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徒步武当山,一个需要修行的脚步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5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一个人

        五岳三山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出行的计划依然在,远方的山的召唤依然浓,原计划来一次武当山和恩施大峡谷体验游,本不打算五一出行,明知各种多,因恰逢须赶西安喜宴,就当两全其美,结果一个不小心扭伤腰肌(回老家帮忙干活),心想悬了,休息 了一天稍有好转,只得推迟一天出发,这样时间就不够了,恩施大峡谷也就成了下一次了,下一次也好,总是留着希望。一路也算是无缝对接,走了那么多路原来担心腰肌会受不了,全程下来竟然没影响,幸甚!

        仍然坚守火车出行的方式,榆林直达安康,站内换乘到十堰。十堰火车站很有特点,它有南北两个广场,但又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北广场高 南广场低,而且有趣的是南广场有火车站的名城,但没有正门可以出入,只有右手边有一走廊可达上去进到站内,而北广场却只有连接站内的通道。如果你是乘火车到此站直达武当山游客中心的话,乘坐202路公交车非常方便,不过记得它在南广场。

                                                                         安康火车站

                                                                            十堰火车站

           十堰火车站南广场,没有可以从一楼直达站内的通道,要进入站内,需从右手边有一廊道上到二楼然后才能进站,也不知什么原因。在此得吐槽一下出租司机,原来是这样的,到十堰站后去武当山比较便捷的是乘坐202路公交车,可是出站的时候没注意,随大流出来结果是北广场,为赶时间就拦了一辆出租,说明要到202路火车站附近公交站点,那大哥看起来也算是面善之人,大概两分钟的样子就到了---8.3元,发现202路就隔了一个火车站在南广场,这才明白挣钱从来不分远近亲疏......

                                                                            武当山牌楼

          202路大约70分钟到站了,下车后还需靠右手边走5分钟左右即达游客中心。上了一个小斜坡,迎面便看到这个大牌楼——武当山牌楼,是进入武当山景区的第一道门。于1988年修建,为六柱五孔仿古石雕牌坊,高11.9米,宽21.6米,栏柱为八角形,底座前后嵌有抱鼓。额坊刻有“武当山”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栏板、檐椽刻卷云图案,气势雄伟壮观,

           大岳武当。看到这个称号是不是有点诧异,原来是明朱棣给予的封号‌,明永乐年间,朱棣在修建北京紫禁城的同时,耗费12年大规模营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并下旨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明确将其置于五岳之上。明朝嘉靖年间,武当山进一步被尊为“皇室家庙”,并获封“治世玄岳”牌坊,强化其作为国家宗教象征的地位。武当山是道教真武大帝的道场,朱棣通过推崇真武信仰(自称受真武庇佑夺取皇位),将武当山塑造为“君权神授”的象征,赋予其“大岳”以彰显神圣性,朱棣通过封武当山为“大岳”,意在建立新的宗教政治中心,削弱旧五岳的权威。

       武当山游客中心是见过的规模最大的游客中心,集游玩、娱乐、食宿、购票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 ,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2010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武当山周边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武当山门票是含景区车票的,上图示意图说的很明确了,在此不再赘述。由于路途较远,又得赶返回十堰的车,只能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全程徒步,三山五岳都是徒步独行,武当山也完全可以在太子坡处下车选择徒步上下山,因赴婚宴的原因,只能选择乘车直达南岩,徒步上金顶,乘坐索道下琼台路线了。

        景区车进入山区后,一路盘旋而上,路面整洁宽敞,在弯道处路面都是令人警醒的红色。随着地势的增高,远山的巍峨渐露头角,在好几个转弯处目睹了天珠峰傲视群山的气场,不一会儿飘起了小雨,真正到了南岩停车场,却再也未能一睹那高耸巍峨的山峰----金顶上的天柱峰以及围绕其四周的林立般的山峰,那种恢弘大气直上云霄的气势再也没看到,真是验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乌鸦----武当山灵鸟。乌鸦成为武当山的象征,主要是因为一个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行时,曾得到乌鸦的指引,最终得道成仙。为了感谢乌鸦的指引之恩,真武大帝封乌鸦为神鸟,并在武当山设立了乌鸦岭和乌鸦庙‌‌。此外,乌鸦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史记》和《春秋繁露》等文献中,乌鸦的出现常被视为吉祥的预兆。乌鸦的鸣声在占卜中被认为具有吉祥的意义,且乌鸦常出现在富贵人家,象征着好运和富贵‌。

         

        天一湖。根据道教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时,其师为考验其道心,化身女子假意勾引。真武不为所动却失手将女子推落山崖,悔恨中从飞升崖跳下,落入湖中。此时湖中飞出五条神龙将其托起,助其飞升成仙。“天一”之名源于道教“天一生水”的五行理念,象征北方水神玄武(真武大帝)的庇佑。湖上石桥名为天一桥,与湖泊共同构成“水火既济”的风水意象。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形似“一柱擎天”,在群山中突兀耸立,被道教视为“真武大帝飞升之地”,具有神圣象征意义。周围72峰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如同朝拜一般,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丽景象。

           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地处武当山南岩之上,南列天柱诸峰,北瞰五龙顶,东望展旗峰,西有飞升台,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后屡加修建,现存部分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遗存,为中国道教武当派宫观。

        御碑亭位于南岩宫,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它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在明永乐十年(1412年)扩建。御碑亭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琉璃瓦檐角高伸,四方各开拱门一孔,下面护栏青苔斑驳。亭内置有永乐年间的赑屃(bìxì,龙之九子之一,形似龟,又名霸下)御碑,石碑上镌刻着永乐皇帝的圣旨‌。

        赑屃长约为5.3米,宽约为2.4米,御碑高约为8.5米,重达100多吨。武当山石大多为断层层理,这样整齐的石头从何而来,又是怎么安装上去的,要知道,武当山道路是十分险峻的,即使是用现代的工具来搬运安装都堪称奇绝,这大概也是真武大帝的神功助力吧!

                                                      游客不少,门票也可以,这儿的建筑感觉有点破败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南侧的绝壁之上,是进入南岩宫的必经之地,也是传说中进入天宫的第一重大门,象征着仙凡界限。南天门建有三孔门洞,分别为神门、鬼门、人门。鬼门是象征性的门,自打建造的那天起就是封闭的——祭祀神灵的不许鬼怪出没;神门则常年关闭,只有皇亲国戚来时才能打开;而人门是常年开启,供朝拜真武大帝的人们通行。之前还飘一点零星小雨,上了南天门,就成了淅淅沥沥的不断了,也好增加了一点点朦胧感,也给徒步带来一丝丝凉意不至于太过费水。

                                                                      泰常观------太常观

          泰常观又名太常观‌,据记载,太常观是用修建武当山时剩余的材料建成的,后来成为太常寺卿办公、住宿的地方,因此得名“太常观”‌,位于武当山南岩东北方的峻岭之上,海拔1047.8米,因该处常年云蒸霞蔚,故也称之为“云霞观”‌。太常观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重建。

         武当山指示牌设置的都挺好,一目了然,物资补给点也非常给力,就是台阶够多够陡,景点之间上上下下,而且一眼望不到的台阶,给人的感觉就是来到武当就是一种修行。

                                                                               榔梅祠

          榔梅祠得名于武当山特有的“榔梅仙果”,传说与真武大帝(静乐国太子)的修道经历相关,传说真武大帝修炼时曾灰心下山,经紫元君点化后返山复修,途中折梅枝寄于榔树并立誓:“若道成,花开结果。”后其得道飞升,梅枝果然在榔树上成活结果,形成“似榔似梅”的稀有植物。明代道士李素希将榔梅果作为祥瑞进献永乐皇帝,受封“榔梅真人”,此果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及赏赐功臣。

          古神道大修记:乌鸦岭至金殿古神道始建于明清,历经时间洗礼已破损严重,2003年始全面大修,历时3年费资近千万修葺一新。现如今虽艰险如故,毕竟脚下泰然。

                            一路走来,山的具象很少目睹,除了台阶还是台阶,遇此峰摄影记之。

             之前爬山也见过不少挑山工和轿夫,觉着武当山是最艰险的,轿夫付出的努力是最大的,其他山有坡度有缓冲,唯武当山台阶是一阶连一阶,而且还是很陡的那种,图片看起来就那样,其实都得很。

         从南岩出发,徒步有两条路线,即清神道和明神道。明神道‌建于明代,古迹众多,沿途保留更多原始道教文化遗迹,坡度陡峭‌(部分路段超60度),体力消耗大,需手脚并用攀爬,距离较短‌,但实际耗时可能更长(全程约4小时),适合体力较好或追求挑战的游客,风景更胜‌。清神道‌建于清代,主要为满足平缓通行需求,人工修缮痕迹较明显,坡度平缓‌,台阶均匀,适合老人、儿童或体力一般者,步行轻松(全程约3-4小时),沿途风景相对平淡。喜欢爬山挑战的我当然选择了明神道,攀爬起来的确费脚力。

         朝天宫。朝天宫被视为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时朝山进香者至此,认为已进入天界,会先行礼拜再继续攀登至金顶。宫内设有“历代皇帝与武当山”的专题展览,展示了历代皇帝为武当山所下的圣旨、题字等文物。历史传说中,朝天宫与玉皇大帝有着特别的联系。相传,玉帝因人间一棵宝树的香气而心生向往,最终以一魂二魄下凡,化作凡人在武当山赏花,后因不能返回天宫,便在武当山长居,朝天宫因此得名。

                                                                                     一天门

          台阶甚为陡峭,下着小雨,穿着雨衣,视线受到限制,因此就只顾一味专注脚下了

                                                                               二天门

                                  据说一天门到二天门之间有360步的天梯,总之感觉非常累人

                                                                                    三天门

                  二天门到三天门距离虽短,磴道却陡险碰鼻,努力向上向上,眼前豁然开朗,远山尽展眼前

                                  一缕香火昂或是云雾给苍柏翠松、红墙黛瓦增添了几份缥缈感

                   

                             一位伟大的父亲,小孩子太幸福了,在如此陡峭台阶,安全安全

          山峰渐次都在脚下了,可想离金顶不会太远了吧,远方出现了久违的云海,本以为今天下雨,云海会更早更低,没想到直到了三天门才有幸一览云海的神姿,也给武当一抹腾云驾雾的超然感觉。

                                                                                  朝圣门

            朝圣门,顾名思义就是朝圣的必经之地。经过一二三天门的艰难跋涉,终于有一平台可以放松一下,极目向上金顶隐约可见,环顾四周,远山在白云的烘托下,若隐若现,真胜景也,之前的劳累一下子烟消云散,精气神为之一振,非到此山不能感受此情此景。

                                                                                 大岳太和宫

           在游客中心看到一块牌子,写着“金顶排队需2-3个小时,建议游客合理安排时间,在太子坡和紫霄宫游玩”,在上山的路上也和下山的游客交流,大概说排队也得1个小时,所以一路也没怎么逗留,只顾向上向上,终于在此处排队了,遵循右上左下的次序被挤入人流中。为不妨碍通行的顺畅性,喇叭不间断播放着“游客不要逗留拍照”的提示。咱也瞅机会拍几张,在人流动不了的情况下。

                                                           远山更远更低,预示着金顶更近更高

            犹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顶豁然就在眼前,那可是从徒步起登了大约6000多级台阶,耗时大约4个小时(包括排队大约40分钟)才一睹你那真正的容颜。

      武当山金殿位于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顶,坐西朝东,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间4.2米,高5.54米,面积约160平方米,为仿木结构鎏金铜殿,重檐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最高等级形制)。全部构件采用分体铸造、榫卯安装,通体鎏金,连接精密无铸凿痕迹,总重量约400吨(含20吨精铜与300公斤黄金)。明成祖朱棣为推崇真武信仰,历时12年调集20万民工修建,构件在北京铸造后经运河、长江水运至武当山组装,运输过程甚至颁布圣旨要求“船上不许做饭”以确保安全。金殿600年来历经雷击不损,闪电击中时会产生蓝色火球,古人称为“雷火炼丹”。增添了不少神秘性,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与宗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应该是储水的器物吧

          在金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油然而生,想来从乌鸦岭停车场徒步上山,那多台阶,那多曲折迂回,很有特点的是,不是一路向上,而是上一段再下一段,而且那个坡度都足够消受,想来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你想要朝圣,那就从脚下开始吧,徒步武当山就是一场修行............

          下到朝圣门那个平台处,也是排队下,就是前边说的右上左下。路遇一虬枝,那横亘苍穹的姿态,不正是所有游客不屈的脚步的再现,更应该是道士们追求道教精义的日复一日的执着与豁达。

            回首红墙黛瓦,回顾四山云海,回味来时路,为再次曾经站在山之巅而自豪,为古人在此艰难路上问道而钦佩,更为在此艰险之地建造如此精美精致建筑而由衷的赞叹!

          时间关系,下山的路只能索道.......穿行在云雾中,仰视渐远的天柱峰,再次远行的心思悄悄萌发.........

                                                                      再回首,武当一梦

         索道下来,乘坐琼台到游客中心的景区车返回十堰,去赴第二天的宴。武当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五岳三山之后第一座山,之前也没做多少功课,结果是被皇家封为道教第一山并大力营建的武当山。要是把武当的各“宫”都走走,不仅考验你的体力,更是考验你的耐力,一天时间大概是不够用的,有点像雁荡山的“洞”,每一处都有独到之处,每一处都需要超人的体力和耐力。原计划今秋上武当下恩施大峡谷,只因别个原因,上武当就提前了,回想着在路上远望武当的雄姿,那傲然的神态已经深深嵌入心间。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徒步武当山,一个需要修行的脚步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