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如何应对高原反应,一定要看完再去!

编辑
天数:10 天 时间:8 月 人均:7000 元 和谁:亲子

相信大部分人对高原都有一种向往和敬畏之情,但是面对高海拔的低氧,和自身的体质却只能望而却步。

但是高反并没有阻挡大家的脚步,仍然有许多人不断的刷新自己,挑战自我,以大无畏的英勇踏上这段旅行。

没去过,朝思暮想;去过,念念不忘。

都是上过高原的人了,谁还没和高反有点“碰撞”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探讨探讨如何“征服”高反?

高原反应是什么?

其实,习惯于平原生活的大家,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心理压力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才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当然,健康良好的心理暗示也是最有效的抗高反良药。正确地保护自己身体并调整状态,一般就会慢慢好转。

高反又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行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会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2~4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张口呼吸,轻度活动可使头痛减轻。

慢性高原病:针对于长期居住在3000海拔以上的人群,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后,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者属于本症。表现为过量的红细胞增多、高原血压异常及严重的可逆性组织缺氧,是高原常病。高原血压异常的类型常有波动和转化,回到平原后可逐渐恢复。

常见的症状: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气促、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等症状。主要是由缺氧、寒冷、干燥、太阳辐射、疲劳、营养不良所造成。

特别注意:如是高原肺水肿,出现不断加重的干咳、头痛、呼吸困难、发绀症状,或高原脑水肿,出现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恍惚、顽固恶心、呕吐,重者昏迷症状。警告:请!讯!速!就!医!不要硬抗不要拖,一定要结束自己的行程,往低处走。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高原病呢?

出发前充足的准备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在高原旅行的风险

出行前的提前预防

当我们计划好前往高原时,至少提前一到两周,开始调整好状态,进行简单的体能耐力锻炼,但不可剧烈运动或高强度运动。

合理的饮食,多喝水,多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面包、水果、土豆为主的饮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能促进能量平衡。总之,要避免摄入过量的盐,盐分过高会造成身体组织水分流失。

并且适当服用红景天等预防高原药物,此类药物提前服用才有效果。然后调整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让你更快速更安全的适应高原。

去到海拔较高的地方时,要尽可能地放缓提高海拔的速度。

若能开车就别坐火车、能坐火车就别乘飞机。给自己适应的过程,让身体慢慢去感受环境的变化。若从平原直接飞到拉萨,那么等待你将是食欲不振、失眠头痛、全身乏力等...很容易产生急性高原病。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在海拔2000-3000米的地方停留1-2天,能使得身体更容易接受高海拔的环境。

到达高原后,前两天也建议大家尽量不要洗热水澡

高原感冒会加重高反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肺水肿或脑水肿。整个行程中也要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高海拔低压缺氧地区,随着氧气减少,人体内血液浓度升高.这样会给心脏增加负,及时的补充身体的水分是很有效缓解身体的高原反应的。随身携带保温杯,水壶,随时补满。饮水要多次、少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随身准备一瓶氧气瓶备用,自驾的话可以准备制氧机。

常有人会说,吸氧会有依赖性,这个看大家缺氧程度来决定,有必要时,不要硬抗,这种依赖性与头疼气促的痛苦相比不值一提。多喝甜茶和酥油茶,这能很好的帮你适应高原干燥缺氧的环境。

药物备用清单

红景天及其制剂:红景天对提高低氧运动的耐力有明显效果,进入高原前10天服用。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芬必得: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上高原必备的药。

感冒药:常备感冒药是不会错的

葡萄糖:在高原地区,消耗能量较大,及时补充糖分很重要

备用药:头疼散、晕车药、肠胃药、创可贴、风油精...

希望这篇攻略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记得一定要看完再出发噢~

对高反多一份了解,对自己多一份自信。就像我们的主题“高原极限挑战,打卡不可能”美景与未知并存,担忧与期待并进,其实你的极限不止如此。

当然享受高原之美的同时,更要照顾好自己哦!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如何应对高原反应,一定要看完再去!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