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国庆黄金周到处都很挤,就想避开人潮找个相对冷门的地方,台州,由此进入了我的脑海。提起台州,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近几年随着境内“神仙居”,“温岭”,“临海古城”等地的名噪一时而渐渐引起自驾旅行者的关注和青睐。经过攻略研究发现,台州是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是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典型缩影,除了山水自然景观外,它还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台州下属的各个县都分布着风景名胜和古迹,仙居县有神仙居、皤滩古镇、景星岩、永安溪等,天台县有国清寺、琼台仙谷、石梁飞瀑等,临海市有东湖、紫阳街、古城墙等,温岭有长屿硐天、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石塘小箬村等,三门县有蛇蟠岛、龙湾海滨景区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必有你喜欢的类型。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在国庆假日期间,造访了仙居、天台和临海,这一路自驾,住民宿,品农家菜,远离人海,山水相伴,怡然自得。
行程
Day1 9月27日 上海虹桥站 - 台州站D94119:55-22:45 宿台州站附近帕菲克精品主题酒店
Day2 9月28日 上午台州站(取车自驾) - 高迁古民居 - 下午游皤滩古镇 宿神仙居四喜民宿
Day3 9月29日 神仙居一日游 宿神仙居四喜民宿
Day4 9月30日 神仙居 - 天台塔后村 - 下午游国清寺 宿塔后村山林小筑民宿
Day5 10月1日 塔后村一日 宿塔后村山林小筑民宿
Day6 10月2日 上午游琼台仙谷 - 临海 - 晚上游紫阳街 宿临海亚朵酒店
Day7 10月3日 上午游临海东湖、古城墙 - 台州站(还车) - 上海虹桥站G14:47-18:05
第二篇 邂逅天台
原本计划爬完神仙居去温岭海边休息,打卡网红地小箬村,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被迫让我们取消行程。那接着两天去哪儿呢,既不能离最后目的地临海太远,又希望有个好的环境躲避台风,在网上搜来搜去无意间发现了毗邻仙居的天台县有个民宿村叫塔后,于是我们决定去那里找一家舒适的民宿歇两天。就这样,我们邂逅了天台,邂逅了塔后村,邂逅了山林小筑,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旅程和难忘的记忆。
从神仙居开车到塔后村大约一个半小时,穿山越岭,风景宜人。村子坐落在山坳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怎么也想象不到在这样的山区里,居然隐藏着一个风情万种、与众不同的村庄。说它是村庄,不如说是个开放式的大公园,四周青山连绵起伏,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别墅错落有致,田野整整齐齐,公共设施井然有条,池塘里绽放着五彩缤纷妖娆多姿的荷花,中心广场绿树成荫草地青青。村内418户农家已有60多户做成了特色各异、设计精美的民宿,传统的农村景象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浑然一体,有的门口花草芬芳,绿叶掩映,有的堂前屋后便是农田池塘,田园风光,有的院内摆着茶道,供客人参禅悟道,修身养性。特别喜欢漫步在村子里或者田埂上,斗转星移,日夜交替,不同的气象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景象。天晴的时候蓝天白云,绿意盎然,花团锦簇,色彩丰富,像一幅艳丽的油画,雨天山间烟雾氤氲,水中涟漪四起,又好似一幅神秘的水墨画。清晨,到处回转着婉转的鸟鸣声,而到了夜晚,万籁俱寂,只有池塘里传出阵阵悦耳的蛙鸣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十分留恋那样禅修养生的日子,不慌不忙,无忧无虑,宁静致远!
村子在赤城山脚下,山顶建有粱妃塔,因村在塔后面而被称之为塔后村。
民宿推荐:天台山林小筑
地址:天台塔后村上岙里53号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没去成温岭海边心仪已久的民宿,却收获了别具一格的山林小筑。塔后村的民宿,多的让人犯纠结症,家家户户风格迥异,有现代设计的,有传统自然的,有庭院深深的,有坐落田间的,有鲜花满园的,有绿树掩映的,总之都非常有心的布置和经营着自己的家,完全有别于我们平常意义的农家乐。也许是缘分让我们结识了山林小筑,一个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勤劳、淳朴、真诚、热情,和和美美。住在这里的两天两晚,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爱上它。
民宿是一栋三层小楼,我们住在最顶上的榻榻米房间,干干净净,很宽敞。我最喜欢门口的庭院,虽然不大但很有品味。一处处的小景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的,优雅精致。江南风格的屋檐,挂着中式红灯笼,四周围着美人榻。院内到处布满了绿植和鲜花,巧妙的放置着中式喝茶用的长桌和西式的鸡尾酒高脚桌,还有各种木凳和单双人秋千。墙的一边曲径通幽,别有风味。园子一处角落池塘叮咚,锦鲤戏水。我们有时坐着秋千随风飘荡,有时在长桌上喝茶聊天,有时望着小雨淅沥发个呆。正值国庆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就在这个花园里,静静的观看阅兵式,感慨祖国的繁荣昌盛!
看得出来,一家几口,和和睦睦,是有分工的。院子归女主人的爸爸管,他每天喝喝小酒抽着烟,不紧不慢的打理着花花草草和金鱼池。而最忙忙碌碌的是女主人和妈妈,总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有求必应。女主人里里外外一把抓,不仅要负责客人的沟通和安排,还要打扫卫生、购置东西,一天忙到晚几乎不停,但是她特别开朗乐观,从不抱怨,一到下午长桌上就摆满了她特意出去采购的当地新鲜水果和零食,见到客人就招呼并介绍哪里好玩。妈妈负责做每天的早饭,我一起床她总会问我饿不饿,然后开心的去张罗,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光景。当她把现做的各种各样当地小吃端上桌的时候,我们两真的是惊呆了,早饭怎么能有这么多好吃的呢!到了夜晚,男主人回来后,他会邀请我们喝他自酿的猕猴桃酒,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唇齿留香。在宁静的院子里,凉风习习,喝酒侃大山,听他讲述塔后村曾经的交通不便和贫穷潦倒,以及后来的勤劳致富。我们年龄相仿,但因为身处不同的地方境遇大相径庭,我能理解山里人家曾经的生活艰辛。而如今当他羡慕我们城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向往着山村健康养生的田园生活。
在山林小筑的日子不长,但是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家和万事兴,用来形容这一家人,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那里小住,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真实的自我,呼吸纯净的空气,品尝新鲜的农家菜,把天台的景点玩个遍!
天台山旅游风景区
塔后村地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它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或许天台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但这里的景点数不胜数,匆匆两日不足矣。五峰双涧中的国清古寺、一石横空不渡人的石梁飞瀑、仰攀明月天几尺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赤城霞起建高标的赤城栖霞、灵仙之窟宅的琼台仙谷、宅邸街坊与水榭园林荟萃一体的济公故居、自有一番独特风韵的龙穿峡景区······佛宗道源,山水神秀!
国清寺
去了天台方知国清寺的来历和地位,它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现存建筑多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
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回国后在日本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国清寺为祖庭。
进入景区,四面环山,峰峦叠嶂,金黄色稻田生机盎然,一座古塔屹立在远方的山坡上丛林间。沿着潺潺的山涧往上走,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展开,真可谓“深藏幽谷人未识”。山门外,环境清幽,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碧水长流。隋塔、寒拾亭、照壁、山门、丰干桥等古建筑顺地势散落于各处,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显得自然而和谐。被岁月磨光的鹅卵石路面、塔身上郁郁葱葱的杂草、拱桥石砖上铺满的青苔、屋檐上缠缠绕绕的藤蔓、照壁墙上的斑斑驳驳,无不彰显历史的印记和诉说着年代久远的故事······
进入朝东内敛的山门,便是国清讲寺,古建筑林立,殿宇辉煌。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多达六百余间。还有一株已有1400年历史的隋梅。
七佛塔,也称迎宾塔,为感恩和纪念过去七佛而建造,仿佛静静的在此迎接八方而来朝拜的信徒。
隋塔,也称报恩塔,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授菩萨戒而建,塔身高59.4米,六面九级。千年隋塔既是我国古代杰出建筑精品,又是珍贵的佛教艺术宝库,现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寺庙和大自然相互融合,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爱的松鼠自由自在的在此生活,以寺内千年古松的松果为食。
琼台仙谷
景区有山下两个出入口,我们听从民宿建议,把车停在山下,坐接驳车上山,这样基本是下山路,比较节省体力。山路盘桓到顶之时,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青山巍峨,连绵不绝,一汪碧水,如翡翠般镶嵌其中,风光异常的旖旎秀美。
进入景区,像是进入了一个被苍翠雄峰包围着的秘境,山崖对峙,奇峰纷呈,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色独特,毫不逊色于其他名山。走到凌空栈道,狭狭窄窄,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一面是紧贴着的黑黝黝的悬崖绝壁,而另一面则是无底深渊,万丈沟壑,即便小心翼翼的挪动,我也感到心惊胆战脚发抖。我实在没有勇气继续往前走,无奈做了逃兵原路撤退。因此错过了廊桥、飞瀑、灵溪和更多奇秀清幽的美景。
推荐美食
土灶头
地址:天台县百福路29号
天台的农家菜都很不错,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县城的土灶头。民宿老板娘强烈推荐的餐厅,从塔后村开车过去十几分钟,据说这里天天爆满,我们幸亏去的早才有位。店内装修“土里土气”,地地道道的浙江农家风味。明厨亮灶,菜品全摆在外面,冷菜、土菜、蒸煮、海鲜、锅仔、主食,五花八门,样样齐全,看的眼花缭乱,垂涎三尺。可惜每样菜的分量都很大,两个人太难点菜。我们选了几样推荐菜,果然实至名归。其中,烤香鱼印象最为深刻,火候恰到好处,香酥入味。鱼头锅仔,鲜而不腻,配着健康时蔬,至少够四个人享用。而梅干菜烧饼,一定是必点的,脆香脆香,感觉已是久违的味道。还有太多太多特色菜没有品尝,如果有机会再去天台,我还会光临土灶头!
清雅居
在塔后村的一角,坐落着一栋清雅小楼,装修布置清新淡雅,还有一位清雅的女老板,真是名副其实为“清雅居”。年轻貌美的老板,大气友善,还没有正式营业就接待了我们。菜仍是地道的农家菜,美味价廉,而装盘和出品却十分讲究,可谓低调的精致。在这里吃饭,享用的不仅是美食,还有屋内屋外原生态的美和宁静。
塔后山庄
雨天的夜晚,就在村子里的塔后山庄吃晚饭。这里的人总是那么淳朴热情,和蔼可亲,让人感觉很舒服,走到哪里都像回家一样自在。菜种类不多,基本上是烧好的,没什么惊艳之处,但简单家常健康。如果入住的民宿不提供餐食,来这里吃饭是最便捷的选择。
花麦地溪边小厨
到国清寺门口停车场停好车便看到了眼前的花麦地溪边小厨,正好可以先吃个午饭。环境不错,空间大人少,也很干净。只是菜量实在大的离谱,不够人性化,应该根据人数分大小例就好了。点了一道许久未见的菜 -- 泥鳅,做法特别,放了很多姜丝,所以没有腥味。想在国清寺附近吃饭的,可以考虑这家餐厅,要不然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农家菜馆。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抑或参禅问道,抑或爬山涉水,抑或访古探奇,抑或仙游隐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