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自驾,人文,自由行,徒步,穷游,省钱,周末游
发表于 2022-03-28 21:35
★旅游地点:无锡博物院
丹青澄怀展出的是陶心华的藏品,都是一些书画作品,可见本人对于书画的喜爱,当然陶先生自身的素养也是极高的。
陶心华先生的藏画斋取名为“澂怀馆”,收藏了历代书画作品一百余件,以明、清两代作品为主,其中明四家和清代恽寿平、华喦的墨迹最为珍贵。据说在文革时期,先生深恐这批珍贵的收藏遭受破坏,将所藏封箱移送至无锡市博物馆。洗劫过去,这批私藏完整无损。陶先生分三次,将这批藏品全部捐献给了无锡市博物馆。后来,又有杨令茀、周怀民、周培源等人先后捐献私藏书画。
第一部分陈列的是山水正脉,想来都是山水画,而且都有明确的师承,在江南师承比较多的应该是黄宗望和倪瓒了吧。
清朝王翚纸本墨笔《仿倪山水图》,纵110厘米,横37厘米,作于癸丑年。虽然是仿作,但王翚本人也是清代著名的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四王”。作这幅画的时候,王翚时年42岁,算得上是他早年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景物与倪瓒山水画很接近,是典型的三段式构图。一河两岸,近坡疏林孤亭,浅水低岑,远岸峦岭,隔水遥望。
清朝方薰纸本墨笔《仿关仝山水图》,纵91厘米,横33.5厘米,作于乾隆辛丑年间。方薰字兰士,清代画家,诗、书、画都很擅长,尤其工写生。他是浙江桐乡人,与钱塘人奚冈齐名,世称浙西两高士,并称“方奚”。
秦炳文纸本山水图作于咸丰甲寅年,每开都有画家题识,这册山水分别仿王鉴、恽寿平、王时敏、王翚、黄公望等。秦炳文是道光年间的举人,根正苗红的无锡人,擅长山水画。他是娄东诗派的画家之一。
秦祖永也是无锡人,寻阁图册页纸本设色。秦祖永是清末画家、理论家,工诗古文辞,善书,山水画以王时敏为宗。
恽寿平《仿倪云林长林平岫图》纵35.5厘米,横28厘米,仿的是倪瓒山水。恽氏名格,字寿平,常州人,清初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创者,和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吴历并称“清六家”,或称“四王吴恽”。
吴滔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浙江桐乡人,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工山水和花卉。他的《静观图 卷》纸本设色,纵25.5厘米,横134.5厘米。
吴彀祥《红茵馆图》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99厘米。画作人物秀丽,笔墨厚实。他也是海上六十名家之一,与吴昌硕、吴滔合称“三吴”。
萧俊贤《仿北苑山水图》纸本墨色,仿的是董源的山水,从款题可知,这幅画是为陶心华而作的,要见两人的友谊还是很深厚的。萧俊贤是湖南衡阳人,擅画山水,兼工花卉。
秦宝瓒《山抹微云图》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436厘米,是一幅相当长的横轴。这位画家也是无锡人,乾嘉古文学名家秦瀛的裔孙。他的山水画师从倪云林,工书画,善诗文,笔墨浑厚。
恽寿平《拓洛神十三行附恽寿平花卉图册》纸本设色,前面我们已经欣赏过他的画作,这里又出现的时候,我们才注意到年代是明朝。我和小伙伴忍不住相视尴尬地笑了,看来我们又走乱了啊!
范珏、顾眉纸本墨笔《兰花合装图卷》纵31厘米,横991厘米。画作分四段,第一段是顾眉的悬崖兰,第二段是范双玉的兰石,第三段顾眉作兰石,第三段双玉作兰石。范珏字双玉,明代女画家,善画山水,主宗黄公望;顾眉,字眉生,一字眉庄,秦淮名妓,龚鼎孳宠妾。
张习《赠别图》纸本设色,是一幅纵轴,纵151厘米,横32.2厘米。张习是苏州人,成化年间进士。这幅画作是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张习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叠岭重泉,草木繁茂,笔法细密。
石涛纸本设色《人马图》纵91.5厘米,横37厘米,设色淡雅,马匹采用了工细谨严的铁线描,颇有赵孟頫的绘画风格。石涛是清初画家,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邵弥绢本设色《积书岩图》是根据《水经注》的记载想象出来的景象,以特写的方式表现山岩的雄伟奇特,整幅画留白不多,山岩几乎铺满了全幅,不过山势的起伏感表现得很真实。邵弥是明末清初书画家,苏州人,山水画取法倪、黄,以元人为师承对象,参以宋人笔意,笔法简洁,风格秀逸,自成一格。这幅画,作于崇祯十年。
吴历纸本黑笔《墨竹诗翰图》纵79厘米,横25厘米,用墨笔绘制竹枝竹叶。这位常熟画家一生布衣,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清苦,病逝于上海。
看到这儿,我和小伙伴又面面相觑,吴历似乎又是清朝画家了,难道我们从明朝转了一圈,又返回到了清朝?其实展馆的路线还是很清晰的,我们怎么也会走迷路了?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明朝清朝的画家,其实绘画的风格都差不多。山水画大多受倪瓒和董其昌的影响颇大,顶多就是留白或多或少而已。所以,也就没有犯强迫症,信步由缰地看下去吧。
弘仁纸本墨笔《疏柯坡石图》,是仿的倪瓒枯木竹石,枯笔干墨,风格萧散超逸。弘仁是清代著名画家,清朝四僧之一。
朱耷纸本墨笔《瓜饼图》很有意思,意笔写瓜饼图,笔墨简约,构图精致,应该也受到了赵孟頫的影响。朱耷的号比较出名,八大山人,他是江西南昌人,清初四僧之一,擅长画山水、花鸟、竹木,不知道有没有画过人物。
恽寿平绢本墨笔《秋月幽篁图》,写意绘林木竹石。绢本设色《山茶腊梅图》绘没骨花鸟,设色明净。
华喦纸本设色《山水图册》是典型的华氏写意山水,显示出华喦师承较多的风格,有浑厚的,有隽逸的,有缜密的……融为一体,然后形成了自己晚年的独特风格,疏放、简率、冷峭、蕴藉。
有人将华喦与金农、郑燮等人合称“扬州八怪”,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等,是清代杰出的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旁边还有一幅他的纸本设色《风条幽禽图》,用写意笔法画幽禽,栖于枝上。纸本设色《白芍药图》意笔写花数株,有大片的留白,布局却很紧凑。绢本设色《卧石图》画的是高士卧石,层次分明,人物形象颇具神韵。
安广誉纸本设色《仿倪山水图》是画家的自娱之作,构图与趣味都有着极浓的倪云林的风格。
在这里有很多小朋友正席地而坐,对着展厅里的画作临摩。他们画得很认真,边看边画,尽管偶有游客经过,也没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走着走着,走到了第三部分,又回到了明朝的画作。倪元璐纸本墨笔《松石图》是意笔松石图,以水墨生晕。据说倪元璐极少画这种风格。倪氏是浙江上虞人,明天官员,书法家,与黄道周、王铎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是明末书风的代表。可见画家其实主攻书法,当然工书者善画,那也不罕见。
于是我们明白了,难怪又回到明朝,这第三部分主要展示的是书法作品。旁边就是倪元璐的纸本《行书苏东坡诗》,还有〈家书卷〉,是行楷小字,计173字,是写给母亲的。
清梁同书、王文治行书合装册,每开纵32灰度,横18厘米,作于乾隆年间。梁同书书册是《清故江氏烈妇之墓》,王文治行书《新建太阳宫记》。梁同书,清代书眉 法家,杭州人,大学生梁诗正之子,工楷、行书,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王文治是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
清郑文焯纸本书札内容很丰富,跨越的时间比较长。郑氏是晚清官员、词人,辽宁人,寓居苏州,擅诗词、书画、金石、鉴赏、医学等,以词尤为擅长,是晚清词坛四大家之一。
后面还有很多书法作画,不过我们对于书画实在看不出什么道道来,于是走马观花,不过认个书法家的名字而已。
也有一些扇面画,画得很精致。有的是墨色,有的设色,还有的用金面,虽然画作篇幅极小,但内容却很丰富。
穿花拂柳过麻桑,水陆萦回一梦长。
修竹经霜怀旧事,苍松历雪话凄凉。
——七绝
评论