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丨世界屋脊】
西藏,因为面积大、海拔高而被誉为“世界屋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是一个既遥远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不同的人眼中,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对于从未踏足的人,西藏是高耸的雪山、超凡的湖泊、深邃的峡谷、巍峨的宫殿、虔诚的信仰;
对于深处其中的人,西藏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
对于离别归来的人,西藏是魂牵梦绕的又一个轮回。
西藏自治区总面积120.28万平方公里,由六个市(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和一个地区(阿里)组成。
对西藏的渴望由来已久,在筹划近三个月后,2024年的中秋,我终于圆了自己的西藏梦。九天的时间,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不长也不短,但想要玩遍西藏所有的精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做出适当的取舍。
最终,我们按照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拉萨的顺序在西藏的右半边划了一个圈,具体行程如下:
Day1
上海→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巴松措
宿:结巴村
Day2
结巴村→新措→雅鲁藏布大峡谷(北线)
宿:索松村
Day3
索松村→达林村→佛掌沙丘→索松村
宿:索松村
Day4
索松村→雅尼国家湿地公园→贡德林草原(远眺沃德贡杰雪山)→贡嘎县
宿:贡嘎县
Day5
贡嘎县→羊卓雍措(鲁日拉观景台)→日托寺→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日喀则
宿:日喀则
Day6
日喀则→奇林峡风景区→加乌拉山口(珠穆朗玛观景台)→珠峰大本营(绒布寺)
宿:珠峰大本营(绒布寺)
Day7
珠峰大本营(绒布寺)→嘉措拉山口→色林错→班戈
宿:班戈
Day8
班戈→圣象天门→月亮湾三圣石→那根拉山口→念青唐古拉山→拉萨
宿:拉萨
Day9
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上海
关于行程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四点考量:
一、为了尽量降低高反发生的几率,我们第一天并未在拉萨住宿,而是选择直接前往海拔更低的林芝,那里树木茂盛,含氧量高,有利于初到高海拔地区更好更快地适应当地环境。
二、南迦巴瓦峰素有“十人九不遇”之说,为表诚意,我们在索松村安排了两晚住宿。虽然要一睹南峰全貌,运气占很大成分,但手握两天的时间,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与南峰的邂逅,并最终如愿以偿,而且还收获了一个更大的惊喜——横跨山谷的双彩虹。
三、拍摄羊卓雍措的经典机位非朗布其观景台莫属。但想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羊湖,就不得不提鲁日拉观景台。站上这个环湖最高的观景台,眼中的羊湖会呈现不一样的风采。此外,附近还有“全世界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等着你去一探究竟。不走寻常路一直是我出行的一大特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鲁日拉→日托寺这条小众路线。
四、Day7是整个行程中最累的一天,从珠峰大本营(绒布寺)前往班戈县大约800公里的路程,马不停蹄地开车需要12个小时。之所以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主要是为了第二天的纳木措顺时针环湖。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位于纳木措南岸,所以北岸是拍摄雪山与圣湖同框的最佳位置;另外圣象天门、三圣石等奇峰异石也都位于北岸,所以我们环湖的起点自然而然选择了北岸,而班戈是离北岸最近的县城。当然,这样安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西藏租车自驾的朋友不难发现,大部分租车公司会将纳木措景区(主要指扎西半岛)列为禁行区域,选择顺时针环湖可以规避风险。
回过头来看,如果说行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话,那就是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建议Day7拆分成两天,第一天从珠峰大本营下来后,在日喀则住一晚,顺带还能参观扎什伦布寺;第二天再从日喀则前往班戈。
【掠影丨神山圣湖】
九天总行程3600公里,我们的车轮驶过除昌都和阿里以外的其它五个市:在林芝,达林村视角的南迦巴瓦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山南,鲁日拉观景台前的羊卓雍措展现了千岛湖的既视感;在日喀则,月圆之夜的珠穆朗玛和大本营载歌载舞的人群互相守望;在那曲,圣象天门注视下的纳木措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生死相依;在拉萨,一座依山而建的红白宫殿向我们讲述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汉藏联姻。
初到西藏,我们便被深藏在林芝山沟里的巴松措惊呆了,如玉石般绿色的湖水没有任何杂质,清澈见底。
不同于西藏其它的神湖,巴松措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四周青山如黛,峰顶是终年不化的积雪。
湖心岛是巴松措的标志,在当地的传说中,岛下是巴松措龙女的宫殿,岛上是藏东南宁玛派千年古寺——措宗贡巴寺。
东南方向的巴松措三塔——阿玛觉姆达增(海拔5904米)、杰钦那拉嘎布(海拔6316米)和林布岗增嘎布(海拔6542米),宛若三座雪塔,高耸入云。
除了自然景观,淳朴古老的人文生态也是巴松措引人入胜的地方。位于南岸的结巴村是一个被“遗忘”的绝美村落,这里至今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的村落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文化习俗。
距离巴松措32公里的地方,还隐藏着一处由湖泊、河流、瀑布、草地与森林交织而成的牧场,人们喜欢将这片区域称为“新措”。
新措未经雕琢,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因此成为了众多徒步和轻户外活动爱好者的天堂。
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溪流、成群的牛羊使得整个徒步充满了乐趣,漫步其中,仿佛踏入了一块人间净土。
新措在西藏一众耳熟能详的湖泊中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冷门,但它正凭借独特的形状和原生态的风景逐渐成为林芝打卡新地标。
告别新措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路都有尼洋河的相伴。在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之处,雅尼湿地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绝美画卷。
在大西北看到沙漠,也许你并不感到惊讶,但当一座形似佛掌的沙丘犹如“天外来客”般出现在林芝雅鲁藏布江北岸时,不免让人啧啧称奇。
登上这座由风力搬运并最终堆积而成的沙丘,雪山、森林、大江、沙漠等元素的同框,带给人无限新奇的视觉盛宴。
我们此行的一大悬念是能否目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南峰海拔7782米,因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云雾缭绕,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有着“十人九不遇”的神奇魅力。
与众多独立山体构成的名山不同,南迦巴瓦由一座主峰和八座卫峰组合而成,九座巨大的雪峰绵延纵横、险象环生,令人望而生畏!
被誉为“藏地最美村庄”的索松村坐落在几百米高的山崖上,崖下是滔滔不绝的雅鲁藏布江,对面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南迦巴瓦峰,说这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
大家熟知的南峰最佳观赏机位——网红石就位于索松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前来打卡的人总是络绎不绝。相较之下,深藏于北岸道路尽头的达林村就显得异常清静,在这里我们第一次邂逅了南峰全貌以及意外惊喜——双彩虹。
由于南峰从山脚到山巅的垂直落差高达4800米,远超珠峰3600米的相对高差,而且达林村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南峰,所以达林视角的南峰显得尤为壮观。
南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至于这一带的另外两座雪山——加拉白垒峰和多雄拉山被完全掩盖了锋芒。
错过了南峰的日照金山,不妨蓦然回首,说不定多雄拉山头的金色皇冠正等待着你。
南峰脚下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印度洋季风进入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全长504.6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只有多花点时间身临其境,你才能明白为何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能双双摘得《中国国家地理》最美名山和最美峡谷评比的桂冠。
纵使对最美峰谷有再多的不舍,行程仍将继续,接下来我们转战山南。广袤的贡德林草原上,马驹嬉戏,牦牛悠然,一派迷人的草原风光。在这里,不光能远眺青藏高原九大神山之首、被尊为“众山之父”的沃德贡杰雪山,还能走进牧羊人的毡帐,尝一尝鲜嫩多汁的藏肉包,品一品香气四溢的甜茶。
羊卓雍措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大家经常看到的羊湖像一条长长的蓝色飘带,而我眼中的羊湖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岛之湖。
之所以与众不同,主要归功于海拔4960米的鲁日拉观景台。前往这个羊湖周边最高的观景台,虽然路途艰辛,但当你站上羊湖之巅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鲁日拉观景台除了能俯瞰湖中星罗棋布的小岛,还能发现“全世界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的踪影,它遗世独立于碧玉羊湖之畔,是大部分游客无法涉足的秘境。
寺庙所在的小岛呈水滴状,周围被魔镜般的羊湖包围,只有一条道路与陆地连接。来到这里,仿佛是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蓝天碧湖、褐山朱寺,闲庭信步绕着日托寺走一圈,羊湖天地宛如一幅梦幻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日托寺是一座拥有生命的寺庙,里面常住着一位僧人。一座小岛,一座寺庙,组成了一个僧人漫长的一生。如果你想找回内心的宁静,不妨来此登寺观湖,感悟信仰的力量!
环湖西行,当看到离公路近在咫尺的卡若拉冰川时,我们的旅程已进入日光之城——日喀则。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钦康桑,上部是一大片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悬挂着两条冰舌。
犹如巨型唐卡的卡若拉冰川是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先后在此取景。
途经江孜县城,一座亮灯的古堡矗立在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里面至今保留着1904年当地军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保家卫国的遗迹,广场上的纪念碑在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奇林峡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大地裂缝横贯南北,它全长7公里,平均宽度160余米,深度200余米。
历经冰川雪水数以万年的冲刷和风化,这片土林撑天、岩壁屹立的独特自然奇观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谷底至今仍穿梭着雪融小河。
一件件大自然精心雕刻的作品,或如水柱般高耸入云,或如城堡般巍峨壮观,或如飞禽走兽般生动逼真,个个都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奇林峡不止有嶙峋的怪石,还有奶茶和远方。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海拔8585米)、日玛拉雪山、58冰川和海拔最高的奶茶店都能在这里找到。
如果非要给西藏的神山圣水排个序,那么珠穆朗玛峰无疑是我心中的No.1。可以毫不掩饰地说,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朝圣世界第一峰。当然,由于天气多变,能否顺利完成这一目标成了本次行程的另一大悬念。
8848.86米,当原先课本上一串抽象的数字转化为眼前一座具象的山时,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闭环,一切辞藻和言语都无法表达当年那个学生内心的激动和震撼。
珠峰的不同凡响从公园大门就能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九个金灿灿的大字由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亲笔题写。
想要近距离接触珠峰,首先要走完绵延102公里的珠峰天路,传说中的“上山108道弯,下山108道弯”,对驾驶员和乘客都是一种考验。
海拔5135米的加乌拉山口位于前往珠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上,在山顶能够观赏到5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它们兀立于天地间,接云摩天。
从左至右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海拔8463米的马卡鲁峰位列世界第五,藏语意为“黑色巨峰”。
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欲与云层试比高,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高峰。
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是世界第15高峰,也是七千米级独立山峰中的最高峰。
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藏语意为“首席尊师”。
傍晚,伴随着夕阳西下,珠峰高大的峰顶逐渐变幻色彩,直至最后一抹红光从峰尖消失,青白色的山体浸没在深蓝的夜空中。
清晨,伴随着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每天都会早几秒抵达珠峰的冠冕。从珠峰脚下蜿蜒而来的绒布河静谧地流淌,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虔诚的朝圣者。
万里无云的苍穹之下,世界第三极正在朝阳的呼唤下逐渐苏醒。这一刻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直到现在也无法忘怀。此生无憾!
完成朝圣的心愿,我们北上直奔那曲。虽然因为赶路的关系,与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擦肩而过,但即将出场的“天湖”纳木措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纳木措同样位列西藏三大圣湖,南岸有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在西藏神话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
相较于南岸,北岸堪称秘境中的秘境,这里不仅有雪山与圣湖同框,还有诸多造型奇特的岩洞、石柱和石峰,其中的圣象天门、三圣石就是集大成者。
无论是恰多朗卡岛上那道通往天界的象形石门,还是月亮湾里那三根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的石柱,它们未被尘世侵扰的原始风貌,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也为我们本次西藏之行的神山圣湖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归拉萨,刚刚刷完《布达拉宫》纪录片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实地探究这座古代宫殿,依山而建的它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的头衔。
红白相间的宏伟建筑群集宫殿、城堡、陵塔和庙宇于一身,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它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作为拉萨的制高点,布达拉宫还是俯瞰全城的最佳平台。在保留千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同时,雪域高原正以自己的方式融入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
布达拉宫广场和药王山观景台是常规的布宫拍摄机位,特别是药王山观景台,那里是50元人民币的“取景地”。
夜幕降临,很多人会在布达拉宫广场上等待一个特殊而庄严的事情——布宫亮灯,这是来自世界屋脊严肃而浪漫的底色。
八廓街原本只是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如今则在保留这条“圣路”的基础上,慢慢成为了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整个街区向人们展示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
大昭寺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其最初的名字“惹萨”后来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现在的“拉萨”,所以西藏流传着“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
八廓街的建筑大多是白色的,唯独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小楼。相传这里便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了玛吉阿米餐厅,逛街逛累了不妨在露台找一个临街的位置,品尝正宗藏菜的同时还能观赏街景,一举两得。
西藏的山水不仅滋养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为藏羚羊、藏原羚、赤狐等高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在雪域高原随处可见。
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句话绝对适合西藏。从踏进西藏的那一刻起,无论是万米高空,还是广袤大地,无论是在绿意盎然的低海拔地区,还是寸草不生的无人区,沿途的风光往往比目的地更加精彩。
成都飞拉萨航线上的惊鸿一瞥,注定了接下来我和南迦巴瓦峰的不解之缘。
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不期而遇的彩虹,就此开启了两天两场的“彩虹盛宴”。
318国道米拉山口的海拔5000+初体验,让每个人对后面的行程多了一份信心。
通往羊湖鲁日拉观景台的305县道,简直就是后面珠峰天路108道拐的预演。
与边境线并行的219国道在无人区穿行,很长时间内只有连绵的雪山与我们为伍。
置身一措再措的西藏,即使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角色也有属于自己的观景台,而且很多就在公路边,让你不由地停下脚步,措上加措。
【攻略丨你问我答】
接下来是攻略部分,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各取所需。
※关于高反
Q:第一次去西藏,应该如何预防和缓解高反?
A:高反是很多人上高原前最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高反的发生以及程度因人而异。我们这次一行六人,有两个小伙伴全程无明显反应,有两个前几晚头痛欲裂,我和另一个则是在珠峰大本营有轻微不适。个人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前几晚住宿最好安排在海拔较低的林芝等地,适应几天后再阶梯上升,逐步前往高海拔地区。
二、尽量保持慢动作,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我自己的教训就是在珠峰大本营急着去看日照金山,一路小跑,回到帐篷后立马感到头疼的。
三、角鲨烯、红景天等可以服用,但个人感觉效果不是太明显,反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畏惧的状态更为重要。
四、出现高反时可以先尝试吸氧,有条件的直接上医用氧气瓶。这玩意儿很管用,在珠峰大本营仅仅吸了2分钟时间,我的血氧饱和度就从60%上升到了95%。
五、如果吸氧依旧无法缓解症状,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拉萨一些高档酒店本身就配备有医务室。同行的两个先期抵达拉萨的小伙伴就是在服用了医生配的特效药以后,症状迅速消除的。
※关于交通
Q:该如何选择交通工具进藏?在西藏自驾安全吗?
A:先说进藏的方式,主要有自驾、火车和飞机三种。自驾进藏又分云南、四川、青海和新疆四个方向,优点是沿途风景优美,海拔逐级提升,不容易高反,缺点是耗时较长;火车进藏主要是通过青藏铁路,优缺点和自驾基本类似,像上海到拉萨就需要44.5小时,适合假期宽裕的一族;飞机进藏基本都需要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中转,优点当然是路上花费的时间短,缺点是落地容易高反。
至于在西藏以何种方式出行,拉萨到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都通有铁路,想省力的可以乘坐火车到了当地后再包车,也可以在拉萨直接包车游玩。如果对自己驾驶技术和身体状况有绝对信心,还可以像我们一样选择自驾。我们的行程中除了巴松措——新措、羊湖鲁日拉观景台——日托寺、班戈——圣象天门这三段路况不佳,其它大部分路况还是很不错的。
自驾车型的选择上,首选肯定是四驱SUV,基本可以应付各种路况;其次是MPV,我们的座驾就是一辆GL8,通过性能良好,在我们的行程中没有碰到过底盘;最后是轿车,有些坑坑洼洼的路面还需谨慎驾驶。
顺带提醒一句,西藏实在是太大了,行程紧凑的话往往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这种情况下自驾最好能保证团队中有人可以替换,避免疲劳驾驶,毕竟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另外就是注意控制车速,我们一路上就目睹了好几起因为弯道超速引发的车祸。
※关于住宿
Q:住宿该如何选择?
A: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市区以及巴松措、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热门景区的住宿选择相对较多,酒店、民宿、旅馆各种类型应有尽有,价位从一、两百到几千不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预订。县城的选择面就狭窄了许多,相对好一点的酒店可能也就一、两家左右,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单独说说珠峰的住宿,图方便的可以选择绒布寺大本营的帐篷区,现在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很多帐篷配备有带空调和吸氧设备的标间,住在这里欣赏日出、日落和星空,可以省去乘车上下山的麻烦;图舒适的可以选择海拔较低的巴松村或珠峰小镇,缺点是离绒布寺大本营尚有40分钟的车程。
※关于费用
Q:去一趟西藏花费是不是很贵?
A:人均7400元。明细如下:
机票:2770元;
租车:540元;
油费:450元;
住宿:1500元;
门票:610元;
购物:540元;
餐饮:490元;
其它:500元。
机票的价格并非越早订越便宜,有时候临近出发反而可以捡漏,这个主要看自己的心理预期;西藏的高速公路没有通行费,但油价比其他地方贵,以95号汽油为例,每升要多花0.9元;得益于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三十周年,从9月份开始一直到2024年年底,珠峰景区和奇林峡景区对上海市民免费开放,门票这块一下子节省了420元;其它的花费主要是氧气瓶这块。
※关于物品
Q:进藏需要携带哪些物品?
A:这里以9月份进藏为例,衣物大家可以根据季节酌情添加或是删减,具体如下:
一、证件类:身份证、边防证、驾驶证;
二、衣物类:抓绒冲锋衣一件、抓绒冲锋裤一条、薄款羽绒服一件、长、短袖T恤若干件、渔夫帽一顶、徒步鞋一双、一次性内裤若干条;
三、摄影类:相机一台、24-70mm镜头一枚、70-200mm镜头一枚、三脚架一副、无人机一架;
四、生活类:毛巾、牙刷、牙膏、剃须刀、颈枕、墨镜、充电宝、伞、保温水杯、少量现金;
五、护肤类:补水、防晒、润唇;
六、药品类:晕车药、肠胃药、感冒药、头痛药;
七、其它:氧气罐若干、角鲨烯、葡萄糖口服液。
重点说一下边防证,边防证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如果行程中涉及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珠峰,林芝地区的墨脱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错那县、洛扎县、隆子县,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那么你必须办理边防证。办理的流程很简单,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无需照片)前往最近的派出所即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出证,而且是免费的。如果不清楚是否经过上述地方,可以在“前往地点”栏次注明“西藏全境”,边防证的有效期最多三个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