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与绿洲在这里交汇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吐鲁番
火焰山

发表于 2002-05-19 20:10

下了汽车踏上 吐鲁番的土地的第一感觉就是热。一问气温,地表温度无非也就四五十度,这在南方的炎夏中也是常有的事。但南方的空气中多少带着点水分,只要有风就觉得凉爽许多。而这里就像个大烤炉似的,风也是有的,却是那种要把人体的每一滴汗都抽干蒸发的热风。更可怕的是放眼四周竟看不到任何绿意,目光所及都是土黄色的山在炎日的热灼下泛射出红光,而山体经过数万年的风蚀呈现出海浪般的波涛状,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燃烧着的山,难怪这里在《西游记》中被称为 火焰山。历史上这里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是如此的出名,以致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的游客千里迢迢地慕名而来。看到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瞠目结舌,同时也无法相信这就是我们从小从地理书和其它报刊中知道的瓜果遍地的吐鲁番,难道又是沧海桑田的又一杰作?看着大惑不解的我,同行的当地朋友故作神密地说:“过会儿你就明白。” 坐上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两边一成不变的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过了二十分钟公路的左边总算出现了这里特有的平顶房。车子拐进房子边上的一条并不宽的柏油路后,眼前突然一片绿色,耳边也有了潺潺流水声,恍然已进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路的右边有一条水渠,清澈见底的水在渠中哗哗而流。长期在南方居住,从没有缺水的感受,也没有感到水的可贵,而这个时刻却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惊喜。在路的左边是一幢幢有宽敞大院的房子,院内的葡萄架上垂下累累的葡萄。由于葡萄架下特别凉爽,当地的维吾尔人民都习惯把床放在葡萄架下,白天也在床上吃饭、休息。雨量稀少,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气候炎热使吐鲁番有了“火洲”之称,但同时也使当地的瓜果糖份高,甜度大,品质好。哈密瓜和马奶子葡萄就是这里的特产。 但为什么在同在吐鲁番,只不过相距十几公里,竟有如此不同呢?原来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我们在路边看到的水渠其实就是坎儿井的明渠部分。而坎儿井的大部分都是在地下,蒸发的特别少。至今当地百姓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是取自坎儿井。也许正因为有了坎儿井,才使吐鲁番成为戈壁滩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闻名遐迩的葡萄城。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吐鲁番1019
沙漠与绿洲在这里交汇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吐鲁番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吐鲁番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吐鲁番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吐鲁番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