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武威
4月5日,我利用清明假期,再飞西北。
机票是长龙的随心飞套餐航线,广州--兰州,算起来,这是我半年内路过的第三次兰州机场。
长龙航空不是廉航,但飞机上不提供饭餐,只有小食。
坐飞机后部视野好,到颠簸感觉强烈,所以我返程的时候果断选择前部,果然有改善。
第三次到兰州机场,兰州机场已经换了新的航站楼,大气漂亮!
从出机舱到坐火车,我只有35分钟的换乘时间,所以看着机舱的划线都像跑道。
飞奔吧,赶路人!
我没有行李托运,可以免安检直达高铁检票口,要的就是效率。
刚好有失散多年的大学同学同在兰州机场候机楼,甚至还有时间和他汇合拍个合照,留下历史的一刻。从意气风发的大学时光,到现在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我们依然处于人生的高峰!
到高铁候车室,居然还没开始检票,刚才应该和大学同学多多交流一下的,幸好,我们都有对方微信,这段时间我们依然同在甘肃。
火车前往武威,路上依然是熟悉的荒凉景象。
终于到达武威东站,坐公交先到市区酒店放下行李,稍作休整。
鸠摩罗什寺
先去附近的鸠摩罗什寺逛逛,顺便找吃的。
鸠摩罗什寺,最早建于后凉(386—400)。塔及寺院在唐代时大力扩展,明、清皆有修葺。是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造的,是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
主要景点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这是唯一的文物。其他都建筑应该都是新建,所以多看看介绍文字,了解一下历史就好。
鸠摩罗什寺旁边有北关市场,其实不是真市场,是个小吃区。傍晚开的店不多,最出名的就是何记。
武威市最著名的小吃,凉州三套车。是指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为大众化的美食,被称为凉州快餐。
行面不是很对我口味,太粘稠。腊肉、冰糖圆枣茯茶还行,一份就吃的饱饱的。
吃完东西,去附近的文化街区走走。
貌似还没建好,不会烂尾吧。
步行回酒店休息。
今天是出行第一天,又是早机又是动车,有点折腾。
武威博物馆
4月6日,晴。
今天第一站先去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市,简称“武”或“凉”,古称凉州、姑臧、雍州,故有“六朝古都、西北首府”之称;曾经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神宗)的都城 ,故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之称。
武威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月氏、乌孙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武威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起点,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历代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
逛博物馆前,先吃早餐,依然是熟悉的牛肉面套餐。
这家连锁店我已经在甘肃四个城市都吃过,出品很稳定。
武威市博物馆进馆免预约,刷身份证就能进。 馆门口和馆里面都有免费寄存。 淡季到博物馆的人不多,体验良好。
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46111件,其中珍贵文物1036件,包括国宝级文物2件。尤以汉唐丝绸之路文物、西夏文物、历代佛教文物和少数民族文物引人注目,藏品总量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 。
博物馆免费讲解是上午10点和下午15点,各一场。到点直接在大厅集中,无需预约。
讲解的内容为一楼的历史文化展厅,大概讲解40分钟。
免费讲解时间还没到,我先看二楼的天梯山石窟展览,这个没有免费讲解。
收费讲解是每次100元,10人以下。一个人也是100元哦,散客就别考虑了。小姐姐会贴心的让你自己扫码听讲解,每位20元。
我选择自己慢慢看,不付费。
天梯山石窟展览,就是把石窟的一半原物都搬到博物馆里面,另外一半在甘肃博物馆。
看完展览,我觉得天梯山石窟我不用去了,真品都在这里,免费!
终于到免费讲解时间,小姐姐带着我们,给我们热情讲解武威历史和相关文物。
在磨嘴子汉墓中出土的王杖诏书令册简,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宝级文物。这批木简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尊老、养老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至于最吸引眼球的“马踏飞燕”,还是复制品。主打一个到处都是马踏飞燕,但罕见真品。真品只有在旺季的时候,才会在甘肃博物馆展出。国家认可的复制品也只有三件,分别在国家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和武威博物馆。
“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它三足腾空,一足踏飞鸟,神势若飞,给人以腾云凌空、一跃千里之感,造型矫健优美。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博物馆内的文物其实都值得细心看的,有历史价值和观赏性的不少。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卷,武威新华乡缠山村亥母洞出土,西夏文献文书,土黄色夹丝棉纸,折叠装,呈长方形,每页7竖行,每行17字,单页共53页,另半页。边缘残,局部缺,经文有首无尾,首题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卷”。字迹墨色不均,线条粗细不匀,行、列排列不齐,为泥活字印本。
花2个多小时看完博物馆,感觉收获丰富。
武威历史悠久,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众多,却是如此低调。
海藏寺
今天第二站是海藏寺。
从博物馆公交过去极不方便,打车也要绕一大圈,于是我选择步行。
穿过海藏公园,虽然未见春色,也给人舒畅之感。
20分钟后,经过财神庙,也是文物单位。
进去拜会一下三霄娘娘,也是不错。
财神庙再过去就是海藏寺。
海藏寺,又称清华禅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始建于东晋太兴四年(321年),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
海藏寺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轴线上,前面为木牌楼,前额书“海藏禅林”四字;进山门为前后两座大殿,前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有围廊,重檐歇山顶,雄伟庄严,再后有转角楼,灵均台、天王殿,无量殿等;是凉州乃至西北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活动场所、现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宝刹。
对比昨天的鸠摩罗什寺,这里才是真古寺。
海藏寺占地面积13460平方米,现存院落以“中轴”为中心,由南向北,纵向排布多重院落空间。中轴线始于牌楼,依次布置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天王殿、藏经阁,两侧配置东西配殿、厢房等辅助建筑。
与明代布局平面相比,中轴线上的“七堂建筑”大多存在,只有天王殿不存,寺前增加了牌楼。
习习凉风下,古寺显得相当幽静,适合发呆。
我觉得,有点类似云南大理寺院的风格。
离开海藏寺,再次穿过海藏公园,回到主路。
坐公交到雷台附近,先吃个凉面当午餐。
凉面有点类似昨天的行面,但我觉得比行面好吃。
雷台
雷台,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雷台上有始建于明代的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台观。
雷台下有约建于东汉晚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台汉墓。
1969年9月,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就是中国旅游到标志。
雷台所处的雷台公园和博物馆可以免费进入。雷台观、雷台汉墓则需要收费。
我选择免费参观。先在门口的售票处凭身份证取参观票,然后刷身份证进入雷台。
雷台旅游区向游客充分展示了雷台文化一条街、堪称"中华第一门"的汉风格大门、大型音乐喷泉、天下第一马"马踏飞燕"、凝聚汉文化精粹的巨型浮雕、牌楼、图腾柱以及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队列等等。
先到雷台的博物馆逛逛。
看过武威博物馆,这里真的是逛逛就好,毕竟珠玉在前。
雷台馆要收费,就不进去了。
文物都已经给搬走,里面就只剩墓室。
雷台里还有凉州词展览馆,倒是有点新意。
文庙
武威文庙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由三组建筑群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孔庙、西为凉州府儒学院(又称“凉州府学”),均对称布局于南北向平行轴线上,保持着原始院落格局,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明清之际誉为“陇右学宫之冠”。
鉴于文庙要收费,就不进去了。
文庙外的广场很热闹,好多老人家在玩文艺,也是一景。
西夏博物馆
文庙旁边有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是全国两座西夏专题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免费,直接刷身份证即可进入。
博物馆有免费讲解,但我来的太晚,错过咯。
作为西夏辅郡(陪都)的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市)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在西夏兴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发现的西夏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性。其中“西夏碑”、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经、木缘塔、金碗、银锭等都是国内所藏西夏文物中绝无仅有的。
在一座不起眼的二层仿古建筑前,矗立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标志着这里珍藏着非凡的文物。这块碑就是《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是全国唯一一块完整的汉文和西夏文对照碑文,被誉为武威西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内还收藏了众多武威出土的西夏文物,以西夏历史的顺序,生动再现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其他重要展品包括国宝木缘塔、西夏泥活字版经文和西夏木板画等,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但现在陈列的以复制品为主,真品在武威博物馆。
南城门楼
离开博物馆,我快步走向南城门楼。
武威南城门又名凉州昭武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区南关什字,是隋文帝为纪念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赫赫武功和功绩所建。
武威南城门楼始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年),明代重修,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
每当天气晴朗无风时,夜晚登上城楼,可以清晰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漓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是凉州古八景之一。
来到门楼下,原来还可以上去的。
离关闭时间还有20分钟,工作人员让我抓紧时间上楼参观。
楼上有个小博物馆,以文字介绍武威历史为主,陈列品也大多为仿制品。
虽然这个博物馆不算特别出色,但看到就是赚到,属于意外收获啊。
尾声
下门楼后,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能干啥呢?
继续逛逛所谓历史街区,发现也是在建设中。
面积搞到这么大,政府有持续资金投入吗?
来到大云寺钟鼓楼,这个是真文物单位。
奈何已经过开放时间,想付费进去都没机会。
迫于无奈,我只好到旁边的植物园走走。
咦,植物园人还蛮多的,比海藏公园热闹多了。
逛完植物园,回酒店休息咯。
4月7日,我离开武威,坐火车前往酒泉。
再见武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