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美食,购物,摄影,自驾,人文,跟团,火车,徒步
发表于 2023-10-07 00:11
记者的滇藏行之旅,随着团队通过云南与西藏的交界点进入西藏,开启了进入长达二百多公里的丙察察魔鬼路段行进。真正的艰苦考验开始啦……

滇藏交界西藏界路牌(摄影:王珏)
2023.09.17下午13:50,滇藏行终于来到云南与西藏分界点。记者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这里的海拔为1679米,并不很高。

滇藏交界云南界留影(摄影:段娜辉)
环视周边,很多经过这里的车辆与游人都在这里拍照留影。记者看到在沿怒江美丽公路的崖壁上,彼此相隔不远的地方,分别雕刻着巨大的红色大字“云南”与“西藏”的标志,旁边就是滚滚流淌的怒江。

滇藏交界西藏界留影(摄影:朱龙珠)
导游刘云飞说,从云南这里进入西藏后,虽说依然是沿怒江而行,但是却再也享受不到平坦舒适的柏油公路,而是一路暴土壤烟,坑洼不平的烂路。这就是被称为魔鬼路段的丙察察线。

老虎嘴景观(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团队进入西藏后虽然路难行,但是观光景点却是一个挨着一个,而且彼此相距都不太远。14:30抵达进入西藏后的首个景点:老虎嘴。“老虎嘴”就在怒江峡谷西岸龙陵县境内,在位于怒江上惠通桥遗址往潞江坝方向约100米处的地方,是一个状如虎口的悬崖。

另一方向观老虎嘴(摄影:冯赣勇)
人们驱车沿怒江美丽公路经过这里时仰望,只见一个颇像老虎头造型的巨石伸过公路,虎视眈眈地居高俯视着下面的怒江。来往的车辆纷纷从“老虎嘴”下驶过。

远望松塔村(摄影:冯赣勇)
下午14:45,团队来到进入西藏后的第二个景点,也是入藏第一村:松塔村。这里地处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怒江畔,素有丙察察线“入藏第一村”称号,是一个有怒族、藏族等多民族的聚集村。

松塔村口留影(摄影:胡平和)
记者曾经看过《西藏日报》对松塔村的一篇报道,得知这个普通的藏族村寨,当年在解放西藏时,却有着协助解放军取得进藏首场胜利的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走进松塔村(摄影:冯赣勇)
上世纪的1950年9月初,解放军第14军第126团在经过20多天的艰苦行军后,抵达贡山县休整待命。10月初,离开贡山向西藏进发,经过3天多的艰苦行军,126团1营及机关一部,终于抵达了松塔村。

松塔村民居一角(摄影:冯赣勇)
进入松塔村时,解放军遇到了藏军100余人的堵击。为争取时间,减少部队消耗和人员伤亡,团长高建兴拟谋求谈判解决问题,先后三次派当地藏族干部群众给藏军送信,敦促其投降。勇敢的松塔村群众,主动帮解放军探路,并无偿拿出自家仅有的粮食送给解放军。最终,在126团1营的猛烈围攻之下,取得了进藏首战的胜利。

从公路上俯瞰松塔村(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离开松塔村,于15:45到达入藏后的第三个景点:V字型峡谷。怒江峡谷号称世界第三大峡谷,而怒江V字型峡谷位于察隅县察瓦龙乡扎恩村地界,距察瓦龙乡约20公里,距丙中洛约60公里。怒江此处的江面宽度约200-300米,平均深度约20米。

V字峡谷景观(摄影:冯赣勇)
这里自然形成的山势险峻、绝壁陡峭、层叠有致、谷深水急、回声响彻的V字型锐角大拐弯,视角开阔、景色壮观。15:55来到大流沙。大流沙是梅里雪山的唾液,为驱赶一心想吞食梅里雪山心脏而妖化的毒蟒蛇,而形成的流沙瀑布。

大流沙景观(摄影:冯赣勇)
当日17:00,团队经过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当天的目的地:丙察察。丙察察是一条连接西藏和云南的道路,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乡,经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最终到达察隅县(简称丙察察)。

丙察察国道界碑留影(摄影:韩润民)
如今,丙察察是指滇藏新通道的一部分路途,它由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以及察隅县城三个地名合并简称为丙察察,其全长287公里,路途艰险、风光绮丽。

丙察察纪念石(摄影:尹淑洁)
在进入丙察察察瓦龙乡镇口的道路上,有着几处十分醒目的关于“丙察察”的标识及打卡点。在路边219国道的界碑上,由红、白、蓝三色字组成的6666公里的标识十分醒目。

国道219界碑留影(摄影:王珏)
与此同时,在旁边的广场上矗立的一块纪念上,正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刻写着“丙察察”的红色大字,周边是一幅镌刻着“新G219全长10860KM”和行进路线图。背面则题刻着“致敬勇敢的您穿越丙察察—路在脚下”几个红色大字。大家纷纷在此拍照留影。

丙察察打卡地留影(摄影:冯赣勇)
当天下午17:30。团队入住察瓦龙乡的新世纪大酒店。2023.09.18,记者一行于清晨07:30驶离酒店启程出发继续第八天的行程。

察瓦龙街景(摄影:王珏)
当离开察瓦龙乡车子,再次驶上崎岖不平的山路时,强力的免费按摩又开始啦……我们的车行进在上下剧烈颠簸的烂路上,恨不能五脏六腑,肠子肚子心肝肺全要被颠出来似的。

怒江大峡谷(摄影:冯赣勇)
俯瞰道路的一侧就是怒江大峡谷,汹涌奔流的怒江像脱缰的野马般的狂奔……虽然当天我没走一步,但是佩戴的智能手环上,已经多次出现“健走识别”的提示,可见车子有多颠。都说滇藏的丙察察线难走,这回可是真正领教感受到了。但是对我而言,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恐怕也是第三次选择走滇藏行的意义吧……

怒江大桥上留影(摄影:冯赣勇)
当日上午08:30,滇藏行来到当天的首个景点:怒江大桥。作为中国内地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之一,包括怒江大桥在内的川藏公路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怒江与玉曲河交汇处(摄影:王珏)
这里也是怒江与玉曲河的交汇处。玉曲河是怒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附近的瓦合山南麓,流经昌都的洛隆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以及林芝的察隅县,在察隅县瓦龙乡目巴村附近汇入怒江。这里两江的汇流之处,分流的山峰如一条巨蟒直插江中。

原始森林溪流(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团队当天的第二站于09:30来到219国道6629公里处的一处原始森林。这里植被茂盛,从雪山下来的溪流在森林中流淌。看了一下这里的海拔为2464.68米。好一处大自然的幽美景致。

原始森林溪流留影(摄影:段娜辉)
特别是入藏后途中大半行程基本上是沿怒江大峡谷行进,总是居高俯瞰峡谷中的江水,而过了怒江大桥后暂别了怒江,终于可以近距离地观赏玉曲河的溪流,虽说都是水,但是看够了浑浊的怒江,眼下淡绿色的溪流映入眼帘,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大家好不惬意。

从雄珠拉垭俯瞰山道弯弯(摄影:王珏)
滇藏行离开原始森林继续行进,团队于11:15来到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山口。这里是位于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的著名旅游地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雄珠拉垭口留影(摄影:韩润民)
这里不仅是中国境内海拔最高的公路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藏地区的第三大山口,具有很高的地理和环境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它拥有极为美妙的自然风光,境内山势峻峭,云雾缭绕。

雄珠拉垭山口景色(摄影:朱龙珠)
雄珠拉垭山口四季气候变化多样,色彩斑斓。特别是春季花海绚烂,夏秋雪峰耀眼,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抵达目若村(摄影:冯赣勇)
当日中午13:00,团队抵达西藏林芝市察隅县目若村休整。这里海拔3990米,是藏族农牧民居住区,以农牧业经济为主。是滇藏新通道-丙察察公路上的主要驿站,是察隅县创建“滇藏风光走廊”的5个3A景区之一。

目若村景色(摄影:冯赣勇)
目若村绮丽的草原牧场与山谷河流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自然风景画。曾有人赞誉其有藏区小瑞士的意境。

山脚下的目若村房舍(摄影:冯赣勇)
在不大的目若村里,汇集了众多来往在这里进行休整的游人与车辆。故此,这里也是219国道上的一处自驾车营地。

219国道打卡地留影(摄影:王珏)
在一块黄色的打卡地的标志牌上,上有中英文的“219丙察察--勇士之路--广西-云南-西藏-新疆10860KM—藏南田园风光拍摄点-@丙察察终点站-目若村自驾营地”等黑、白、红三色相间的字体极为醒目,人们纷纷在此拍摄留念。

目若曲中桥(摄影:冯赣勇)
漫步目若村,视觉中,一座座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建筑,参差错落地分布于整座高低起伏山坡上的村寨中。一条小溪从村中缓缓流过,记者顺路而行经过河上的目若曲中桥,来到一所院落的门前,只见里面是目若党群服务中心。

目若村党群中心院内(摄影:冯赣勇)
走进院中看见一所挂着彩色经幡的藏族房舍上方有汉藏两种文字的“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的横幅,估计可能是一座纪念博物馆之类的所在,由于没有开放,我只好从院中出来,向着村口的观景台走去。

目若村观景台栈道(摄影:冯赣勇)
来到观景台下,只见这里有一块“目若旅游集散广场”的木牌,一面是目若村的简介;另一面则是察瓦龙至察隅的通行地图。

观景台留影(摄影:亦然)
从这里缓步登上由下而上的木制栈道,来到高处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座目若村的美景。只见五颜六色的房舍建筑,在绿茵茵的大草甸映衬下,分外壮美,好似一幅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

俯瞰目若村全貌(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团队结束了在目若村的休息,当天下午又先后观光了心湖及人间奇石:千年水墨岩两个重要景点。

高山心湖景观(摄影:冯赣勇)
首先经过又连续翻越山越岭的魔鬼路段,于13:50来到一个秀美的高山海子心湖。心湖距离目若村大约15公里左右,这里四周高山,中间的一处凹地,就是高山雪水汇集处,也算是丙察察线上的一处独特的小景点。

昌拉垭口海拔标志牌(摄影:冯赣勇)
当天在丙察察线上行进,在翻过一座座高山,越过一道道山岭的同时,自然也就要经过几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垭口。下午14:00,大家继上午经过的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又来到当天的第二个海拔4498米的昌拉垭口;接着,于15:00又来到当日的第三个益秀拉垭山口。

益秀拉垭山口留影(摄影:冯赣勇)
益秀拉垭口是丙察察路段最高的垭口,据说每逢冬季,在这里的积雪深度可达三米,在两侧的公路旁会形成壮观的雪墙,也是这里的一道天然奇观。

抵达千年水磨岩景区(摄影:冯赣勇)
当天下午16:50抵达当天最后的位于桑久村的千年水磨岩景区。在这里,人们能观赏到,经过千百年来,在水流的强大冲击下,对岩石的裂隙或岩石的较软部位产生冲刷,经过长时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奇特的地质景观。很值得一观。

激流冲石景观(摄影:冯赣勇)
进入这个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包围着的有水磨岩的地方就能听见哗哗的水流声从山涧下传入耳鼓。顺着水声寻觅,只见山脚下深邃的峡谷中,顺山而下的激流冲击着的水畔的岩石。而那些光滑圆润的岩石,已被冲刷的形成一个个洞穴,或凹槽,没有一点棱角。

奇形怪状的水磨岩(摄影:冯赣勇)
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可以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有的像犀牛,有的又或像河马。人们到此可以尽情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千年水磨岩景区一角(摄影:王珏)
当天下午18:00,滇藏行团队终于结束了全天87公里的丙察察魔鬼路段的煎熬行进,顺利抵达察隅入住的聚隆大酒店。明天,滇藏行即将开启前往西藏墨脱的重要行程。(图文:冯赣勇)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一个人去西藏需要准备什么 ,在西藏待八天,资金大概需要多少。
2023-04-03 2回答 -
东游西藏,纳木错免费,是直接去景区,还是哪里预约的,自驾的车是必须放在停车场,还是可以自驾进最里面
2025-02-02 4回答 -
#岷山航空酒店(拉萨布达拉宫店)#请问1月带孩子去西藏,合适吗?
2024-12-14 2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