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8

深秋游苏皖鄂之三城记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9 天 时间:12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发表于 2024-12-18 10:55

12月上旬已进入深秋,属于旅游季节中的淡季,但也是也是旅行中的好时机,景点游客少,机票酒店打折,对于我们退休人等不外呼是个机会,于是几个同学朋友说走就走开车出发一路向西。


第一站 扬州

之前在“烟花三月”的季节,与同学们相约来过扬州,江阴黄山湖望桥,古文游台登高,盂城驿访古,朴园晨游、东关古街购物、淮扬特色老店尝鲜,开心热闹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


东关街历史街区位于扬州市中心,由一块块石板铺成主街,为扬州城里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东关街是扬州的四季烟火,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东关街隔壁的东圈门是一条形成于明代的古街,长约700米。古街由石板铺就,街两侧保存有不少青砖黛瓦的盐商老宅,并且店铺林立, 其中大多数建筑大门紧闭,只能外观。

曲折幽深、青砖小瓦的古街东圈门街中有江泽民旧居,从出生到17岁外出求学前,古城扬州一直是他生活的地方。

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代,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为朱自清父母、子女及朱先生回扬前后居住十多年的小四合院,目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小苑,这座清末民初盐商的住宅建造得精巧别致,在园中可以同时看到徽派三雕、江南园林、西式家具,还能探寻盐商的秘密,找找藏宝洞、地下室等众多机关。

东端的东关古渡在唐朝是扬州较为繁华的码头,有了码头便发展出了商贸密集的街市东关街。


个园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与其他著名园林相比,个园的精髓在于以四季为题的假山叠石艺术,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

个园是“前住宅、后园林”的规制,位于南侧的正门并不起眼,精彩全部藏于北侧的后院,体现了清代盐商“不露富”的处世哲学。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至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桥上建有五座风亭,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

二十四桥是景区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出自杜牧的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原桥已不复存在,现在看到是重建的桥。

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传说是无稽的,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喇嘛塔,原属藏语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渐行全国,清乾隆四十九年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

秋日,红到惊艳的彼岸花又让瘦西湖多几分妩媚。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现在看到的寺是清同治年间建的。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大明寺传经授戒,该寺因此出名。


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重要的建筑,鉴真曾六次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教与文化,在日本奈良主持建造唐招提寺并圆寂于此寺,鉴真纪念堂于20世纪6、70年代建造时即模仿唐招提寺的样子。


景区东部的栖灵塔,原是隋朝皇帝杨坚为庆贺生日而建,现在看到的塔是按照隋朝的塔复原重建的。塔高9层,里面供奉着舍利子和一尊楠木佛塔。


第二站 武汉

我有过三次来到湖北旅行的经历,湖北很多知名、好玩的风景名胜大多也去过,唯念念不忘的当然是武汉的各种小吃与美食,无论香喷喷的热干面,还是辣得让人头上冒汗的鸭脖,更有让人垂涎欲滴泛着诱人色彩的豆皮。


武汉博物馆位于江汉区青年路,虽然不如省博物馆的知名度大,但也有不少馆藏文物值得一看,比如镇馆之宝的元代青花四爱图为梅瓶等,在这里还能了解到武汉数千年的发展变化。

青花“四爱图”梅瓶‌,这是一件元代的瓷器,属于青花釉下彩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和稀有的传世数量而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确实相当惊艳,与湖北博物馆的那个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有独到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鸡缸杯是古代瓷器名,为明成化时期的饮酒用具。因杯身以斗彩描绘线鸡啄早哺雏,姿态栩栩如生,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故名。


武汉山海关路是一条百年老街,在这条路上,分布着数十家特色早点铺,很多是武汉的老味道,如热干面、豆皮、鸡冠饺、糯米鸡、汽水包、莲藕汤等,是武汉有名的美食网红打卡地。


八七会议会址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景区,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宁汉合流”,革命处在危急关头。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因为北洋军阀时期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是黄陂人,人称黎黄陂,1946年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命名为黎黄陂路。 历史的硝烟已渐渐远去,这里现在已成为著名“慢生活”街区的代表。

黎黄陂路全长604米,沿街两侧有顺丰洋行、万国医院旧址、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等17处旧址,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俨然是一个风格齐全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巴公房子是一座俄罗斯风格的公寓,建成于1910年,由俄国商人巴诺夫出资建造。该公寓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有五层楼高,共220个房间,中有三角形天井。外墙是清水红砖,内部采用木地板、木墙裙,有壁炉供暖。

汉口江滩是武汉的标志性景点,江滩全长约7公里,见证了武汉曾经繁华的一段往事。那时的武汉,是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和贸易中心,中国内地西化的大都市。

江滩公园,由三层观水平台组成,其中第二层平台,一年之中有两个月会被上涨的长江水淹没,如果你此时来到这里,会有种“城中观海”的感觉;低一层的平台,在枯水季节会现出沙滩,你可以拾级而下,直接在长江中嬉水。


相比户部巷因游客过多的商业化,吉庆街反而更有逛头,也更能感受老武汉的历史民俗风貌。这里分布着武汉的众多老字号小吃店: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汪玉霞酥饼、老巷子臭豆腐、冠生园糕点、老万成酸梅汤、五芳斋汤圆等,味道都是可以的。

蔡林记

老通城

四季美


东湖是国内最大最美的城中湖,东湖绿道是一条飘在东湖上面的彩色飘带,是国内外最长最美的绿道,是人们骑车健身、休闲散步、露营的好地方。

东湖风景最美的当属东湖的沿湖路,路的两边是武汉的市树水杉,真正要品味东湖需要3-6天时间。听涛,磨山,落雁,森林公园景区共同构成了东湖最精华的几大景区,每个都能玩上一天。


古德寺,创建于清光绪三年,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堪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汉传佛寺第一奇观”,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当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古德寺,都以为它是一座清真寺,尤其是其顶部独具特色的亭塔建筑,更使人增强了这种感觉。该寺是在借鉴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进了中国传统的阁亭建筑特色,这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借鉴、吸收、融合的情况。

古德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结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许多方柱,立面墙上的圆窗和长窗,却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样式, 其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

天王殿,古德寺大殿,供奉了四大天王和弥勒佛。天王殿是徽式建筑,与圆通宝殿的神韵格格不入,颇有狗尾续貂之嫌。

院落中供奉着一尊四面佛,是张紫珊女士在1997年出巨资,由泰国将这尊四面佛请到古德寺。传说四面佛法力无边,所以殿堂内是不能供奉的,只有苍穹才能作其大殿。

古德寺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是依照缅甸阿兰陀寺的艺术形式建造的,其艺术风格在中国内地汉传佛寺庙建筑中独一无二,在东南亚一带佛教信徒有较大影响。古德寺拥有中国汉传佛教唯一的群塔型大殿,其风格杂糅、造型独特且工艺精湛,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该寺设计构思来自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缅甸,因此该寺也成为中缅文化交流史上的实物见证。


户部巷位于武昌区,清代时小巷因毗邻户部下属的藩台衙门而得名。这里汇集了众多的武汉小吃,是来武汉的体验之地,只现如今可惜热闹场面已经不在。

从户部巷出发,步行十几分钟可以到武汉长江大桥,这座大桥是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7年建成。 大桥分为两层,上层是公路,两旁有人行道,下层是铁路。

户部巷距离黄鹤楼不是很远,吃饱喝足后,可以登黄鹤楼,眺望长江。

始建于三国时代,历代屡建屡毁,今天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是国家5A级景点,享有“天下绝景” 、“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因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而名扬天下,李白等都为黄鹤楼留下了诗词。

西门处是为数不多古代遗存的胜像宝塔。

登黄鹤楼真有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了。

汉街是武汉市中央文化区的一部分,总长约1.5公里,这里拥有较丰富的商业内容,较多的时尚流行品牌,还集合了众多文化项目,使汉街成为较具文化品位的商业步行街。


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美丽的东湖边,外观古朴大气,展览面积大,馆藏丰富。镇馆之宝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

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

吴王夫差剑,春秋时期吴国铸造的青铜兵器,国力强大的吴国,其锋利的青铜剑远近闻名。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战国咸鱼,在湖北战国楚墓发掘现场,考古人员们发现了这条2400年前的干鳊鱼,经检测显示这条鱼体内有大量盐,专家推测为腌制后下葬。

虎座鸟架鼓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曾候乙尊盘堪称2400余年前的高精密制造,当之无愧是中国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


第三站 合肥

合肥最近有点火,刚刚晋升为国家特大型城市,是时候要去拜访一下这座号称霸都的城市了。 合肥原来是“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因为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合淝,后来简化为合肥这个略显俗气的名字,因此许多合肥人,希望能够恢复合肥历史上用的最久的名字——庐州,这看起来似乎要文雅不少。

安徽博物院,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独特的展览形式而备受瞩目。这里不仅展示了安徽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还珍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徽州古建筑、文房四宝等。走进博物院,你可以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镇馆之宝之--景德镇窑影青釉注子注碗 北宋

镇馆之宝之--南宋的金扣玛瑙碗

镇馆之宝在--人物纹酒斗

徽州古建筑--展出精美的建筑构件,木雕、砖雕、石雕,还拉风地搬入了一整栋徽派古民居,按原状陈列。

安徽文房四宝--展出古徽州特产宣纸、徽墨、宣笔、歙砚。


特展天下中都--随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明中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年选择他的家乡临濠为中都,营建中都的工程持续了六年,至洪武八年罢建。明中都作为明代以京师之制建造的第一座都城,虽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此后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


字母大楼因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而得名,实际上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逍遥津公园是合肥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园,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为洲水渡口,有津桥可渡,因三国古战场"逍遥津"而得名,历史沿革逍遥津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是著名的古战场。


公元215年,张辽在此以少胜多,大败孙权的十万大军,留下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佳话。

张辽墓、张辽衣冠冢。

曾经的古战场现在是个大型游乐园。

明教寺是由教弩台改建,原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东汉末年筑此高台,曹操曾四次到合肥在此临阵指挥,“教强弩五百”,以狙击东吴水师,故称教弩台,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唐朝大历年间重建后改名为明教院,明朝以后正式定名为明教寺。寺庙历经多次修缮,最近的一次是在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寺院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李鸿章出生于合肥,是晚清军机重臣,当时李家住宅有“李府半条街”之称,可惜现在仅寥寥几间屋子,面积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


淮河路是合肥最有名的步行街,清朝著名宰相李鸿章的府邸就位于这条街上。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建,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个包公园占地34.5公顷,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

包公祠位于包公幼年读书之地的香花墩,始建于宋治平三年,是国内外包公祠、庙的祖庭。现存祠堂建筑为清光绪八年李鸿章捐银修复,包拯字希仁,于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062年去世于河南开封,死后谥号为“孝肃”。

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墓园位于包公园内,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墓园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主墓

碑廊

清风阁是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的大型仿宋建筑群,占地2.2公顷,主体建筑清风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

乘电梯直达阁顶层,从阁顶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

胜利之星’纪念塔
渡江战役纪念馆由北向南由解放广场、纪念馆、总前委雕像、胜利广场、胜利塔依次展开,主展馆展览区达3000多平方米。


五前委雕像

纪念馆面积很大,除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以外,还有很多场景布置,也有不少声光电的展示。展览馆中巨大的渡江战役烈士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安徽名人馆汇集了从远古时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八百余位安徽名人和文化风韵。展出安徽名人超过800位重点展示100余位。如老子、庄子、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鸿章、陈独秀,在安徽历史中,留下了非常多重要人物的足迹,这些名人在安徽名人馆内集中展现。

通过参观,让我知道安徽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不得不佩服安徽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出了那么多的有名的人物。

人生的道路虽然只有一条, 但旅行,带给我们更丰富的体验,那些翻过的山、越过的河、遇到的人、看过的展馆、听过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更加热爱生活,但愿我们可以永怀一颗好奇纯真的心,遍览世间美景,游历大好河山,下次旅行再见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武汉5692
深秋游苏皖鄂之三城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武汉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武汉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武汉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武汉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