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2025年5月差旅天津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5 月 人均:300 元 和谁:一个人

这几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在出差,有人觉得是个好差使,可以四处游玩。殊不知一年几十次出差只盯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城市,别说大多是开一两天会就回来,就算有点空闲,这些城市也很少有想玩的地方和心情了。

五一过后又连着出差,周五北京、周一天津,要是中间回杭州的话,半个周末搭在路上了。天津从来没去过,不如直接从北京过去,周末假公济私的玩两天,也不辜负大家认为出差可以到处玩的说法。

说起天津,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狗不理包子和大麻花,还有聊天都像说相声的哏都名号。周五下午到天津时在下雨,从火车站到酒店的一程街景在雨中显得灰暗而凌乱,客房楼层较高,能看到小半个城市,看起来平平无奇,一时对天津有些失望。网上查了下攻略,旅游景点不算多,但主城集中了不少文化风情街区,很适合现下流行的citywalk。

周六就不敢放肆的睡懒觉了,可吃过早饭磨磨蹭蹭出门,也十点多了,打车来到最被推荐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刚下车就觉新奇,四周环绕着异域风情的独栋别墅,点缀着鲜花和绿植,天气晴朗了,天津城也鲜亮起来了。

看着地图上示意景区范围的大片绿色的和纵横街巷,一时不知从何走起。独自旅行时,总想走遍景区的景点,又不要多走冤枉路,金牛座对旅行路线都是精明务实的,所以遇到这种街巷众多的景区总是头疼,不知道什么是最高效的路线。顺着人流没走几步就到了民园广场,这里有游客中心,进去买了张地图稍微有点底了。

天津在鸦片战争后不久就设立了租借,前后共有九国租界区,五大道地区原属于英国租借,因域内有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和成都道五条街道而得名,现在是成都道、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和贵州路五条路围起的区域。五大道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的重大历史变迁,云集了满清遗老、民国政商、近代名流等各色人等在此置业安家,又受英租界工部局的相关约束,形成了规模宏大壮观,布局整齐合理,又各具特色的多国风情建筑群,现在还有保留历史风貌的建筑400多幢,其中200多幢是名人故居。

民园广场处于五大道景区中心,当时是远东地区最先进的体育场,解放后一直是天津足球队的主场,现在改造成了市民休闲广场。整齐密集的环形拱廊绕场一周,南北两侧有加高的楼层和门楼,既实用又美观。民园广场一角有观光公交和观光马车可坐,我坐上了观光车,随着景区安排的路线,应该能看到五大道最精华的部分,车上还有讲解员介绍主要建筑的渊源。

车上看景总觉得是走马观花,对于爱拍照的我,也不能从容的取景,所以第一站就下车了,走回去拍新落成的五大道公园钟楼、大地震纪念塔、天津音乐馆、起士林西餐厅等。后来跟着观光车的路线,一路走走看看,直接来到了庆王府,这是五大道景区里少数要收门票的景点,也是三座特殊保护的文物之一。大亲皇族最后一位亲王在民国年间迁居此处,依然极尽奢华,装修处处彰显着尊贵气派,现在可供游客参观,甚至承办婚礼。

从庆王府出来走到狗不理贵宾楼重新坐上了观光车,不过一站路就回到了起点,我又花半小时坐了一圈,为了值回不菲的票钱,也顺便补听错过的讲解。本来只准备个把小时在五大道景区打个卡就走,却不知不觉流连了三四个小时。按攻略的推荐,下一站是西开教堂,离得不远,骑共享单车十分钟就到了。

有租借区的城市都会有雄伟的教堂,殖民者虽然赶走了,当地依然有信徒,所以这些教堂都保存完好并且还在使用。在教堂外仰望高大的门楼和圆顶已觉十分雄伟,走进去看到整齐的廊柱和拱顶,更觉震撼。两侧彩色玻璃,中间三排连拱廊,西方的各路神像在墙上柱上俯瞰众生,自有尊严肃穆的氛围。午后参观的大多是不信天主的年轻人,都在打卡拍照,也有几个小孩在父母怂恿下合十跪拜,耶稣应该理解不了这种佛教的仪式吧。

西开教堂出来,骑车到瓷房子也差不多十分钟,这里又回到了类似五大道的万国建筑群了。张学良故居也在此地,要收门票,看里面人太多就没有进去,只买票进了瓷房子。瓷房子前身是一座法式洋楼,本世纪初被富豪张连志买下,贴满瓷片、瓷瓶、玛瑙、汉白玉等,风格迥异,别具一格,成了天津的一张名片。走进瓷房子,起初只惊叹于无处不在的瓷片和略觉浮夸的各种雕像,从古至今各种窑的瓷片在墙上都能找到。看到室内有不少旧家具随意堆在墙角,只以为是为供参观挪开的生活用具,听工作人员讲解方知都是价值上亿的宝贝。整套金丝楠木的柜子、整块黄花梨打造的衣橱、晚清公主带出慈禧珍爱的铜鹿,故宫里用过的红木螺钿桌椅等,随意放在室内,象征性的用红绳拦了一下,并无其他保护。

瓷房子离津湾广场不到一公里,慢慢走过去,津湾广场的商业体有些萧条,但是临着海河的广场人气很旺,有人在直播,有人在唱歌,更多的人在休憩和围观。对岸的天津火车站,旁边百年历史的解放桥,有敲响新千年第一记钟声的新地标世纪钟,都染上了夕阳的余晖,倒映在海河里一片金黄。走了一天的我饥肠辘辘,这天还是我阴历生日,就近在河边广场的广式菜馆点了一桌子菜,犒劳下自己。

坐船观赏海河夜景是不可错过的项目,津湾码头没有船票了,可以买天津站码头的,饭后正好散步走过解放桥,从天津站码头登船,沿着海河逆流而上。这些桥离河面都不高,游船堪堪擦着桥底而过,我站在甲板上仿佛跳起就能触到桥底,解放桥是可以抬起桥面的,其他桥就过不了很大吨位的轮船了。

一路经过解放桥、大沽桥、北安桥等风格各异的桥梁。船上的广播介绍着沿途的风光和建筑,两岸房屋和河上桥梁都被霓虹灯勾勒的熠熠生辉,海河夜景随着永乐桥上天津之眼的出现而达到巅峰。一座巨大的摩天轮被灯光勾勒出完美的红色圆形轮廓,横跨水面上,像车轮滚过海河,由远及近慢慢逼来,最后随船从轮下而过,那感觉新鲜奇妙。游船在此掉头回程,又看到月亮正高挂在摩天轮后,河面上初夏凉风吹走了疲惫,隐约觉得,天上人间,都很圆满……

周日同样只睡到九点半,酒店早餐差不多把一天的热量都摄入了,打车到意式风情区,开始今天的citywalk。顾名思义,意式风情区是意租借留下的西洋古典建筑,当年意大利殖民者在这里建成了完整的社区,领事馆、兵营、学校、医院、教堂、球场、菜市场、消防队、花园、广场等一应俱全,据说是意大利本土之外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这些建筑也没有闲置,应用于高端餐饮、休闲娱乐、创意艺术、酒店办公、高级会馆等,使意式风情区成了一片完整又独特的商业旅游区域。

这里重点玩了两个地方,一是钟书阁,一家满是打卡人群的书店,现在网红书店的重点都不是书,而是选书看书的环境。踏进钟书阁,高大的拱顶、蓝色的阶梯、还有中央的木质旋转楼就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到处都有新奇的拍照角度,大部分人都在凹着各种造型自拍,没几个真正来看书的。另一处是百年天津工业文化展览馆,有义务讲解员介绍百年来天津工商业的成果,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百雀羚化妆膏等都曾经风靡全国,还有民俗三宝泥人张、杨柳青年画、天后宫剪纸以及三大小吃狗不理包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的来源奥妙。不过二楼就都是卖这些土特产的了,衔接的天衣无缝。

我下月就要去意大利出差,漫步在精致、典雅、浪漫的街巷间,让我提前感受到了意大利风情。这里也有不少名人故居,路过梁启超故居,要收门票,里面很清静了,我进去参观了一下,读书时听说过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原来故居旁真有一座叫饮冰室的楼,是梁启超的书房。

从意风区骑车过进步桥,很快就到古文化街,也称作"津门故里",这里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核心区域是建于元代的天后宫,是国内现存年代最久的天妃宫之一,有一根二十多米的木质幡杆是当年遗存的古董,已逐渐朽烂。古文化街里云集了天津的老字号、土特产,还有各种旅游文创、小吃饮品、古玩玉石的店铺,这和大多数旅游景区雷同了,因为生日,我不能免俗的开了颗菩提做成挂件,权作纪念。

这里还有不少茶馆相声社,来天津必须听一场相声,我随便找了一家,现场的气氛确实比看电视好很多,段子不见得很硬,但被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气氛带动,也乐在其中。这两年看多了脱口秀和喜剧大赛,回头再听传统相声,反而觉得有板有眼、耳目一新了。

穿过古文化街,又到海河边,顺河而行,欣赏着对岸的风光,不久就能看到天津之眼了。刚过傍晚六点,天还大亮,但坐摩天轮已经要买更贵的夜场票了,我算好日落时间,磨蹭到七点才坐上摩天轮。随着轿厢慢慢升起,两岸的城市风光铺陈开来,整个天津卫都在眼前,海河在脚下穿城而过,映着微红的晚霞。到最高点时应该正好落日,只可惜天边云层较厚,看不到夕阳。下降时华灯初上,天津的夜景还没有点亮,我已经意犹未尽的坐完一圈了。

天津之眼脚下的永乐码头上也挤满了直播、拍照和坐船的游客,两岸都有美食小吃街。在古文化街我吃了狗不理包子和猫耳朵炸糕,在这里特意又尝了津门爆肚和绿豆焖子,大失所望,肚子倒也填饱了。

马不停蹄的周末两天,解锁了我的最后一座直辖市,带来不少惊喜,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称号名不虚传,让天津的城市和旅游有了鲜明特点和独特存在。回到酒店,翻看手机里几百张照片,方自意犹未尽,突然意识到我是来出差的,明天还要早起开会,突然就有了不小的心理落差。难得借着出差的机会游玩一座城市,未免太过沉浸于游客身份了,看来我还是喜欢心无旁骛的节假日旅行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25年5月差旅天津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