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打卡武汉东湖景区一栋民国风老建筑,建在湖心岛上,背后故事悠久

编辑

每座城市都会有知名的旅游地标,对多数游览过湖北武汉的朋友来说,他们心中的旅游地标可以是黄鹤楼,也可以是东湖景区。而彻底游览完毕东湖景区后可以发现,它不仅景点众多,而且内涵丰富,像在沿湖大道与东湖隧道交汇的地方就有一座古董建筑湖光阁。此栋建筑建于90多年前,立于东湖湖心岛上,样式一看就是民国风情,被周围水岸树林包围,意境悠然。闲暇时节前往游览,于波光粼粼的水雾里,看建筑隐隐若现,只觉时光翩然。

前往这座湖光阁,最好的交通方式是乘坐公共交通,毕竟位于主城区,且景区周边的交通也的确非常便捷。一般可以选择乘坐地铁,8号线在梨园站下进入景区,景区里有公共观光车,梨园起始点出发,大概十几分钟就能抵达。也可以在景点入口处选择自助的单车,顺着沿湖大道的方向骑行,是多数游客的选择,毕竟沿湖十几里,皆是水平如镜的湖堤景色,骑行也是观景。与在市区骑行不同,景区里的绿道骑行,那种惬意和悠然很是享受。

同时,由于东湖绿道已经完全串联成网,进入沿湖大道和湖光阁所在的湖心岛,就相当于进入了绿道范围。湖心岛与沿线的绿道景致类似,意境更胜一筹,主要就在于有湖光阁的点缀。在湖光阁大门前踌躇一会儿,看着游人往来,步履阑珊,终归还是慢悠悠进去。其实早在大门外就已经能看到这处景致的与众不同,周围是大的湖光水色,湖岸水林漫烁,波光粼粼的意境,还有疑海沙滩的点缀,集热闹与隐匿一身,看着就充满历史感。

走近湖光阁,最亮眼的除了浓密的树荫,它的主体建筑一定要逛一逛。从建筑样式看,湖光阁底径为14米,高度有19米,上下分成两层,因为地基和底座高耸,所以看起来很庞大。细节上,建筑外观为八角攒尖顶,飞檐外展,覆盖有翠瓦,在红色窗台和深色水泥墙面映衬下,非常有辨识度。类似的建筑在武汉可谓“非常熟悉”,因为武汉大学樱花城堡的建筑就是一样的风格,来源于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独具匠心。由于大门上锁,故而难以进入到湖光阁内部,不过,料想也是内外合一的历史原貌,这样的建筑在武汉都不多见。

历史上,这座湖光阁也有故事。湖光阁原名中正亭,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原国军队伍里的人献媚蒋介石而建设的“寿礼”,等于是在千里湖面上建设新的地标,取前途通达之寓意,不得不说是费尽心思。据说后来蒋介石的确亲临,看了亭子和东湖景致,感叹说“湖泊景色与西湖景色有得一比,但过于‘野’,希望以后能建设广袤湖堤,形成不绝景观”。从那时起到现在,整整90年时间过去,如今的湖光阁还是原汁原味的样子,但东湖之境,真的已经变化巨大,成为区域景观带。

游览湖光阁,当然不仅仅只是观赏湖光阁,它周边的氛围与景致也非常有特点。从当年的盈盈一湖洲,但现在堤坝绵延,道路连横,湖光阁的中心岛屿面积要更加沉稳。比如绿化面积要丰富很多,最显眼的是杉树,临湖岸建设,长势挺拔,像是卫兵,环绕成型。游人走在树下,有林荫小道,也有休息长廊,完全独立在湖面,非常有意境,特别是走到南面湖边,走廊下的水面,迎着波光,一派鲜活面貌。

与湖光阁区域相邻的是沙滩浴场,看到的距离不远,湖中飘着复古船舶,是另一种古典元素。有船有岛有树荫,这意境和古诗里写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类似,虽然现在的湖面肯定没有千帆,但空荡荡的水面,留着一道船一道帆,落寞的状态更多是充当随拍的背景。与背景比较,湖光阁的历史明显要长一些,它沉睡在水畔,斑驳的身形,历久弥新。

在湖光阁里走一圈出来,再次看到了正门前的一座水榭。说是水榭,可能没有那种完整的元素,但亲水平台有,休闲座椅也有,四周灌木丛和植被丰盛,映衬出的氛围幽深一片。在平静的水岸边上,游人匆匆往来,这一处平台点缀其中,显得十分生动。随拍的人站在前面,摆出姿势,明显是一走而过,从大门出来,很快消失在人群里。下一个出入口在哪里,下一个景点还在水岸内外,波光粼粼的水面,护堤林和草坪,慢慢飘向远方。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打卡武汉东湖景区一栋民国风老建筑,建在湖心岛上,背后故事悠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