店附近的政府机关大楼。

乘五路轨交电车去犹太区。

弗兰兹·卡夫卡雕塑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匈帝国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2005年卡夫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以纪念这位小说家。

Quadrio购物中心内

圣伊莱亚斯教堂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天主教堂,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教堂最初为哥特式,后经多次重建,如今以其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内饰、精美的壁画和宏伟的祭坛令人叹为观止。

克拉姆-加拉斯宫是布拉格老城区中心地带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华丽的装饰和优雅的庭院将带您重温18世纪的贵族生活。

布拉格国家图书馆

镜子教堂

巴黎街

它贯穿了布拉格历史上重要的犹太区。街道两旁可以看到著名的西班牙犹太会堂和旧犹太墓地。

这是一座青铜雕塑,描绘了卡夫卡骑在一个没有骑手的、巨大的空西装上衣上,仿佛骑着一匹马。这个形象直接灵感来源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一次战斗的记录》。充满了超现实色彩,象征着无实质的权威、荒诞的旅程以及个体在庞大官僚体系(空衣服)下的渺小与无奈。

高犹太会堂以其独特的位置和功能,在犹太建筑群中占有特殊地位。并非因为其建筑高度,而是因为它的礼拜大厅位于二楼,高于街道平面与犹太市政厅 共享同一栋建筑。建于16世纪后期(约1577年),高犹太会堂最初是专门为犹太区的精英和富人成员 所使用的私人礼拜场所。它与旁边的犹太市政厅紧密相连,方便社区的领袖们在处理政务之余进行祈祷,形成了一个行政与宗教相结合的综合体。

老新犹太会堂

老犹太公墓

犹太博物馆建于 1906 年,馆内收藏的宝藏和老建筑讲述着居住在布拉格的犹太人的故事。

鲁道夫音乐厅建于1876-1884年,以赞助其建设的奥地利王储鲁道夫(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儿子)的名字命名。世界级音乐厅,捷克爱乐乐团的驻地,欧洲顶级新文艺复兴建筑之一。

卡夫卡博物馆

查理大桥

从低矮的河道穿过这个阶梯,可以到达查理大桥桥下,不然要绕圈。

莱特那公园

公园南侧的悬崖边俯瞰伏尔塔瓦河上的一座座桥梁。

巨型节拍器矗立在公园东端,红色节拍器永不停歇地摆动,本身就是一个超现实的现代艺术装置,与脚下古老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切赫夫大桥是通往莱特纳公园的入口。

1611年的石板路,在布拉格这样的石板路有许多,不知不觉走在路上穿越了几百年。

火药塔修建于1475年,是布拉格的13座城门之一。最初兴建时,它通过小桥连接皇宫。但是它尚未完工,在1485年,国王 Vladislav Jagellonský就将他的住处迁到了布拉格城堡。但是,火药塔对于君主们仍然重要 - 直到1836年之前,他们都要通过此门前往圣维特主教座堂加冕。到了17世纪,它被用作火药储存设施,因此而得名。

市民会馆建于1911年,原址是波西米亚国王的宫廷。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就是在这座建筑的斯美塔那大厅里宣布独立的。这里也是1989年期间,政府与哈维尔领导的公民论坛进行历史性谈判的地点。建筑宏伟而优雅,正门上方是巨大的半圆形马赛克壁画 《向布拉格致敬》 ,由卡雷尔·什皮拉尔创作,象征着捷克民族的复兴。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它是布拉格爱乐乐团的驻地,也是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要演出场地之一。

黑色圣母之屋是一个立体主义建筑,立体主义通常指一个美术流派。立体主义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与线条表达事物,这种表达方式被应用到建筑中便有了立体主义建筑。不过为了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黑色圣母之屋仍然融入了一些巴洛克式风格。一楼是一间咖啡馆,楼上是捷克立体主义博物馆。

查理大学

卡罗利努姆这是大学最古老、最核心的建筑,也是其历史发源地。如今是大学校长办公室和中央行政机构所在地,也是举行最重要学术典礼(如毕业典礼)的场所。

找个地方先吃饭,晚上要去听室内音乐会。

圣灵教堂最初建于13世纪下半叶,大约在1346年左右进行了重建,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哥特式核心结构。

西班牙会堂

西班牙会堂的外观相对简洁,但内部装饰极尽华丽,堪称一座用黄金、色彩和图案编织的梦境。墙壁、拱廊和巨大的中央穹顶上布满了繁复无比的石膏浮雕,充满了伊斯兰艺术中经典的几何图案、阿拉伯蔓藤花纹和铭文。以金色为基底,配以红色、蓝色、绿色等鲜艳色彩,在灯光下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会堂采用中央双廊式布局,巨大的金色穹顶成为视觉焦点,营造出开阔而神圣的空间感。

内部设有精美的管风琴,其卓越的声学效果使这里成为举办古典音乐会和独奏会的绝佳场所,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描绘着抽象的图案,当阳光穿透时,会在室内投射出斑斓的光影。

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描绘着抽象的图案,当阳光穿透时,会在室内投射出斑斓的光影。

老城广场夜晚
老城桥塔登顶

老城桥塔位于查理大桥的东端(老城一侧),桥头与克日佐娃街相接处。建于约1370年,与圣维特大教堂一样,由伟大的彼得·帕尔莱勒主持设计。在拱门的上方,雕刻着精美的纹章和人物。

老城桥塔登顶

老桥塔楼登顶是俯瞰查理大桥的最佳地点。

远望城堡

查理大桥

在桥上拍的城堡

《圣十字架》最古老的雕塑,金色的希伯来文字意为“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

圣约翰·内波穆克:大桥最著名的守护神。传说因为他拒绝向国王透露王后的告解内容,于1393年被从这座桥上扔进伏尔塔瓦河殉道。他殉难的地点成为了永恒的朝圣点。雕塑基座上有两块锃亮的铜质浮雕,描绘了圣约翰被扔下桥以及王后告解的场景。

传说触摸浮雕会带来好运,并确保您有一天会重返布拉格。因此,这里总是排队触摸许愿的游客,使得浮雕光亮如镜。

这里人少,不用排队,摸一下希望来年再来布拉格。

小城桥塔是由两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塔楼组成的,它们通过一道拱门相连,共同守卫着大桥进入小城区的入口,构成了又一幅布拉格的经典画面。

 较低的桥塔(朱迪特塔)建于12世纪末,罗马式风格,这座塔是查理大桥的前身——朱迪特桥的遗存。朱迪特桥在1342年被洪水冲毁,后来才修建了现在的查理大桥。这座塔是布拉格现存最古老的桥塔,见证了最早的桥梁历史。

较高的桥塔建于15世纪下半叶(约1464年),哥特式风格,由波西米亚国王乔治下令建造,其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彼得·帕尔莱勒设计的老城桥塔的影响,但规模稍小,装饰也相对简朴。

穿过小城桥塔去城堡。

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

城堡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群。

马提亚城门由马提亚皇帝于1614年建造,早期巴洛克风格。

施贝格宫

施贝格宫是捷克国家美术馆旗下最重要的分馆之一,其常设展览名为 “欧洲古典艺术”

托斯卡纳宫建于17世纪末的优雅巴洛克式宅邸。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托斯卡内利家族,并以其家族命名。

阅兵仪式

每天中午12点。盛大完整的仪式,伴随着军乐队的演奏,卫兵们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进行换岗。

阅兵仪式结束,来到了第二庭院。

圣维特大教堂

圣维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圣维塔大教堂历经3次扩建,公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德式建筑,却一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拱柱和飞扶壁,装饰的相当华丽。

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为这个千年历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现代感。

圣坛后方是的圣约翰之墓,两吨纯银打造、装饰华丽。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葬在圣维塔大教堂中。 

圣维塔大教堂—大南塔登顶

大南塔登顶俯瞰布拉格。大南塔高度:96.6米,共有287级台阶,乘坐电梯直达顶部。

布拉格老城和小城区红色屋顶,查理大桥横架伏尔塔瓦河。

圣乔治教堂

一座座大桥蜿蜒匍匐在伏尔塔瓦河上

大教堂钟楼

从南塔下来去旧皇宫。

旧皇宫

弗拉迪斯拉夫大厅由国王弗拉迪斯拉夫·亚盖隆斯基于15世纪末建造,是当时欧洲最大的世俗拱顶大厅之一。其华丽的波浪式肋骨拱顶是晚期哥特建筑的杰作,看起来如同绽放的花朵或流动的波浪,极具美感与力量感。曾用于举行盛大的加冕庆典、骑士比赛(骑士甚至可以直接骑马从旁边的“骑士阶梯”进入大厅)、宫廷集市。如今是捷克共和国总统选举仪式和重要国事活动的举办地。

1618年“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这是引爆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新教贵族将两名天主教总督及其书记官从皇宫这窗口扔出(他们侥幸掉在粪堆上生还)。这一事件标志着宗教冲突的总爆发。

然后穿过大厅。

圣乔治教堂

踏入教堂,您会立刻被其古朴、厚重甚至有些粗糙的罗马式风格所震撼。低矮的拱廊、粗壮的柱子和厚实的墙壁,与圣维特大教堂高耸的哥特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这种简朴的风格将您带回到捷克国家与基督教信仰的黎明时期。

教堂的地下墓穴和主殿是波希米亚早期统治家族——普热米斯尔王朝——的皇家陵墓。这里安葬着王朝的创始人,包括教堂的建立者弗拉迪斯拉夫一世 和他的孙子圣徒瓦茨拉夫 的祖母——圣卢德米拉。她的墓室是教堂内最精美的部分之一。

内部装饰着描绘圣卢德米拉生平的壁画,艺术和历史价值极高。

城堡画廊这座建筑最初是城堡的马厩,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被斐迪南一世改建为专门收藏皇家艺术品的画廊。如今,它仍然是布拉格城堡画廊的所在地,内部收藏着鲁道夫二世皇帝时期以及其他欧洲大师的珍贵绘画作品。

黄金巷

参观完又回到了第二庭院。

下城堡

走累了,来杯冰淇淋。

查理大桥是回酒店的必经之路。

在查理大桥附近找了家餐馆。

市立图书馆

图书馆舒适、明亮。

泰恩教堂

两座高达80米的哥特式尖塔是教堂最显著的特征。它们并非完全对称,其中一座更显粗壮,因此泰恩教堂又被称为“亚当与夏娃”。这些塔楼营造出一种近乎童话中恶魔城堡的阴郁氛围,故得名“魔鬼教堂”。

主祭坛由著名巴洛克画家卡雷尔·什克雷塔 创作的《圣三位一体》祭坛画,气势恢宏。

老城广场边有许多小摊位,烤全猪吸引了许多游客。

来一份,尝尝布拉格风味小吃,嗯,这是旅途中吃到最美味的烤肉。

大家都站着吃。

圣瓦茨拉夫教堂建于1929-1930年,其简洁的几何形态和独特的塔楼设计,与布拉格那些古老的哥特式或巴洛克式教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瓦茨拉夫广场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建于1885-1891年,其建造初衷就是为了彰显捷克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是捷克“国家复兴运动”的象征。主馆位于布拉格瓦茨拉夫广场的顶端,与新馆(原联邦议会大楼)隔街相望,共同构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瓦茨拉夫广场在修路,无法欣赏到国家博物馆全貌)

国家博物馆新馆(原联邦议会大楼)

在博物馆拍格瓦茨拉夫大街

大厅、大理石阶梯和穹顶壁画金碧辉煌

主馆的穹顶观景台可以360度俯瞰整个瓦茨拉夫广场和布拉格城市美景,视野极佳。

“奇迹进化”常设展位于穹顶大厅下方,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动物标本(包括史前猛犸象、恐龙骨架)、矿物标本和人类进化史,布展精美,互动性强。

国家博物馆主馆与新馆

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共和国最长的河流,它蜿蜒流淌,将布拉格一分为二,老城、小城与城堡区分布两岸。它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条蓝线,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和浪漫的源泉。

这家餐厅环境优雅,是观赏伏尔塔瓦河最佳地之一,可惜没预约到座位。

在伏尔塔瓦河傍找了家餐厅,座下来静静欣赏它的美。

从河西岸向东岸走

再次来到查埋大桥

来到了河东岸,此时夕阳夕阳西沉,金色的光芒泼洒在河面上,将整条伏尔塔瓦河染成了一条流动的熔金之河。

布拉格城堡则高踞在山顶,在温暖的光晕下巍然耸立。

站在河边,感受整座城市的呼吸在此刻变得缓慢而浪漫。

军团大桥建于1898-1901年,大桥最初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为纪念在一战中为独立而战的捷克军团,大桥更名为“军团大桥”。

国家剧院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民族激情的史诗。19世纪,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德语是官方语言。捷克知识分子和爱国者迫切希望建立一座用捷克语演出的专业剧院,以弘扬本民族文化。建造剧院的所有资金都来自全国民众的自发捐款,从富豪到农民,所有人都为此贡献力量,口号是 “民族为自己” 。剧院在1881年即将完工时,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然而,这并没有击垮人民的意志,在短短47天内,全国人民再次筹集了足以重建的资金。新剧院于1883年重新开幕,上演的第一部歌剧是斯美塔那为歌颂捷克民族而作的 《莉布丝》 。

最醒目的标志是其金色的穹顶,以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屋顶上的三驾马车雕塑。外墙布满了众多捷克历史人物和艺术之神的雕像。正门上方镌刻着 “Národ sobě”,意为 “民族为自己” ,这是其精神的核心。

路灯逐一亮起,像是一颗颗被点燃的星星,倒映在幽蓝的河面上,与晚霞交织在一起。

跳舞的房子是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大楼的绰号,此地原先的建筑物毁于二次大战轰炸布拉格,被美军误认为德国德累斯顿。跳舞的房子于1992年设计,并于1996年完建。

跳舞的房子又名“弗莱德与琴吉的房子”,取名自弗雷德·阿斯泰尔与琴吉·罗杰斯,暗喻一对舞者。跳舞楼脱颖于新巴洛克、新哥德与新艺术运动的建筑之间,是布拉格十分驰名并具代表性的建筑。

此时的城堡如同悬浮在天际的黄金之城。

新的一天又开始,今天去新市政厅

新市政厅

新市政厅始建于14世纪中叶(1348年后),后经多次扩建和改建。主要为哥特式,塔楼部分在16世纪增加了文艺复兴式的穹顶。历史上是新城区的行政中心,也是捷克历史上一个关键转折点的见证者。1420年,激进的胡斯派教士扬·柴利夫斯基带领追随者前往新市政厅,要求释放被关押的胡斯派信徒。谈判破裂后,暴怒的胡斯派群众冲进市政厅,将市长、市议员和其他几名官员共七人从市政厅高大的窗户扔了出去。楼下手持长矛的胡斯派信徒接住了坠落者,并将其全部杀死。这起 “第一次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标志着长达十五年的胡斯战争正式爆发。

新市政可以参观和登顶,14日来晚了没买到票,今天又来到新市政,可惜不对外开放。

查理广场花园。

查理广场

新市政厅

新市政厅无法参观,去斯美塔那博物馆。

经过民族觉醒公园,在路边是一个小公园,中间矗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纪念碑。

斯美塔那博物馆

斯美塔那的雕像矗立在小广场上,于1984年6月4日揭幕,高2.35米,完全由青铜制成。

这里是驻足欣赏伏尔塔瓦河、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美景的绝佳地点。

放松休息一会儿。

歌德学院扮演着连接捷克与德国文化的重要桥梁角色,旨在展现当代德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

布拉格最后一天,再吃一顿布拉格风味菜,另加一杯布拉格的啤酒。

布拉格是一本用石头写就的立体史书,漫无目的地穿行其中,任由鹅卵石路将我的引向远方。城堡的帝国威严、老城广场的市民活力、犹太区的坚韧记忆。它们共同诉说着权力、艺术与信仰的千年纠葛。布拉格的魔力,正在于它将厚重历史化为日常的诗意。它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金色的、石头的、永恒的梦。而我,很庆幸曾是这场梦中的一个过客。

未完待续

下篇:欧洲三个月环游九《从北到南跨越德国:柏林墙下的涂鸦与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欧洲三个月环游八《帝国三色绘:布拉格,一座永不落幕的百塔童话》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