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7

欧洲行 走进山鹰之国采风录(图)下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21 天
玩法:美食,购物,摄影,人文,跟团

发表于 2023-04-07 10:49

欧洲行巴尔干半岛之旅团队,离开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广场在市区继续游览。记者一行在漫步地拉那街头,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这里的汽车不少。主要大街上汽车一辆接一辆,真可谓车水马龙。

广场钟楼(摄影:冯赣勇)

与别的东欧城市不同,地拉那街头几乎是清一色的西欧产小轿车。据说,这些车都是阿尔巴尼亚到西欧打工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带回的二手车。

与当地小朋友留影(摄影:冯赣勇)

目前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奔驰车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过,地拉那的红绿灯为数极少,斑马线模糊不清,整个城市的交通设施需尚待完善。

广场歌剧院(摄影:冯赣勇)

从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上,漫步经过几条街巷来到阿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住所。如今这里并未对外开放。

霍查住所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围着铁栅栏上茂盛枝叶的缝隙中向内望去,里面是一栋楼房,花园中间有着一座游泳池。四面花团锦簇,就连铁栅栏都被树木挡得十分严密。

霍查住所庭院(摄影:冯赣勇)

恩维尔·霍查出生于1908年10月16日,卒于1985年4月11日,阿尔巴尼亚的政治家、社会主义者及专制统治者,曾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与总理,掌权长达40年之久。

下榻的地拉那酒店(摄影:冯赣勇)

此次欧洲行中的阿尔巴尼亚,虽然不是相对来说不是很富裕的国家,但是当晚下榻的STELA四星级酒店,却是出行后第二个有游泳池的地方。可惜结束一天的行程回来时晚了一点,泳池已停止了营业。不过房间内设施还不错,特别是两张大双人床,宽敞的就是耍把式都够了。

下榻酒店留影(摄影:冯赣勇)

2018年7月4日上午,阿尔巴尼亚时间地拉那9点,巴尔干半岛之旅团队驶离下榻的地拉那Stela酒店前往黑山共和国。

地拉那建筑一角(摄影:冯赣勇)

途中首先来到距离地拉那33公里处的克鲁亚山城小镇,继续阿尔巴尼亚的观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

俯瞰克鲁亚(摄影:冯赣勇)

克鲁亚是座位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北部的小镇。1443-1468年,这里曾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心。有公路通地拉那与都拉斯。工业有木材加工、玻璃等;其中手工业十分著名。附近还有铁矾土矿。

山城景色(摄影:冯赣勇)

克鲁亚也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出生地,这里景色十分秀丽,海拔4000多英尺,气候凉爽,风景迷人。来到这里顺着山道漫步而行,首先要经过山城里中的一条古集市街,两旁皆为木造平房,路面由光滑的小石头铺成,商品主要是古董文物、地毯之类,鲜明地体现了典型的阿尔巴尼亚族传统风格。

与游客留影(摄影:王珏)

克鲁亚古城的城堡是这里的著名景观,城堡始建于公元5-6世纪,在东南陡峭的山坡依山而建,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有名和重要的城堡之一。在城堡旁边坐落着斯坎德培博物馆,馆体依托险峻的高山而建,构成克鲁亚城独特的一景,宛如一座纪念碑,让阿尔巴尼亚人永远记住这位民族英雄。

山城古堡(摄影:冯赣勇)

2018年4月26日,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姜瑜与阿议会阿中友好小组议员、前城市发展部长杰尔梅尼曾一同访问过这座历史名城克鲁亚市,会见该市副市长洛齐,商讨进一步推进旅游合作事宜。从一个侧面加深了中阿两国对于中国游客来阿尔巴尼亚到此旅游的关心与促进。

依山而建的房舍(摄影:冯赣勇)

在那次到访中,姜瑜大使表示,日前阿政府对中国游客在今年旅游旺季实施免签政策,中阿旅游合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克鲁亚是阿著名的英雄古城,不仅拥有绵延起伏的秀丽山川和历史悠久的古堡建筑,更是阿顽强不屈民族精神的象征之地,是中国游客“山鹰之国”之旅难忘的一站。驻阿使馆希与市政府密切沟通协作,建立长效联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来访中国游客获得安全、便利、舒适的旅行体验。

山城街巷(摄影:冯赣勇)

其间,姜姜瑜大使还走访了斯坎德培博物馆和老街市场。老街市场内琳琅满目的传统手工制品,古朴怀旧的木质店铺和石子路面,洋溢着阿尔巴尼亚独特的民族风情。

工艺品小摊(摄影:冯赣勇)

姜大使与杰尔梅尼一同参观老街市场手工作坊,了解沿习了数百年的阿传统手工纺织、制鞋技艺。

古城墙遗迹(摄影:冯赣勇)

克鲁亚作为是阿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抗击奥斯曼侵略的主要据点。今年恰逢斯堪德培逝世550周年,阿政府宣布将2018年定为“斯坎德培年”,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博物馆门首(摄影:冯赣勇)

克鲁亚斯坎德培塑像是为了纪念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而建造的塑像。斯坎德培作为民族英雄,为阿尔巴尼亚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很大贡献。

英雄群像浮雕(摄影:冯赣勇)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斯坎德培率领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巨幅浮雕。斯坎德培出生于克鲁雅的一个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鲁斯地区众多反抗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领主之一。当抵抗失败后,其父被迫臣服,并交出包括斯坎德培在内的四个儿子作为人质。

博物馆壁画(摄影:冯赣勇)

斯坎德培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后,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位统帅,在获得一系列胜利后,他被封为“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意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老爷”。

战争画卷(摄影:冯赣勇)

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被任命为指挥5000骑兵的将军,但是他仍然寻找机会,举起反旗。1443年11月,他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骑兵返回克鲁亚,用一封伪造的书信骗开城门,据而有之。此后,他公开放弃伊斯兰教信仰,皈依天主教。他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

参展后留感言(摄影:王珏)

斯坎德培亦是阿尔巴尼亚15世纪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在25年的时间里,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的山区中坚持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游击战。1450年、1457年、1467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三度围攻克鲁雅城,但始终都未能成功。

历史壁画(摄影:冯赣勇)

据记载,斯坎德培一生中共指挥过25场战役,取胜了其中的24场。在斯坎德培死后,奥斯曼帝国终于在1478年第四次克鲁雅围攻战中取得了成功。到1501年,奥斯曼帝国重新征服了阿尔巴尼亚。

山城留影(摄影:陶文君)

来到博物馆二楼走廊里看到的一些塑像,应该是斯坎德培的部将。博物馆里面设计的既有历史感,又不失现代意思。据说设计师是霍查的女儿和女婿。

古城留影(摄影:王珏)

参观过博物馆后,缓步顺着山道来到山坡上的古城堡遗址。从这里能俯瞰到克鲁亚山城风貌。优美壮丽的景色尽收人们眼底。随着克鲁亚山城观光的结束,记者一行也圆满完成了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之旅。(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欧洲行 走进山鹰之国采风录(图)下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地拉那州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地拉那州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地拉那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地拉那州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阿尔巴尼亚旅游推荐

+更多

    阿尔巴尼亚旅游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