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开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神话得到了完美的延续。
巨型LED屏营造的冰雪盛宴、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冉冉升起、到冰与火碰撞的巨型雪花火炬,不得不感叹张艺谋导演把中国人的浪漫和美学拿捏得死死的!
开幕式当天还有个热门话题冲上了热搜,那就是各国代表团的服装!
加拿大的Lululemon多功能羽绒服、芬兰的Icepeak可爱雪人羽绒服、意大利则把阿玛尼穿在了身上,冬奥开幕式瞬间变身羽绒服种草机,网友高呼“这是时尚T台秀吧!”
不过真正的绅士从不穿羽绒服。
在零下气温中一众裹紧羽绒服入场的代表团里,英国代表团就独树一帜地穿起了英伦风十足的呢子大衣和米字旗毛衣,搭配西裤和切尔西靴,远看好像“霍格沃茨开学了”,这个入场的style很英国!
和Ralph Lauren、Adidas、The North Face这些耳熟能详的大牌不同,英国代表团的服装既不是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也不是Burberry、Barbour这种代表性的英国品牌,而是一个名叫Ben Sherman,略微小众的牌子。
但即便如此,再去官网想搜罗同款也已经全部没货了......
不过,Ben Sherman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能成为英国队在如此重要的全球舞台的出场装品牌?
Ben Sherman
时装界每隔数年的Mod风格回潮都会有无数品牌翻炒其经典设计,影响了几乎所有的英国乐队和歌手,连摇滚祖师爷The Beatles都是它的忠实客户。
Ben Sherman以制作手工艺衬衫起家,缝纫方法受到尖锐时髦意大利风的影响,成为那个时代Mod族年轻人们的必需品。时装界每隔数年的Mod风格回潮都会有无数品牌翻炒。
Ben Sherman被看作是50、60年代年轻人文化的一部分,与许多音乐组合像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Who,The Police,The Kinks等等一同成长。
时至今日,Ben Sherman仍是英国流行乐队的首选品牌。如今的Ben Sherman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还体现出新的“英国味”,一并反映多元文化特色。
Blur和 Oasis,MTV的Carson Daly、Fatboy Slim、Moby、Bare Naked Ladies、Incubus还有许多许多都是Ben Sherman的粉丝。
什么是Mod?
刚刚上面提到的“Mod风格”,可以说是Ben Sherman的灵魂。
Mod是现代主义(Modernist)的缩写,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时尚文化受到多重文化影响,最大影响来自美国。50年代美国摇滚乐盛行,很快便传入英国。随着时间慢慢演变为Mod风格,而后传遍英国迅速成为第一个青少年次文化,这些年轻人也被称为“Mods”。
早期的Mods通常为劳工阶级下一代,在二战结束后不安的生活、郊区的乏味苦闷加上与父母的代沟,正处于青少年叛逆时期的他们因此想在压抑生活中表现自我,为了喜爱的服装打工、到喜爱的街角压马路、舞厅跳舞、俱乐部聊天等。
这些年轻人开始开创一种截然不同的,反叛、好奇、自由的生活方式。
身为Mods突显自己最佳配备即是拥有一台意大利制的“Vespa”、“Lambretta”,经过个人独特的改装,成群结队骑着“Scooter(踏板小摩托)”的 Mods 还因此被称为“Scooter Boy”。
作为新生代潮人,服饰也是Mods尤为关键的部分。当时的Mods其实仍然会穿着传统的英式西装,尤其是Beatles带来的窄身西装。但由于担心骑车弄脏,他们会在外面加上一件M51或M65美军大衣,并将喜欢的图案及音乐元素钉上外套上,这也成为了Mods身上最明显的行头。
除了美军大衣与Scooter,几乎每位Mods还必备一双Desert Boots。这种鞋子本来是作军事用途,但因为它不像传统皮鞋,不需要特别去打理,颇有年轻人突破传统、反叛的味道,于是也成为了Mod文化的标志。
Mod文化的代表人物,最经典的就是The Beatles。
无论是专辑封面还是公众场合,The Beatles总是西装革履,领带和切尔西靴一个都不能少,再加上修剪整齐的蘑菇头,干净利落,正式中带点俏皮。
同他们的音乐一样,The Beatles的MOD着装风格深深影响了其后的英伦摇滚乐队,比如后来的Blur、Oasis, 甚至于来自美国拉斯维加斯的The Killers。
除了Beatles,Mods的代表乐团还有The Who。
The Who乐队于1964年在伦敦成立。1973年,由The Who参与监制的《四重人格》电影,讲述了1960年代出生于劳工阶级的青年人的挣扎苦闷,真实再现了那个时期的Mods群像。
影片中,他们穿着Fred Perry、Ben Sherman、西服和M65 Parka美式军大衣,骑着已经绝版的 Lambretta出门兜风,将60年代Mod音乐、朋克能量与Mod造型的魅力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部影片直接扩大了Mod文化在英国的认知度,在社会思潮、文化艺术、时尚消费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The Who带动起来的,最有名的Mod文化的标志,当属红白蓝三色的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靶形标。
由于The Who酷爱在服装或各种设计中加入红白蓝元素,尤其是皇家空军标志的衣服,这个靶形标也随之成为Mod文化的代表符号。
Ben Sherman 与 Mod 文化
其实说到Ben Sherman在Mods中的流行,颇有点“出口转内销”的味道。
品牌的创始人Ben Sherman原名Arthur Benjamin Sugarman,1925年出生于英国布莱顿。1945年,年仅20岁的Arthur离开战后饱受摧残的英国,前往当时正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国,决定大干一番事业。之后,Arthur娶了一位加州服装生产商的女儿,成为了美国公民,并改名为Ben Sherman。
但不幸的是,Ben的母亲在英国陷入了病重,为了照顾母亲他不得不放弃在美国的事业,全家搬回了布莱顿。
回到英国,一切都要重头再来,Ben决定利用他在美国服装行业的经验,在布莱顿开始他的第二段事业——制作衬衫。
受美国文化浸润已久,Ben的设计受到了经典的美国常春藤联盟衬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还增加了后钩和衣领背面的纽扣,并使用了浅粉色、黄色和蓝色等颜色鲜艳的牛津布。
Ben还坚持使用美国原产的高质量面料,并将每一件衬衫都单独包装出售,在当时的英国可以说是非常“奇葩”。
刚巧在这个时候,随着Mod文化的蓬勃发展,英国年轻人非常痴迷于美国文化带来的牛津布衬衫,却苦于无处购买。Ben Sherman革命性地将这种质量好、修身、颜色鲜艳和设计独特的美式衬衫带到了英国本土,受到了不少Mods的追捧。
1964年和1967年,Ben Sherman接连在伦敦卡纳比街和布莱顿的杜克斯巷这两大“潮人圣地”开设了店铺,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这个新时尚时代的地位。
70年代朋克文化的兴起又带动了Mod文化的复兴,许多知名乐队都在演出的时候穿着Ben Sherman的衣服,带动了追星年轻人们的崇尚。
时至今日,Ben Sherman的产品线已经不局限于最初的衬衫,而是将品牌发展成完善的生活休闲品牌,成为了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风尚潮流代表,并影响了Paul Smith等诸多品牌的设计。
有人说,Ben Sherman不仅创造了一种衬衫,更创造了一种热爱原创,勇于打破世俗的思维方式。随着每一次时代潮流的复兴和演变,Ben Sherman都会与时俱进地加入新的代表元素,随时保持与年轻一代的沟通与接轨。
享受青春,保持好奇,追求自由,精致气派,是我们永远的精神皈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