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7

甘肃旅游:从西夏博物馆到武威文庙(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2 天
玩法:美食,摄影,自驾,人文,跟团,火车,徒步,美食林

发表于 2024-10-07 13:44

玉屏旅游组织的《游走西北:甘肃内蒙古行》团队,结束了在武威当天的预定行程,于2024.09.07下午16:00抵达入住的武威海锦天商务大酒店。趁着天气尚早,还有观光的时间,于是,记者一行放下行囊后打车前往武威西夏博物馆参观。

武威西夏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武威的打车费真是便宜又实惠,从酒店到了武威西夏博物馆仅花费了6.8元。来到西夏博物馆门首抬头望去,只见博物馆的外观庄重大气,用篆字题写的“武威西夏博物馆”七大黑色大字异常醒目,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历史韵味。

博物馆前留影(摄影:路人)

走进馆内,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漫步而行在展厅中浏览,眼前的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静静地陈列着,仿佛在诉说着西夏王朝的辉煌与沧桑。

走进博物馆(摄影:王珏)

来前曾经简单的攻略了一下得知这里是全国两座西夏专题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西夏时期的建筑特色。其坐东向西,为“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70平方米,这种建筑风格与西夏文化相呼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馆藏西夏陶瓷残片(摄影:冯赣勇)

该馆包括西夏金器、银器、铜器、瓷器、石刻造像、唐卡、木板画、钱币、丝织品以及西夏文和藏文文献等。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展厅来展示西夏历史文物,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在此可以深入了解西夏王朝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展厅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西夏时期,西凉府(今武威)是西夏的辅郡(陪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在西夏的兴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留存了大量能反映西夏历史文化的文物,为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西部天府介绍(摄影:王珏)

如今,有着三层楼展厅内的《大夏辅郡——武威西夏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大夏辅郡”“西部天府”“文化中心”“研究成果”。展览通过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化学术含量和吸引力。

精湛的绘画艺术(摄影:王珏)

博物馆的展品可谓多姿多彩,现藏西夏文物1000多件,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比如国宝级文物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经文等。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西夏碑。

镇馆之宝西夏碑(摄影:冯赣勇)

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刻于西夏崇宗天佑民安五年(1094 年)。碑高 2.6 米,宽 1 米,厚 0.3 米,两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书题名,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背面为汉字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

西夏王供养像(摄影:冯赣勇)

碑文大意讲述了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及重修的经过,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

西夏文字(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西夏文字的展示吸引人好奇的观赏与琢磨,只见那些独特而神秘的字符,充满了艺术之美,让人不由得想要深入探究它们背后的故事。西夏瓷器的精美也令人赞叹不已,它们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展现了西夏工匠的高超技艺。

佛塔像藏品(摄影:冯赣勇)

与此同时,西夏博物馆还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了起来。通过多媒体展示,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西夏的繁华市井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历史人物塑像(摄影:冯赣勇)

对于西夏文化,我曾经在宁夏银川瞻仰过西夏王陵,而如今在这里通过一系列的珍贵馆藏,进一步深刻地解到了西夏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些历史的片段逐渐拼凑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西夏世界。总之,参观武威西夏博物馆让我们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武威文庙文物碑(摄影:冯赣勇)

当日下午17:00,我们结束了武威西夏博物馆的参观,来到斜对面的武威文庙继续观瞻。对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文庙来说,虽然从北京的国子监、山东曲阜的三孔到浙江衢州的南孔等孔庙大的规制格局差不多,但是仔细观赏却仍然各有千秋。

走进武威文庙(摄影:冯赣勇)

而武威文庙则是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并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成,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修建。

文庙内牌坊(摄影:冯赣勇)

进入文庙观瞻,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抬头仰望,只见文庙的建筑宏伟而壮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文人墨客云集的时代。

多姿多彩的匾额(摄影:王珏)

细观威武文庙的建筑格局,只见其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总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整体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由三组建筑群组成。

文昌宫内庭院一角(摄影:王珏)

东面为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牛公祠、刘公祠;中为孔庙,以大成殿为主,前有伴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有棂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祠;西为凉州府儒学院(现仅存前面的忠孝、节义两祠)。

高大的棂星门(摄影:冯赣勇)

那高大的棂星门,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状元桥横跨在伴池之上,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学子们,在这里踏上求学之路。

大成殿留影(摄影:路人)

走进大成殿,孔子的塑像庄严肃穆,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殿内的文物和壁画,无不展示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一处细节都饱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

大成殿内孔子像(摄影:冯赣勇)

在文昌宫桂籍殿外,那琳琅满目的匾额让人目不暇接。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石碑上的文字,也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尊经阁(摄影:冯赣勇)

武威文庙的总占地面积达到30096平方米,保持着庙学合一、文昌宫与孔庙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体格局,展现了河西地方特色。文庙内保留了从明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是研究河西传统建筑、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内在关系的重要实例。

桂籍殿外匾额(摄影:冯赣勇)

武威文庙内还收藏有众多的文物遗存。例如,文昌宫桂籍殿外挂着40多块匾额,内容丰富,书法卓越,雕刻精美,时间最早是清康熙三十四年,最晚是民国二十八年,前后历时约250年。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两块匾额于1992年被收入《中华名匾》之中。

状元桥(摄影:冯赣勇)

此外,文庙收藏有从他处迁来或属文庙的唐至清石碑共30余通,如著名的西夏“护国寺感应塔碑”及元代“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均十分珍贵。说来也巧,记者一行瞻仰文庙时正碰上一对身着古装的伉俪在此拍婚纱照,那种感觉刚好和文庙的氛围相得益彰。于是迅速按下快门,留下了一张美妙的瞬间定格。

美好的瞬间(摄影:冯赣勇)

武威文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瑰宝,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里,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走进西郊公园(摄影:冯赣勇)

当晚,团队在武威金富海盛宴餐厅用过晚餐后,我又来到距酒店附近不远的武威西郊公园漫游。这里以“跳动的绿肺”为设计理念,用蜿蜒的曲线打破现状笔直的路网,形成贯穿全园的林荫小道。围绕中心广场区域,进行活动空间的布局,合理布置健身活动区、儿童游乐空间等,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让游人感受不同的游览观感。

电影放映准备时(摄影:冯赣勇)

此外,园中还有用退役下来的歼5战斗机、坦克和榴弹炮敌机组成的国防教育基地。中心广场每晚还放映露天电影。看来武威老百姓的娱乐生活还挺丰富的。至此,从参观威武西夏博物馆到武威文庙,再到漫游西郊公园,十分圆满地度过了我在威武的一段难忘美好的时光。(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武汉5674
甘肃旅游:从西夏博物馆到武威文庙(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武汉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武汉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武汉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武汉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